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生子當如孫仲謀
“?!“崾?,孫堅在峴山之中遭到埋伏,中箭身亡?!?/br> “主線任務開啟:前往三國時期,一睹東吳才俊的風采……自古以來江東多才俊,出美女……” “是否直接開啟傳送?” “你還能再坑一點嗎,非得這個時候來事,當然不能直接傳送??!” 現在還渾身軟弱,就像是精力被抽干。 就這樣傳送過去,萬一還是高空墜落,連打開滑翔傘的力氣都沒有。 秦朗踉蹌的回了出租屋,也不管慕容婉兒還在外面,“咔嚓”一聲鎖上了鐵門。 “先讓我休息一小……” “開始傳送!” “我日!” 下一瞬間,秦朗的身前出現了一處黑洞,整個人被吸了進去。 荊州。 三國末期三分天下,荊州就在這三方勢力共同的交界點。 誰占領了荊州,誰就可以在三方勢力交戰的過程中取得優先攻擊權,誰的優勢就更大。 所以諸葛亮未出茅廬,定三分天下大計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以荊州為根基的戰略規劃。 秦朗躲在城外的角落里,看著城墻上荊州這兩個大字,陷入了沉思。 這一次回到三國,倒是直接落在了地上。 在荊州地界休息了幾天,總算是恢復了體力。 一問時間,距離十八鎮諸侯討董卓時間不遠,倒也不算錯過了什么。 可就是這段時間,也發生了一次影響三國權力紛爭走向的大事。 就在劉備、孫堅、曹cao三方分別之后,一封密信在袁紹處發出,送至了荊州。 荊州府。 劉表得到袁紹密信,約他在三津渡截殺孫堅,目的是為了奪取傳國玉璽,并封官許愿,甚至以千匹戰馬相贈。 這三津渡,是孫堅返回江東的必經之地。 劉表為人忠厚,猶豫不定。 但是他小舅子蔡瑁和部將黃祖,野心勃勃,竭力慫恿劉表,要促成此事。 “那袁紹四世三公,當年先殺宦官專政,又拒絕董卓合謀,緊接著十八鎮諸侯盟主,門生故吏遍天下,威望有盛,日后必成大業?!?/br> “主公與袁紹聯盟,前途不可限量,若是得罪了,恐怕會大禍臨頭!” 劉表本就猶豫不定,聽著部下這么慫恿,也就答應了,蔡瑁于是定下一計。 與此同時,孫堅也接到袁術密信。 袁術也是個老陰貨,他把袁紹的陰謀全盤告訴了孫堅,并且把克扣糧餉之事全都推到了袁紹身上。 誰讓他是盟主,這一口大黑鍋背的不冤。 現在袁紹暗懷稱帝王之心,勾結劉表截取玉璽,文臺吾弟千萬小心。 這一聲吾弟,叫的是聲淚俱下,仿佛他們兩個才是親兄弟。 孫堅何等人物,一眼就能看的出來。這兩位袁氏兄弟都想得到玉璽。 孫權再次勸告父親,拋出玉璽,讓二袁相爭,可保江東無虞。 但是素有大志的長子孫策極力反對。 一時之間,孫堅也猶豫不定。 眾人來到了三津渡,孫堅果然被劉表的兵馬攔阻。 孫堅厲聲問道:“劉公這是何為,你我聯盟的情誼才過了幾天?” 我在江東兵強馬壯,都沒有來侵擾你荊州,你卻想以卵擊石,真以為我不敢殺你? 劉表直接把袁紹的密信拿給孫堅看,道:袁紹命令我截殺于你,我是兩邊為難。誰讓他袁紹勢力巨大,恩怨必報,我為了保有荊州,不敢得罪。 但我更不愿意行此不仁不義之事,只好率兵前來假做攔截,以遮人眼目?,F在請文臺兄揮兵殺過,在下立刻敗退。便可報告袁紹說“攔截不成,反而損兵折將”。 此為兩全齊美之策。 劉表長相憨厚,這一番說辭又是誠懇,孫堅便信了,然后揮兵沖殺,劉表果然如約敗退,而且敗得很慘…… 孫堅等安然無恙地登上渡船。 在船上,孫堅贊嘆劉表言而有信,為人厚道,并且完全放松警惕。 所以,忠厚老實的人,騙起人來,能把人坑死。 孫堅就這么死了,在渡船上被亂箭穿身,尸體也被劉表的部下帶回了荊州城。 這件事已經發生,秦朗打探了消息,如今那孫權就在城中,以一稚子之齡,索要父親尸身。 秦朗也有興趣,想見識一下如今的孫權到底能優秀到何種地步。 在這個年代,一個孩子怎么想也不可能會這么英雄。 因為剛剛大戰一場,所以荊州的城防十分緊張,秦朗倒也沒有貿然行事。 “駕……駕……” 就在秦朗想著混進城內的時候,一隊騎兵奔涌而出。 這隊騎兵裝備精良,氣勢非凡,是精銳之兵。 “聽說江東來了個九歲的孩子,用大將黃祖換走了孫堅的尸體,現在應該還未走遠吧! ” “江東無人了,竟然讓一個孩子當成使者,這是只剩下了老弱病殘了,無人矣……” “主公仁義,讓孫堅得以回家安葬,我等得遇明主,三生有幸??!” “我倒是覺得劉皇叔才是真正的仁義,徐州有難,可是只有劉皇叔去救……” “慎言,曹cao那是去報殺父之仇,咱們去湊什么熱鬧,主公自有決斷!” “也是……主公不僅送還了孫堅尸首,還要去江邊送祭,也是仁義無雙了?!?/br> “蔡將軍卻想揮師江東,還被主公訓斥了一頓,你說剛才那一隊人馬,是不是主公派出去送行的?” 兩個城外巡邏的士兵,受不了天氣的炎熱,躲在角落里交談。 沒想到晚來了一步,孫堅的尸體已經被帶走了。 荊州的劉表,太過優柔寡斷,一個老頭子而已,沒什么意思。 秦朗還是對于以后三分天下的孫權更感興趣。 那隊人馬帶著兵器硬弓,一身的殺伐之意,絕對不是去送行那么簡單。 那小正太孫權,想要安然無恙的返回江東也是不易了。 荊州城外十里遠,一個小正太騎著馬,后面跟著幾個軍士拉著馬車。 馬車上是一具尸體,上面還蓋著一張涼席,一代名將落得如此地步,也是凄涼。 幸好還有后代人杰,收殮尸身,也算是難得的安慰。 “諸位,江邊已經被好了船,我們還是加快些速度吧?!?/br> 孫權對著身旁的軍士說道。 “公子,主公身有傷口,我等怎么忍心再讓他受那奔波疲勞之苦?” 一群將士相互對視,還是心有不忍。 “你們……糊涂??!” 孫權急的小臉通紅,“那將軍蔡帽一直進言,要殺父親子嗣,舉兵攻打東吳,我不怕劉伯伯會出爾反爾,卻怕那蔡帽先斬后奏??!” 孫堅與劉表一戰,實則為袁紹所逼,起因還是因為孫堅在十八鎮諸侯討董卓的時候得到了人人覬覦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即是重寶,卻也是禍根。 孫權進了荊州城后,把矛頭全指向了袁紹身上,這才說服了劉表,取回了父親尸體。 可那蔡帽將軍卻是好戰之人,且在荊州掌握著大權,只要未到江東地界,眾人就時刻處在危險之中。 “駕……駕……” “小兒留下性命!” “奉主公之命,擒殺孫家小兒,奪取江東!” 遠處傳來了一陣兵甲撞擊聲和喝罵聲。 “果然來了,諸位叔叔帶我父親先走,他們的目標是我!” “我等怎能扔下公子先行,回去后如何跟主公交代?” 孫堅只有兩子一女,如今孫堅剛剛戰死沙場,若是孫權再死在荊州地界,那可就真是天大的事情了。 到時江東和荊州必有一戰,這是影響天下大勢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