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說到這里,會議就進入了臨時追加的對十階之上作戰討論環節。各參謀組紛紛發表看法,結合手頭資料提出可行建議,很快一個針對降臨者元老的方案就逐漸成型。 可惜,方案雖好,艦隊現在缺缺少執行的能力。 還是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因為技術落后,在軍團作戰上星盟的高端戰力已經捉襟見肘。 現有的十階戰力雖然有二十位,但是要利用他們平衡各主要戰場的軍團差距還是很緊張。更別提現在又追加了新的應對降臨者元老的方案,這又要十階戰力全力投入?,F在的星盟根本沒有這么多人,哪怕動員起已經退居二線的老前輩也不夠。 說到此處,剛才熱烈的討論很快平息,像是被迎頭澆下一盆冷水。 其實誰的心里不知道討論到最后會是這個情況,硬件配置的差距早在參演前就很清楚了。 大家心態能穩住,無非是保持著武者交手不能光看數據的想法,大戰也不是簡單地看誰的船更多炮更強就能預測結果的。 不過面對這樣沒有把握的戰爭,參謀團的壓力是巨大的。 先不說多少年沒有面對過這么大壓力的戰場了,就是沒壓力的大規模戰役這些年也很少見了。 參謀長深知這種壓力對作戰的影響,就算真的是未知,他們也要創造奇跡,而這種壓力,是他們的第一個阻礙。 得給大家找點信心。 參謀長苦惱,不由自主地又往嚴夙那邊看。 這次嚴夙回應了參謀長的期待,多年的老領導了,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超十作戰的拖延階段請交給我們第九艦隊,我們一定完成階段目標?!?/br> 超十作戰指的是針對降臨者元老的作戰,而所謂的作戰拖延階段的階段目標,是指作戰執行單位必須將降臨者元老牢牢牽制在某一戰場宇域內,直到第一次會戰出結果。 這個階段目標,預計需要至少六位十階戰力才能做到。作戰的為難之處就在這里,在維持軍團平衡的力量之外,已經抽不出這么多十階戰力了,而現在第九艦隊請戰的意思,分明就是在說,由他們補上這六個十階戰力的空白。 說實話,如果別人說這個話,大家絕對不相信,只會把這當成提振士氣緩解部隊緊張的表面文章。 但現在請戰的嚴夙和第九艦隊,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參謀長很快接受了嚴夙的請戰,并且代表參謀團允許嚴夙闡述他的作戰流程。表面上看,就和以往兩人唱雙簧的時候一模一樣。 然而現在局面不同,這種例行公事式的配合,卻在眾人心中埋下了一點期待。 不論主和派還是主戰派,人在面對機會的時候總是會有一點僥幸期待。尤其現在這個人是嚴夙,不論是當對手還是當戰友,他總是給人很多意外?,F在這個關口,大家就需要點意外。 接下來,嚴夙開始講述他和第九艦隊的作戰計劃,講解第九艦隊如何填補六個十階戰力的空缺。 說實話,嚴夙的講解并沒有回應大家的期待。他的作戰計劃里沒有意外,只有中規中矩,以至于讓人覺得這不像真的。 “你的意思是這樣就可以拖延足夠的時間?” “是的,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案?!?/br> 嚴夙的計劃很普通,就是用第九艦隊的高階戰力組成戰陣,專門限制降臨者元老。 雖說細節上有很多精妙之處,但是整體上看,誰也不敢說它一定能達成戰略目標。 不過嚴夙的解釋也沒問題。這確實是現在唯一能拿的方案了。 第九艦隊不論艦船還是軍團,單說硬實力就已經是所有艦隊中的最強,更別說實戰經驗方面,想要完成超十作戰,他們確實是最有希望的一支隊伍。 只是這希望雖比其他艦隊大,但是離真的完成還有很大距離。 “好,我從本部再調給你一位十階戰力,你們也不用硬撐整個會戰,能拖到戰場風向出現變化就夠了?!?/br> 當然這變化可能是向好,也可能是向壞,總之那時候大概就能看出第一次會戰的結果了。 后續的會議內容大部分圍繞新增的超十作戰和大會戰如何配合進行討論,除了從總部調配十階戰力,一些十階宗師還提出可以輪換支援第九艦隊,從而提升超十作戰的拖延時長。 隨著作戰計劃越來越詳細,之前降臨者元老給大家帶來的壓力也逐漸消解,雖說有計劃不代表會成功,但眾人總歸沒有起初那么悲觀了。 況且嚴夙和第九艦隊會不會還有什么壓箱底的寶貝也說不準呢。 想到這些,散會前不少人的目光又看向嚴夙這邊,只不過這次看的不是嚴夙,而是姜鈞。 在外界看來,姜鈞就是嚴夙派系里出來的新人,代表的就是嚴夙派系的底蘊。 能在初階大賽里和降臨者的代表打得不相上下,就連降臨者的能量真空她都能做一定的反制,這絕不是現有的武者培養體系能練出來的。誰知道在第九艦隊里,姜鈞這樣的人還有多少呢?第九艦隊內部一定還有秘密,要么就是嚴夙身上一定還有秘密。 許多大佬這么堅信著,離開了會議室。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兩人缺沒什么信心。 “有沒有信心?” “別問我,我是后勤。你們這能頂住十階之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