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偶遇
兩人一路來到了南陽這幾天風餐露宿的剛想找家酒樓吃頓好的不想就看到前面有幾個年輕人攔住一輛馬車,本著看熱鬧的態度劉渙跟張任也上前去圍觀。 當兩人牽著馬來到近前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小老頭站在馬車觼軜(jue na,古代趕車車夫坐的地方)的位置大罵道:你們這是訛詐,你們眼中還有沒有王法了,再不讓開休怪老夫報官了??! 你這個小老頭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你的馬車撞了人還這么理直氣壯,我看不講王法的是你吧!其中一個年輕人說道。 本來劉渙沒有想管閑事,只是抱著看戲的心態看著的,可是下面老頭的話讓他不得不出手幫忙了。 這時小老頭氣急敗壞的吼道:老夫蔡邕這輩子行事從來都是行得正走得直堂堂正正,明明是他自己躺在地上的,我的馬車碰都沒有碰到他。 劉渙算是聽明白了,這伙人是碰瓷的??!真沒有想到這個行業原來在漢朝就有啦!就在劉渙心中感慨的時候突然意識什么?等等剛剛那個老頭說他是蔡邕,那不是一代大儒么?最關鍵的是他女兒可是蔡琰??!不行得幫幫這個小老頭說不定還能一睹美女的芳容呢。 還好此時張任光顧著看熱鬧了沒有注意劉渙的表情,不然他就真的懷疑自己的主公還是不是明主了,那表情要多豬哥就有多豬哥。 此時幾個碰瓷的已經不耐煩了,沒想到這老頭這么難纏,一個個的挽起袖子就準備胖揍蔡邕一頓讓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強龍不壓地頭蛇。 劉渙見幾個人要動手了,知道自己再不出手恐怕蔡邕這頓打是挨定了,于是把手中牽馬的韁繩扔給了張任自己擠過人群大喊道:住手,你們幾個好大的膽子,光天化日就敢訛詐外鄉人? 其中一個碰瓷的見有人多管閑事,于是警告道:小子我勸你眼睛放亮點最好別多管閑事,否則我讓你知道為什么花兒那樣紅。 呀呵?還敢威脅我?有什么本事拿出來讓我看看?劉渙挑釁的說道。 那碰瓷的見劉渙這么囂張于是招呼道:弟兄們給我教訓教訓這小子,讓他知道這是誰的地盤。 說完就帶頭沖上來一拳直奔劉渙的面門而來,劉渙哪里會把這些小雜魚放在眼里,直接一把抓住對方的手另一只手抓住對方的腰帶直接就把那人給舉起來扔了出去。然后主動上前功向另外幾個人,只見他猶如猛虎入羊群招式大開大合,不一會只見那些碰瓷的就躺地上痛苦的哀嚎了。 這時不遠處走來兩個孔武有力的漢子,其中一個碰瓷的認識兩人,于是故意喊到:快來人??!外鄉人欺負人啦! 中國自古以來鄉土情節就比較嚴重,那兩人聽到有外鄉人在這欺負人,兩人臉上露出怒容,其中歲數差不多三十多歲的漢子大吼一聲:呔!哪里來的賊人敢在南陽欺負人。 說著話就來到近前看到站在一地傷員中間的劉渙,二話不說就沖了上來。 劉渙見對方上來就動手以為是碰瓷的同伙拉開架勢就跟那漢子干了起來,兩人一交手都感到了震驚,震驚對方的力量之強悍,兩人對打了十來個回合劉渙主動退出了戰斗說道:我看壯士也是一條漢子,為何跟這些人一起干這下三濫的勾當。 古人重名聲,聽到劉渙的話那漢子氣急道:你給我把話說清楚,我干什么下三濫的勾當了?我黃忠向來光明磊落,你今天不說出個道道來我跟你沒完。 劉渙聽到這漢子自稱黃忠心中也是一驚,我靠哥們這是什么人品??!隨便看個熱鬧遇到蔡邕,打了一架又遇到黃忠?于是他趕忙定下心神說道:壯士難道不是跟這些人一伙的?尼瑪,這不是明知故問么? 黃忠疑惑道:不是??!我只是聽到有外鄉人在這欺負人才出手的??! 劉渙大笑起來說道:壯士被這些家伙耍了,他們光天化日的訛詐這位老先生我看不過去才出手的。這時蔡邕也上前來說道:這位小郎君說的沒錯,這些人想訛詐于我幸虧這位小郎君出手相助呢? 黃忠見自己莽撞誤打了好人于是尷尬的上前拱手說道:某乃南陽黃忠字漢升,剛才實在對不住是在下莽撞了,險些誤傷了好人。接著又指向跟他同來的人說道:這位乃忠的同鄉文聘字仲業。文聘也朝眾人拱手行了禮。 劉渙聽到這青年叫文聘心里那個激動??!要不是要注意形象他都想高歌一曲《好日子》了,這時從馬車里下來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蔡邕說道:老夫蔡邕字伯喈,此乃小女蔡琰字昭姬。 劉渙裝作才知道蔡邕名字的樣子,執弟子之禮說道:小子淮南劉渙字子明不知是蔡大家方面還請贖罪。然后又指著張任說道:此乃渙之兄長張任字子堪。 眾人都通名后黃忠說道:各位如不嫌棄就到寒舍吃些薄酒讓忠表示一下歉意。 蔡邕說道:不敢請耳,固所愿也! 一行人來到了黃忠的家中,黃忠家其實也是世家大族,其先祖乃是西漢黃霸,后來到了東漢孝明皇帝時黃霸后裔黃子廉任南陽太守,黃子廉生有兩子長子留在南陽郡任職并延續黃氏宗脈,此乃黃忠的祖先,次子黃香任江夏太守并生有八子,黃香長子留在江夏建立了安陸黃氏家族,此乃黃祖跟黃承彥的祖先,黃香其他幾子分別去了零陵跟巴西閬中分別是黃蓋跟黃權的祖先,就連蜀漢后期劉禪身邊的大宦官黃皓都是出自黃家,他乃是黃權哥哥的第二子。 黃氏家族可謂是人才濟濟名副其實的大族,一行人按主客落座后黃忠就安排下了酒席,酒足飯飽之后在黃忠的盛情之下就住了下來, 劉渙在這段時間時常跟黃忠張任文聘等人切磋武藝討論兵法,時常也會跟蔡邕討論文學方面的知識,在一段時間的相處后幾人都對劉渙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