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禮部尚書(二十二)
韋伯雖然板著臉,卻還是沒辦法掩蓋住韋伯身為財政部尚書帶來的歡樂。雖然龔宇對自己競選禮部尚書的結果非常在意,還是不得不來參加韋伯擺下的酒席??粗f伯的歡樂,看著已經身為江蘇巡撫的孔不更,還有正在準備成為湖南布政使的曾靜。龔宇一時間心灰意冷,著實沒想到自己竟然混得還不如這幾個人。 此時韋伯卻端起酒杯來,“此次我被任命尚書,全是陛下抬愛。自此,我要考慮的只剩下何時卸任而已。就為這必然的卸任,喝一杯?!?/br> “說得好!干杯!”孔不更大贊,隨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曾靜一臉的疑惑,他先把酒喝了,這才問道:“兩位兄弟,何必說這樣的喪氣話?!?/br> 龔宇已經把酒喝下,嘆道:“曾兄,這不是喪氣話。難道韋兄弟還當一輩子財政部的尚書不成?既然上位,定然會下來。韋兄弟看的如此透徹,乃是他的聰明!” 曾靜眨巴了幾下眼睛,卻不再多說什么。很明顯,韋伯的看法已經超出了曾靜的認知范圍,著實無法評價。 韋伯又倒了杯了酒,“龔兄,你那邊如何了。我等可都很在意。三個人里面,你覺得誰能當選?!?/br> 龔宇有些慪氣,不快的答道:“最后選出的人還得由陛下定奪。這又不是等額選舉,我怎么知道誰能當選!” “等額選舉是怎么回事?龔兄何不給我說說?!痹o有些不解的問。他只是知道禮部正在選舉禮部尚書,但是具體怎么做的,曾靜卻還是不知道。 龔宇不想搭理曾靜??撞桓黠@不想冷場,就把選舉里面的等額選舉與差額選舉這樣的新名詞講給曾靜聽。 所謂等額選舉,指候選人與應選人數相等的選舉。如果以當下禮部選舉為例,等額選舉就是只有一個禮部尚書的位置,而被選舉人只有龔宇一個人。 曾靜聽到這么說,有些訝異,“如此的話,豈不是就能選上了么!” 孔不更搖搖頭,“曾兄,等額選舉要投票人中的贊成票過半。未過半數就要重選,不過大家都要臉的人,怎么會真的重選。這等額選舉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充分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尤其是能給大家一個交代?!?/br> 曾靜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就問起差額選舉來。 差額選舉更簡單,幾個候選人爭奪一個職位。誰得票高,誰就能拿到這個職位。若是頭兩名得票相同,那就重新就這兩個人來一次。 曾靜這次聽得明明白白,不禁嘆道:“這個豈不是很容易么?” 聽曾靜說的輕巧,孔不更與韋伯對視一眼,忍不住嘿嘿笑出聲。龔宇當然知道曾靜的能耐,倒也不在意曾靜的看法。不過心中既然有了嘲諷之意,停了片刻,龔宇忍不住嘿嘿笑了幾聲。 曾靜也是要臉面的,這反應種嘲諷的味道太重,曾靜也變了臉色。 然而龔宇卻有些一發不可收拾。笑了幾聲,卻大笑起來。三人本來都有些不快,可看龔宇這反應,也知道龔宇是有些灰心。不禁好言相勸。 龔宇發泄一番,這才平靜了不少。他結果酒,一飲而盡。這才嘆道:“我自視甚高,最初看不上陛下。若是當時我能與三位一起前來,這次禮部尚書應當能拿下?!?/br> 三人都比龔宇早來了快一年,當然認同龔宇的看法。于是都有一言不發。 龔宇繼續說道:“若是我見到陛下之后,并沒有這般傲慢,以為陛下定然會采取我等早就商議好的謀略。而是好好跟著陛下做事,此次也不會如此艱難。那羅義仁拼著全家土地被抄,也投奔陛下,盡力服務。這也要混個與國同休的出身。我雖然沒有小看羅義仁,卻覺得陛下的部下都是山東平民出身,成不了氣候。此時卻見到于淺這么一個小孩子,就明白如何學習。連我聽了都覺得很對。唉……謙受益,滿招損。此言不虛?!?/br> 韋伯給龔宇倒上酒,這才勸道:“既然有三人,龔兄還有機會。于淺雖然說得誠懇,卻還是太小孩子氣。再說,最后誰當選,自然是陛下決定。龔兄何必氣餒?!?/br> 孔不更也跟著勸道:“韋伯尚且明白當上尚書,面對的就只剩下從尚書的位置上下來。龔兄又何必煩惱。更何況龔兄所說的那些本就是正理,打天下,非得對滿清貴人用些手段。陛下當下是沒心思弄這些,等禮部的事情決定,龔兄當然有施展的空間?!?/br> 龔宇心中也著實郁悶??纱藭r郁悶也沒用,只能謝了幾人,就轉而恭喜韋伯。 眾人都不敢多喝,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便散了。第二天,選舉繼續進行。經過詢問之后,一眾選出來的禮部代表先后提問。三人一一回答。 龔宇知道自己動了勝負心,看事情已經不能心平氣和??尚闹兄鴮嵲谝獯藭r,最后還是沒能完全平復心情。 等一眾人問完,霍崇開口了,“我已經聽了同志們的問題,我很滿意。本來是想著要先選出禮部尚書,卻覺得可以不急。先把禮部內的幾個委員選出來。之后再選禮部尚書?!?/br> 所謂委員,就是禮部內的分工。禮部尚書大概等于是班長,學習委員則是管禮部生活會中的學習內容。生活委員則是各種細節。 龔宇心中著急,就閉嘴不言。這幫選出來的代表們都經歷過這些,軍中就有這些干部以及相關的職權與工作。 于淺自然是管學習這塊,羅義仁則是成為了負責最新方向的代表,龔宇卻成為了負責人事的代表。 龔宇不是很清楚這個能做啥,卻見韋伯聽到這個結果,眉頭微微皺了皺。 趁著休息時候,龔宇索性如錢清等老兄弟那般,直接找到了霍崇,“陛下,卻不知道大伙推舉的這個職務,是做什么的?” “禮部內的****。負責人員考核與晉升,你可以認為是禮部中的吏部?!?/br> 聽霍崇說的這么明白,龔宇也有些呆住了。吏部位列六部之首,號稱掌握著朝中官員的“生殺大權”。 如果霍崇沒說錯,就意味著龔宇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權力。雖然與禮部尚書比較,的確不夠大。但是在禮部當中已經算是極為強大的權力。 正不知道該說什么,就聽霍崇嘆道:“吏部的差事,需要的是一個能公允,又能看透各種陰謀詭計的人才才能擔當。龔宇,你才干不差,就看你想不想做?;蛟S,你覺得禮部尚書更適合你?!?/br> 被霍崇說到臉上,龔宇已經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爭奪,趕緊答道:“陛下,臣只愿意為陛下效力?!?/br> “兩碼事。你自己當然想做些自己想做的。然而很多事情哪里能那么舒服。尤其是禮部,和你想的那種文人混進來就能有出身,那是絕不會那般?!?/br> 龔宇只覺得腦子里嗡的一聲,這段時間可也不短了。龔宇只是見到霍崇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禮部建設,雖然不會小看霍崇,卻是真的感覺霍崇或許沒有想太多,或者是不夠多。 此時眼見禮部已經要完成,霍崇可就把接下來的話講給龔宇聽。必須得說,龔宇雖然也想著能拉攏幾個親信進禮部,然而龔宇完全沒有要把禮部搞成他小天地的想法。 ……畢竟么,還不到考慮這個的時候。 霍崇一句話就讓龔宇再沒了這個心思,龔宇擔心起來自己該怎么才能讓霍崇放過。 左想右想,突然想起自己被選出來擔當的職務。東漢時期,改革尚書常侍曹,組建了一個新的職權部門,稱之為吏曹,這也就是吏部的雛形,之后一直沿用。魏晉以后,又將吏曹改成為吏部,至此,吏部算是徹底定型。 吏部這一職權部門定型了,但其所管理的事務,其部門職責還是沒有完全確定下來,總的來說,就是負責管理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的。要說吏部的職權大不大,確實挺大的,都負責管理其他各部門官員的任免、調動了,這還不是掌握了其他官員的生殺大權么!所以,隋唐時期,就將吏部直接列為六部之首了。 自己在禮部里面管人事,當然要把這些承擔起來才行。龔宇趕緊應道:“陛下,臣還得多請教陛下,到底以何種標準為禮部人員標準?!?/br> 龔宇本以為霍崇可能要賣關子啥的,不成想霍崇爽快答道:“標準很簡單。禮部里面不要不干活的人??淇淦湔劦奈娜?,想成為禮部成員。在我活著的時候,他們不要做此想法?!?/br> 聽著如此精準的回答,龔宇只能點頭,“謹遵陛下教導?!?/br> 各個委員選出,經歷了一年多的禮部事情終于進入了尾聲。到底是哪一位禮部成員能夠成為禮部尚書呢?眾人都憋了勁頭。 霍崇卻又開口了,“禮部尚書,三年一任。請同志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投票,我會根據投票結果,發布誰是禮部尚書的公告。那么,請開始吧?!?/br> 龔宇得知自己以一票之差敗給了羅義仁,發現自己竟然沒有無比失落。固然是因為擁有了禮部內人事安排的權限,此次并沒有失去什么,只有賺到的多不多的分別。 同樣,禮部尚書竟然是定期選舉的說法,讓大伙都有些心平氣和。 按照規定,禮部尚書是個責任制的職務。如果任期內沒出問題,三年一次,定期選舉。 如果出了問題,由選出的各個委員決定是否召開禮部會議?;蛘哂苫实刍舫缦铝钫匍_禮部會議。對事情進行討論,對于是否重選禮部尚書做出決定。一旦決定,那就要重選禮部尚書。而新的禮部尚書,從上任開始,就繼承上一任的任期。等任期結束之后,再進行新一輪選舉。 歸根結底,禮部看著是一個談理想與現實的清貴部門。然而禮部又是一個極為講究責任政治的部門。 想到禮部尚書要承擔的責任,龔宇都有點同情羅義仁啦。 羅義仁倒是沒有絲毫自怨自艾。他把于淺請去,請教起關于于淺在部隊里面進行思想建設的事情。 于淺并沒有藏私,就把自己的案例大概講述一下。說完之后就告訴羅義仁,此事著實不容易。便是禮部成員,也擁有太多層次與不同看法。想統一想法,完全做不到。 “我本就沒有想統一大伙水平的意思。我只是覺得于支部長的做法很有效,能幫著大伙認知事情?!?/br> 于淺趕緊答道:“那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先生和大師姐教的。他們若是不教,我怎么會懂這些!” 羅義仁聽到這話,心念一動,竟然有了想法。等工作完畢之后,羅義仁去見了霍崇。卻見錢清在霍崇這里,兩人泡了茶,明顯是想喝茶聊天。羅義仁正想走,卻被霍崇叫住。 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羅義仁當即就把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陛下,臣以為,要培訓出一批懂邏輯的,分到各個部門,尤其是在禮部內。對各種事情進行邏輯分析。尤其是對大伙的言行做邏輯分析?!?/br> 霍崇笑道:“這辦法聽著很美,真的執行起來,或許很難?!?/br> 羅義仁連忙點頭,“臣知道?,F在有幾個真的懂邏輯學的,臣知道的人里面,只怕一只手的數都沒有??刹贿@么做,只怕是更多政策反倒傷了陛下英明?!?/br> 錢清聽到這話,微微一笑?;舫鐕@口氣,“算了,這等事的確可以試著做一下。反正滿清本身毫無威脅,若是華夏能推進到講邏輯的地步,也的確是個大進步。不過……呵呵?!?/br> “陛下想起誰來?”羅義仁跟著湊趣。 “我想起了雍正?!被舫绱鸬?。 “雍正?”羅義仁有些訝異。不過轉念一想,又覺得霍崇想起雍正一點沒毛病。 哪怕是從民間的說法里面找證據,根據邏輯推導一下,也能看出很有有意思的地方。 民間講述雍正與霍崇的關系,有個很普遍的說法是,‘先是王爺當了反賊,后來是官員門都成了貪官,成了反賊黨羽?,F在連一個工匠都成了反賊?;噬峡词虑榈难凵?,也太奇怪了?!?/br> 百姓們的感覺是雍正尖酸刻薄,兇惡無情,對于王爺、官員、匠人都痛下殺手。 可從現在看,老八就是起來造反了,在盛京立了一個朝廷。 老八能逃出生天,就是老八的黨羽們暗中勾結霍崇,為霍崇進京殺雍正做出了重大貢獻。 至于霍崇這個匠人么。雍正也沒看錯霍崇么。只是雍正從一開始就沒想到霍崇已經決定要造反,這才是雍正死掉的原因。雍正太傲慢了。 把這些理順,羅義仁更有興趣的問道:“陛下,還請說說?!?/br> 霍崇笑道:“雍正和他爹不一樣。雍正有人性。他爹康熙么,呵呵,一個專制帝王,人性什么的,根本不存在?!?/br> “人性……陛下說康熙就是堅信自己掌握權力,臣能理解。然而雍正的人性如何表現?” “雍正的人性,在于他的政策里面包含了正義的邏輯。所以你說起邏輯教育,我突然就想起此事。在雍正看來,反貪是一種正義。貪官本身就已經錯了。然而在康熙那里,抓貪官是定向的,為的是打擊敵人。至于貪腐本身對不對,康熙覺得無所謂。因為貪腐是動搖不了康熙的皇權??滴踉谝獾闹挥谢蕶?,并沒有正義的邏輯。這是我認為,追求正義是人性的表現?!?/br> “追求正義么……原來陛下做判斷也很求簡單?!绷_義仁若有所思。 “我本來也不是一個復雜的人。而且我覺得我有人性,這人有了人性,很多時候當然會粗枝大葉,偷懶?;?。這也是人性?!?/br> 聽霍崇這么講,錢清噗嗤笑出聲來。 羅義仁聽到這話,也覺得很對。正想告辭,突然想起個問題,“陛下,既然康熙沒人性,他會不會偷jian?;?。臣聽聞的說法里,康熙好像并不是一個偷jian?;???伤膊皇悄敲辞谟谡轮??!?/br> “既然說了邏輯。那么勤政是結果,還是原因?”霍崇問。 羅義仁思忖片刻,猛的想明白了許多,“陛下,那么康熙作為一個專制皇帝,他的勤政只是為了保住皇位,而不是推行正義。所以康熙才會有遠比雍正好幾十倍的名聲。因為康熙需要的就是掌握權力。推行正義這種人性,是很得罪人??!” “說得對。這就是不同結果?!被舫缯f完,端起了茶杯。 在滿清這邊有個端茶送客的規矩。來客相見,仆役獻茶,主人認為事情談完了,便端起茶杯請客用茶。來客嘴唇一碰杯中的茶水,侍役便高喊:“送客!”主人便站起身來送客,客人也自覺告辭。 不過霍崇并沒有這樣的‘人性’,但是羅義仁卻見錢清有些慵懶的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明顯是等著羅義仁趕緊滾蛋。 趁著霍崇端茶的時候,羅義仁自然告辭了。走出了霍崇所在,門關上。羅義仁覺得哪里不對勁,卻也說不出來。不過此時羅義仁最想的乃是趕緊把聽到的消化一下。就把感覺不對勁的事情完全拋到了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