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42節
重奕自從上朝以來,第一次主動從自己的位置上站起來,且臉色異常難看。 “噗” 肅王虎目圓瞪,氣勢洶洶的環視四周,“都看本王做什么?還不快點將兩位老大人扶起來?” 百官敢怒不敢言,也不能和肅王一樣,笑了還不承認,只能死死的憋著,個個臉色通紅。 孟公公從后殿回來,對朝堂下的混亂不聞不問,徑直將手上的一沓折子放到永和帝的御案上,得到永和帝的示意后,高聲道,“奴從近三日的奏折中,找到了署名是幾位大人的折子?!?/br> 永和帝伸手在折子上點了下,高聲道,“哪個年輕,精神氣足。來將折子念出來給諸位都聽聽,看看他們是否在上折子前互通有無?!?/br> 觸碰到永和帝目光的人紛紛低下頭,誰都不愿意趟這攤渾水。 永和帝冷哼一聲,語氣不耐,“那就誰上的折子誰讀,從最上面這本開始?!庇篮偷鄯_折子看了眼,直接將折子從上面扔了下來,“御史臺左中丞,來,給朕大聲的念出來!” 從云御史站出來,臉色就沒好看過的御史臺左中丞聞言,臉色更加難看,卻不敢不聽永和帝的命令。 他第一個念自己的折子,還能心存僥幸,期盼剩下幾個人上折子的時候能動動腦子,因此雖然難免氣虛,聲音也不夠洪亮,卻起碼能全須全尾的將折子念完。 第二本從御案上扔下來的折子,來自一名格外年輕的御史。 他就沒有左中丞的好定力了。 從左中丞開始念折子,他額頭上密密麻麻的汗水就沒消失過,聽見永和帝喚他的名字后,年輕的御史茫然的環顧四周,邁腿的時候直接腳步癱軟,倒在了地上。 年輕御史直接嚇哭了,四肢并用的跪在地上,瘋狂求饒,“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永和帝被這等蠢貨氣得腦殼疼,沉聲道,“你何罪之有?” 年輕的御史愣住,下意識的去看穆御史和左中丞。 宋佩瑜往前一步,正好擋住了年輕御史的目光,和善的笑了笑,“嚀婺憬折子拿過來?” 說罷,宋佩瑜不等年輕御史的反應,彎腰將散在地上的折子拿在手中。 面對緩步靠近的宋佩瑜,年輕御史如同看到了洪水猛獸般,昂著頭手腳并用的往后爬,口不擇言道,“臣認罪!這份折子的內容和左中丞大人的那份一模一樣,是穆御史交代噠餉醋齙模 “你也污蔑擼 蹦掠史剛才砸到了腦袋,這會才緩過來。就聽見年輕御史的話,撩起袖子就要往年輕御史身上撲。 宋佩瑜被嚇了一跳,連連后退免得被誤傷,卻突然感覺到腰間一股大力襲來,整個人不受控制的朝前撲去。 穆御史和宋佩瑜同時倒在地上,卻沒倒在一起。 穆御史還沒到宋佩瑜面前,就自己倒下了,正趴在地上直翻白眼,右手臂也彎折成了扭曲的模樣。 相比之下,宋佩瑜摔得輕多了,慕容靖及時伸手拽了宋佩瑜一把。雖然因為離得太遠不好用力,只扯下了宋佩瑜小半個袖子,卻緩和了宋佩瑜倒向地面的沖勁,除了骨架子摔得酸痛,沒有大礙。 宋佩瑜望向他之前躲避的方向,發現都是些沒什么印象的人,只能暫時忍下這股氣,對永和帝請罪,“臣失儀,請陛下恕罪?!?/br> 御史臺左中丞率先發難,質問宋佩瑜,“宋少尹剛才是想做什么?穆御史就算彈劾你也只是完成分內之事,你竟然要惱羞成怒,當場滅口不成?” 人群中傳來嗤笑,云沉指著御史臺左中丞,臉上滿是譏笑,“你那對招子既然無用,不要也罷。穆御史摔倒的地方離宋少尹如此遠,也能賴到宋少尹身上?” 御史臺左中丞見到云沉這張和云御史格外相似的臉,才想起來這一切亂象的源頭來自于哪,頓時怒從心生,連帶著從年輕御史口不擇言起心中就升起的懼怕,瞬間失去了理智,猩紅著眼睛道,“云氏老狗,你這般吃里扒外,定不會有好下場,穆公……” 穆侍中突然踹翻面前的桌子,及時打斷了御史臺左中丞的話,臉色鐵青的立在原地,“你們將朝堂當成了什么地方,竟如同內宅婦人似的撒潑?” 宋瑾瑜輕咳一聲,緩聲道,“穆侍中何必如此震怒,陛下都還沒說什么。想來陛下還從未見過臣子們這等臉面,正覺得好奇,還想多看看,卻被你擾了興致?!?/br> “此等無禮無儀之態,不看也罷?!蹦率讨欣渎暤?。 宋瑾瑜搖了搖頭,不再與穆侍中爭辯。 前有年輕御史不打自招,后面還有好幾分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的折子鐵證如山。 結黨營私的罪名算是死死的扣在了御史臺上,大半個御史臺都難辭其咎。反倒是原本應該在今天成為靶子的宋佩瑜無人關心,穿著大半件朝服跪在地上陷入自閉。 好在宋佩瑜在宮中人緣不錯,看到他朝服破損后,就有小太監去取了披風來,卻因為朝堂氛圍凝重不敢輕易過來,只能在門口垂頭等著。 重奕也看到了拿著衣服的小太監,朝著對方招手。 小太監這才敢過來,將披風披在宋佩瑜身上,擋住他被拽掉的袖子。 宋佩瑜低聲道謝,見永和帝和前方的大佬們都沒注意到他,起身將披風裹好,然后發現……又拖地了,不是他的披風。 宋佩瑜目光下意識的去看披風的主人,卻發現重奕繡著龍紋的靴面竟然不知道在什么刮絲了,整個龍尾巴亂成一團還夾雜著塵土,與重奕格格不入。 最后御史臺左中丞,連帶著上相同折子的所有御史都被一擼到底。 云御史雖然檢舉有功,但原本也在結黨營私的小團體中。 念在云御史及時回頭,沒給他和其他人相同的處罰,算是他功過相抵。 宋佩瑜也被口頭警告,罰了半年俸祿。 只是宋佩瑜上午剛被罰了俸祿,還沒出宮,就得了勤政殿的恩旨,由從三品的資治少尹升為正三品的太子賓客。 雖然還是虛銜,卻變成了正兒八經的東宮大臣。 永和帝的圣心如何,可謂顯而易見。 云氏不聲不響的干了大事,卻沒急著朝東宮邀功,也沒催促南臨鐵礦的事,反而就此沉寂了下去。 他們不想沉寂也不成,穆氏第一個就不答應。 短短時間內,云氏在朝堂任命低品級官員的族人屢遭上峰訓斥,同僚排擠。 好在朝堂并非穆氏一手遮天,而是呈三足鼎立之勢。 穆氏不痛快了,宋氏和呂氏就看著開心,才能給云氏蟄伏下去的機會。 除了暫時無法出頭,云氏倒是不必擔心直接消失在朝堂上。 直到春耕祭祀近在眼前,嬪位以上的嬪妃皆已入宮。 朝堂為命婦祭祀由誰主持險些吵翻了天,不僅兩儀宮頻頻派人到東宮走動,穆清都往東宮跑了幾趟,他卻從不肯與重奕說外面的事,大多時間都是和宋佩瑜閑聊打發時間。 穆清年后就補了正五品的門下給事中,按理說門下省正是最有實權的地方之一,穆清又是穆侍中的嫡長子,更應該忙得腳不沾地才是。他卻清閑得很,就算沒被逼著頻頻來東宮請安的日子,也大多時間都是在抄書。 宋佩瑜已經收到好幾本穆清親手抄寫的孤本。 沒過幾天,永和帝突然下旨,南臨縣令高升門下給事中,穆清從正五品的門下給事中變成了正五品的南臨縣令。 在穆清之前,所有縣令最高才正六品,包括已經高升門下給事中的前任南臨縣令。 不過趙國沒有州府,縣令與前朝的知府、知州也沒什么區別,穆清雖然離開了中央,卻也不能說是被暗貶。 宋佩瑜早就發現了穆清夾在永和帝和穆侍中之間的為難,雖然永和帝將穆清調去南臨必然有深意在,但總好過穆清在門下省兩邊不是人。 因此宋佩瑜是真心為穆清高興,還特意去赴穆清離開咸陽前的小宴。 可惜小宴開在穆府,穆清就沒給重奕遞請帖。 只有宋佩瑜、宋景明、宋景玨、平彰、和穆清的幾位舊友和同僚赴宴。 期間宋佩瑜在更衣的路上,分別在不同的地方,偶遇了同一位姑娘三次,回到席間后寧愿半口東西都不吃,也不想再更衣一次。 回家后,宋佩瑜將事情說與宋瑾瑜聽,卻不知道葉氏為此生了好大的氣。 原來葉氏雖然知道宋佩瑜不可能娶穆氏女,卻還是自豪自己精心打理的小豬被白菜主動砸過來,悄悄去打聽了下宋佩瑜偶遇的姑娘。 結果給自己惡心的夠嗆。 那姑娘竟然是穆侍中庶出兄弟的庶女。 穆清啟程去南臨不久,春耕祭祀的流程徹底定了下來。 之前為了爭誰帶領命婦祭祀,險些打出狗腦子的人全都竹籃打水一場空。 春耕祭祀。 百官由永和帝為主,肅王與重奕為輔。 內命婦由長公主為主,大公主為輔。 外命婦由肅王妃為主,宋老夫人為輔。 第41章 春耕過后,南臨縣云氏鐵礦的事也有了消息。 兩座云氏鐵礦,總共暴斃二十六人,其中十五個云氏私奴,十一個周邊的平民。 上任南臨縣縣令給出的結論是云氏礦場苛待烏面奴,還屢次動以私刑,不給烏面奴飯吃又逼迫他們日夜勞作,才至于烏面奴大規模累死。 穆清快馬加鞭的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調查此事。想要找烏面奴埋尸的地方,叫仵作重新驗尸,卻發現前任南臨縣縣令竟然叫人將暴斃的烏面奴都丟去了亂葬崗。 好在期間間隔的時間尚且不長,穆清有心之下,仍舊能找到那些烏面奴已經半腐爛的尸體。 由于尸體已經半腐爛,這些烏面奴是否被鞭打虐待過無從考究,仵作卻在烏面奴的骨頭上發現了劇毒。結合烏面奴家人的供詞和其他證據,穆清推翻了前南臨縣縣令的結案,重新寫了份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咸陽。 宋佩瑜也時刻留意著這件案子,剛收到前南臨縣縣令的結案折子送到刑部的消息,就借口重奕對這件案子很感興趣,專門讓刑部將這件案子的記錄送到東宮。 宋佩瑜輕而易舉的在文書上找到了一堆含糊其辭且有漏洞的地方圈起來,讓刑部重新整理記錄再送到東宮,然后再找漏洞周而復始的拖延時間。 偏生宋佩瑜每次找到的漏洞都能站得住腳。 刑部無奈之下只能屢次重新記錄。還沒來得及將上任南臨縣縣令送來的結案折子定死,穆清的第二份折子就到了。 朝堂為此事爭執了幾日,最終還是以穆清的折子結案。 可憐前南臨縣縣令剛高升門下給事中沒幾天,就被貶到了刑部做主事。雖然還是正六品,和他做縣令的時候相比官階沒差別,手中的實權卻一落千丈。 云氏被永和帝下旨申斥,罰了兩萬兩白銀,手中的兩座鐵礦卻是如愿留下了。 云沉馬上帶著兩座礦產的詳細圖冊來東宮求見,要按照之前的承諾,將其中一座礦產送與重奕。 宋佩瑜以新故事為代價,讓重奕勉為其難的親自見了云沉一面,期間除了‘起來’和‘嗯’,就沒說過第三個字。 宋佩瑜早就習慣了將重奕的混子行為,按照早就設想好的主意,并沒有要云氏的鐵礦,而是讓云氏每年將兩座鐵礦開采出來的四成礦石送給東宮。 云沉聞言面露遲疑,越過宋佩瑜看向重奕。 永遠失去一座鐵礦,和兩座鐵礦四成礦石的損失,對云氏來說從每年的收入影響上來看差別不大,其中的意義卻天差地別,他當然更傾向于將兩座鐵礦都握在手中。 但宋佩瑜提出要從東宮派人去云氏的兩座鐵礦,防止云氏謊報產量,卻是踩在了云沉的底線之內。 如此一來,云氏鐵礦在東宮面前如同透明,綁定的比當初和穆氏還要深。 宮中那么多年輕貌美的嬪妃,若是將來又有小皇子誕生…… 重奕感受到云沉的目光后,轉過頭來靜靜的和云沉對視,卻絲毫沒有開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