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這一條告示一出,那十來戶重新上報土地的人家松了口氣。雖然未能把所有土地都上報上去,但好歹也能省下一些了。 至于那些心存僥幸的人家,這時候才真的慌了神。一畝田十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到時候田地再被收回官府所有,這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殷序顯然并不打算輕拿輕放,就連去內院求情的人也找不到門路。 畢竟覃幼君身份擺在這兒,哪怕知府夫人來了都不敢造次,這些鄉下富戶的太太們又非官身,這時候真的叫天無門。 于是便有人派了家中兒孫前去龍安府報信,希望將這事兒宣揚出去,讓知府過來管管,以免出現亂子。 然而人到了龍安府也順利將消息傳到了龍安知府的耳中,偏偏這龍安知府是個清官,對土地兼并一事也不贊同。聽聞殷序的做法,直呼過癮。若非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靠山不行,這龍安知府都想學著殷序的做法在龍安府境內廣泛推廣了。 但龍安府的通判等人卻有人擔憂,“殷縣令固然初生牛犢不怕虎,可這一舉動將得罪整個松安縣內有頭有臉的人物,就怕會出了亂子?!?/br> 他頓了頓繼續道,“何況樂平郡主也在松安,若她出了問題,恐怕不能善了?!?/br> 龍安知府梁為淳卻捋遮胡須笑了,“這事兒你覺得沒有覃家人的手筆?而且松安那些人真想動殷序夫妻,也得問問蘇州的覃二將軍答應不答應,也得問問康王答應不答應?!?/br> 通判神色微動,“大人,可據說殷序在京中并不受陛下喜歡,日后之路恐怕并不順暢?!?/br> “那又如何呢?”梁為淳為老搭檔倒了一盞茶低聲道,“都說天高皇帝遠,松安離著京城十萬八千里,這里還是康王的地界,你覺得在四川,皇帝大還是康王大?松安的地頭蛇厲害還是覃幼驚的鐵騎厲害?” 通判陳運心中一顫,心中思量起來,梁為淳笑著道,“都說云國公府大不如從前,可覃家二位公子都在軍中效力,過年的時候還打敗匈奴軍隊,哪怕日后回京,誰敢不給他們一家顏面?至少在他們二人還在西北的時候,殷序夫妻就不會有問題?!?/br> “那之后呢?” 梁為淳喝了茶水道,“之后?這西北的仗三五年能打完嗎?三五年后誰知又是怎樣的光景?!?/br> “那……咱們是否要給予支持?”陳運問道。 梁為淳:“不用,只看著便是?!?/br> 但,只看著不管,不就是變相的支持嗎? 陳運有些看不懂他這老上司了,只是他們都是沒靠山的人,哪怕在龍安經營多年也找不到通往京城的路。陳運甚至想殷序會不會是他們能更上一層樓的貴人呢? 梁為淳似乎瞧出老搭檔的意圖,便勸道,“他們在松安至少待上三年,咱們且走且看便是。咱們可經不起折騰啊?!?/br> 消息傳入龍安府衙未能激起任何水花,這讓松安縣內的大戶們慌了神,而在此時告示已經貼滿整個松安縣,全縣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事兒。 原定計劃出門的時間推遲了幾日后,殷序終于打算出門清收了。 第六十三章 除了我家娘子我誰都不要…… 殷序知道他們去龍安府企圖尋求外援之事, 但并沒有想去阻止。龍安府就這么大,距離松安也不算太遠,松安的事并不小, 龍安的知府想知道也很容易。 但殷序也想知道龍安知府的態度,若是龍安知府覺得他胡鬧想插一杠子, 那他少不得再想法子,若是龍安知府并不理會那自然最好。 當然這事往殷序期望的方向發展了,那幾家的子弟灰頭土臉的從龍安府回來了, 整個家族聽聞后都一片愁云慘淡。 龍安知府在龍安已經十幾年,也算有了根基, 但他不想管,富戶們不由惱怒,甚至覺得自己該去孝敬一下? 然而如今為時已晚, 殷序已然帶著一分為二也起碼有一千六百多人的隊伍出發了。 頭一個目的地是最靠近松安縣城的清水縣,因為這縣中之前有兩家主動上報了田地畝數,所以也是從他們這邊開始核對。 七月的天悶熱又黏膩, 但除了富戶老爺們沒人覺得熱,甚至有勞工擔心被熟悉的老爺認出來惹出麻煩還拿棉布遮住了口鼻, 殷序也不管,只對他們道, “給老爺我打工, 糧食不會少一粒, 但也不要想著糊弄本官, 本官會每隊配一名衙役一名監官一同帶隊,率先完成任務的當日每人多加一升糧食!” 一聽這話勞工們都興奮起來,他們的縣令可真是大方極了。 殷序滿意的看著他們,然后趙宏中按照之前打亂分好的組別配上一名衙役和監官讓他們站好隊伍。 至于監官, 就是這幾天面試得來的讀書人,讀書人心高氣傲,又自詡文人,最瞧不上橫行鄉里霸占田地之事,加上這些人有些懷才不遇,有些被人冒名頂替,心氣兒高的很,讓他們作為監官再合適不過。 不過一刻鐘的功夫,一千六百多人的隊伍分成了十六支隊伍,殷序和趙宏中以及王金川各帶一隊,每一隊負責一個村子。 在監官的手中有各村的土地數目,等核實完也不能停留直接匯總到殷序這里。 計劃得當,殷序一聲令下,十六支隊伍就朝隨機抽取的村子去了,王金川帶隊走時心情都是復雜的,他想不明白殷序為何還是不放過他竟讓他也來做這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