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164節
聽聞每人還有十兩銀子的安家費,且到了趙國后,三年內開荒不收農稅,土地能登記到自己名下后,易縣百姓完全沒有反抗的念頭。 在一個風和日麗,陽光正好的上午。 宋佩瑜帶著金寶銀寶,抓著安平王,悄悄混在運送輜重的隊伍中朝著重奕所在的廉縣而去。 但愿呂紀和看到他留下的信時,不會太生氣。 . 咸陽,勤政殿 永和帝是在大朝會上,聽見殿外的護衛來報,有來自奇貨城的八百里加急信件送到。 近兩個月,rou眼可見的消瘦了一圈的永和帝,立刻讓孟公公將信件呈上來。 雖然永和帝沒在面容上沒露出端倪,但距離永和帝最近的人,比如孟公公、肅王、和最前方的朝臣,抬頭就能看到永和帝顫抖的手。 密封嚴實的火漆被粗暴的撕扯開,永和帝迫不及待的將信紙展開,一目十行的看過去,卻沒能記住任何內容,再次從第一行開始看,不知不覺間已經熱淚盈眶。 在其他人眼中,就是永和帝看了奇貨城寄來的八百里加急信件后良久無言,然后突然哭了。 同樣衣帶漸寬的肅王立刻從座位上起身,捂著心臟沖到永和帝身邊,迫不及待的湊頭看過去。 “哈?”肅王臉上的哀色盡消,突然坐在地上,捶地狂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下面的朝臣們已經不知不覺的從座位上起身,明知道什么都看不到,還是忍不住伸著脖子往前湊。 永和帝在哭,肅王在笑。 他們是跪還是不跪? 三省大佬沒有這等顧慮,他們立刻學肅王,大步往臺階上走。 自從慕容靖病倒后,就位于武官首位的駱三也跟了上去。 駱三主要是單擔心永和帝的安全,他第一時間站到永和帝身后,并不急著去看信。 穆侍中雙拳難敵四手,被中書令與尚書令擠在后面,不想儀態盡失的做出爭搶之態,就什么都看不到。 中書令狠狠的掐了下大腿,才面不改色的松下始終憋著的氣,大步走回臺階下,大禮跪在百官之前。 “恭喜陛下后繼有人,此乃國之幸事!” 尚書令慢了一拍才擦著眼角跟上,跪在中書令身側。 駱勇也跟去了奇貨城,駱三本就知曉些內情,又借著位置好,看到只言片語,見到中書令與尚書令的反應后,立刻單膝跪地,“恭喜陛下后繼有人!” 穆侍中只來得及看到信上的某段字,‘……太子率軍連破易縣、華縣……’ 來不及再看更多內容,便只能與其他人一起匆忙跪下。 他死死低著頭掩飾臉上的驚怒,雖然沒看到整封信的內容,但老道如他,已經能從眾人的反應中有所猜測。 這些人竟然始終瞞著他,只瞞著他! 后方仍舊滿頭霧水的站著的朝臣們,見到這些人的反映后,也如同下餃子似的跪下,跟著呼喊,“恭喜陛下后繼有人!” 難道是肅王長子死而復生,被在奇貨城的宋佩瑜找到? 不該啊,當年追隨永和帝的人都看到了重宗的尸體,從來沒人覺得有問題。 或者太子殿下流落奇貨城的時候,與邊境女子癡纏,留下了孩子? 想到這個可能,族中有適齡女孩,早就盯上東宮妃位的朝臣們臉色都不太好看。 永和帝抬起袖子粗魯的在臉上抹過,將手中八百里加急送回來的捷報,遞給身側的駱三,聲音雖低卻帶著股暢快的狠勁,“大聲念給他們聽?!?/br> 駱三重重的點頭,雙手舉著這份于五天前從奇貨城出發的信件,中氣十足的念給翹首以盼的朝臣們聽。 “五月初六,太子率軍連破易縣、華縣、成縣、杞縣、茛縣,急缺治理官員?!?/br> 短短二十六個字,不亞于在眾人心頭襲下重錘。 誰? 破啥? 他們的太子殿下不是惹了陛下生氣,已經在東宮反省了將近兩個月。 怎么會突然出現在衛國,還直接連破五縣。 駱指揮使口中的易縣,是他們知道的那個易守難攻,讓慶帝用二十五萬大軍圍攻三年,最后不僅無功而返,還讓燕國成為九州笑柄的易縣嗎? 永和帝已經徹底回過神來,他于座位上起身,目光兇狠的盯著仍舊沒回過神來的朝臣們,暗含威脅催促道,“如此大喜之事,你們為何不高興?” 被永和帝盯上的朝臣們猛得打了個哆嗦,立刻彎腰將額頭貼在手背上,高呼,“恭喜陛下!” 永和帝嘴角下撇,仍舊目光犀利的盯著地上的后腦勺。 之前被宋瑾瑜搶了先的尚書令,在一片寂靜中朗聲道,“陛下后繼有人,此乃國之幸事。太子殿下及冠之年便可攻下易縣,來日定能青出于藍,陛下何愁大業不成?” 已經額頭冒汗的朝臣們突然秒懂。 大殿內整齊劃一恭喜永和帝的聲音,變成各色各樣贊賞太子殿下的聲音。 永和帝側頭聽了半晌,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明顯,很快便龍顏大悅,笑著讓眾卿平身。 朝臣們突然認識到他們之前錯的有多離譜。 竟然以為永和帝厭棄了太子。 以目前的情況看,就算太子厭棄永和帝,永和帝也不會厭棄太子。 戰爭正式打響,從前只能悄悄進行的籌備,都被搬到了臺面上。 永和帝沒再動漠縣的駐軍,而是選擇調集非邊縣各地的駐軍趕往蔚縣聽從太子號令。 另外永和帝還調動了大量中低層官員去蔚縣,準備接手已經攻打下來的衛國縣城。 只是永和帝也沒想到,他調集兵力和官員速度,竟然沒有重奕攻城略地的速度快。 從第一封捷報開始,咸陽每日必能會收到一封捷報,有時候甚至會在同一天收到不止一封捷報。 咸陽諸人從一開始的又驚又喜,到后來的議論紛紛,最后都麻木了。 為衛國的事加班加點已經耗盡他們所有心神,再也沒有余力去揣測衛國戰場具體是什么情況。 重奕動手的速度太快,連咸陽和位于易縣的宋佩瑜都追不上他,更不用說周邊的國家。 燕國收到趙國攻破衛國防線的消息時,還不知道漠縣是少了十萬趙軍而不是五萬。 燕國原本是打算等著有人攻打衛國,再開始調集兵馬,以最小的代價喝口湯。 可惜趙國已經拿下易縣,燕國甚至還沒開始調集兵馬,就算再怎么不甘心也有心無力,只能暗自祈求梁州睿王和黎國別讓趙國太囂張。 可惜黎國的情況和想法基本與燕國沒差。 他們在邊境倒是有駐軍,只是等他們收到趙國攻破易縣的消息,將消息傳回黎京,再收到黎京的命令,然后出兵攻擊衛國與黎國接壤的平縣時,卻發現城墻上的衛國旗已經變成了趙國旗,還有趙國左都督,慕容靖的蒼鷹旗。 黎國驚訝之余下意識的懷疑,趙國早就拿下了衛國。 他們不久前才收到趙國攻破易縣的消息,是趙國故意放出來的假消息。 目的就是想引他們貿然攻擊平縣,一次性的打退他們。 黎國軍隊自認識破了趙國的‘詭計’,立刻退回國內,請示黎京。 另一邊的梁州睿王,就沒有黎國的好脾氣了。 他知曉竭縣外的趙軍退兵的時候,還以為是咸陽處置宋佩瑜的旨意到了,特意設小宴與幕僚和親近的下屬慶賀了一番。 沒想到他等了十天,沒等到咸陽對宋佩瑜的具體懲罰,卻等到易縣已經改姓‘趙’的消息。 睿王氣得當場將最心愛的茶盞砸碎。 他能以非嫡非長的身份獲得老梁王的偏愛,還爭取到許多人的支持,硬是從梁王手中搶下一小半梁州,自然不會是個傻子。 聽聞易縣被趙國攻破的消息后,睿王馬上意識到,他自以為是的反擊不過是又一次被宋佩瑜與呂紀和戲耍。 什么千金鏡,什么從咸陽到奇貨城的商隊,還有五百兩黃金……都是宋佩瑜與呂紀和給他下的套! 歸根結底是想借著與他的矛盾,來遮掩趙國往奇貨城增兵的真實目的。 表面上是宋佩瑜因為千金鏡方子被他搶走而惱羞成怒,實際上卻是故意誤導所有人,然后趁著所有人不注意,對易縣悍然出擊。 宋佩瑜 呂紀和 他早晚要剝了這兩個小狐貍的皮! 睿王立刻下令調兵,他要兩線開戰,應付梁王的同時,攻打與衛國接壤的廉縣。 當眼前迷霧散去后,很多東西都會露出原本的形狀。 睿王立刻意識到,梁王突然對他發起攻擊,大概率也是趙國的手筆。 居然幫著外人坑他。 梁王,真是他的好兄弟。 如今只有趁著衛國被趙國嚇破膽子以至于人心惶惶的時刻,狠狠咬下衛國廉縣,才能在止損的同時保住他的威名。 睿王對衛國出兵的決心遠遠大于黎國,就算在廉縣的城墻上看到趙國旗和朱雀旗,也沒有任何退縮的意思。 廉縣,他勢在必得。 重奕的決心比睿王還堅定。 他絕對不允許有人搶他的東西,除非那個人是宋佩瑜。 睿王要戰,他便迎戰。 廉縣作為不輸易縣的險要之地,讓手頭滿打滿算只有八千兵馬的重奕,輕而易舉的將睿王的五萬兵馬阻擋在廉縣城墻下。 頭一日,睿王打算奇襲,便沒有戰前叫陣,而是猝不及防的發起進攻,可惜并沒有達到他想要的效果。 睿王也是沙場老將,馬上通過第一日的佯攻判斷,廉縣內的兵馬最多不超過一萬,同時他也知道了廉縣城墻上的朱雀旗是代表誰。 趙國皇太子,重奕。 睿王非但沒因為頭一日的失利而懊悔,反而更加斗志昂揚。 只要能拿下廉縣,活捉趙國太子。 什么千金鏡、宋佩瑜、呂紀和、琉璃香皂……不都是手到擒來?就算將他帶來的五萬兵馬都拼盡,也是血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