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流亡 第8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一色、創世紀之毀滅、幻靈,圣冰奇緣、系統快穿:這個女配君有毒、夫妻春宮圖(高H/1V1)、[全職高手]溪水西流、重生之大漢再起、傲嬌男神,寵不完!、天降吞金獸三歲半、致青春:寫給青春的情書
陸笛半夢半醒地聽著他跟門口的人說話,然后關上門開始收拾東西。 “這么早?” 陸笛不用出門,就知道大概時間。 這是在海上飄了三天之后的發現,通過潮汐的聲音變化與海面的熱量溫度的具象化,來粗略判斷時間。 “太陽還沒升起,不是說八點之后集合嗎?”陸笛半閉著眼睛問。 “美杜莎號連夜趕過來了,他們一整晚都停留在我們出事的那片海域進行探測?!?/br> 朱祝拿起掃描眼鏡放進包里。 “不用,我不睡了?!?/br> 朱祝聽陸笛這么說,收回手把掃描眼鏡卡在腦門,背上行李包去找袁仲夏。 袁仲夏的動作比朱???,已經在甲板旁邊等他們了。 袁仲夏手里還抓著兩個包子,看到朱祝就遞過去一個。 “快吃,等會可能沒時間?!?/br> “晏龍呢?” 袁仲夏用眼神示意了下自己背著的包。 經過昨天那場“ai的關鍵救援”,船上的人都知道那臺外觀平平無奇的筆記本電腦是“國家機密”,現在不管是誰,只要拿著筆記本電腦,就會受到大家情不自禁的矚目。 他們不是故意泄露機密,只是沒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很難控制自己的潛意識習慣。 所以來自各國的專業特工根本不需要買情報,在這邊搞內線,多觀察幾遍華夏科考團,就會從這些不尋常的跡象里發現袁仲夏與朱祝這兩個人身份不一般。 “吃吧,一場硬仗等著我們呢!”袁仲夏若無其事地摸出香煙,聞了聞,又重新裝回口袋。 他身后還有好幾個武裝人員,是負責保護科考團的警衛。 五分鐘之后,科考團的人也陸續走上了甲板。 他們看起來就要頹廢多了,許多人都是徹夜未眠,胡子拉碴,衣服也是胡亂往身上一套。 哪個國家先打撈上了隕石,就能搶占研究的時間差,等去了美杜莎號,他們根本不需要鑒定與分析,什么技術都不用,直接報自己這邊的結論就行了。 所以時間不能浪費,這個夜是必須熬的。 科研人員抱著裝有隕石的標本艙,這是直徑半米的那塊。 另一塊小碎片被留在軍艦上,不會帶上美杜莎號。 遠處海面上已經出現了地球聯邦科考船的影子,那一排五座電視塔的造型格外好認。 作者有話要說:陸笛:真正的咸魚,不為美食所動 陸笛:奶茶?不喝!火鍋?不吃! 陸笛:打死不出門,也就躺在沙發上,看看沙雕視頻搞笑段子打發時間的樣子 畫外音:晏龍搞出模擬極光了! 咸魚一躍而起 第74章 誘餌 陸笛一登上美杜莎號, 就感到氣氛不同尋常。 各國科考團從昨天下午得知華夏成功打撈上隕石開始,就陸續返回,而華夏需要時間研究隕石, 拖了一個晚上, 于是就造成了“萬眾矚目”的效果。 這些目光當然不全是友善的,有的人甚至質疑這不是平安夜隕石2051g3與g4的碎片。 特別是在華夏之前,負責搜查那片海域的印度船只。 安達曼海的東邊是緬甸與泰國, 西邊孟加拉灣靠近印度半島, 占據了地利優勢的印度科考團毫不掩飾他們的攻擊性與質疑。 陸笛在眼鏡里轉動視角, 發現眾人似有意似無意地站成了兩堆。 一邊領頭的是俄羅斯, 一邊領頭的是美利堅。 雖然華夏在大方針上跟前者走得近,但是華夏真的有麻煩的時候,毛子也是看戲的一方。 ——除非有足夠的利益。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復雜的。 隕石危機不僅沒有化解這些矛盾,反而讓局勢更加混亂,主要是合作變多之后,沖突也加劇了。 反感這種現狀的人有很多,以科學界最明顯。 許多科學家主張危機面前無國界,地球第一,文明存續第一。不過他們的努力收效不大, 雖然大家最終還是能坐到一起,但是矛盾沖突永遠少不了。 在安達曼海, 印度與華夏的矛盾最大,所以印度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搶先質疑。 而各國科考團隊里那些埋頭研究反感這些沖突的人,陸續露出了疲倦的表情,如果要給他們的心情貼一個標簽, 大概就是“又來了”。 仿佛滿懷期待地坐在電腦前等電視劇的最后一集播放,卻要忍受持續十分鐘的無聊廣告。 特別是印度團隊里的兩個研究員,眼神麻木,不僅一副買不了會員跳不過廣告的樣子,更慘的是他們屬于這個廣告產商的員工,必須在上司的吶喊聲里站起來鼓掌。 陸笛看熱鬧不嫌事大,險些就笑出聲。 所有“苦苦忍受”的人身上都縈繞著讓文盲眼暈的、各種看不懂的公式與數據。 陸笛仿佛聽到了這些科學家藏在心底深處的吶喊:誰打撈上來的又有什么關系?海底的情況本來就復雜,影響因素太多,你沒發現不代表你沒干活,別人發現也不代表別人就有問題! 別扯了,能不能進入正題,馬上研究隕石? 好吧……該死的不能,那就走會兒神! 因為科學家們的情緒過于強烈,單單在心里就重復了不止三遍,所以陸笛感覺得清清楚楚,只是這些科研人員的走神方式是回憶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內容。 這很硬核。 陸笛試圖努力去記,萬一里面有技術情報呢? 撐不到半分鐘,陸笛就敗退了。 這種知識具現化的視野過于恐怖,在感覺上就像一堆外星文字呼嘯著猶如子彈一般沖進你的大腦,殺傷力極強。況且說話是有邏輯的,思考卻是不連貫的,東一個西一串的,雜亂無章。 就在這種惡意與奇怪公式的“合圍”之下,華夏科考團再次登上了美杜莎號。 “標本直徑半米,在水深862米的地方打撈上來,經緯度坐標是……” 其實美杜莎號在昨天已經接到具體位置數據了,這只是交接的流程。 從現在開始,這塊隕石都不會離開監控攝像鏡頭,直到隕石的分析報告公布。 新一輪冷嘲熱諷再次上線。 “什么海底火山噴發,華夏是沒有能力撈到全部隕石吧?” “既然是潛水艙事故,又涉及到海底地殼活動與海嘯危機,我們希望看到當時的錄像?!?/br> 幾個國家的人一唱一和,明面上諷刺質疑,實際是想要挖出有價值的東西。 華夏的團隊負責人義正辭嚴地說: “抱歉,當時潛水艙陷入地熱高溫蒸汽的噴發范圍,電磁粒子讓潛水艙與海面的通訊中斷,剛逃脫出來又被抹香鯨撞擊,設備徹底損壞,現在只有海面那份攝像畫面保存……截止到地熱噴發之前的。因為涉及到我國潛水艙的設計,所以內部畫面我們拒絕提供,不過可以給潛水艙外面攝像頭拍下的記錄。是的,很慶幸,我們采用的同步通訊,這些資料沒有跟著潛水艙的損壞一起丟失?!?/br> 那有什么用? 眾人想要知道的是兩個推進器同時出問題的情況下,華夏的潛水艙是怎么順利回歸的。 這是他們通過美杜莎號上的本國工作人員得到的情報。 “什么,兩個推進器?不,只撞壞了一個,另外一個是被碎石卡住了,重啟引擎推進系統之后逆轉排水輪就恢復了?!比A夏方面的人矢口否認。 總之除了隕石標本與海底火山的數據,其他問題翻來覆去就是三個原則:不知道、不清楚、沒這回事。 太極拳高手。 華夏這個作風,各國顯然很熟悉,他們知道這樣是挖不出東西的,只能另外找方向。 “……華夏科考團先向美杜莎號通報海底火山活動跡象,又說遭遇了意外不能撈出所有隕石,最后說潛水艙安全返回,只得到了兩塊隕石,這讓人嚴重懷疑,他們扣下了其他隕石!” “這很簡單,你們可以去那個地方自己打撈?!比A夏團隊的負責人該懟的時候一點也不客氣,直接說,“就在公海上,誰都能去,沒人攔?!?/br> “那是你們通報的位置!我懷疑有假!” 這個沖出來說話的美利堅人,酒糟鼻發紅,瞪圓了眼睛,揮舞著手臂,仿佛在發表一次演講。 “你給了我們一個火山活動的坐標!” “火山很有可能在今天或者明天爆發,這是要故意害人!” 這種倒因為果,倒打一把的作風,很美利堅了。 華夏科考團的人聽了甚至不想生氣。 無他,次數太多,氣不過來,且氣壞了不劃算。 懟就完了。 “隕石在這里,信不過打撈地點,可以放棄這塊隕石自己去海上找,畢竟貴國的技術更先進,也值得我們大家學習?!?/br> “你——” 那個酒糟鼻憤怒地喊了幾句。 地球聯邦的人適時來打圓場。 隨著隕石被送入實驗室,這場“鬧劇”才暫時落下帷幕。 之前走神的科學家們,興沖沖地帶著設備奔向實驗室,他們身后是助手,還有一些說不清是什么職務的人員。 陸笛想要從這些人里面找出特工,尤其是剛才爭執當中,站在旁邊不咋咋呼呼,腦子里也不冒公式數據,卻滿懷惡意的家伙。 嗯,數量有點多。 陸笛不在乎,他記人不是單靠記臉的,一旦記住就不會認錯。 一場詭譎的暗流,即將在美杜莎號科考船上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