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媽文里的短命親媽 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蓄意勾引(勾引 校園 甜寵)、附生(骨科姐弟)h、後悔莫及(血緣禁忌NP)(完)、撿的小狼狗是投資大佬、穿書之霸愛反派、正夫[女尊]、說好當舔狗的我萬人迷了[快穿]、異度高校[無限]、末世第一搬運工、惡毒男配想做個好人
第89章 賺錢是硬道理 祝明芳的家住在江南舊城區, 祖居的一處老房子,是典型的“枕河人家”。二層粉墻黛瓦的小樓臨水而筑,依巷而建, 輕巧古樸的小院安閑幽靜,院子里一棵很大的香樟樹,門前幾株月季花都開了。 這樣的房子太讓人喜歡了。 想想接下來要在這兒住上一個月,并且可能她以后來江南市都會住在這里,馮妙就覺得挺愜意的。 南方像這樣的房屋, 一樓潮濕大都不住人, 祝明芳把馮妙安置在二樓她女兒出嫁前的房間里,推窗就是河, 偶爾還有烏篷船晃晃悠悠搖過去。 祝明芳的一兒一女早已經成年了,兒子在省城工作, 女兒已經出嫁了,家中就他們夫妻倆, 祝明芳的愛人何樹勇還沒退休, 每天上班, 家里便總是安安靜靜的。何樹勇是個公交車司機,長著一副關東大漢的形象體格, 夫妻兩個放在一起似乎特別不搭,然而兩人相處卻十分默契和諧, 看得出夫妻感情卻極好。 這跟馮妙想象的出入實在有點大,潛意識中她以為,祝明芳的丈夫應該是個江南文人之類的形象呢。 馮妙來了沒兩天,邱小嬋就提著行李來了, 說要搬來跟她一起住。 “怎么回事, 小嬋, 我這里可不要你?!弊C鞣家宦牼蛦?,“跟家里惹氣了?” “哪里是光惹氣?!鼻裥纫黄ü勺谠豪锏闹褚紊?,氣鼓鼓說道,“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樣的慫男人,祝老師要開繡坊,何叔就二話不說支持她,都聽她的,馮妙姐那邊就更不用說了,姐夫一把手就能給她籌集十萬塊,你說我家的慫男人不支持我也就罷了,婆婆和小姑子還合起伙來數落我,一家子給我臉色看?!?/br> “我都退休了,你馮妙姐她還在讀書,將來有那么好的前途,也不會光指望我們這個小繡坊,你是要直接辭掉國營工藝廠的工作來跟我們干,那能一樣嗎,你家里阻攔是肯定的?!弊C鞣己途徯Φ?,“小嬋,你還是聽我的,先不辭職,別激化家庭矛盾,有空你就過來幫忙,等我們這邊干起來,真能掙錢了,你再辭職也不晚?!?/br> 祝明芳拍拍邱小嬋說,“聽我的,趕緊回去吧,家里還有孩子呢?!?/br> “我不走,你們都不知道,有事情就說事情嘛,憑什么一家子給我臉色看。我婆婆還說他們一家子都是鐵飯碗,我辭職賣繡品丟他們家的人,指著我鼻子數落我,我靠自己的手藝掙錢怎么丟人了?一家子不支持還欺負我,這日子我不過了?!?/br> 邱小嬋氣得難受,放下行李便跟馮妙和祝明芳一起去她們租來開繡坊的地方去忙碌,晚上回來時她丈夫來了,陪了些好話把她接回去了。 然而邱小嬋還是沒能辭職,第二天下班來幫忙,說婆婆把她娘家父母搬來了,別說出錢入股,干都不許干,婆家娘家四個老頭老太一起阻攔她辭職。 邱小嬋就很無奈。 一個人站的高度決定了他能看多遠,像方冀南,他那么支持馮妙可不見得就只是為了支持媳婦兒,他那是看準了能掙錢,認定這個事業能做起來。 其實在馮妙來之前,祝明芳的繡坊雖然還沒正經開起來,就已經組織一部分熟練的繡娘開始做這個事情了,但是因為零散加工,她們的繡品就只能賣給商貿公司收購,被隨意壓價,并且訂單也不穩定,繡出來的繡品還不一定符合要求,未必有人收購,所以祝明芳才決定自己開繡坊,用她的資質名望來接外貿訂單。 馮妙帶來的36張清宮團扇的復制圖案,祝明芳一看就驚喜極了,怕步子一下子邁得太大來不了 ,祝明芳決定先把其中12張復制出來,推出一組“清宮扇”系列產品,并立刻安排頂好的人手繡制樣品。 馮妙畢竟不是本地人,地方就不熟悉,開繡坊跑手續、找政策之類的事情她不熟悉,做她最擅長的,在江南市住了二十幾天,她的時間主要就用來指點培訓那些繡娘了。 最初祝明芳招收來的繡娘基本都是熟手,年紀大部分在四五十歲,包括幾個跟她一樣退休的刺繡工藝廠工人,馮妙需要做的,就是嚴格統一產品標準,把控產品質量。 這個她在行,且不說上一世司制房出品的標準,就說雙面繡復制小組184塊成品,沒有一塊是不符合要求、退回來重做的。 起初一群“我刺繡幾十年了”的老繡娘,到了馮妙手里沒有兩天,便都知道祝明芳請來的這位馮技術員不光是大半個老板,還有一手絕佳的刺繡手藝,讓人不得不服,她繡活好,甚至比祝明芳還好,手藝人服這個。 于是一個個像當初的雙面繡復制小組一樣,從最基本的練習開始,馮妙每次一個星期,用了四個星期時間,先后四期“培訓班”,給他們繡坊培訓了一批熟練掌握故宮排針雙面繡的繡娘。 而馮妙和祝明芳兩個排面往這兒一擺,他們的繡坊手續剛下來,都還沒正式開業,第一批訂單就主動找上門了。 馮妙當時沒去,只在繡坊二樓指導繡娘們練習針法,邱小嬋興沖沖跑來跟她說,找上門的日本客商一眼看見她們剛推出的一組12把“清宮扇”樣品,眼睛都要跑出來了。經過一番商談之后,就直接砸下來一個大訂單,并且價格要比別家都要高,就目前的規模,夠她們今年忙的了。 “我親姐,你跟我老師放在一起,可真叫強強聯合?!鼻裥扰d奮了半天,磨著牙發狠,“等著吧,等我一個月賺他個幾百塊錢,我看我婆家還敢不敢欺負我。到時候我一腳踹了他?!?/br> “行,踹了他,到時候你使勁踹?!瘪T妙笑著敷衍她,心知邱小嬋也就是發發狠罷了,夫妻兩個感情還過得去,孩子才幾歲,所謂離婚踹了哪有那么輕易。 “我跟你說,我真踹?!鼻裥刃Φ?,“馮妙姐,你都沒去看看那個日本什么會長,拿著我們的團扇眼睛都亮了,我覺得要是你親手繡的樣品,他能把眼珠子瞪出來?!?/br> “談生意的事情讓祝老師上?!瘪T妙笑道,“我能待在這邊的時間少,平常生意訂單什么的我來不了,我就負責產品和技術這一塊兒了?!?/br> 馮妙來到江南市以后,祝明芳家里沒有電話,繡坊那邊申請電話還沒裝上,也就沒打過電話回家去,只給老爺子那邊打過兩次電話,囑咐囑咐兩個孩子。 來了十多天之后,星期天,才第一次往家里打電話。 方冀南一接電話:“哎呦,馮妙同學啊,我當誰呢,可真稀罕,江南市居然還有電話呀?!?/br> 馮妙:“你少來,你也不想想,我打個電話還得走大老遠,用的公共電話?!?/br> “你少來,”方冀南道,“給你兒子打電話就有時間?!?/br> 馮妙:“晚上我一個人跑那么遠打電話你覺得能行嗎,白天你又上班不在家?!?/br> 方冀南:“說的好像我辦公室沒電話了似的?!?/br> 馮妙:“工作時間我給你辦公室打電話閑聊,真的好嗎?” 兩人爭論了一會兒“打電話”的話題,其實也沒有什么事,方冀南想起來問:“你們那繡坊開起來了?” “開起來了,”馮妙道,“正式開業那天副市長都來剪彩了呢?!?/br> 方冀南:“算他有眼光,你和祝明芳聯手開的繡坊,出口創匯企業,還跟故宮掛上了鉤,上頭不去個人那他們得多沒眼色。對了,你們那繡坊叫什么名字???” “江南煙雨?!瘪T妙笑,“江南煙雨織繡坊,我們合伙起的名兒,多有意境啊,還把江南市帶上了?!?/br> “一聽就是女人起的名兒,不過帶上江南市確實挺好,牌子大?!狈郊侥蠁?,“為什么叫織繡坊啊,不是繡坊嗎?” “以后刺繡這一塊做起來了,我們想再試試緙絲。你可不知道,一把好的緙絲團扇,出口價格就能賣到幾百上千?!?/br> 方冀南:“胃口挺大的,一步一步來?!?/br> 又聊了幾句吃喝家常,掛了。 一個月后,馮妙再給他打電話,說她已經買好機票,這就準備動身回老家去溜達了。 方冀南:“去唄,去吧去吧,你都不知道我一個人在家多舒服,小孩不在家,媳婦不在家,我誰都不用伺候,誰也不用管,高興了吃食堂,閑著了下館子,賊舒服?!?/br> 馮妙:“那你就多在家舒服一陣子,我正好回老家多住幾天?!?/br> 方冀南:“沒良心的女人,去吧去吧,有本事你開學也別回來?!?/br> 火車到甬城,馮躍進來接她,小伙子白襯衫黑西褲,打扮得特別整齊,馮妙瞅著他就問:“躍進,談戀愛了是吧?” 馮躍進:“……沒有啊?!?/br> “那就是有了?”馮妙笑道,“不錯不錯,咱家躍進都談上對象了,好好談啊,覺得合適就認真定下來?!?/br> “那什么……八字還沒一撇呢,”馮躍進道,“姐,你回去別跟家里亂說啊?!?/br> “什么叫亂說?敢這么說你姐?!瘪T妙抗議乜他。 然而回到家見了家里她還真沒說,爺爺和馮福全頂多提一句兩句罷了,說躍進也該找對象了,陳菊英則來回跟她嘮叨,陳菊英現在跟別人聊天的中心話題就是“馮躍進還沒找對象”。 然而馮妙終究沒說給家里,她要是給說出去,估計用不了兩天,家里三個長輩就會施展緊箍咒大法,非得念叨到馮躍進把人帶回家馬上訂婚為止。 聽說馮妙回來了,本家近房、親戚朋友便有特意來走動,也有專門把她請家里去坐坐吃頓飯的,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誰家叫她過去吃飯,無一例外讓馮妙坐上席。 女人吃飯不上桌,在他們老家,只有特別有身份的女人、或者家族輩分最長的女性老長輩才會被請上桌坐上席。 馮妙抱著馮振興兩歲大的女兒馮瑤慨嘆,也許等到馮瑤長大了,這些老規矩就該消失得差不多了吧。 8月14號,在外逍遙了一個半月的馮妙終于回到帝京。暑假開學后,一家四口的生活節奏又回復正常,馮妙則多了一個樂趣,隔三差五跟祝明芳那邊聊電話。 隨著祝明芳那邊一個個喜訊傳來,第一筆外匯貨款收到了,新接了一個大訂單,繡娘們這個月收入很滿意,又來了一批想學藝的年輕姑娘…… 馮妙每天美滋滋聽著,放下電話告訴方冀南:“我琢磨著,照這么下去,用不了幾年我就能把老爺子那十萬塊錢還上了?!?/br> “嗐,他給你了就沒打算要你還?!狈郊侥系?。 馮妙說:“那不一樣,老爺子的錢是老爺子的錢,我用了已經幫了我大忙,肯定要還的?!?/br> 83年年底,馮躍進終于跟談了大半年的姑娘訂了婚。方冀南上班,馮妙帶著倆孩子趁著寒假,趕回去參加馮躍進的訂婚儀式。 1984年暑假,馮妙再次來到江南市,在繡坊一呆一個多月。邱小嬋已經果斷辭職了,幫著祝明芳管理繡坊,跑腿談生意。 邱小嬋說:“姐你都不知道,我婆家他們現在就整天懊悔,當初你們創辦繡坊的時候沒讓我辭職、沒給我入股,現在聽說你們掙錢了,一年分紅就夠他們大半輩子掙的了,你都沒看見,他們眼睛都紅了。沒讓我少奚落,你不知道多痛快?!?/br> “眼睛紅了好?!瘪T妙笑道,“這回沒人阻攔你了吧?我跟祝老師,一個年紀大了,一個平常不在,可都指望你跑腿張羅呢?!?/br> 邱小嬋鄙夷地嘁了一聲:“還阻攔我,你都不知道,現在一家子就差沒拿著我當祖宗了。我看誰還敢欺負我?!?/br> 馮妙和祝明芳聽她那解恨的口氣都笑起來。 邱小嬋說:“我以前在家里,我婆婆什么家務都等我干,衣服讓我洗、飯讓我做,也不喜歡我在家里刺繡,說我下班了還繡,意思是我躲清閑了,她就覺得我上班刺繡不知道多輕松,不就是繡繡花嗎。小孩帶不好她也數落我,小孩一哭鬧她就得數落我,說我是怎么當媽的,現在我在家一有空就刺繡,家務我也不管,給繡娘做標準的新樣品都是我親手繡,小孩一鬧,她就趕緊領出去了,還說別吵你媽,奶奶帶你出去玩,你媽繡花賺錢很累了?!?/br> “以前家務活我讓她兒子干她還不高興,現在她還數落她兒子,說你多干點活,讓小嬋專心繡花,她繡一把扇子值多少錢你知道嗎?!?/br> 邱小嬋搖搖頭,鄙夷地感嘆:“唉,馮妙姐你看,人就是這么現實,賺錢是硬道理,哪怕是你父母家人、是你丈夫,也一樣現實,我現在一個月收入趕上他們一家子還多,我丈夫買個菜都要來問我想吃什么,我一說我要出門見客商談生意,我婆婆就擔心我在外面找了別的男人,開始擔心我變心、不跟她兒子過了?!?/br> 第90章 熊孩子 邱小嬋一通繪聲繪色的描述, 讓祝明芳和馮妙笑了老半天。 賺錢還真是硬道理。 祝明芳說,其實她們繡坊的好多繡娘,原本都是沒有正式工作的家庭婦女, 尤其那些年紀偏大的,從小學手藝,但是沒機會進入國營蘇繡工藝廠,從六十年代以后也接不到繡活兒,也賺不到錢, 改行干什么活兒的都有。 更多的就是家庭主婦, 洗衣做飯帶孩子,生活也必然拮據, 還覺得靠家里男人養活。而現在這些繡娘們有了不錯的收入,也能揚眉吐氣了, 像邱小嬋這樣的經歷還真是司空見慣。 更讓人高興的是,刺繡賺錢了, 便會有很多年輕姑娘來學手藝, 想加入她們, 有的繡娘也自發開始帶動家里年幼的女兒刺繡,這門古老的手藝就這么傳承下去了。 “我們還遇到過年紀大些的中年婦女跑來找我們說想學, 我說我們一般新學手的,就只收年輕人。尤其我們繡坊要求又比較高。雖然干多少賺多少, 可是我們物料發下去也要錢,必須得保證門檻?!?/br> 這個沒法子,刺繡是個日積月累的手藝,非一朝一夕之功。 那些出色的繡娘一般都是從年紀不大就開始學藝。像邱小嬋, 家里就是做裁縫的, 十三四歲學校停課, 別人轟轟烈烈搞運動,她家里人口多負擔重,被家人為了多幾斤學徒工糧票送來學刺繡,因為肯吃苦有靈氣,學了兩年后又被祝明芳收做學生。 馮妙道:“新學的先不能讓她們急著賺錢,先讓老繡工帶帶,手藝先學好,耐得住性子才行,我這邊原本時間也不多,真的沒法教新人?!?/br> 她只負責培訓那些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繡娘。 就這樣,也讓她覺得有些費力。想想司制房挑選繡娘,都是從新入宮七八歲的小宮女中挑選心靈手巧的,從小嚴格教授學藝,再經過數次篩選,能真正進入司制房、送到她跟前來的,必定是手藝好的了。 而現在時代不同,別說七八歲,十幾歲都還是家里寵著的娃娃,要上學的,哪里舍得這么小就學這個,繡坊新來學藝的一般都是城里中學畢了業的待業青年,或者農村姑娘,她們只要肯用心,假以時日先學會三兩種賴以謀生的繡法,還是不難的。 祝明芳笑道:“那是,學了幾天就想賺錢,想趕緊拿材料繡產品那種,一般也干不下去。學點皮毛去其他地方敷衍還行,我們繡坊出去的東西必定是精品,絕沒有浮皮潦草的道理?!?/br> “嗐,你別說中年婦女,我婆婆看見人家掙錢了,就恨她自己沒長人家的手指頭,還攛掇讓我教小姑子學,就我家那個小姑子,不是我說,急張飛性子她真不是這個料兒?!鼻裥刃Φ?,“前幾天我們家慫男人還跟我開玩笑呢,說得虧他是個大男人,要不然他媽肯定也得讓他來繡花?!?/br> “性別成見,其實古代緙絲織工就有男的?!瘪T妙笑著打趣邱小嬋道,“不過你家那個孩子爸估計是教不會了。你要閑的了,給他個繡繃讓他也體驗一下,別老以為我們刺繡多么輕松似的?!?/br> “祝老師,我知道現在緙絲藝人少,可是我真的很想開發緙絲產品?!瘪T妙道。 古代“一寸緙絲一寸金”,緙絲貴重,主要也是因為緙絲太過耗時耗力,社會生產力低,所以宋元以來就都是御用,規定民間不得用緙絲,出色的織工便只養在宮廷,使得這門手藝就沒有發揚光大的機會。 而現在,就業崗位少,勞動力富余,滿大街只恨閑人多,國外市場對這種古老的東方藝術倍加推崇,肯花大價錢來買。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正是緙絲工藝煥發生機、發揚光大的好機會嗎。 “緙絲我見過,但是真不懂?!弊C鞣紗栺T妙,“你懂的吧?” “我是懂一些?!瘪T妙道。 考古專業帶給馮妙的好處大概就是,她現在說出什么來別人也覺得正常,她要說古代皇帝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飯、皇后穿什么裙子,別人就覺得她知道這些不是理所當然嗎,她是考古專家嘛。 盡管馮妙現在還不認為自己可以被稱為考古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