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解決問題(十二)
到了接近海邊的位置,霍崇就已經看到海岸邊的蘆葦不對勁。到了海邊,霍崇被驚到了。 以前看到的海邊不是山石,就是沙灘。這是霍崇第一次見到黃土組成的海岸。海岸邊上都是沒長出來的蘆葦以及去年枯萎的蘆葦。 由黃土組成的海岸線在rou眼可見的細微速度崩塌,霍崇真的是第一次見到。眼見整個海岸線全數渾黃,宛若泥塘。什么蔚藍大海,根本不存在的。 每一次沖刷,都能見到海岸線上的泥土中細微的黃土消失一點點。至少在黃土之中的大顆沙粒再海浪沖刷幾十次之后會顯得稍微明顯一點點。 不時有蘆葦倒入海里,雖然每次都是一兩棵,而不是刀砍斧剁般一次一排。這卻依舊是非常駭人的消退速度了! “主公,可有辦法?”旁邊的孔不更焦急的問道。 “辦法么,唯有修建堤壩?!被舫鐕@道。 “在海邊修建堤壩?”孔不更的聲音都有些變調,那里面的質疑**裸到靠聽就能想象到孔不更聲音的地步。 霍崇只能點點頭,“若是不修堤壩,任由這海水侵蝕下去,幾百年來形成的三角洲就會消失殆盡?!?/br> 孔不更一臉懵圈,“主公,何謂三角洲?” 霍崇并沒有用‘特種部隊的名稱’來看玩笑,此時完全沒有開玩笑的心思。 三角洲,即河口沖積平原,是一種常見的地表形貌。河口為河流終點,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內流河稱為無尾河,可以沒有河口。河口處斷面擴大,水流速度驟減常有大量泥沙沉積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稱為三角洲。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緣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邊”。 孔不更聽完,稍加思索就繼續問道:“那得花多少人力?” “這個人力雖然重要,然而重要的卻不在于多少人力。而在于能夠造出多少適合在海中建設堤壩的混凝土?!?/br> “混凝土?”孔不更又找到了新詞匯。 “混凝土不是三合土?;炷潦枪I生產出來的材料,尤其是在海中使用,混凝土需要能夠抗腐蝕?!?/br> “……主公,若是有這樣的好東西,為何不早些拿出來用?” 霍崇看著孔不更,心中十分不快,不禁答道:“因為沒有那么多人搞生產,我們還在打天下呢?!?/br> 孔不更愣了愣,連忙說道:“不能為主公分憂,請主公責罰?!?/br> 霍崇這下感覺到自己說話有些重了,孔不更又不是什么現代科技專家,指望孔不更解決問題就是開玩笑。 為了不打擊孔不更,霍崇嘆道:“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沒有夸大其詞,能夠準確將問題講出來。你真的做的非常好。莫要多想什么,我們如果能打下來天下,絕不會是靠文過飾非,而是解決所有面對的問題之后,才能拿下天下?!?/br> 孔不更怔住了。眼神中有感動,有訝異,也有些霍崇看不明白的情緒。 然而不等孔不更開口,警衛那邊傳來些動靜。轉頭看去,卻是那些鹽商們想靠近,被警衛阻止了。 鹽商們見到霍崇看過來,當即就給霍崇跪下了,同時高喊著:“老爺,大老爺!要么還是讓黃河回來吧。再這么下去,真不行??!” 霍崇真不想搭理鹽商,最后還是忍住不快,過去讓人把他們拉起來,“不要急,這邊的事情我們會解決。你們莫要為了一己之私就耽誤全中國得解放?!?/br> 說完,霍崇叫上孔不更往回走。后面的鹽商根本靠近不了霍崇,等他們完全聽不到,霍崇才問道:“這邊我已經看到了,你覺得鹽商是不是都要完蛋?” 孔不更回答的斬釘截鐵,“若是這么下去,他們肯定要完蛋?!?/br> “為了他們自己,他們會出力修建堤壩么?” 孔不更皺起眉頭,想了一陣后搖搖頭,“主公,這個只怕是不行?!?/br> 霍崇其實還真的希望這幫士紳到了危急關頭能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土地,然而孔不更說不行,那就一定不行。判斷清代人的方面,霍崇相信孔不更的判斷會更加準確。不禁嘆道:“士紳靠不住啊?!?/br> 孔不更聽到這話,也不近苦笑:“主公,那些人的確靠不住。不過他們搞些歪門邪道,想寫投機取巧的門路,心思活絡的很?!?/br> 霍崇也沒多聽,就說道:“你在江蘇受苦了?!?/br> 孔不更竟然不接這個茬,只是問道:“主公何時會開始動手?這個需要石料,我說的混凝土乃是黏合石料的材料,而不是單獨用來建墻的材料?!?/br> 在江蘇看了情況,霍崇也覺得心情好上不少。在徐州城看了一陣,正準備離開。卻有送信的前來。原來是在松江停泊的西班牙人竟然提出購買火帽槍,松江那邊的人沒辦法決定,只能跑來詢問霍崇。 送信的并不知道霍崇在徐州,本是想通過徐州直奔臨淄,此時知道霍崇當然來求見。 霍崇聽完之后覺得有趣。雖然霍崇成長的時代已經是中國與美國爭奪世界第一的時代,西班牙人早就不被中國放到眼里。然而霍崇并沒有想到西班牙人這么快就跑來購買中國的先進武器。 重新帶領中國回到世界巔峰的感覺……還真的不壞呢。 “這里面還沒有價錢?!被舫缬挚戳丝垂?。 “是?;胤A都督,俺們那邊是想把價錢提高。此次前來是想弄清楚讓不讓賣?!?/br> “對外銷售武器,得經過朝廷委員會商議決定。便是有了旨意,也得由海關通關放行。所以我當下只能說,我覺得可以賣。至于價錢,不用特別高,要價那么高……旨意里面會寫清楚派誰與西班牙人談判?!?/br> 搞定了西班牙人的事情,霍崇心情有些愉快的離開徐州,趕回了臨淄。一回去,又是各種事情撲面而來。 霍崇在眾多事情中看了一番,就召開了委員會的會議。在會議開頭,霍崇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是不是覺得樹林,森林,是很少見的東西?” 這個問題一出,眾人一臉的‘又來了’的表情。 霍崇知道自己考慮問題與這幫家伙完全不同,不能怪誰對或者誰不對。完全是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雙方的不同立場。便是如此,霍崇只能選擇自己堅持的東西。 “那我說的更明白些。山區必須綠化,高地必須綠化。你們覺得誰能承擔起這個工作。這個工作需要的工作內容已經列出來了?!闭f完,霍崇把文件放了出來。 有些人根本就沒看。有些人看了片刻就放下了,只有少數才看完。 看得出,大家覺得人事權應該在霍崇手里。 這邊代理的戶部尚書韋伯看的有些訝異,心中又有些對這幫官員的嘲諷。不愧是窮人出身,完全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朝廷里面最高人事權當然在皇帝手里,所以韋伯根本就沒有吭聲?;舫缧枰哪耸寝r業部里面林業廳的頭頭,怎么也得正三品官。 而且在這份人事選拔中,這樣的人除了得知道怎么種樹之外,還得明白怎么搞林業知識培訓,得會建設出教授林業知識,培養林業官吏的學校。 韋伯就更不想插話。若有這樣的人才,韋伯倒是想讓這樣的人到韋伯自己手下來工作。 辛辛苦苦種樹有什么好的。到戶部和錢打交道不好么? 而且韋伯覺得這幫沒讀過書的家伙們現在的老實只是他們不懂權力,一旦懂得權力的滋味,就定然會干出些什么來。那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與韋伯不同的是,霍崇可不想看什么好戲。與韋伯相同的是,霍崇明白自己的這幫部下真的沒辦法理解發生了什么,也不理解霍崇為什么要這么干。 在霍崇看來,當下滿清的局面以21世紀標準,就是一場自然災難。在山東這么多年,霍崇眼見不到多少樹。到長江那邊,竟然也是差不多如此。 剛到了江蘇,同樣是沒有什么樹林。 樹去了哪里呢?不用說,肯定是被砍了,要么建房,要么當柴燒。 滿清人口這么多,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建設,生態環境只會越來越糟。生態環境越差,耕種環境越差。 然而霍崇有這樣的理念并非是霍崇自己從事過環境保護,而是霍崇通過學習和宣傳建立起這樣的認知。 想到這里,霍崇敲了敲桌子,“既然大伙這樣,我覺得咱們得加開一個學習班。讓大伙知道什么叫做環境保護,什么叫做可持續發展?!?/br> 話音放落,一眾之前看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家伙們立刻激動起來,“都督,俺們知道了,別上課行么?” 霍崇覺得這些家伙的態度也未免太真實了,真實群率直的好同志啊。帶著贊賞,霍崇笑道:“不上課是不行的。另外,我還要再確定一件事,要增加一個節日。就是植樹節!正好時間也是春上,以后每年都得有植樹節。植樹節,所有部門,所有部隊,所有學校,都要進行宣傳,宣傳內容是植樹造林,綠化家園。每個人都要盡量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這是命令,不用討論要不要做,只要考慮怎么做!” 韋伯愣住了。之前他與龔宇等人多次討論霍崇是個什么樣的人,龔宇都表示霍崇乃是馬上打天下,也要馬上治天下的主君。不成想連種樹這等事也是如此。如此強悍的作風,聽起來就令人佩服啊。 霍崇的朝廷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霍崇借用的‘學習型組織’的概念,既然是學習型組織,紀律就很嚴格。 命令一下,當然就得行動。不然的話學習委員們就得受懲罰了。 在山東,江蘇,浙江。只要華夏朝廷治理之處,立刻就行動起來。 鎮江的陳銘泰起床后,仆人已經把最新一期的《新華周報》放到了書房里。陳銘泰吃完早飯就去書房看了起來。 眼瞅頭版頭條就是要建立植樹節,尤其是植樹節里頭官府、軍隊、學校都要植樹的消息,陳銘泰嘆口氣。把報紙看完,陳銘泰叫來仆人,讓他去求見高龐。 弟子雖然還是弟子,但是高龐已經不是那個求學的學生,而是江浙總督。已經輪不到陳銘泰對高龐發號施令啦。 很快,仆人就帶回來了高龐的消息,高龐請陳銘泰前去總督府邸。 陳銘泰也不推辭,立刻就要出發。出門之前就見自己的女兒有些瘸著的模樣。這下陳銘泰大大不高興,但是畢竟心疼女兒,最后只是丟下一句“我不許你去當官”,隨即出門去了。 不愿意對女兒發火,見到高龐的時候還是難免心中想起女兒的事情,陳銘泰心中就有些火氣,“高龐,都督還是要馬上治天下么!” 高龐不明白老師為什么不高興,解釋道:“馬上治天下有什么不好?都督這是下的旨意,又是增加的法定節日。植樹節利國利民,為什么要植樹造林,都督在文章里不是寫的非常明白了么?!?/br> 陳銘泰并不想反駁關于植樹節的設置。實際上陳銘泰心中還頗為訝異,他真的沒想到霍崇這邊竟然言而有物,將目標與執行手段解釋的清清楚楚。 水土保持是指防止山區、丘陵區水土流失的工作。包括農、林、水利等方面的措施。 農業措施有:修梯田,培地埂,等高耕作,合理輪作、間作、套作、深耕,合理密植等。 林業措施有:封山育林,造林種草,按地形的不同部位營造護坡林、護溝林、護灘林、固沙林等。 水利措施有:修建塘壩,沿等高線開挖截流溝;進行溝壑治理、護岸固灘等。 就陳銘泰讀過的書里有關一點林木知識,以上的措施能做到的話,大概是很不錯的手段。 然而陳銘泰想起自己女兒竟然為了考公務員就放了腳,或者說是為了放腳而偷偷準備考公務員。這就一肚子氣。既然有氣,陳銘泰也不準備慣著高龐,“高龐,你不會是想讓我和你們一起去種樹吧?” 高龐愣了愣,感嘆道:“老師,你真是未卜先知啊?!?/br> “為什么未卜先知!你是無利不早起,請我過來,當然不會是讓我行軍打仗。剩下的大概就是怎么幫你。我左想右想,就覺得只有種樹這件事能幫你一下?!标愩懱]好氣的答道。 “那……老師可是要我做什么?”高龐試探道。 “你們已經要考公務員,我再問一次,你們真的要采用題庫的手段?” 高龐看著老師嚴肅的表情,笑道:“滿清不就是這手段么?科舉這么多年也就是題庫。我們的題庫還比四書五經更有用呢?!?/br> 所謂題庫,就是指考試的時候,很大一部分題目都來自于題庫。題庫內容預先設定,公開內容。 這次霍崇就采用這辦法。初級公務員考試一共三千道題,采取三千選二百的采題標準。提供了選擇題,填空題,問答題模式。 至于解析的大題,那是另外一碼事。幾道大題則是根據題庫提供的內容進行分析。 陳銘泰當然知道這是怎么回事,華夏朝廷對此并不藏著掖著,而是全面宣傳。報紙上連著好幾周都有過相關內容,陳銘泰可是仔細研讀過,并且理解了。所以陳銘泰被氣到了,“你們這是全然不將四書五經放到眼中??!” “老師,這件事上,都督有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备啐嫲言捳f了一半,故意吊老師胃口。 “什么比喻?” 高龐笑道:“哈哈。滿清入關!滿清入關之后,自有大儒跪拜。所以滿清要做的可從來不是為什么解釋,也不求百姓理解。做了天下,自然就有太多人去解釋?!?/br> 這話真的把陳銘泰氣到了。感覺臉火辣辣的發燒,陳銘泰一時不知道該說啥。 高龐也沒有說話,他回憶著霍崇說所謂‘入關學’的時候,那怪異的神色,與奇怪的停頓。有這樣的表現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霍崇有些事情沒有說盡。 高龐雖然看出了霍崇沒說出所有話,卻不知道霍崇到底沒說什么。如果知道的話,高龐肯定覺得‘豈有此理’。 霍崇所引用的‘入關學’乃是21世紀的事情,主要內容即西方歐美國家類比中國歷史上的大明朝,其他國家都是關外蠻夷。只要女真不入關,明朝就能通過其制定的體系讓自己獲利并壓制女真等關外民族。但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為什么中國始終得不到西方列強承認,只能受排斥?只要不入關,蠻夷干什么都是錯的,大明朝永遠看不起你。因此不必再一直反思自己哪錯了,入關就完事了,入關自有大儒跪拜。 高龐可不認為洋鬼子是什么‘天朝上國’。如果知道的話,必然是氣炸胸膛的。 入關之后有大儒跪拜,解釋滿清的合法性。那是事實,高龐必須面對事實。 什么叫做天朝上國?乃是中國的特別稱呼,根本輪不到外國承擔這樣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