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結局1
劉渙回到荊州后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后天下局勢也發生了變故。 首先劉備提前崛起于徐州而袁紹也在北方擊敗了公孫瓚一統北方。 整合了袞州的曹cao面臨著袁紹的壓力于是在手下謀臣荀攸的建議下決定和劉備劉渙結盟來對抗袁氏兄弟。 經過三方協商之后決定三方兵馬先合力擊垮在豫州和揚州北部之地的袁術,在擊垮袁術后曹cao得豫州除潁川之外的土地,劉渙得潁川郡作為荊州的緩沖,而劉備則分得揚州北部地區。 在商定了各自所得地區之后三方與袁術交戰于豫州汝南郡,袁術在三方人馬的夾擊下節節敗退不得已向袁紹求援希望袁紹能夠偷襲曹cao和劉備的后方。 可是此時的袁紹志得意滿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雄心壯志的他了,他聽從手下謀士郭圖的建議坐山觀虎斗拒不發兵救援袁術。 袁術無奈最后只得退守揚州壽春城,壽春城池高大并且袁術在此囤積了大量的糧草,三方聯軍攻打一年之久都未能攻克,最后還是劉渙的弟弟劉曄弄出了投石車三方這才攻破這座堅城。 袁術被迫退守合肥,此時的袁術可謂是到了窮途末路,而當年因為父親戰死自己年幼才帶著父親舊部投靠他的孫策發動兵變背叛了袁術,袁術自知大勢已去于是殺光了自己的女眷最后自己也拔劍自刎了,而小霸王孫策因為佩服劉渙的武勇最后投降了劉渙,在這場爭霸中四世三公的袁家嫡系弟子袁術就此消亡,不得不令天下人感慨萬千。 而此時在北方的袁紹經過一年多的修養可謂是兵精糧足,于是在謀士郭圖的慫恿下準備南下,而謀士沮授苦苦相勸說:“曹cao劉備剛剛打敗袁術此時士氣正盛不宜攻打?!?/br> 郭圖缺說道:“主公曹cao劉備與袁術激戰將近兩年兵馬疲憊正是一舉拿下他們的大好時機,一旦等他們緩過來了再想攻打他們可就要費力了?!?/br> 袁紹覺得郭圖言之有理于是立刻傳令動員大軍準備南下,而此時的曹cao與劉備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決定共同對付袁紹并派人前來荊州向劉渙購買軍糧。 劉渙在手下謀士的建議下決定賣與曹cao劉備大量的糧食,因為他需要兩人暫時抵擋住袁紹南下的腳步。 在得到了劉渙大量軍糧后曹cao起兵與袁紹對峙于官渡,而劉備也起兵與袁紹在徐州與青州邊界對峙。 劉渙趁著這個時機果斷出兵上庸,在拿下上庸后由漢水坐船一路向西攻打漢中之地,此時剛剛得到漢中的張魯還沒有來得及站穩腳跟就倉促應戰結果被劉渙打得打敗。 時間來到192年北方戰場上曹cao偷襲了袁紹的屯糧之地烏巢使得袁紹大軍糧草斷絕,趁此機會曹cao劉備同時發難,袁紹由于糧草不寄士氣低落被打的大敗,袁紹也因為此敗一病不起不久之后就一命嗚呼了。 由于袁紹到死都沒有立繼承人所以他的三個兒子之間因為此事各自攻打,曹cao劉備見此情形也停止了軍事行動準備等他們三兄弟先消耗而后再圖謀河北之地。 在北方大戰的同時長安也發生了一件大事,王允在當時聽了劉渙出的美人計時就一直在做準備,而此時長安終于傳來消息董卓被呂布誅殺與皇宮之中。 此時的劉渙得到消息后立馬兵分兩路,一路由武關出,一路由漢中走陳倉小道。 由于此時的賈詡已經投降了劉渙,郭汜李傕在向王允請降被拒絕后不知所措,正好此時劉渙的大軍開進關中他們紛紛掉頭向劉渙投降,劉渙當然不會如同王允一般愚蠢,當即同意他們投降并給他們封了爵位同時也剝奪了他們的兵權保他們一世富貴。 王允見劉渙大軍挺進關中并威逼長安還同意了郭汜李傕等人投降于是質問劉渙意欲何為? 這時劉渙就推出了早有準備的殺手锏漢靈帝長子劉辯,劉渙聲稱劉協的天子之位乃逆臣董卓所立不予承認,此時董卓既然已死當還位于少帝劉辯。 王允此時沒想到劉辯還存活于世有些措手不及,但想到如果讓少帝復位那么他付出的一切將付之東流于是態度強硬讓呂布與劉渙在長安城外打了一仗。 這次劉渙沒有跟呂布單挑而是集中典韋關羽趙云黃忠四將共同對付呂布一人,最后呂布兵敗被殺劉渙大軍攻進了長安,但先進長安的卻是原李傕郭汜等人的部下,他們打著為董卓報仇的口號把長安城中所有的官員斬殺殆盡,當然這一切都是毒士賈詡的安排。 在進入皇宮后劉協知道自己已經成為光桿天子了所以為了活命倒也痛快當即宣布還位于劉辯,自己還做自己的陳留王。 在得到關中后劉渙就把行政中心遷移到了長安,并派遣大將把守潼關于三浦之地,此時的劉渙可以說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當北方曹cao劉備開始著手河北之地時劉渙也開始加快速度吞并益州之地。 經過兩年多的攻伐天下基本形成鼎足之勢,曹cao得到了袞州豫州大部冀州幽州并州還有洛陽周邊地區。 由于孫策和江東地區的劉瑤有殺父之仇,劉瑤害怕投靠劉渙會被孫策報復于是投降了同時漢室宗親的劉備。 因此劉備擁有了青州徐州揚州等地而劉渙則擁有荊州益州關中還有豫州的潁川郡。 除了這三大勢力之外就剩下涼州的馬騰與韓遂還有交州的士壹。 (由于這段時間比較忙沒什么時間寫所以不得已之下只能草草的收尾結束這本小說,在此胖子只能說聲對不住各位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