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朝太妃 第58節
書迷正在閱讀:楊花落盡 1V1、我很好哄的[娛樂圈]、臣服(NPH)、全球災難:我有空中避難所、執迷不悟(兄妹骨科)、[塞爾達傳說]我想陪你看日出日落、不單純關系(1v1 H 百合)、我在末世馴服喪尸、超級狂兵、我的七個jiejie傾國傾城
宮女告退, 阿拉善旗王又囑咐了幾句, 確定女兒明白了, 才道:“你以后可是二十皇子福晉,不要再輕易跟旁人起爭端,尤其是在興安圍場,容易落了下乘,記住了嗎?” 烏日娜知道阿瑪說的是托婭,不敢不滿,應道:“是,女兒記得了?!?/br> 第二日,一群半大孩子聚在營帳附近的空地,有額樂等人和蒙古一眾格格們,有被康熙要求照顧、看管額樂的二十阿哥胤祎、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也有一些年齡相仿的蒙古王公公子,其中就有車臣親王世子。 眾人都知道二十阿哥和烏日娜以后是夫妻,自從兩人出現在同一處,一直自以為不著痕跡地打量兩人。 二十阿哥吊兒郎當地站著,頗有幾分不耐煩,但并不是因為突如其來的婚事和烏日娜,而是因為不能去騎馬打獵,反而要照看一群幼稚的孩子。 可在旁人眼里,就是二十阿哥不喜烏日娜,往后兩人便是成婚,烏日娜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有些人眼神中便透出幾分同情,像托婭這樣跟烏日娜不合的,則是透出幾分幸災樂禍。 烏日娜自然也瞧見二十阿哥和眾人的眼神了,她向來是不受氣的性格,也絲毫沒有討好服軟的意思,二十阿哥不喜她怎么了,還敢抗旨得罪阿拉善旗不成,因而毫無軟化,面無表情地扭開臉,顯然是要硬剛。 額樂等人年紀小,也知道這樣不太對勁兒,可她們也沒處理這種情況的經驗,能想到的便是找二十二哥。 胤祜:“……”他能有什么辦法? 不過他年紀小,有一個人年紀不小,于是胤祜在心里試著叫:“先生,先生?” 雍親王胤禛正在馬上,感覺到,勒住韁繩,讓馬慢慢走,表面在觀察周圍,心底問他:“何事?” “二十哥和未來二十嫂好像不合,怎么辦?” 胤禛沉默,過了一會兒才無語道:“這樣的小事兒,你問我?” “這怎能是小事兒?若是夫妻不合,二十哥以后豈不是受后院兒影響?” “一屆男子,若連后院都理不清,實在不堪大用?!?/br> 胤祜不贊同,“二十哥和未來二十嫂年紀尚輕,不懂相處也是正常,怎能直接定性?” 胤禛瞧見不遠處有兔子跑動,彎弓射箭,箭矢穿過兔身釘在地上,方才道:“既如此,你問我何用?” “真沒有辦法嗎?” 胤禛隨意道:“既然已定婚約,讓他們單獨相處增進感情便是?!?/br> 胤祜信服他,也想不出旁的法子,便悄悄對二十一阿哥和額樂說:“咱們讓二十哥和阿拉善格格獨處吧?!?/br> 他們都還是孩子,做事沒那么周全,想到便將其余人叫走,留二十阿哥和烏日娜格格兩個年長的在此處瞧著些年紀小的,好隨時照應。 大清這邊兒胤祜和額樂做主便是,蒙古那邊兒有不明白的,可也有像車臣親王世子這般聰明的帶頭順著他們,于是即便理由很粗糙,此處也只剩下這一對未婚夫妻。 二十阿哥已經經人事,自然知道他們什么意思,瞥了一眼未婚妻,隨意地邀請:“格格,坐下喝杯茶?” 烏日娜恭順地坐下,也端起茶杯喝茶了,不過并沒有搭話的意思,只兩眼緊盯騎小馬駒的眾人。 宮里安排教導皇子人事的宮女,全都年長些,又受過[調]教,比烏日娜這樣身份貴重的格格知情識趣,二十阿哥便是聰明,也有皇子的驕傲,自是不愿意熱臉貼冷屁股,兩人間的氣氛便絲毫沒有進展,反而越發緊繃。 胤祜和額樂等人剛開始還會時不時關注兩人,后來見兩人坐在一塊兒喝茶,自以為有效,便玩兒開來。 其后幾日,大人們在獵場中行獵,她們便在營帳附近騎騎馬,射射箭,或是額樂領著眾人玩兒她以前玩兒過的游戲,或是嘗試蒙古那邊兒小孩子玩兒的東西,總之雖然沒能見識到真正的獵場,也不算白來。 當然,二十阿哥和烏日娜除外。 兩人都不是喜靜的人,這些天被安排在邊兒上“獨處”,內心煩的不行,得知要轉去熱河行宮時,全都松了一口氣,神色都輕松了。 而兩人這樣,更是讓胤祜和額樂等人以為他們做的不錯。 御駕率蒙古王公返回熱河行宮,第二日才正式設宴為蒙古王公們送行,這一日讓眾人修整,胤祜和二十一阿哥照常來到宣妃處,額樂幾人也沒走,不免說起他們做的“好事”。 然檀雅四人聽他們說完,彼此對視,實在說不出表揚的話。 若她們在那兒,定然不會建議胤祜和額樂扔下一對陌生的未婚夫妻單獨相處,反而會建議眾人在一塊兒玩耍,然后慢慢熟悉,進而拉近兩人的關系,行撮合之事。 可惜,小的孩子不懂,她們也不知道胤祜向一個沒什么情趣的大人求教,直覺得如果那位烏日娜格格真是額樂所說的性格,事情的真相恐怕不是他們說得那么好,適得其反也說不定。 宣妃不想打擊孩子,便看向檀雅。 檀雅挑眉,轉向幾人,直白道:“哪能扔了兩人自個兒玩兒?那烏日娜格格分明是個馬背上更耀眼的姑娘,得給他們展現的機會,你們若不摻和,他們知道彼此的關系,也會關注對方,是喝茶的時候嗎?好心辦壞事兒?!?/br> 這事兒,是額樂和胤祜主導,但其他幾人也都贊成,此時聽她這么一說,宣妃等人也都是贊同的神情,全都有些失措。 胤祜:“額娘,我們做錯了?那可如何是好?” 檀雅問:“烏日娜格格是要先回蒙古嗎?” 胤祜點頭,“皇阿瑪的意思,待到回京,欽天監算出良辰,阿拉善旗再來送嫁?!?/br> 那就是已經錯失兩人增進關系的良機……檀雅便道:“胤祜和胤禧你們兩個閑聊時,多說說自個兒以后尊重嫡妻、重視嫡子的話,別用勸說的口吻,多余的事不要再做了?!?/br> 這個年紀的孩子,都不愛聽人嘮叨,說多了容易逆反,不若稍加暗示。 額樂問:“色赫圖額娘,那我們呢?” “趁著那位格格還沒走,好好跟她玩兒便是幫忙了?!?/br> 胤祜更信服額娘,額樂亦是如此,皆認認真真答應下來,還保證一回不會胡亂行事。 他也沒怨怪先生,說到底是他自己決定的,但胤禛已經聽到,檀雅的數落是落在幾個孩子的身上,實際更是落在他身上,忍不住便握拳抵唇,輕咳一聲。 “老四,可是身體不適?” 胤禛立即回神,恭敬道:“回皇阿瑪,兒臣只是一時喉間有些癢,并無不適,勞皇阿瑪擔心?!?/br> 康熙近幾年越發看重四子,聞言,頗溫和道:“莫要以為年富力強便不保重身體,回去后早些休息?!?/br> 其余皇子聽皇阿瑪關心胤禛,面上不顯,心中卻是情緒各異,都不甚平靜。 第二日,康熙設宴款待重蒙古王公,女眷自然不能出現在前殿,便由宜妃郭絡羅氏和德妃烏雅氏在后殿招待那些小格格們。 大清入關后,許多習俗漸漸漢化,卻也沒完全漢化,甚至不少八旗子弟認為他們高漢人一等。 守孝的規矩,康熙遵守,下頭人自然遵守,卻并沒有耽誤他們行獵,而今日設宴,宴上菜品并未有葷腥和酒,蒙古王公知道太后薨逝未滿一年,也都沒有什么不滿。 待到其他菜陸陸續續端上來,四個太監抬著一個巨大的罩著蓋子的盤子進來,莫說蒙古王公們,便是大清的皇子大臣們也不知是何物。 康熙頗具威嚴地抬手,道:“這道菜乃是朕特地命人做的,名為山河圖,賞給遠道而來的諸位,祝大清和蒙古永結同好,盟約萬古?!?/br> 他以茶代酒,微微舉杯,與此同時,那四個太監將蓋子掀開,一瞬間白霧從中涌出,慢慢四散開來,顯露出內里乾坤。 眾人皆震撼,若康熙不說這是一道菜,誰都想象不到這竟然是菜,但定睛細瞧,又能發現有些形狀顏色確實是某種菜的模樣,其精巧,絕對是下了大工夫。 這份恩典,蒙古王公們紛紛激動地謝恩,隨著康熙的話道:“祝大清和蒙古永結同好,盟約萬古?!?/br> 大清諸人亦是躬身唱和,康熙滿意地點頭,一道菜便收攏人心,可比給爵位全力財寶便宜多了。 而前殿聲勢不小,甚至傳到后殿來,檀雅聽著動靜,便知那菜定然達到了效果。 宜妃意味不明地看向咸福宮四人,隨后撇開眼。 德妃見過那菜品,似是善意地笑著恭喜:“恭喜宣妃,這可是一大功?!?/br> 宜妃輕嗤一聲,端起茶杯,十分不屑。 德妃自然不會感覺不到,卻不會在這樣的場合跟宜妃對起來,面上有幾分不快,也沒了跟人寒暄的心情。 檀雅等人才不管兩人的機鋒,該吃吃該喝喝,額樂還知道作為小主人招呼蒙古格格們,賓客盡歡,未受影響 。 宴后,眾人各自散開,檀雅幾人聚在宣妃寢處,宣妃才說起那道菜的功勞:“不知皇上會否記你們二人之功,若是回去位份能提一提,也是好事?!?/br> 檀雅琢磨著,她就算提位份,對二十二阿哥將來封爵也沒什么太大的影響,至于月例,她現在也不缺什么,提不提也沒什么太大作用,是以并不在意。 蘇答應剛入宮興許會在意,如今就一個女兒,萬事知足,神情亦是淡淡。 定貴人瞧見兩人的神色,輕笑起來,“確該如此,一切如常便是?!?/br> 檀雅便掩嘴打了個哈欠,起身行禮,“嬪妾只要巴結好您二位便萬事大吉了?!?/br> 御駕要趕在入冬前到京中,是以只又停留了兩日便啟程返京,關于那道菜的功勞,康熙并未對宣妃或是旁人提及檀雅和蘇答應只言片語,檀雅便只當被白嫖了。 回京后,沒多久便冷下來,然后毫無征兆地,康熙晉封后宮的旨意下達。 宣妃有名無實的妃位終于落定,另外儲秀宮的和嬪晉封為和妃,生下七阿哥胤祐的嬪戴佳氏晉為成妃,生下十二阿哥胤裪的定貴人為定嬪,生下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祿、十八阿哥胤衸的貴人王氏封為密嬪,生下十七阿哥的貴人陳氏封為勤嬪。 而檀雅和蘇答應則是晉為貴人,一同晉升的低位嬪妃還有兩個幾個生下皇子的庶妃,唯有檀雅多了一個封號,綺貴人。 嬪以下皆位庶妃,貴人瞧著好聽些,實際不過待遇稍稍提升,并且是大批發,算不上多大的恩典。 但是往好了想,也就咸福宮四人全都得了好處,既然占到好處,何必在意占多占少呢? 不過想得開歸想得開,四人私下里一塊兒說話,還是忍不住嘀咕:“委實摳了些?!?/br> 先不說她們伺候太后那么久,只說檀雅和蘇答應起早貪黑將近兩個月伺候康熙,還辛辛苦苦做弄那山河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好歹給些實惠的賞賜,是金銀還是旁的東西,嬪妾有娘娘您護著,屬實不在意這位份?!?/br> 宣妃點她的額頭,“你倒是挑剔上了,若不愿意,往后發月例,我還按答應的標準給你得了?!?/br> 檀雅哪能樂意,好言好語說了一通,總算沒真扣了月例。 第68章 冊封旨意是年前下的, 冊封后的一系列事情,也不需要咸福宮做什么,從色赫圖答應變成綺貴人, 檀雅的生活并沒有多大變化, 從前做什么如今還做什么。 過年,檀雅給三個小伴讀放了個長假,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后再進宮繼續讀書。 額樂是個小格格, 只需要參加家宴, 不需要參加年節的祭祀活動,休假的日子她就成日里跟檀雅和蘇貴人待在一塊兒玩兒, 十分悠閑。 茉雅奇和伽珞便沒有這樣的好運了,家里忙活, 還要出門去訪親友參加一些交際的活動,一日不得閑。 她們在興安圍場跟蒙古格格們打架的事兒, 京里已經傳開,這樣不嫻靜不柔婉的行徑, 金枝玉葉的格格做得,她們做不得, 便生出些風言風語,佟佳家和富察家未出閣的女兒也頗受影響。 這事兒, 皇上和宮里的主子們都沒說懲罰她們,兩家有都是八旗大姓, 婚事也都要選秀定, 實際上并不十分影響婚配。 可兩家還是頗為在意,萬一將來他們家的姑娘嫁人, 碰上那家女眷長輩因為這些流言不喜, 后宅里磋磨人的法子那么多, 婚事結成仇,才是憾事。 因而,茉雅奇和伽珞回到家中,兩家的女性長輩未溝通便有志一同地決定,需得帶兩人出門,也教旁人看看她們家出色的姑娘。 八旗大族的圈子,就這般大,過了初七的頭一次宴席,是宗室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福晉主辦,只因直隸周遭受雪災,流民竄入京城附近,號召這些福晉們搭棚施粥做善事,并不為享樂。 佟佳家和富察家的福晉都受到邀請,帶著家里的女孩兒一同出來,而茉雅奇和伽珞一出現在各家福晉面前,立時便教人看出和其他家的小姐們氣度大不同。 兩人未成為格格伴讀之前,也是同齡女孩兒中的佼佼者,不過瞧著差距并不大,不像現在,誰家得意的姑娘站在兩人旁邊都遜色許多。 這樣鮮明的對比,眾福晉這才想起她們忽略的事。 打架或許失儀,可她們不止是格格的伴讀,還是宮里娘娘小主們親自教導的孩子,跟在太后娘娘身邊伺候過大半年,是太后娘娘親口夸贊過的姑娘。 這樣的年紀,有如此氣度,還落落大方、行止有度……說她們不好,豈不是說太后娘娘是錯的,說貴妃娘娘、宣妃娘娘、定嬪娘娘她們的教導有錯? 她們還隨駕去暢春園,隨駕北巡,甚至與蒙古格格相交……有些家里有女兒的福晉,便有些后悔當初沒有積極爭取格格伴讀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