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朝太妃 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楊花落盡 1V1、我很好哄的[娛樂圈]、臣服(NPH)、全球災難:我有空中避難所、執迷不悟(兄妹骨科)、[塞爾達傳說]我想陪你看日出日落、不單純關系(1v1 H 百合)、我在末世馴服喪尸、超級狂兵、我的七個jiejie傾國傾城
“是平底呢,特意讓人納的千層底,?!毙樕系陌櫦y都透著高興,告狀道,“宣額娘走路穩當,你額娘不行,你說說她,她恨不得要飛起來呢?!?/br> 胤祜不贊同地看向檀雅,“額娘——” 檀雅無語,“娘娘您怎么還告狀呢?宮里規矩在那兒,我連疾行都沒有過?!?/br> 宣太妃無視她的叫屈,跟胤祜道:“你們沒回來的時候,你額娘還舉著弘昽在園子里跑呢,給皇貴太妃嚇得,生怕摔著孩子?!?/br> “哪能摔著弘昽啊……”檀雅想要辯解,只是宣太妃瞪她的樣子越發嚴厲,只得收住后面的話,委屈地坐在那兒聽訓。 胤祜倒是十分信任自家額娘,這么些年,他多少察覺到額娘的力氣不一般,而且額娘向來怎么玩兒,自個兒受傷都不會讓他們受傷,其實是最可靠的一個人。 不過兩位長輩吵嘴,也挺有趣的,胤祜也不說和,笑瞇瞇地聽著。 蘇貴人和檀雅親近,卻向來自詡不與她“同流合污”,氣質沉靜地對胤祜出言邀請道:“我的畫裝裱好了,你要去看看嗎?” 胤祜欣然同意,隨蘇額娘一同往她單獨的畫室走去,一進門,就見到一幅巨大震撼的畫裱在木框之中,掛在一整面墻上。 他走近,自左而右慢慢看,咸福宮的每一處,他都能說出些回憶來,儲秀宮他幼時也常去尋兄長玩兒,還有御花園的各處,全都極熟悉。 而看到御花園中著龍袍的威嚴挺拔的英俊男人,胤祜笑道:“這是皇兄嗎?真是英偉?!?/br> 蘇貴人淡淡道:“借你額娘的話說,是做了一點藝術加工,自然要比真人更好看些?!?/br> 雍正:“……” 胤祜忍笑,繼續看下去,見有一著鳳袍的女子,模樣便是皇嫂的樣子,只是單獨坐在御花園另一側的亭子里,正看著亭子外七八歲大小的男童玩耍,眼神卻是無神的。 “這是……”胤祜指了指那男童,問。 “那是弘暉?!碧K貴人微微仰頭,看著畫中人道,“一切皆是幻象?!?/br> 蘇貴人頓了頓,又道:“原本我想畫帝后同行,可皇后不愿意?!?/br> 胤祜一默,似是為皇兄說話一般道:“皇兄登基以來,除了必要的宮殿修繕和修建皇陵,幾乎沒有建行宮的撥款,亦不享樂奢靡,勵精圖治……” 養心殿內的雍正閉了閉眼,想起那個曾經讓他極驕傲的嫡子,內心一痛,對比咸福宮太妃們教養胤祜和額樂的耐心,他確實不是一個好阿瑪。 兒子們成長之時,他一心在外頭的事務上,只會嚴厲要求,如今秘密建儲,對弘歷寄予厚望,要求嚴格到苛刻,卻也沒多少耐心將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雍正難得反省,心里對兒子們生起幾分愧疚,將弘時、弘歷、弘晝兄弟三個叫到養心殿來,溫聲關切了幾句。 弘時心里有怨憤,恭敬地應聲,無絲毫親近之意。 弘晝不知道阿瑪為何忽然這般,嚇得不行,說話驢唇不對馬嘴,恨不得立即消失在這里。 唯有弘歷,奇怪歸奇怪,與皇阿瑪相處時間較多,知道皇阿瑪雖嚴厲卻公正,因而答話十分沉穩有條理。 雍正見到弘時和弘晝的模樣,心里升起那點兒愧疚壓抑不住暴躁嫌棄,勉強撐住那點兒父愛,保持溫和讓兩人回去。 弘時和弘晝恭敬告退,走的時候腳下飛快,仿佛解脫了一般。 雍正面無表情,對弘歷說話略微生硬道:“你我父子之間,本就無不可言說之事,若于政事之上有不懂不理解之處,皆可與皇阿瑪說?!?/br> 弘歷一頓,立即躬身道:“兒臣確有些疑問之處想請教皇阿瑪?!?/br> 雍正一聽,頓時精神清明,問道:“何事?” “關于海禁和通商……” 弘歷始終認為,商人乃是不安分的,若是于海禁之上放寬,恐怕會有危害大清之亂發生。 雍正聽明白他的考量,意味深長道:“所以朕造火器、戰艦,以武力威懾,若想進出于大清疆土,若想得大清庇護,都必須遵從我大清的規矩,無人可例外?!?/br> “朕有生之年,勢必要用一場戰爭,警示世人?!?/br> 第129章 大清入關之前, 便已與蒙古多部建交聯姻,唯有準噶爾部,始終摩擦不斷, 戰事不休, 先帝三次親征準噶爾也只保一時相安。 雍正既然打算殺雞儆猴,首當其沖便是漠西蒙古的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等。 大張旗鼓地練兵, 造火炮, 遣大軍壓往漠西之境, 雍正親封撫遠大將軍率軍往蒙古, 與漠北漠南蒙古諸部聯合,以震懾準噶爾等部數年不敢再生亂。 這樣大規模的動靜,準噶爾部自然是懼怕的,迅速便退避三舍,龜縮在領地之內,與清蒙聯軍對峙,不敢輕易發生戰爭。 準噶爾部還派了使臣試圖求和, 然他們歷來jian猾,多年來屢次不敵之后都會求和, 卻并非真心求和, 大清或是蒙古一退兵,準噶爾部稍作休養生息立即又會派兵sao擾侵犯,幾乎未有例外。 雍正這一次根本沒有議和的打算, 無論準噶爾部如何使詐, 都要打得他們至少十年不敢犯大清, 因而大清的掌軍之將與準噶爾部使臣溝通時, 態度十分敷衍。 兩方僵持, 可雍正坐于京中后鎮之中, 十分穩得住,甚至每日的戰報送過來,他都心情極好。 兩宮里的太妃們,心情就沒那么放松了,因為前朝傳來消息,榮樂公主也上戰場了! 此番討伐準噶爾部,蒙古諸部全都出了一部分兵,車臣汗王年邁,因此車臣汗部率軍之人便是額駙阿喇布坦,而榮樂公主有一支驍勇善戰的騎衛,這是整個蒙古都知道的,匯合前也有人猜測這支騎衛會不會出現,只是沒想到不止他們出現了,榮樂公主也披甲而來,還帶著一隊女騎。 男人骨子里就帶著傲慢,此時又非朝代更替那樣的戰亂時代,女子上戰場,自然引起軒然大波,參折快馬加鞭送至京城中,大部分人都不滿榮樂公主此舉。 太妃們擔心她太過驚世駭俗,為世人所不容,屆時不好收場。 “車臣汗王和額駙就沒有意見?怎么也沒勸著些?”某一位太妃面帶愁容,惴惴不安地看向佟佳皇貴太妃,“娘娘,皇上打算如何?不會斥責公主吧?” 佟佳皇貴太妃抱著貓,神情淡定,“額樂又不是沒挨罵過,罵幾句也沒什么影響?!?/br> “這跟和惠公主和額駙那次的事不一樣……” 佟佳皇貴太妃看向面無波瀾地宣太妃和檀雅、蘇貴人,問道:“你們不擔心?” 其他人也紛紛向幾人看去,十分不理解三人的平靜。 宣太妃撥弄著佛珠,淡淡道:“額樂已經成年,能為自個兒的行為負責,況且山高水遠,也顧及不到?!?/br> 蘇貴人微微垂眸,輕聲道:“額樂自小便有主意,她會走這樣一步,嬪妾并不意外,管不了?!?/br> 檀雅瞧眾人的視線又落到她身上,笑了笑,顧左右而言他道:“吉蘭和茉雅奇說要帶孩子們來,怎么還沒來呢?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問題?” 有那脾氣急躁的,見她們全都不著急,恨不得口不擇言幾句,椅子都快坐不住了。 她們也是不放心額樂,檀雅也不能當作看不見,便安撫道:“頂多就是將額樂趕回去,斥責幾句,不一定會有更嚴厲的責罰?!?/br> “那……那公主得多難過啊……” 檀雅笑得無奈,若真是趕回去,難過也沒辦法,總不能事事教她們得意吧? 藍貴人身體不太好,一直安靜地坐在下首,眾人都沉默下來時,方才幽幽道:“以榮樂公主的心性,想必已經做好準備,接受孤注一擲的后果了,她肯定不后悔?!?/br> 這話,在場的太妃們全都反駁不了。 檀雅則是滿心的驕傲,都為遠方的那個女兒而生,她比大多數人都勇敢,也更有謀略,如果有機會一展抱負,一定會名留青史。 而額樂是否有這樣的機會,全掌握在帝王手中,以她目前對雍正帝行事作風的了解,五成的幾率會支持額樂,胤祜一定會替meimei進言,只是不知道會否有用…… 檀雅思慮之時,茉雅奇和吉蘭帶著兩個孩子到達安壽宮,弘昽算是半個東道主,對安壽宮熟悉,請完安就拉著還大他一歲的侄孫兒出去玩兒。 太妃們放不下額樂,又問吉蘭,車臣汗王和額駙對額樂如此強勢的態度如何。 吉蘭思考片刻,答道:“姑姑說,車臣汗王年邁,汗部內基本是額駙和她在管理,額駙聰明有野心,想要車臣汗部更加強大,于是十分仰賴支持她?!?/br> 眾人對視一眼,她們居于后宮之中,并非毫不知事,甚至大多數人對“爭”極為敏感,因而一下子便領會了其中的利害關系。 車臣汗部需要榮樂公主的帶領,她的地位便無論如何不會動搖,如此,大多數人的心頓時便落下許多。 接下來,只需要等皇上的態度。 雍正能是什么態度,當初為額樂指婚,讓她撫蒙,便有讓額樂接替恪靖公主繼續維系蒙古穩定的想法。 既然恪靖公主能夠參政,那榮樂公主為何不能上戰場呢? “榮樂公主既是大清的公主,也是草原明珠,此舉既為守護大清亦為守護蒙古,榮樂公主悍不畏死,不該拘于男女之別?!?/br> 此言傳至蒙古,無論眾將士心中如何想,面上,眾人都認可了榮樂公主的存在,而榮樂公主雖未有正式的武將官職,但品級位比親王,在軍中還算得人尊重。 等到大清正式對準噶爾開戰,榮樂公主的騎衛們,包括那一隊女騎,在戰場上都奮勇拼殺,榮樂公主的武藝更是絲毫不遜于一些將領,一時間榮樂公主和她的騎衛揚名于兩軍之間,連準噶爾大軍中都聽說大清榮樂公主的威名。 戰場上刀劍無眼,又有各種火炮殺傷力極大,死傷難免,額樂受過傷,也帶傷繼續作戰過,戰報傳回京中,胤祜知道meimei受傷,亦是擔憂不已,只是額娘們詢問,他都囑咐茉雅奇盡量半遮半掩、半真半假地說,以免太妃們、額娘們愁出病。 雍正此番開戰,便是要打服準噶爾部,疆外穩定些年頭,以便更好的發展內政,是以戰事短時間內不會停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報雖然依舊頻繁送至京中,雍正和朝臣們的注意力卻已稍稍轉移至別處。 先前說過,雍正大量撥款用于民生,清丈墾荒,屯田促產,修路挖井……尤其是近一年兩年,他略微有些急于求成,以至于各處皆忙,稍有處理不當,便可能反累百姓,因而雍正和他血脈相連的老中青勞力們rou眼可見地都蒼老不少。 青壯年里,諸如胤祎、胤禧、胤祜……跟福晉生孩子的功夫都沒有了,胤祎還會偷懶,胤禧和胤祜認真負責起來,連府都回不去,時不時還要被派出去。 親生兒子更慘,三子弘時、六子弘晝尚且還好,四阿哥弘歷得雍正看重,哪個部門有事,他都得摻一腳,還得代皇阿瑪各種祭祀,皇陵太廟、孔圣、關圣帝君、天地太歲、大社大稷……若非他心志堅定、養生得當,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出個大紕漏。 至于那些老家伙,還活著的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俄、十二胤裪等人有志一同地認為,老四就是想累死他們,好一起走。 雍正毫無愧疚之心,繼續死命的花錢,死命的壓榨。 后宮諸人,除了心里前朝忙這一個感受,無大災發生便得縮減份例之外,并無太大變化,依舊該做什么做什么。 吉蘭在怡親王出殯后,沒有急著回蒙古,帶著兒子時而進宮小住,通常這時候弘昽也會一起住進來,再加上偶爾過來玩耍的永璉和耐日勒,安壽宮里竟有了幾分當年咸福宮的吵鬧模樣。 中秋佳節,南邊兒送來好些新鮮的大閘蟹,安壽宮也分了不少,佟佳皇貴太妃便命人在花園里擺宴,眾太妃同樂。 蟹寒涼,自然要飲酒做配,檀雅帶人釀的花酒果酒味道香甜,弘昽和桑齋看大人們喝,趁人不注意偷偷迅速地喝了一大口果酒,然后就開始亢奮地鬧騰。 檀雅斥責了伺候的宮侍不經心,索性果酒發酵時間短,勁兒小,倆小孩兒折騰一氣兒,便睡過去,沒有別的問題。 吉蘭某些時候心極大,一知道兒子沒啥事兒,就沒心沒肺地喝茶聽戲,時不時還跟著唱戲的那位庶太妃哼幾句。 “奴婢給皇貴太妃娘娘請安,給諸位太妃太嬪請安,給和惠公主請安?!?/br> 安壽宮守門的宮侍領著養心殿的一個小太監過來,小太監請安過后,稟報道:“娘娘,公主,皇上命奴婢來稟報,漠北土謝圖部來信,額駙急病殤了?!?/br> 霎時一靜,眾人原本的動作皆停,下意識看向吉蘭。 吉蘭臉上有驚訝意外,卻沒有多少悲傷,也沒問什么急病,只立即起身向諸位太妃們行禮道:“桑齋需得守孝,吉蘭得盡早離京,還望娘娘們見諒?!?/br> 佟佳皇貴太妃頷首,依舊寬慰道:“是有輕重緩急,你切莫太過傷心,路上照顧好自個兒和桑齋,走前不必再來辭行了?!?/br> “謝娘娘們恩典?!?/br> 吉蘭又行了一禮,便派人去抱桑齋出宮去。 好好的中秋宴,因為吉蘭額駙的忽然去世,不好再繼續,便就這么散了。不過眾人瞧著吉蘭不像是為額駙傷心的模樣,便也沒太放在心上。 檀雅回去后還拉著蘇貴人小酌了幾杯,畢竟吉蘭有錢有權有兒子,死一個渣額駙,絲毫不影響生活質量。 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