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八貝勒到底還是搶救了過來,只是得躺上大半年了,福晉在家哭天抹淚,他自己倒是看開了,皇位不皇位的不重要了,人還是活著最重要。 兩個月的時間,朝堂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剪掉辮子之后,漢官們的聲音漸漸大了起來,當初攝政王多爾袞確實是深謀遠慮,花費了不小的代價將剃發令實行下去,獲得的成果確實很大,漢人留著辮子,就是天生低了滿人一等,滿人是主,漢人是奴,清朝是奴隸制,如果奴隸生下來就知道自己是奴隸,那就不會反抗,而剪了辮子,留了頭發,漢人已經開始不認為自己是奴隸了! 這中可怕的氛圍讓很多滿官都感到了不安,尤其是在聽聞清廷變故之后,臺灣那邊第一時間舉事,打起了康熙四十七年時就被滿門屠殺的朱三太子旗號,因當初被殺的實是前朝四皇子一家,七十五歲高齡的朱四皇子被找到之后,為明復仇的遮羞布被撕下,屠刀一起,滿門無一幸存,朱三太子并無消息,所以一聽這個陰魂不散的旗號,滿朝文武官員的腦袋就要炸了。 臺灣那邊起事的人叫朱一貴,自稱朱三太子之后,他為人義氣,好交豪杰,起事之初就聚集了三五千人,沒過多久獲得了臺灣鄭氏舊部的支持,聚兵島內,抗擊臺灣島內的清朝勢力,原本此時清朝應當迅速派兵前往鎮壓,但朝中內亂,皇帝沒有消息,幾名皇子也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冒頭,不得已又請出了被圈禁的大皇子與廢太子,這兩兄弟早年時朝中黨羽遍布,如今卻比幾個成年皇子撐得住場面。 戚霜其實沒有去管起義的事情,她通常不會去干預一個朝代的興亡,朱一貴有本事起義,他就得有本事當皇帝,沒有那個本事強扶上去也沒用,想要真正推翻一個腐朽的朝代,一兩個人的覺醒只是杯水車薪。 她壓根沒想到,因為不符合她審美觀而被剪掉的辮子造成了多么巨大的影響,清廷立國不過三代,自皇太極到順治到康熙,前明活得長壽一點的老人生的兒子還沒死,而禿頭留辮更是多少人提都不敢提的羞恥,如今辮子剪了,頭發蓄了,重新穿戴起漢人的服飾,昂頭挺胸走在大街上,見到留辮之人便投去蔑笑,看到滿人也不再卑躬屈膝,漢人發現他們從數量上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反而是滿人走在路上,總有一中揮之不去的單薄畏懼之感。 這中凝聚力簡直能讓八旗最善戰的老將不寒而栗。 年關一過,各地的起義消息就蓋過了朱一貴起事,他們甚至都不打著清朝最痛恨的朱三太子旗號了,有些家底組織起義的就提出自家祖上多么輝煌,農民起義就往玄乎上走,什么天兵天將佛祖轉世,還有被嚴厲打擊的白蓮教也死灰復燃,奉宮里那刺客娘娘為無生老母在世行走之身,起義勢頭倒是最足的。 清朝迎來了百年未有之變局。 宮里的那一部分主播當初基本上都沒走,她們打的報告戚霜也都給批,雍親王府的主播更是扎堆,宮里至少地方還大一點,一個親王府一點點大,擠四十八個主播,真的是走幾步路就遇到同行,最離譜的是雍親王甚至都不到后宅來了,只在前院住著,也不要人侍寢,他要忙的事情太多了,都快把人榨干了。 宮斗位面忽然就快變成了亂世位面,倒是有不少主播起了心思:任務只說人氣最高或者成為后宮贏家太后,又沒有說具體是哪個朝代,她們安安心心在宮里等著清廷破滅,等來新主人不是一樣能走宮斗線?不過在此之前,排除一部分人也很正當,畢竟大家都有系統,個個是美人,到時候怎么爭? 戚霜平時不看直播,她在承乾宮待得十分快樂,皇宮的生活除去本身的壓抑,珍饈美味高床軟枕,還有系統給她播索倫神劇看,簡直給個皇帝都不換……好吧,如果是她養在宮里那一個皇帝,確實誰都不想跟他換的。 等到戚霜終于想起來自己還在直播的時候,屏幕一開,除了一下子涌進來的彈幕,她只注意到了底下的幸存的人數:9。 發生了什么事? 一百個人來的,宮里五十個親王府五十個,她屬于意外沒進去的,前一陣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人數銳減這么多? V520其實也沒注意這個,它經歷的亂斗場太多了,從來沒把這個當成一回事,聯系了一下其他系統了解完情況,和戚霜解釋道:“這個,一開始還真沒有斗得這么厲害,不是有個嬪主播和宮女主播斗嘴嘛,嬪主播本來沒想到,一個太監為了邀功找了個井把人扔進去弄死了,直播出去之后大家就都瘋球了,位分高的主播把那些宮女丫鬟主播弄死,位分低的給高位分的下毒喂藥,折騰幾輪之后就剩下這些了,除了一個宮外的小主播,剩下的全員惡人啊?!?/br> V520說得很感慨,但內心很淡然,其他亂斗場那邊比這里瘋多了,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把其他人弄死自己就能活,可不就殺紅眼了嗎。 戚霜微微嘆了一口氣,沒再說什么。 第45章 荒島求生(1) 天下亂起,倒不像昔年清兵入關那樣亂,打著起義旗號的反抗軍有好幾家,哪怕是農民起義都知道收攏人心,這家號稱不納糧,那家就敢說不收稅,有膽子更大的,直接打地主分田地,時日一長老百姓也發現了,只要打跑了清軍,日子就好過多了。 清廷本身建國沒有多久,接的還是小冰河期的爛攤子,自清初以來就一直災害不斷,漢人一直講究天災是對皇帝的警告,明朝滅亡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小冰河期糧食產量銳減導致大面積饑荒,而清廷建立之后仍在小冰河期內,百姓生活并沒有好轉,如今各地戰亂,反倒讓人們見到了一些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