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156節
董大人沒立刻對八皇子動手,除了行宮將八皇子保護的滴水不漏,八皇子見到董大人靠近就開始不吃不喝之外,也是因為董大人不敢賭。 董大人不敢與謀害八皇子沾染上半分關系。 收到梁州睿王回信的同時,宋佩瑜也收到了從衛國傳出來的消息。 衛京如今被兩大勢力把控。 其中一方是衛國新皇,另一方是大司空。 衛國新皇能在博弈中更勝一籌,登上皇位,全憑他的高祖母,是衛國老皇帝的姑姑。 在衛國皇族基本都在皇陵團圓后,他便舔著臉說他身上流著與衛國皇族相同的血脈,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沒有衛國皇族血脈的大司空,便將目光放在了遠在趙國的八皇子身上。 我沒有皇族血脈爭不過你,但是我能找到比你更有資格憑血脈上位的人。 如果不是大司空步步緊逼,衛皇怎么可能主動迎八皇子回去,給自己埋下隱患。 如今衛皇既怕八皇子回到衛京,被大司馬推上皇位替代自己。 又不敢讓使臣直接動手弄死八皇子,他不能被弄死八皇子的罪名沾染上半分,所以衛皇必須要找一個能背鍋的人。 這個人搞死八皇子后,就算不昭告天下是他搞死的八皇子,也要勇于留下鐵證如山的證據,讓世人知道八皇子的死與他有關。 董大人在奇貨城觀察許久后,將目光放在了宋佩瑜身上。以宋佩瑜的出身和地位,搞死八皇子的罪名,對他來說完全造不成任何威脅。 相同的事呂紀和也能做。 但從奇貨城與梁州睿王的事上看,呂紀和的脾氣未免過于暴躁,半分息事寧人的機會都不給人留。 最主要的是,呂紀和鬧起來的模樣太嚇人,遠在衛京如履薄冰的衛皇肯定承受不住。 反而宋佩瑜不僅脾氣更溫和,還被董大人抓到了‘把柄’和‘弱點’。 他身邊還有雖然不是很得寵,但好歹成功混進去的桃嬌和素月。 于是,宋佩瑜立刻成了董大人眼中的不二人選。 宋佩瑜猜測,董大人特意早早的來找他,原本的想法只是試探一下他是否容易收買。 如果發現他像呂紀和那樣難以琢磨,就會再退而求其次,將目光放在盛旺、奇貨城駐軍統領、蔚衛副指揮使這些人身上。 替衛皇背鍋,無需具體的某個人,只要被奇貨城中的商人們認定是趙國下手或者城主府的疏漏,消息自然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開。 另外衛國派來的使臣又不是只有董大人一個人,必然也會有大司空的人,只要別讓大司空的人抓到董大人的把柄,衛皇都能接受。 到時候,衛皇只需要潑墨揮筆,給八皇子追封個皇帝或者太子,甚至小氣的只肯加封親王的封號,世人也只會贊嘆他的大度,就算是衛國朝堂上等著抓他把柄的人,也找不出任何毛病。 衛皇最大的危急就算是渡過了。 方才董大人看似句句話都是在哀求宋佩瑜,卻早就暗自里給宋佩瑜挖了大坑。 如果宋佩瑜因為衛皇對八皇子的重視,而生起將八皇子拿在手心,借以威脅衛皇和大司空,在衛國謀利的想法,就正好踩到衛皇設下的圈套中。 大司空想要八皇子回去,是想借八皇子對付衛皇,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認同八皇子成為皇帝。 有人想用八皇子作為要挾,損害大司空的利益時,大司空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八皇子。 甚至不排除,在趙國的威脅下,衛皇和大司空含淚釋然,攜手以抗外敵,終于將衛國徹底穩定下來的可能。 真讓事情發展到那個程度,趙國就成了繼二十年前的燕國后,第二個聞名九州的笑話。 已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呂紀和將八皇子的贖身錢要到衛國使臣的底線之上,將八皇子留在趙國,董大人就只有求著宋佩瑜的份。 呂紀和要的贖身銀在衛國使臣的底線之上,多兩成左右,既不至于讓趙國成為讓大司空與衛皇冰釋前嫌的笑話,又能刺激衛皇和衛國大司空繼續努力。 衛國大司空必然不介意再多加點錢,早日將八皇子接回去,掀翻衛皇,挾天子以令諸侯。 衛皇也不會介意再多加點錢,永遠解決八皇子這個心腹大患,徹底坐穩衛國的皇位。 宋佩瑜只需要穩坐釣魚臺。 看看是哪條魚愿意上鉤,主動為趙國打開易縣大門。 呂紀和還是那般不講道理,先是漫天要價,開出的天價不僅嚇傻了八皇子,還讓衛國使臣青了臉。 衛國使臣亂了分寸后,被宋佩瑜與呂紀和輕而易舉的套出了底線。 呂紀和勉為其難的在衛國使臣的央求下降價,最后要價二十萬兩黃金上,絲毫不肯退步。 宋佩瑜低頭飲茶,暗道呂紀和的分寸掌握的妙。 他估摸著,衛國朝堂大概準備了十五萬兩黃金,準備贖回八皇子。 二十萬兩黃金,一下子比衛國使臣的底線多出來三分之一。 聽上去相差很多,但這才是第一次商議,給衛國使臣留下了繼續講價的余地,和憑著各種手段賴賬的空間。 衛國使臣中無論是衛皇的人,還是衛國大司空的人,都不會輕易放棄。 送走了滿面茫然的八皇子和各懷心事的衛國使臣后,宋佩瑜拿出梁州睿王的信,讓呂紀和寫封回信。 呂紀和卻不肯,他面無表情的搖了搖頭。 自從外在形象越來越暴躁易怒后,呂紀和私下里反而修身養性,再也不見早些年的爭強好勝。 而且呂紀和對自己的認知非常清晰。 “我再給他回信,他可能會直接召集兵馬連夜打過來?!?/br> 墻角的春芽和金寶立刻低下頭,肩膀可疑的顫抖了幾下。 宋佩瑜也忍不住莞爾。 呂紀和那張嘴……確實有這個本事。 既然呂紀和不愿意,宋佩瑜也不逼他。 梁州睿王這封信十分平靜的表示,東梁使者帶來奇貨城的黃金變成黃銅的事,他完全不知情,并十分詫異。 然后直接略過這件事,表示他愿意另出五百兩黃金,將仍在奇貨城的東梁軍贖回去。 但是這次,東梁使臣不會再進入奇貨城。 睿王希望奇貨城能在城外驗明黃金,然后立刻將戰俘送出城。 這是封壓抑又憋屈的信。 宋佩瑜歪頭想了想,欣然同意了梁州睿王的提議,并含蓄的表示睿王這封信來的正好,再晚一天,東梁軍戰俘就要出發去官礦了。 希望睿王將東梁軍接回去后,能約束好手下,不要再做出讓人誤會的事。 最后,宋佩瑜還專門替呂紀和的魯莽行為道歉。 呂紀和站在宋佩瑜身邊,從頭到尾的看著宋佩瑜寫信、潤色、重新抄寫,滿是懷疑的道,“你故意提起我,是不是專門惹睿王生氣?” “不”宋佩瑜一本正經的搖頭,“我這是在提醒睿王,贖人的時候多派些兵馬,千萬別再發生之前那般rou包子打狗的情況?!?/br> 呂紀和立刻道,“打的是你,那五百兩黃金就在你那?!?/br> 宋佩瑜望向呂紀和身后突然出現的重奕,意味深長的‘嗯’了一聲。 罷了,他不與自帶亮度的狗子計較。 呂紀和立刻發現了宋佩瑜態度中的微妙,他正要再說什么,突然聽見身后響起的聲音,“有什么事都白天處理,別拖到晚上?!?/br> 雖然知道能隨時出現在宋佩瑜房里的人,除了重奕就不會有第二個。 但呂紀和還是被重奕突然出聲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眼,不小心將重奕手中的冊子也收入眼底。 呂紀和立刻倒退兩步。 他的眼睛不干凈了! 怪不得他總覺得宋佩瑜最近有些不對勁。 狗男男! 仗著奇貨城沒人能對他們怎么樣,光天化日之下就如此明目張膽。 莫名其妙被呂紀和瞪了一眼的宋佩瑜滿臉無辜加疑惑。 難道呂紀和也懂單身狗的意義? 總不至于敏銳到光憑他一個暗示的眼神就能猜出來吧? 下一秒,宋佩瑜就知道了呂紀和落荒而逃的真相。 看到重奕手中的畫冊,宋佩瑜就覺得腿疼加手酸。 但不得不承認,也因此升起了難以言喻的好奇心。 重奕專門找來的東西,總不會再有粽子和火柴人了吧? 宋佩瑜忍著耳后的燥熱,快速掀開花花綠綠的封面。 很好 沒有粽子,也沒有火柴人。 主角也很好看。 如果沒有脖子以下全都涂黑就更好了。 梁州睿王收到宋佩瑜的信后,很快就再次派人來接東梁戰俘。 也許是宋佩瑜特意提起呂紀和的善意起了作用,梁州睿王這次派了整整兩萬人來。 宋佩瑜站在城墻上,第一次遇到所在城池被兵馬圍住的情況。 還挺刺激。 第83章 宋佩瑜站在城樓上,靠著望遠鏡能將下面看得清清楚楚。 奇貨城駐軍統領親自帶著五千駐軍和三千蔚衛出去與東梁軍對峙。 宋佩瑜用手臂懟了懟身側的重奕,“他們在說什么?” 重奕以手杵著下巴,半趴在城墻上,不用靠望遠鏡就能將下面看得一清二楚,“東梁軍說要見到軍俘安好才肯拿出黃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