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禮部新氣象(十)
鄂爾泰與岳鐘琪與錢清對峙之后,錢清曾經評價過清軍,‘雖然不能打,卻還沒有爛’。 清軍的不爛尤其表現在隊列調度之上,駐守京城的華夏軍見到弘晝率領的清軍竟然后撤,卻也不敢繼續猛追。只能撤回京城。 之后該怎么辦的會開了半天,一眾人等商議到頭昏眼花,最后也沒商議出個結果來。 這份頭暈眼花精疲力竭,簡直比打了大仗還累。正沒人能拿出一個決斷,這邊有人稟報,“胡說來了!” 眾人來了點精神,徐州那邊早就說胡悅要來,眾人原本并不喜歡有人來搶攻,很不喜歡。此時大家發現自己人根本拿不出一個思路出來,霍崇頗喜歡的胡悅到了。眾人都覺得胡悅大概能承擔起責任來。 這邊胡悅到了,立刻就開會。胡悅年紀算是不太小的,最初跟隨霍崇的時候就二十多歲,現在也是奔四十歲而去。這時代,近四十歲的人,就得準備棺材壽衣。 真不是開玩笑,四十歲可就妥妥的黃土快埋胸口的年歲啦。 大概是因為已經到了這個年齡,胡悅一副看得開的模樣。他有著山東人的圓臉龐,平日里又是想到啥就說啥,此時看著倒是有點年輕的意思。 聽眾人詢問為何不是錢司令來的問題,胡悅哈哈一笑,用手在肚子前面比劃了一個仿佛在撫摸圓肚皮的動作。 最初眾人沒明白,胡悅原本有點胖了,然而此時卻又瘦了下來,看著賊精神。這么一個動作…… 終于有人想明白了,忍不住喜道:“大姐有喜了?” 這個反應著實好,然而這位明顯是在京城待了有段時間,沒能參加本來也沒舉行的大婚之禮。不由得跟了一句,“是皇上的吧!” 胡悅聽完忍不住啐了一口,“呸!不是皇上的,還是你的么!” 這下,因為高興而沒過腦子的那家伙登時漲紅了臉,在眾人哄笑聲中大大的不好意思。 這么一笑,氣氛就好了。胡悅跟著笑了幾聲,繼續說道:“睡覺得我是來搶功的,舉手!” 眾人愣住了。原本人人都覺得胡說肯定是來分份功勞,然而胡說這么說在頭里,反倒覺得沒了最初的篤定。 既然心中有了遲疑,神色上自然有表現。胡悅外號胡說,一個胡說的家伙能混到現在依舊坐穩頭十五位的位置,就是因為他不在意很多事情,尤其是功勞。 見眾人不再抵觸,胡說問道:“我們不說打勝仗,或者守住京城。我就問些別的,咱們此時的要務有多少。大家都說。別想著能躲開,一個個說?!?/br> 眾人雖然喜歡不喜歡胡悅是一回事,此時胡悅就是這么一個虛位很高的位置,自然不能無視他的這樣務虛的命令。就開始講起來。 集合眾人智慧,提出的要點讓眾人都很訝異。譬如,有人就提出,要守住那些好不容易搜集起來的書籍、文獻、檔案。 當后勤處的人提出這個的時候,大多數人突然想起這的確是霍崇極為在意的事情。 雖然之前在京城的兄弟們的確拿了這個事情當噱頭,想讓霍崇讓大伙留在京城。結果等大伙真的留在了京城,這件事立刻就被忘記的干干凈凈。 每一個人在意的方向都不同,這邊的回答竟然是五花八門,卻也讓不在意那些事情的人感到意外。 最后胡悅稍微總結了一下??偨Y出來的只有兩點,守住文獻資料,干掉滿清軍隊。 “我已經加入了禮部。以后大伙都要加入禮部,就得這么開會。我先說明白,在我看來。京城是不是被滿清奪回去,不重要。若是滿清在這京城集結了幾十萬人馬,不過是讓咱們能把他們一網打盡。所以不用考慮守城。再說,有兄弟講了,京城缺乏給咱們五萬人供應水源的所在。這就更不用說滿清幾十萬人馬的吃喝。大伙覺得對不對?!?/br> “丟了京城,皇上要責怪咱們!”負責京城防御的司令大驚。 胡悅拍拍胸口,“這等時候,全由我來承擔?!?/br> 聽胡悅又開始胡說,眾人都不太相信。胡悅嘆口氣,“難道要我來寫一份字據么?” 沒人吭聲,大家覺得胡悅要是寫份軍令狀,那是最好。胡悅也不遲疑,要來紙筆,刷刷點點寫了一份。剛寫完,司令一把抓過團成一團,“算了,胡大哥這么講,俺們都信?!?/br> 眼見司令沒有把文書給撕了,胡悅心中暗笑,卻也能理解。畢竟么,有這么一份東西當然好。不過大家都是老兄弟,總不能把臉撕破。 看眾人不得不接受‘不注意一城一地’的思路,胡悅繼續說道:“責任我擔了,咱們是要擊破清軍。功勞都是大伙的,這功勞怎么算?” 眾人還是有些不解,胡悅干脆挑明,“我以為不用費事守京城。只要把書籍資料都給放到一個能防御的所在,咱們把必須的物資也放到一起。拍一些人守著。其他各路人馬分進合擊,何處遇敵,何處擊破。白天遇敵,白天擊破,晚上遇敵,夜戰擊破。咱們五萬人,至少能派出去四萬人吧。四萬打十萬,你們害怕么?” 這么一講,大伙被胡悅的看法給嚇到了。沉默了好一陣,司令才問道:“胡大哥,這京城若是丟了……” “京城丟了,我承擔。四萬若是打不過十萬,你們認了,我可不認!當年咱們兩萬對十萬,怕過么?” 大家都很是為難,可左思右想,有人突然站起身,“我愿出戰。這京城就是個累贅!把累贅扔了,咱們還怕什么!” 其他人也慢慢的接受了胡悅的思路,有人帶頭,就有人跟進。 京城的司令倒是沒有這么激動,等這幫人喊完,他說道:“文獻資料堆得跟山一樣,運不出去。我們都先給堆到紫禁城和棋盤街一帶的庫房里……” 胡悅立刻追問:“守住這一帶,需要多少人嗎?” 司令愣了愣,遲疑一陣才答道:“起碼一萬人!” “那就夠了。所以我才問,功勞要不要一起分。若是滿清沒有繞過來攻打京城,守住這些寶貝的部隊就覺得沒了功勞??扇羰菨M清真的偷襲京城,這一萬人承擔的壓力會很大。只怕又覺得委屈。所以,功勞怎么分,大家先說好。說好之后,各司其職。要是我說,還是一起分。不然就有部隊覺得委屈!” 眾人聽胡悅說的爽快,也不多話。都看向京城司令。其實最初的為難點就是如何又守住京城,又要殲滅清軍。大家是兩頭都想要。然而就這么五萬人,哪里顧得過來。 此時胡悅把守住京城變成了守住文獻書籍資料,這就讓防御的壓力暴跌。正如胡悅所說,四萬人馬野戰,大家真不怕十萬清軍。 此時京城司令看壓力都到了他這邊,一時有些無法決斷。就聽胡悅說道:“我此次來之前,大姐專門把我叫去,對我說。胡說,你可不是去搶大伙功勞的。我對大姐說,大姐好好安胎。我當然知道這次就是去承擔責任。戰功我一點不要,而且按照禮部所說,要發展禮部的人。若是表現出色的,自己真心想加入禮部的,我還得作為介紹人,舉薦大家。還是那話,只要皇上在意的那些書籍文獻沒事,滿清就是把京城砸個稀巴爛,我來承擔!至于四萬打十萬,就得大伙承擔!誰還有什么要說的么!” 弘晝這邊退到安全所在,就安排駐扎。巴賽治軍有方,人馬刁斗森嚴,營壘嚴整。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弘晝升帳,隨行文武一起到了大帳,按照官職序列跪倒后三拜九叩,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弘晝讓眾文武起身,就詢問之后怎么做。 巴賽建議派遣一支人馬繞到賊軍背后,威逼京城,讓賊人首尾不能相顧。再派遣兩支人馬向通州和豐臺方向移動。 通州本就是重要的水陸所在,若是拿下,哪里應當有不少糧庫。也能解決糧草問題。 至于豐臺大營更是清軍重要的京營駐扎地,清軍對那邊熟的不能再熟。真的能拿下豐臺,就能確保之后圍攻京城的要點。 眾文武都表示贊同。弘晝也如此想,當即命令人馬出動。聽著外面千軍萬馬行進時候的鼓號聲,呼喊聲,還有行進時候隆隆的腳步聲,弘晝都覺得有些心潮澎湃。 過了中午,各路人馬都有傳來消息,行進的十分順利,并沒有遇到什么阻擋。 即便這是一兩個時辰前的消息,依舊讓弘晝十分滿意。 然而到了下午,各路幾乎同時傳來新變故。先是派出去的人馬派回探馬稟報,京城內的賊軍四門洞開。賊軍傾巢而出,分成數路向弘晝這邊殺來。 之后稟報接連不斷,都是關于賊軍直奔弘晝這邊的消息。先是派出去的人馬稟報,后來是在中軍主力派出去在周圍巡邏的人馬也傳來了消息。 巴賽都有些驚了,“主子,奴才派出去的那些人都是膽大之人,若局面真的如此,他們應該攻城了??!” 弘晝也有些懵,對于幾十里外的事情,他就完全無法確定。只能希望大將軍巴賽說的都是真的。 事實上巴賽對部下的認知完全無錯,此時三路清軍都到了京城外圍城墻門口。雖然各個大門不同,卻見城門大開,城頭竟然沒有人馬。只有些留著辮子的人在大門口掃地。 城下還有些戲班子搭了戲臺,上面有戲子唱著戲。領軍的統領看到這場面,也不知道華夏軍再鬧什么玄虛。立刻派了探馬前去看看。 探馬們縱馬奔馳,在城門外安全所在繞了一圈,尤其是縱馬馳近戲臺看了看,就兜了回來。到了統領面前,探馬跳下馬來回稟,“城門處看不到賊人。大概是躲在城內吧?!?/br> 統領覺得這場面有種說不出的詭異,甚至有點詭異的熟悉。就追問道:“那些戲子們唱的是什么?” “回稟統領,他們唱的好像是空城計?!碧今R趕緊回稟。 雖然三位統領或早或晚的聽到空城計三字,卻都不由得皺起眉頭,有些不知所措。 清軍的八旗人人發錢糧的鐵桿莊稼制度維持到清末覆滅,清政府之實行這一政令,其目的是防止漢化滿人習俗和各省文人聚眾作亂,同時保證滿洲八旗兵艱苦練騎射、勇猛善戰的尚武習俗。 鐵桿莊稼看著衣食無憂,然而八旗這鐵桿莊稼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這些人得練武,以保證家家都能提供兇猛的八旗軍人??煽己瞬⒉缓唵?,加上八旗軍有定額,八旗人口增加,就出現很多提籠架鳥的浪蕩八旗。 這些人平日里沒事干,有需要文化娛樂。使得能夠同時給許多人看的戲曲大大發展起來??粘怯嬀褪瞧渲蟹浅S忻囊怀鰬?。 在探馬跑近查看之時,統領也用千里眼看。鏡筒里面戲臺上搭起了‘城門樓’,上面的戲子羽扇綸巾,下面的戲子畫著大白臉,一看就不是好人。 統領們就已經覺得好像是空城計,從八旗軍這里得知果然是空城計。統領們或早或晚就罵出聲來! 在滿清統領們看來,這的確是夠氣人了??粘怯嫶蠹叶贾朗鞘裁?,此時城門大開,還有人掃街,就夠消遣人啦。城上的賊軍還擔心清軍不知道他們在擺空城計,專門弄來些戲子來提醒。氣的統領們罵完之后對騎兵下令,“去把那些戲子都給射死!” 清軍基本功中沒有騎馬,但是射箭乃是重中之重。立刻有騎兵直奔戲臺而去,準備執行統領們的命令。不成想戲子們是最有眼色的人,見到探馬來,還不怕。見到騎兵們張弓搭箭的沖來,立刻也不唱戲了。跳下戲臺就往城門洞里逃。 若是說平日里的牌面,戲子們好像沒有下力的百姓受罪。不成想這些人逃跑起來,一個個跑得飛快。 眼見戲子們逃跑,城門口掃地那幫人也覺得事情不對,丟下掃帚扭頭就跑。不成想戲子們穿著戲服還跑得飛快,竟然后發先至,比掃地的那些人更早沖進城門洞,消失在城門之內。 騎兵們眼見追不上,又不敢真的相信空城計。既然人都跑了,只能調轉馬頭回來復命。 此時城南的城頭上,胡悅看的哈哈大笑,連聲說道:“有意思,有意思?!?/br> 京城司令此時已經率軍出發,留在京城的是后勤處長。處長雖然覺得這場面滑稽,卻也不到哈哈大笑的地步。畢竟這出空城計是真的,南邊的城頭上只有兩百多名守軍,胡悅身邊的只有一個班的人。加上胡悅的警衛員和后勤處長等一點點,不過二十人。其他戰士都散在城墻上負責瞭望報信。 見后勤處長一臉的無奈,胡悅笑道:“哈哈,不用怕,此事我來承擔責任。清軍這些人都是精銳。他們若是殺進城內,就能讓野戰部隊少些壓力。為何不高興呢?!?/br> 聽到這里,后勤處長愣住了。這話說的非常有道理啊。華夏軍這邊分兵了,如果清軍一部分人馬進入京城,也等于分兵了。野戰軍必然是最精銳的人馬,胡悅看著笑嘻嘻,說出來的話卻格外的正經。 “胡司令,你為何不在會上說?”后勤處長問道。 “我在會上講,就成了邀功。再說,若是沒有人來,豈不是要被打臉。俺雖然愛胡說,卻不是不要臉?!焙鷲傉f著,臉上的笑容已經消散。 這沒了笑容,胡悅的圓臉上已經呈現出冷峻的神色。后勤處長心中一凜,這才是殺伐果斷的將令們特有的神色。不僅是戰場上千軍萬馬的性命沒有被看在眼里,自己的命同樣不再考慮之列。 有點承受不住這樣的感覺,實際上負責偷偷看著胡說的后勤處長轉過頭看向城下。就見清軍那邊的反應極為遲鈍,好像陷入了極大的為難。 雖然各軍的內培訓中講述三十六計的時候,說過空城計其實不是真的。但是后勤處長此時有些懷疑這未必不是真的。因為清軍就是不太敢進來。后勤處長設身處地的想了想,自己若是遇到這樣的局面……那定然是按照步兵cao典,立刻派遣人馬佯攻。若是能拿下城門,畢竟是好的。 沒多久,就見城西升起了狼煙。這是約定的信號,如果清軍開始進軍,就用這樣的信號通知大伙。 胡悅也不遲疑,說道:“撤吧!” 北京城由內城與外城兩部分組成,清軍入關后,實行滿人居內城,漢人居外城的政令。此時華夏軍就是守住內城的,以保護住珍貴的書籍文獻。當然了,胡悅也說的明白,只要守住內城,清軍沒辦法短時間內攻破內城,等殲滅城外清軍,就可以反過頭來內外夾擊,把進入外城的清軍一舉殲滅。 有了這樣的安排,監視部隊迅速開始回到城內布放。那些城頭,城門,街口都有重重的防御,將寶貴的文化資產守的嚴嚴實實。 胡悅召集將令,大聲命道:“再說一次,我華夏文化的根就在這里。大家要守住我們的根!死也不能毀了咱們的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