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他們大多是蘿卜粉,曾在論壇里,看過蘿卜手機發布會當日元朗舌戰群雄視頻,元朗回敬三星C國區總裁金昌俊時,那種侃侃而談的樣子特別有魅力。 現在的元朗也是如此,讓無數妹子恨不得抱著手機舔屏。 元朗:“多說無益,咱們還是先來測試一下設備吧?!?/br> 80米長的搖臂,不僅需要保證穩定性,還要保證隨時可以伸縮收回。 現場跑來圍觀的工作人員,之前都見過陸導定制的那款80米長搖臂,風一來,它抖得可嚇人了,心有余悸的眾人當下退后3米,以防元朗夸大其詞,這臺也發生同樣情況。 吊車師傅是位認真負責的好同志,他忙跑回吊車上,時刻準備在突發意外時,用吊車臂盡量阻擋住那臺搖臂,保護現場的工作人員撤離。 郭笑笑和郝吾才對視一眼,暗道:這群膽小鬼,哼,等會兒他們一定會被老大震到! 所有準備工作做好,攝像機也架在了拍攝支架上。 插好外接電源線,放下配重裝置,打開總電源,巨大搖臂慢慢升空,沒有鋼纜固定,它如魚竿一樣一節節伸展開,銀白色輕鋁合金在陽光下閃著耀眼光芒。 此時,風速不高,搖臂伸展到頭后,整個臂身是紋絲不動的。 劇組工作人員們情不自禁輕輕咦了聲。 元朗勾了勾唇角,走向搖臂cao控臺,上面的cao控桿與挖掘機的控制桿差不多,再加上旁邊運動電機的方向鍵,只要有方向常識的人,基本都能看懂,可以立刻上手cao作。 元朗將手指搭在控制面板上,身體正好擋住眾人視線,所以,他們根本沒看清他是如何cao作的。 只見那高高的攝像機搖臂,像是一條游龍,以Z字形飛過旁邊大樹樹梢,又像蜻蜓點水般輕盈劃過周圍人群頭頂,這之間的落差足有8-9米,但它僅僅只用了2-3秒,而且鏡頭沒有一絲抖動。 這個速度降落,堪比自由落體式,死盯著監視器的陸風,受到視覺沖擊,身體一歪,差點嚇得向后撅過去。還好有副導演扶住他,他才沒在眾人面前出丑。 副導演松手,抬眼看向監視器,他的呼吸瞬間停住,死死盯著畫面里出現的美人。 鏡頭里出現的是孫佳靜特寫,她一臉茫然地抬頭望向攝像機,眼睫毛輕輕地顫呀顫呀,眼瞳中的水潤,仿佛快要凝集成淚珠兒,沿著她眼角慢慢流出。 監視器前的男人們,無不倒屏息凝神,他們從來沒發現孫佳靜如此美麗。 微距攝影! 這么長的攝像機搖臂,竟還能輕松拍出微距攝影?。?! 陸風激動跳起,大叫道:“好,真是太好了!這正是我需要的鏡頭效果!” 被監視器畫面吸引的老胡,拍著胸口怒瞪了一驚一乍的好友一眼。 他整個人的思維,先是被攝像機自由落體式運動撕扯成兩半,然后又被漂亮精致臉奪走了全部運轉能力,處于暫時停擺中,突然被人一嚇,心臟沒差點跳出胸口。 元朗將他們的反應一一盡收眼底,他又勾了勾唇角,手指按動幾個按鍵,只見那80米的搖臂,宛如舞獅人的獅子擺尾,一個騰空回轉后,馬上垂直升至高空,大概只用了10秒的樣子,監視器中的畫面,由近景到遠景無縫過渡,始終都很清晰。 “嚯,這么高,沒有晃!”圍觀的那些工作人員,看不到監視器,僅憑rou眼觀察這臺搖臂,發現它的臂身一如既往,仿佛整體結構的鋼筋架,又像垂直豎立的柱子一樣。 陸風瞳孔反復收縮,實在不明白元朗是如何讓攝像機自由切換遠近景的,就算那是臺最先進的數碼攝像機,就算它有自動對焦功能,也會因光線變化,出現一定延遲??! 現在,監視器中的畫面,仿佛是有人站在80米高空,俯瞰整個濕地的壯闊。 大雨過后,清風徐來,月牙湖波光粼粼,蘆葦叢隨風蕩起綠波。 陸風顧不上自己大師名頭,歡天喜地沖到元朗身邊,問道:“元總,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之前定制的搖臂也有防風孔,可是防風效果并不好,還有拍攝畫面,遠近景是怎么切換的???” 元朗:“因為你之前找的工廠,不會運用空氣動力學、地心引力學和仿生生物學!” 在一旁偷聽的老胡:…… 陸風也是雙眼跑蚊香。 設計一個防風孔,需要這么多知識么? “這不符合常理!”老胡不信邪,他手搭涼棚踮起腳向上望,想看清元朗說的具有多種高科技的防風孔,但距離太遠,rou眼很難看清?!安煌叨?,風速也不同,現在的風速明顯比之前還大一些?!?/br> 老胡使用古老的舔手指測風向方式,他猜測道:“這個風速,80米高的地方,風速最少有5級。不管搖臂上有多少防風孔,也不管那些防風孔到底有多大,只要搖臂存在,就會自帶阻力,就像旗桿、路燈那些東西,5級勁風之下,它們都會微微晃動的!” 可是,元朗帶來的這款搖臂,它卻宛如塔吊一般結實,就算柱身偶爾有那么一點點晃動,攝像機的穩定性卻沒任何改變。 陸風:“是啊,太不可思議了!” 元朗解釋道:“那是因為我們研發的攝像機支架,有自穩平衡感應。遠近景自由切換,也跟自穩平衡感應裝置有關。它是根據磁場、重力,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