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光年之外
一曲《sad-run》,讓現場觀眾嗨到了高潮。 當裴紅玉把最后一個和弦拉奏完畢,現場的爆炸音樂瞬間悄無聲息,但會館里依然四處響起不間斷的吶喊和尖叫。 隨后,在這片悄無聲息中,廖遠雙手放在琴鍵上,再次奏響緩慢而流暢的琴音。 人們正沉浸在上一首音樂中激動的難以自拔,忽然聽到這一串流暢的琴音,就仿佛高潮到一半戛然而止一般,難受至極。 但還沒等人們反應過來,耳邊就聽到一道男子飽滿而富有磁性的歌聲。 “感受停在我發端的指尖 如何瞬間,凍結時間 記住望著我堅定的雙眼 也許已經,沒有明天……” 震驚! 全場震驚! 所有人都震驚了! 無數人的嘴巴慢慢形成了“o”形! 下一刻,人們看向了大屏幕。 不知何時,或許從一開始就存在—— 廖遠的鋼琴上,裝嵌了一支麥克風。 此刻的廖遠,一邊演奏,一邊對著麥克風演唱: “面對浩瀚的星海 我們微小得像塵埃 漂浮在一片無奈……” 轟的一下。 所有人再次站起身來,瘋狂的搖動著手中的熒光棒。 一剎那間,整個漆黑的場館,仿若變成了不斷流動的星河,一片片星光,閃亮無比。 無數尖叫和吶喊,在這一刻被搖臂攝像機迅速記錄。 網絡上,觀眾們被廖遠的突然開口演唱驚到了,但旋即,那耳邊動聽的旋律,歌聲里傳來的情感,都是讓觀眾們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情感和生理上的沖擊,直接讓所有人激動的濕了眼眶。 “我靠,廖遠還會唱歌?” “開口跪!” “這唱功……服了!大神,絕對的大神!” “666,廖遠大神高手寂寞,這是要轉行爭霸娛樂圈了么?” “這首歌也太好聽了叭!” “這個樣子,簡直是我心中最理想的歌手!” “旋律很動聽,歌詞很微妙……” 廖遠突然之間的開口演唱,驚呆了所有觀眾。 不是因為唱的差,而是唱的太好了,好的超出想象! 整個現場都為之瘋狂! 驚喜! 導演夏澤整個人也都呆滯了下去,知道廖遠準備了一首歌,但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歌曲…… 而且這唱功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鋼琴家嗎? “緣分讓我們相遇亂世以外 命運卻要我們危難中相愛 也許未來遙遠在光年之外 我愿守候未知里為你等待——” 此刻,裴紅玉的小提琴拉奏里亦是充滿了感情,在現場熱烈的氣氛之下,裴紅玉也微微動容,盡管在練習的時候多次聽到廖遠的演唱,并為之驚艷,但在現場如此多人的矚目下,這種驚艷的感覺,再次涌上心頭,體驗更加深刻,簡直讓裴紅玉的心臟快要跳出喉嚨。 樓文星的架子鼓敲打同樣充滿了激情,相比較裴紅玉的情動,樓文星顯然更加沉迷于樂器的演奏,鼓點有節奏的響起,讓他渾身發麻。 在這種驅動力下,樓文星簡直想要大聲跟著廖遠一起唱出來。 “我沒想到,為了你我能瘋狂到 山崩海嘯,沒有你根本不想逃 我的大腦,為了你已經瘋狂到 脈搏心跳,沒有你根本不重要……” 后臺,一臺75寸的高清電視機前,看著實時轉播的畫面,幸運少女101緩緩張大了嘴巴。 經紀人何永超擦著腦門的冷汗,顫聲說:“廖遠這是不想讓現場的歌手混下去了嗎?” 周圍,同樣在大廳里觀看現場轉播的藝人們,也都是一臉驚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個音樂家竟然能擁有如此雄厚飽滿的歌聲……” “高音的演繹更是特點分明,讓人記憶猶深,廖遠這是要火??!” “等一下,廖遠大大早就火了好吧……” “慢歌最能體現唱功,這廖遠不僅鋼琴彈得好,就連歌都唱的這么完美!” “天王胚子!” “完了,又來一個碾壓獸!” “以前聽過《創造101》的現場舞臺,當時廖遠唱跳的是《怦然心動》,可當時壓根沒感覺廖遠會唱歌啊……” “隱藏的太深了!” 剛剛退出舞臺的張恨歌與周婷婷都是面露苦笑。 雖然說歌曲風格不一樣,但這首《光年之外》,顯然更加受觀眾矚目,現場的氣氛比開場時要高出太多太多了。 沒有人能夠想到廖遠會唱歌。 也沒有人能夠想到,一個鋼琴家竟然擁有如此深厚的唱功,高音、顫音、中低音,各種技巧的演繹,又具備無比豐厚的情感,這樣的唱功,沒有十年八年的練習,絕對無法穩定到如此地步。 “不愧是美岐的親哥哥??!” “遠哥哥,完全刷新了我的世界觀! “我就說嘛,美岐唱歌這么好,哥哥怎么可能會差到哪里去!” “原來以前都是扮豬吃虎!” “太喜歡了!等一下我要跟廖遠哥哥么么噠!” “我不僅要么么噠,我還要……” “噫~” 幸運少女101的女團成員們,此刻都是嬉笑著互相打趣。 唯有廖美岐,目光始終盯著電視機,看著滿是冰霧的舞臺,看著坐在鋼琴前一邊彈奏,一邊演唱的老哥,看著臺下無數隨著歌聲而激動搖擺的熒光棒,那一瞬間,仿佛有一道電流涌過身體,讓廖美岐怦然心動。 我的大腦為了你已經瘋狂到,脈搏心跳沒有你根本不重要…… 而此刻的廖遠,在深情演唱的同時,還有余地偷偷側臉觀察現場觀眾的反應。 還好,一切都比預料的好太多。 廖遠松了口氣。 要知道,《光年之外》這首歌,在前世可謂一波三折。 起初只是作為電影《太空旅客》的華夏區主題曲發布,但因為票房慘淡,以及宣傳等各方面的原因,在這首電影單曲剛剛發布的時候,國內并沒有太多人關注,只有那么一小部分原唱的粉絲,對這首歌大力推薦,但效果甚微。 以至于,《光年之外》發布后將近兩年時間,都幾乎無人問津。 但與此同時,在國外youtube視頻網站上,《光年之外》卻意外走紅。 當《光年之外》的mv首次上傳到網站上后,短短九個月不到的時間里,這首歌的點擊量就突破1.2億觀看人次,是華人歌手點擊量最高的十大mv之一,也是所有香港歌手的最高點播成績。 這個戰績出現后,頓時驚爆海外華人圈。 沒有人能想象到,老外會如此癡迷這首歌曲。 很快,戰績反饋到國內,再加上原唱多次在大型場合的演繹,《光年之外》時隔兩年之后,終于爆火。 在各大網站、短視頻、綜藝節目中頻繁出現,刷爆朋友圈。 原唱也因為這首歌曲,再次一躍成為國內頂尖當紅歌手。 廖遠并沒有看過《太空旅客》,但對《光年之外》這首歌卻是記憶猶新。 前世,在與原唱鄧的一次聚會交流中,后又經過幾次資料查閱,他逐漸對這首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霍金曾經描述過一次黑洞理論。 “鮑勃和愛麗絲是一對情侶宇航員,在一次任務中,兩人接近了一個黑洞。 突然,愛麗絲的助推器失控了,她被黑洞的引力吸引飛向黑洞的邊緣,即所謂的視界。 由于越接近視界,時間流逝得越慢,因此,鮑勃看到,愛麗絲緩緩地轉過頭來,朝著他微笑。 那笑容又慢慢凝固,定格成一張照片。 但與此同時,愛麗絲面臨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在引力的作用下,她飛向黑洞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被巨大的潮汐力撕裂成基本粒子,消失在最深的黑暗中。 這就是所謂的生死悖論。 愛麗絲死了,可在鮑勃眼中,她永遠活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