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闕有韶華 第107節
顧鸞點點頭,沒多想。然而往后幾日,楚稷幾乎日日都出去跑馬,一跑就是一整日,每天回來都風塵仆仆。 顧鸞沒想到此番南巡竟是這個樣子,心下多少有些奇怪,細想卻也說不出什么。畢竟只是跑跑馬,好像也沒什么可說的。 如此一連七八日過去,顧鸞在某個午后正自愜意地品茶讀書,燕歌忽而急匆匆地趕了來:“娘娘!”她人還沒進屋就先喊了聲,顧鸞正抬頭看,燕歌跑進屋來,“娘娘?!?/br> 燕歌駐足福身,臉上多有不安,顧鸞放下書:“怎么了?” “皇上……張公公說皇上和幾位大人起了爭執,請娘娘快去看看?!?/br> 顧鸞一怔:“緣何爭執?” “張公公沒說?!毖喔柽叴疬叿鏊鹕?,顧鸞坐到妝臺前理了理妝容就出了臥房。 此行所用的行館乃是當地富戶獻出來的宅子,規制自不比皇家行宮,格局只是尋常大戶人家最長見的前宅后院。 楚稷與官員們議事的地方在前院的書房,顧鸞一路尋過去,果然一進院門就覺院中氛圍肅殺,四下林立的宮人們都死死摒著息、低著頭,見她到來才稍稍松了口氣。 顧鸞未在院中多作停留,徑自推開了書房的門。門聲吱呀一響,屋中幾人都看過來,幾名地方上的官員并不認識她,但兩名朝中隨出來的重臣起了身,朝她一揖:“佳妃娘娘?!?/br> 話音未落,顧鸞就看到他們臉上更陰了一層。想想宮中從未停歇過的議論,她趕在他們指責她身為后宮不該干政之前先行開了口:“諸位大人位高權重,當公私分明――在這個地方,我是皇上的御前掌事女官,不是后宮的佳妃娘娘?!?/br> 二人皆一怔,顧鸞不等他們反應,提步進屋,立在了楚稷身側。 她知道張俊請她過來多有拖她“勸架”的意思,可這個場合她卻不好貿然開口,需得先聽一聽究竟出了什么事才好。 一來二去,顧鸞很快聽懂了,楚稷竟是想占下周遭幾處村鎮,有些用來籌建行宮,有些拿來練兵。所涉之處的百姓皆需遷走,足有好幾萬人。 這般舉動多有些昏君意味,在座幾位官員雖按捺著不敢發火卻也早已面色不善,變著法子來來回回地勸他。 有人說何必非用那幾處村鎮?這一帶水土風貌都差不多,無人居住之處有的是,可由戶部來細細挑選,擇一風水寶地來用。 楚稷說:“可朕就看上這幾處地方了?!?/br> 又有人說,如此讓百姓們背井離鄉,必要花不少銀錢加以安置。若挑無人之處,將這筆錢省下來多好? 楚稷還是說:“可朕就看上這幾處地方了?!?/br> 幾位朝臣臉都綠了。 如此又一直僵持不下了一個時辰,君臣間并未能有結果,幾人見天色已晚,只得先告了退。 楚稷擺出一副風輕云淡的模樣淡看著他們退出去,等到房門關上,抬了下眼皮:“坐?!?/br> 顧鸞左右看看,直接坐到了他膝頭。 楚稷笑一聲:“不用哄我?!?/br> “我不哄你?!彼龘ё∷牟弊?,“我就是站累了?!?/br> 說罷她就真只在他懷中倚著,一個字也沒再說。 這般靜了半晌,楚稷倒有些忍不住了:“你不問問我為何突然這樣?” “你若想說,就自己告訴我;若不想,我問了你還要編謊話騙我,倒犯不上?!彼f。 他一哂:“不怕我突然變昏君???” “能說出這句話,就知道你不會?!彼媪丝跉?。 況且也沒有人真的會“突然變昏君”。 方才她邊聽邊回憶,首先便是想上一世時認識的那個他有沒有在江南建過行宮。答案是應該沒有,因為她從未聽他提起過,宮中賬目也未曾見過相應的開支,更不曾往江南調遣過宮人。 接著她又回思上一世的這一年發生過什么。 可這一點她就想不出什么了,因為上一世的此時她還在尚宮局,雖然也已升過職,但關于他的事情她仍接觸不到。又因年代久遠,她對那段日子聽到的傳言也沒有太多印象了。 但即便拋開上一世不提,她也愿意相信眼前的這個人不會胡作非為。他若做錯什么看似有違常理之事,必定別有原因。 楚稷笑起來,吻在她側頰上:“這么信我嗎?” 顧鸞低一低眼:“不信你還能信誰呢?” 楚稷略作沉吟:“我挑能告訴你的說給你聽?!?/br> 顧鸞淺怔,點了點頭。他便讓宮人們都退了出去,而后第一句話就告訴她:“我把你爹調來了,過幾日到?!?/br> 顧鸞一愕:“干什么?” “有些事要挑人去辦。朕想來想去,你爹最合適。等他到了,朕會下道密旨給他?!闭f著他語中一頓,“方才議的那些,我確是別有打算,只是不好跟朝臣們直說。這些事大抵還要再爭幾日,我若是挨了罵――” 他眼眸微瞇,可憐兮兮地提要求:“你要哄我?!?/br> 顧鸞撲哧笑了,復又正色:“臣妾遵旨?!?/br> 他滿意地舒了口氣,遂拍拍她:“走,我讓人挑了些有趣的東西給孩子們送回宮,咱們一起去看看,然后去用膳?!?/br> “好?!鳖欫[一應,便從他身上起了身。二人一道回了后院,瞧了瞧給孩子們挑的東西,而后便讓人傳了膳。 顧巍在四日后急趕而至,楚稷在行館見了他,顧鸞也跟他一起喝了盞茶,接著他領了密旨,就匆匆趕走了。 也恰是在這一日,朝臣們終于拗不過天子的任性,在修建行宮等事上松了口,楚稷即刻就派了人出去,勒令幾處村鎮的百姓盡數遷走。 顧巍在半夜里趕到附近的村子,村中正民怨載道?;实巯铝藝乐济麄兾迦諆仁帐昂脰|西搬離,許多東西都不得不扔了,養活了不知多少人的數頃良田更不得不盡數丟下。有些在此地活了一輩子的老人舍不得走,伏在田邊嚎啕大哭,此情此景唯在昏君當政時才能見到。 然而顧巍卻顧不得這些,他穿過村莊,疾馳至村邊的河道仔細查驗,想到皇帝所言,仍在一陣陣地出冷汗。 皇帝跟他說:“朕不修行宮也不練兵,但要你去修整堤壩、再開幾條河道。時間緊迫,此事怕是難以辦完,你盡力而為便是,力求下雨時能少些洪澇?!?/br> 他聽得云里霧里,不懂皇帝緣何這般突發奇想,皇帝便又跟他說:“臺風要來了?!?/br> 臺風。 顧巍活了半輩子尚未見過臺風,卻從書里讀過。每每臺風襲來,必定村莊良田盡毀、死傷無數,而后更會有瘟疫、饑荒,鬧得民不聊生。 可眼下,江浙一帶風和日麗。 他不知皇帝為何這樣說,皇帝卻也沒有給他發問的機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不要問朕從何而知?!苯又值?,“個中緣故,朕不能說,便連阿鸞也不知道。交給你去辦,一是信得過你,二是……”言及此處,皇帝不太自在地咳了一聲,“阿鸞許久不晉位份了……” “……”顧巍嘴角搐了下。 皇帝頷首:“有勞了?!?/br> 罷了。 救人要緊,便是不為阿鸞也得辦好這差事。 顧巍立在河邊查勘著,心情復雜。 現下是五月末,皇帝要他在七月末離開此地,避到蘇州去。 時間很是緊迫。 . 是夜,顧鸞睡不著,趴在床上支著腦袋望著楚稷發呆。 兩個人相伴多時,他不跟她說的事情已然很少,突然出了這么一件,直讓她越想越好奇。 更何況外面已民怨載道,而他仍一意孤行。除了將她父親派了出去之外,還從各處調集了糧草,說要暫存在蘇杭兩地的糧倉里,供修建行宮時用。 他在想什么呢? 她滿腦子的不解。 宮中,皇后聽說了皇帝所為,直一陣心驚。心驚之下她最先想到的自是佳妃,繼而想起了皇帝那日與她的“促膝長談”,踟躕幾番,還是趕到了頤寧宮去。 “太后娘娘知道,臣妾素來無心圣寵,也不想跟佳妃爭??蛇@回……”她立在太后跟前,咬了咬唇,“佳妃未免太過了些?!?/br> 太后目不轉睛地審視著她,過了好半晌才緩緩開口:“哀家倒沒聽明白,此事跟佳妃有什么相干?” 皇后啞了?。骸盎噬喜幌采菝?,從未做過這般大興土木的事,偏生這回佳妃隨著他出去他就動了念頭……雖說也未必是佳妃出的主意,可佳妃既然伴在君側,總該規勸才是,怎的就由著皇上的性子來呢?” 太后淡然:“當皇帝的拿定了主意的事,寵妃能干涉得了多少?皇后,皇帝從前跟你說過什么,哀家大抵知道一些,哀家不管他那些承諾也不管他那些道理,只以過來人的身份再叮囑你兩句?!?/br> 皇后趕忙下拜:“臣妾謹聽太后教誨?!?/br> “第一句――這人活著,若能真豁達自然好,可若是假豁達就還不如真小氣,只會讓自己活得難受?!碧笳f著淡然執盞,抿了口茶。 “另一句――佳妃是女人,你也是,女人之間總該有些同病相憐的心思才好?;实墼賹櫵?,你也不該將錯處盡數怪到她頭上,既讓她不好過,也逼瘋了自己?!?/br> 皇后怔然,腦中一陣恍惚。 她鬼使神差地想起皇帝跟她說過的一句話:帝王專寵,向來不是寵妃的錯。 那時她就不明白他如何能這樣說――難不成為了護住佳妃,他寧可自己背負罵名么? 沒想到,現下連太后這樣講。 “皇帝再寵她,你也不該將錯處盡數怪到她頭上”。 ――這話什么意思? 今上可是太后的親兒子,怎的太后這話中明里暗里竟是再說若皇帝專寵,錯在皇帝而不在佳妃? “太后娘娘……佳妃就那么好?”皇后噎了噎,終是沒忍住,滿目困惑地將這句話問了出來。 太后眉頭倏皺,凝睇她須臾,緩出一聲嘆息:“罷了,江南所出之事咱們聽到的都只是傳言,你先不要管了。待得御駕回鑾,哀家會問問皇帝?!?/br> 第92章 玉牌(“心意到了就行了!”顧鸞...) 整整兩個月, 江浙一帶罵聲不斷。顧鸞聽說民怨四起之下甚至有人起了反心,在村鎮間挑唆百姓起兵。 萬幸,謀反從來不是易事, 百姓們不到揭不開鍋的時候, 大抵不愿這樣拼上身家性命去賭。 七月末,圣駕到了蘇州。 故地重游, 顧鸞喬裝改扮一番, 帶著幾個宮女結伴出去。途經當地的書院,書院中正有學子高談闊論, 怒斥皇帝昏聵無能。 幾個宮女聽得臉色發白,她倒覺得有趣――自不是樂得聽旁人罵楚稷,只是她實在好奇楚稷這一場大戲背后的隱情,繼而也想知道待得真相公諸于世, 現下罵他的這些百姓又會是怎樣的反應。 顧鸞于是便立在門邊津津有味地聽了半晌, 待得那幾個書生結伴出來, 她上前搭了話:“公子似乎對朝中之事頗有見解?!?/br> 幾人一并看她, 適才說話那個心生警惕:“聽夫人的口音不像蘇州人?!?/br> 顧鸞笑笑:“我夫君在朝為官,此番我們是一道隨駕來的?!?/br> 那書生神色平靜:“圣上行事悖亂,諸位大人合該多加規勸才是?!?/br> “勸倒也勸過?!鳖欫[垂眸,“但我聽說, 皇上此舉似是別有隱情, 個中緣故我一個婦道人家不甚清楚。只是今日既聽諸位言及此事, 我倒也有個不情之請?!?/br> 幾名書生相視一望:“夫人請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