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進封楚王
廣宗城被打了下來張角張梁兄弟身死,周倉裴元紹二人領著幾百殘兵護著張角八歲的女兒張寧逃了出來。 當得知張梁戰死的消息后,一眾人痛苦的朝著廣宗的方向跪了下來,周倉說道:劉渙此賊我周倉與你勢不兩立。而后對著張寧說道:小姐要不我們現在前去投奔地公將軍吧。 小張寧搖頭說道:現在劉渙已經攻下廣宗,接下來他必定會帶大軍攻伐二叔的,我們過去不是自投羅網么,我們還是找個地方駐扎下來等待時機殺了劉渙此賊為慘死的教眾和三叔報仇。 周倉覺得張寧說的有道理,于是帶著這幾百人消失在夜幕之中不知去向。 拿下廣宗之后黃巾軍就剩下駐扎在曲陽的張寶跟他的十來萬手下了,劉渙不想一人把所有的功勞都攬在身上,他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于是征討曲陽張寶的戰事他就交給了黃埔嵩朱儁曹cao等人,而他自己帶著大軍留在了廣宗處理降軍和張角留下來的各地黃巾掠奪的錢財。 看著清點后送來的錢財數目劉渙糾結了,如果把這些東西都送到洛陽他舍不得,這些錢財得武裝多少部隊才用的完??!最后一咬牙他找來高順讓他帶著陷陣營秘密的把一半的錢財運往南陽去了,另外讓黃忠和趙云張遼帶著大軍押著這十多萬降兵往南陽而去,讓他們到了南陽通知田豐安頓好這些人,他自己身邊只留下了典韋和五千步兵。 時間進入十一月份,這時他接到黃埔嵩的戰報曲陽已經被攻下來了張寶戰死,斬殺黃巾教眾一萬余人降五萬多人,其余黃巾解散逃跑了。 劉渙趕忙把戰報送往洛陽,當天子劉宏看到劉渙的戰報后大喜,聲勢浩大的黃巾之亂只用了短短十個月就平定了,于是劉宏下旨劉渙帶著有功將士來洛陽接受封賞,并把184年改元為“中平元年”。 接到圣旨后劉渙通知了黃埔嵩等人,然后他就帶領著黃埔嵩朱儁等人和手下的大軍浩浩蕩蕩的往洛陽而去。 等到達洛陽時已經是十二月初了,劉渙把大軍安排到北軍大營后就帶著眾將進入洛陽等待天子召見。 自黃巾之亂平定后劉宏又開始安于享樂大肆的賣官賣爵,劉渙等人在洛陽一等就是半個多月的時間,可是天子好像把他們這些有功之人遺忘了一般,絲毫沒有召見的意思。 黃埔嵩搖頭嘆息道:天下剛剛經歷了如此浩劫,陛下不思如何安頓百姓重振朝綱怎可又如此荒唐。 朱儁也跟著說道:是??!我們在這等了有半個多月了也不見陛下召見這不是寒有功之臣的心么。 劉渙就這么看著也不說話,心里想到:他不如此荒唐這天下怎么會大亂?這天下不亂我如何實現中興大漢如何讓大漢重現以往的榮耀。 這時朱儁卻對劉渙說道:聽聞冠軍侯跟張讓關系不錯,不如你幫忙去問問? 朱儁此話一出頓時眾人都安靜下來,朱儁這話帶有諷刺的意味了,這不是明著說劉渙是閹黨么? 劉渙撇了朱儁一眼說道:朱中郎好像很急???在座的黃埔將軍還有我的功勞都在你之上,你有看到我們像你這樣急不可耐的嗎?說完不再理會他。 朱儁臉色漲的通紅,被劉渙噎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沒想到他隨意的一句話就得罪了這位戰功赫赫的侯爺。 這時還是黃埔嵩這個老好人出來說道:冠軍侯誤會了,朱將軍不是那個意思,他也是為陛下著急再這么下去會冷了出征將士的心。 劉渙說道:黃埔將軍不必多說了,我知道你們心里的想法,但我今天跟你們明說吧,我不管你們是什么黨人也好,閹黨也好,我劉渙是帝黨我只忠于陛下只忠于大漢王朝,還有就是你們那些所謂的黨爭最好別扯上我不然別怪我的刀不利。說完他看向眾人,凡是被他看到的人都感覺掉進了冰窟窿一樣不自覺的打了個冷顫。 說完劉渙就走了,這時眾人才松了一口氣,黃埔嵩這時開口說到:以后還是別招惹這位侯爺了,他可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主,別忘了他在并州干的事情,那三萬多顆匈奴人的腦袋還堆在那呢。眾人想到這些又不禁打了個寒顫心里想到:以后不能交好這位也一定不能得罪。 只有朱儁苦著臉心里想道:我是冤枉的??!我真的不是那個意思,我就是無心之言??! 黃埔嵩見他如此嘆了口氣,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冠軍侯不會在意這點小事的,他只是借著這件事來告訴眾人他不屬于任何一方,他只忠心這個王朝。朱儁聽到這話心里才好受一些,要知道現在劉渙在大漢的威望可是非常高的,他可不想無緣無故的得罪他。 又過了幾天天子劉宏終于想到了他們這些人,于是派小黃門宣他們明日早朝讓他們覲見。 第二天一大早劉渙領頭帶著眾人在皇宮大殿外等候天子覲見,過了好一會就聽到一個宦官喊到:宣冠軍侯劉渙左中郎將黃埔嵩…………等人上殿。 聽到天子召見眾人按照官職排好對由劉渙領頭進入大殿,來到大殿中間眾人一起向劉宏行覲見大禮。 此時的劉宏顯得非常高興,說了一些夸獎的話,然后他旁邊的張讓拿出圣旨宣讀起來,大體的意思就是劉渙乃朕的御弟特進封為楚王驃騎將軍領荊州牧,封黃埔嵩為左車騎將軍槐里侯領冀州牧,封朱儁為右車騎將軍錢塘侯領河內太守,曹cao為濟南相,………… 一眾大臣最震驚的莫過于劉渙被封為楚王了,要知道大漢已經好久沒有封一字王了,就算皇子也不過封一個郡王而已,比如劉渙的祖上也不過是封了一個阜陵王。 關鍵是他這個王是實實在在的,他可是還領著荊州牧呢,這可是掌握著荊州的軍政大權的一字王??!這等于列土封疆了呀! 這時袁隗想出來阻止可是想到他從來沒有在劉渙手上討到過便宜于是又默認了。 自此以后劉渙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