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名義婚姻 第105節
她們回到家,有三、四個軍嫂過來幫忙, 沈溪拜托他們去找三張桌子跟椅子回來,還要十幾個盛菜的盆。 陸嶺想要幫忙處理魚,沈溪不讓他幫忙干活,雖然根據她的經驗, 他們這些軍官并不是特別講究, 大多數都會幫媳婦干活, 但今天這樣的場合,沈溪不想讓他干活。 給他足夠的面子,維護他的權威。 他還是當奶爸吧,畢竟李大娘是主力,他在旁邊就跟沒干活一樣。 她跟姜彩鳳把魚拾掇好,她開始準備竹筒飯,泡過的米加火腿丁、蘑菇丁、春筍丁,還有泡發的干貝rou、干蝦,做好十幾個竹筒飯,讓姜彩鳳把竹筒飯還有一鍋白米飯拿到她家去蒸,沈溪開始在烤爐那兒把炭火點著,架上鐵絲網,讓別的軍嫂幫忙燒烤。 一個烤爐不夠用,院子里還用磚搭了臨時燒烤架,同時開工。 孩子們也陸陸續續來了,他們分成兩撥,一撥跟大娃小娃在沙池里玩沙子,這些孩子教養大都很好,知道讓著比他們小的娃。 另一撥跟著軍嫂烤魚、烤海蠣跟海螺,沈溪讓孩子們不要拘束,也別講究,海蠣跟海螺烤熟就可以吃,院子里特別熱鬧。 燒烤的參與感很強,大家都能找到點活干,氣氛很好。 沈溪自己則是準備烤魚的配菜,煮黃豆芽跟切魚片,還準備幾個涼菜,海帶絲、土豆絲、春筍尖跟菠菜粉絲。 院子里幾張桌子擺好,涼菜先擺上桌,沈溪看時間差不多,就開始用地鍋炒一大鍋烤魚的配菜。 配菜有蘑菇、春筍、油菜、木耳、海帶、土豆、粉條,魚不夠吃的話,配菜也能吃飽。 炒完配菜,看魚烤的差不多,她開始調湯汁,一個麻辣味道,一個豆豉味道。 姜彩鳳蒸完米飯,把竹筒飯跟米飯都端過來,也過來幫忙,沈溪讓她幫忙煮話梅花雕跟做醪糟蛋花湯。 軍官們陸陸續續都來了,除了比陸嶺級別低的軍官,旅級跟師級干部也來了,趙師長一進院子就說:“小溪,做的什么好吃的,真香?!?/br> 話音特別親切。 沈溪跟陸嶺把趙師長他們迎進院子,招呼大家都落座,飄香四溢的烤魚馬上就端上桌。 一桌兩盆魚,兩種口味,焦香麻辣跟豆豉味兒混合在一起霸道地躥入人的鼻端,激得人口舌生津,真是太香了。 陸嶺都不知道他媳婦還有這樣的做飯手藝,還沒等他招呼大家開動,八、九雙筷子已經朝烤魚伸去。 餐桌氣氛絕對沒得說,壓根就不用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也不用費勁調劑氣氛,大家的關注點都在烤魚上。 姜彩鳳把話梅花雕跟醪糟蛋花湯端上桌,沈溪開始做沸騰魚片,在鍋里加熱鵝卵石,在煤爐上調湯汁,等鵝卵石加熱好,放到盆里,熟豆芽跟生魚片鋪上去,再澆上湯汁,湯汁在鍋里滾滾沸騰,魚片就熟了,嫩滑的不得了。再澆上炸過花椒的熱油,整個小院上空都彌散著濃郁香氣。 又是四大盆沸騰魚片端上了桌。 趙師長招呼沈溪說:“小溪你也吃飯,菜夠了?!?/br> 沈溪朝桌上瞅瞅,這群人吃飯的戰斗力超過她的想象,明明是不夠。男人是主力那兩桌上的烤魚都只剩骨架,配菜也都下去一半。 配菜跟魚加一塊可是有滿滿一大盆呢。 她本來以為三大盆就夠了。 就連烤海蠣跟海螺都是一大堆殼。 她收拾著桌上的空殼說:“你們慢慢吃,魚還有,我端上來?!?/br> 多虧烤架上還有魚還有多余的湯汁,沈溪把四條烤魚端上桌,發現只眨了幾眼的功夫,魚就下去一大半。 這烤魚也太受歡迎了。 她現在擔心大家吃不好,于是看了陸嶺一眼,對方立刻會意,兩人來到廚房,沈溪問:“我怕大家吃不飽,剩下的魚是烤還是蒸?!?/br> 陸嶺說:“烤吧,大家很少這樣吃魚,覺得新鮮,就跟餓狼似的吃的多,麻煩不?我幫你?!?/br> 沈溪往外推他:“你去陪客人吧,不用你幫?!?/br> 她麻利地把烤魚放上烤架,又炒配菜、調湯汁,等魚烤好的功夫,姜彩鳳把竹筒飯跟米飯端上了桌。 竹筒飯本來主要是給孩子準備的,那些男人也要吃,沈溪只好把竹筒飯給四桌平分。 竹筒飯又被哄搶,沈溪都沒想到這次請客吃飯氣氛會這么好。 在做了一個臘rou春筍湯,又端了四盆烤魚上桌,沈溪被別的軍嫂拉到桌子上吃飯。 這回真是夠吃了,而且每樣飯菜味道都特別好,趙師長說以后要經常來蹭飯之后,大家都附和,還有人說要來沈溪家入伙。 沈溪笑著回應:“隨時歡迎,別嫌我做飯手藝發揮失常就行?!?/br> 臨走的時候,趙師長還趁別的軍官軍嫂都走出院子,他跟沈溪走在最后,他對沈溪說:“若蘭談對象了,她都二十六了,我都擔心她嫁不出去,現在這個對象說同事給介紹的,同醫院的醫生,你有時間看看那男的,人品怎么樣,回來跟我說說。我擔心若蘭的眼光,你看完了回來要說不行我就直接不見?!?/br> 既然趙師長這樣說,沈溪想趙師長肯定把對方家底、人品摸了哥透,只不過還沒見過人,她覺得自己看人眼光總比趙若蘭好一些,就說:“趙師長你放心,我會去看看若蘭的對象?!?/br> 吃完這頓飯,跟軍官軍嫂們都認識了,他們的新生活正式開始。 在家里呆了兩天,沈溪去師醫院報到,讓她驚喜的是,原來梨花島軍醫院的杜院長調到這里來當了院長。 沈溪在杭城軍醫院就通過考試,當上了主治醫師,她調到這里還是主治醫師。 杜院長本來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識跟經驗都傳授給沈溪,可是她調到這里忙了很多,各種事務纏身,壓根就沒時間看診,但她說有時間還是會帶沈溪。 有熟人就好說話。沈溪跟杜院長說了家里的情況,等陸嶺上班后,就一個保姆帶倆娃。 根據醫院的照顧政策,杜院長同樣不給沈溪安排加班和值班,周日正常休息,這樣方便沈溪帶娃。 就這樣,沈溪開始上班,陸嶺休養加帶娃,李大娘洗衣、做飯、帶娃,日子過得很平穩。 —— 到第一周零半個月,大娃終于邁出了直立行走的第一步,當他發現自己走了一步,愣了一下,然后驚喜地叫出了聲,趕緊把小臉扭向小娃,嘴里發出聲音告訴meimei:“我會走了!” 可因為得意忘形,再邁下一步時,啪嘰摔在地上。 看到大娃摔倒,沈溪隨即“哎呦”喚出了聲,大娃聽到mama的聲音,立刻覺得委屈,趴在地上汪地一聲哭起來。 沈溪收了聲,安靜聽著,這種摔得不重的時候,不會去扶,只有孩子真的摔得狠了她才會去把孩子扶起來。 大娃見等半天也沒人來扶他,就賴在地上不起來。 小娃看大娃摔倒,覺得好笑,咯咯笑了一陣,見大娃仍然不起來,邁著小腿晃晃悠悠地走過去,居高臨下哎、哎地叫他。 見大娃還不起來,小娃蹲下圓滾滾的小身子,揚起小手就給了大娃一拳,嘴里叫著:“起?!?/br> 大娃莫名其妙挨了一拳,踢騰著小腿哭得更厲害。 見他哭鬧得更厲害,小娃愣了一下,又揮起小拳頭,準備出擊。 這回大娃為避免再次挨打,趕緊掙扎著爬起來,繼續練習走路。 沈溪不管他們倆,就在一邊看著覺得挺好玩。 倆娃都能直立行走,活動范圍就擴大了,沈溪把家里的零碎物品都收拾起來,整座房子看著干凈清爽,桌子邊角都用舊報紙跟膠帶包起來,抽屜也用膠帶封起來,這樣倆娃不怕磕磕碰碰。 —— 陸嶺的傷完全好了,休完三個月病假,他也去報到,開始副旅長的工作。開始幾天中午、晚上還能按時回家,后來就忙碌起來。才十幾天時間,他就要帶隊去別的島嶼訓練直升機駕駛。 沈溪覺得他特別厲害,他們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個個非常出色。 她帶著倆娃看陸嶺收拾行李,說:“希望大娃以后跟爸爸一樣當個優秀軍人?!?/br> 陸嶺捏捏大娃的臉頰說:“就現在來看,他應該不太行?!?/br> 沈溪笑道:“要對寶寶有點信心?!?/br> 陸嶺走后,沈溪每天早上洗漱之后,先去給倆娃做飯,一般是蒸蛋、粥、土豆泥、南瓜泥或者雞蛋餅,喂倆娃吃過飯后,李大娘也把早飯做好,吃過飯之后沈溪去上班。 她騎車上下班也就兩三分鐘的路程,中午下班后她帶娃,李大娘做飯,吃飯后沈溪一點去上班,傍晚五點下班,晚上時間很寬裕,帶娃做飯洗衣,倆娃過了一周明顯好帶多了,沈溪過得很輕松。 這個周日,沈溪跟李大娘吃過午飯,剛在整個大院里溜完娃,準備讓倆娃睡覺,東邊隔壁的馬大嫂著急麻慌地過來問沈溪有沒有看見她家三壯。 三壯是馬大嫂的三兒子,七八歲年紀,跟小妮一樣在上小學。有時候三壯、小妮、小囡還有大娃、小娃會在沈溪家一起玩沙子。 “早上出去的,這都過飯點了還沒回來了,以前也總往外跑,也沒吃飯還不回來過?!瘪R大嫂很著急地說。 除了三壯,馬大嫂還說了幾個娃,都是一塊出去玩了。 沈溪說:“我上午跟姜大嫂帶娃去海邊,還帶娃在大院里曬太陽,都沒看見這些孩子,是不是跑別的海灘,要不就是跑山上去玩了?!?/br> 馬大嫂嘖了一聲:“熊孩崽子,要是去山上可怎么找?” 沈溪讓李大娘帶娃睡覺,她跟著出去找娃,馬大嫂還叫上了另外幾個軍嫂。 最近部隊里有比賽,各家的男人都在營地里忙,出去找孩子的都是軍嫂。 姜彩鳳讓小妮帶著小囡在沈溪家睡午覺,也跟著一塊出去找娃。 他們七八個人分成三撥,一撥人往海邊去找,一撥人往附近村子里去找,沈溪在地形復雜的地方找人有優勢,就跟著馬大嫂、姜彩鳳去山上找。 一邊走,馬大嫂一邊喊三壯,沈溪則放出五十米的精神力搜尋,很快他們就走出很遠的山路。 找了兩個多小時,終于得到回應,三壯的聲音在一處山坳里傳出來:“媽,我們在這兒?!?/br> 三人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沈溪指著那地方說:“那是一處懸崖?!?/br> 她們趕緊往那邊走,三壯費勁地往坡上跑,看到他們幾個后說:“媽,有人受傷了?!?/br> 馬大嫂抱怨道:“怎么跑這么遠,誰受傷了?傷得咋樣?” 沈溪速度最快,跑到地勢最低處看到五個孩子圍著一個受傷的孩子,等她讓幾個孩子讓開,看清楚受傷的孩子,才發現竟然是豆子。 別的孩子在這兒并不意外,畢竟他們營地就挨著山,孩子們也就跑得遠點,收獲也不少,沈溪看他們帶來的竹筐、竹籃里有蘑菇跟野雞蛋。 可豆子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 豆子被枝條刮了個滿臉花,后腦勺在流血,臉白的跟新刷的白墻壁一樣,眼淚啪噠噠往下掉,疼得嘴里直吸氣。 看見沈溪,豆子的眼淚更多了,像見到親人一樣叫了聲姑姑。 沈溪雖討厭丁勝男,但豆子畢竟是小孩,沈溪看了還是覺得有點心疼。 三壯搶著說:“她應該是從懸崖上掉下來的,我們看到她的時候她暈過去了,剛剛醒來?!?/br> 她怎么會從懸崖上掉下來?那么高的懸崖,應該是有樹枝阻攔,有緩沖,沒直接掉地上,那也算命大。 “哪里疼?”沈溪給她摸了脈問。 豆子的右手臂抬不起來,從肩關節處脫臼了。 “肚子里面疼嗎?”沈溪又問。 豆子搖頭說不疼,沈溪估摸著應該沒有內臟損傷,要真有內臟損傷就麻煩了。 馬大嫂跟姜彩鳳也趕了過來,本來馬大嫂還想罵三壯,但看他們是跟一個陌生受傷小娃在一塊,責罵的話也都收了回去,只說:“下次可別跑這么遠了”。 沈溪從挎包里拿出藥和紗布,其實是從空間里拿出來的,先給豆子包扎了腦部的傷口。馬大嫂長得壯,把豆子背起來,一行人往回趕。 雖然豆子胳膊疼的厲害,沈溪還是問她怎么會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