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所以姜鈞他們不想正面對決,那她留著這么多部隊是想干啥? 難道是想讓酸火蟻它們以為,聯軍想要正面對決? 就在這時,酸火蟻的最后護衛部隊向前推進了一段距離,在軍團和艦隊之間形成了一段空白區。 為了針對聯軍的布陣,酸火蟻軍團的位置稍微遠了一些,空白區的距離,如果沒有載具,一時半會是過不去的。 但是只要過了這段空白區,敵艦就是無人防守了。 現在,酸火蟻傷員開始陸續搭上載具,穿越空白區。 姜鈞她們的小隊,就在其中。 六個明顯是人裝成的酸火蟻,跟旁邊的酸火蟻傷員勾肩搭背,互相攙扶著,登上了載具。 一位酸火蟻向蔣策晃了晃腦袋。 “無忌小哥,它在說啥?” “好像,是表達謝意?!?/br> 觀眾:…… 此時,對面的酸火蟻旗艦上,看到軍團布陣完成,酸火蟻的指揮官終于露面。 這只體型明顯比其他個體威武一大圈的超大酸火蟻,站在旗艦艦橋,張開刃足和翅膀,釋放原始殺意,煽動酸火蟻軍團,對著聯軍耀武揚威,一時間威勢沖天。 而聯軍根本不為所動。 其實就連觀眾也不為所動。 別喊了,讓子彈再飛一會,一會就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c殘√焓顧偷幕鵂?。?!感謝感謝!還有手榴彈!謝謝呀 加更也加不出來,就祝小天使生活順利好了! ☆、第 51 章 場上,對面的酸火蟻指揮官正在旗艦上耀武揚威,而觀眾們的注意力卻不在它身上。 觀眾們還在驚嘆姜鈞他們繞過敵人大軍的方式。 姜鈞的五人小隊居然假扮成了酸火蟻,混在酸火蟻的傷員隊伍里穿過了敵人的最終軍團。 敵人的最終軍團實力明顯比之前的封鎖軍團強得多,光是特化型酸火蟻的數量就很能說明問題。之前的酸火蟻隊伍,千人隊伍里才有一支特化型小隊,現在的最終軍團,幾乎是每百人就有一只特化小隊。戰斗力比起之前的封鎖軍團,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觀眾們甚至感覺,這一批最終軍團,在設計的時候根本就不存在剿滅方法,組委會設計的時候,估計就是以不可能被突破來設計的。 而現在,姜鈞他們根本就沒突破,直接繞過了這支銅墻鐵壁般的最終軍團。 過了軍團,就是旗艦,只要進了旗艦,她們就能直面敵人指揮官了。 觀眾們越發激動,他們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而技術主屏這邊,現場嘉賓和高校圓周嘉賓,比觀眾們還要激動。 倒不是他們沒見過世面,這些人都是導師,名校校長,比觀眾懂得要多多了。 他們更激動,就是因為懂得太多了。 圓桌這邊,李振給一位現場嘉賓發通訊。 “邱老師,組委會專家組那邊,應該沒有設計聯軍登陸作戰以及后續作戰的內容吧?” 很快,現場那位嘉賓一臉尷尬,給李振回復。 “額,因為酸火蟻資料本身也不全,所以,沒有設計?!?/br> 這段對話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組委會在設計第三輪的時候,壓根就沒考慮有選手能穿過入侵者艦隊的最終軍團。 所以關于穿越最終軍團之后,登陸作戰的相關內容,壓根沒有設計。 組委會原本的想法是,選手最多就在軍團正面作戰階段全線崩潰,就算能突破,也絕對會在最終軍團面前全滅。 哪怕能靠抗住最終軍團,迎來勝利。那勝利的方式也是依靠聯軍艦隊的火炮,通過艦炮擊潰入侵者艦隊。 壓根就沒有考慮過聯軍選手登上入侵者艦隊的可能性。 姜鈞現在這個假扮酸火蟻的cao作,就連組委會都沒想到過,用做題來說,就是這道題,連出題老師都沒想過還有這種解法。 這解法看起來不科學,卻是能奏效。 “登陸作戰方面,只有一些簡單設計,比較,額,比較粗糙?!?/br> 邱老師作為組委會的代表嘉賓,此時十分尷尬。 因為只有他知道,入侵者的戰艦內部設計有多粗糙。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專家組手上根本沒有酸火蟻艦內的活動模式資料,所以想設計也設計不出來。 只能瞎編。 按照什么編的呢? 就按照聯軍艦船生活的模式來編的。 于是,尷尬的直播畫面出現了。 姜鈞小隊已經從載具上下來,跟著傷員隊伍進了酸火蟻的生物母艦。 只見這艦船雖然外表看起來像一頭巨獸,猙獰可怖,可是一但進入內部,卻處處讓人透著熟悉。 載具進入登陸機庫,一只酸火蟻拿著平板,站在機庫一樓向姜鈞他們揮舞燈光指示棒,引導載具進入既定軌道。 載具進入軌道后,立刻又酸火蟻上來進行接駁停留cao作,cao作的時候還跟載具駕駛員打手勢,輸了個大拇指,然后駕駛員給他回敬了個禮。 觀眾:…… 李振:…… 姜鈞一行人:…… 我們是不是方向弄錯了,這是聯軍母艦的登陸機庫吧? 這特么酸火蟻還會聯軍軍禮呢? 看駕駛員酸火蟻和引導員酸火蟻眉來眼去的樣子,都不用解讀動作,他們都腦補出兩人的對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