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風險與機遇(二)
不管是滿清還是在外作戰的部隊,都以為霍崇此時正在準備著戰爭。在霍崇心中,耕戰是一體的。部隊在外作戰,幾乎搬空了淄川縣與臨淄縣庫房里的糧食。 為了能盡快讓倉庫能夠裝滿,為了讓生產食物的作坊能夠再次運營起來,霍崇只留下了最低限度的防御部隊,其他人都派去經營從那些進士家族奪來的土地。 以前霍崇對地主的印象來自于國民黨當政的時代,那個時代充滿了土豪劣紳,各個在地方上惡行累累,吃人不吐骨頭。 在康熙和雍正年間,局面完全不同。滿清的統治階級還有活力,這種活力直接體現在對于地主能有效管理。更直白的講,在這個時代,官紳是一體的。 官,指的是有實缺的官職。紳,指的是你得有土地有功名。士紳們不是簡單的土地主。如果家里沒人有功名,沒有舉人、進士、官員,地主們是很難做大的。 能找到好老師,考取功名的幾率就大增。所以地主們得先讀書,考慮功名。有了秀才這么一個起碼的功名之后,才能直接與官府對話和博弈。 考上舉人,等于是擁有了縣議員的身份。只要有機會,把錢使到了,就可以當官。 譬如登州鎮總兵謝賜履,他是舉人出身,當了官。最后當上了登州鎮總兵,當上了山東巡撫。這在滿清里面是舉人能當上巡撫的第一人。 如果兩樣都不具備,普通的土財主會遭到了‘官’和‘紳’的合力壓制。不用搞別的,光是買不成地,就可以限制住土財主擴大家業。 就拿霍崇為例,雖然霍崇本人有身官皮,可霍崇不是官也不是士紳,他只是個‘大戶’。 所謂大戶,指的是霍崇這類因為某些意外的原因獲得了機會,能夠掌握更多土地與資源進行營運。但是一有了事情,就會被官府勾結士紳將其殺豬吃rou的極少數的另類。 此時大漢政權地盤上,官員被蕩平,進士級別的士紳們被攆走。光是兩個縣,直接就空出來起碼三十萬畝連片土地。把這三十萬畝土地經營起來無疑是霍崇心中的當務之急。這……無疑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平臺最擅長的。 從霍崇明白自己不可能逃脫雍正魔掌的那一刻,他就從制定計劃開始準備。 情報部門的辛苦工作,意料之內與意料之外的廣大平臺成員提供了大量數據,加上天災的篩選。平臺已經擁有了一個名單。 親自向一個站點的人講完準備的稿子,霍崇看著這班人反應。信用 資金,就是資本營運的基礎。 霍崇自認為平臺不缺乏資金,也不缺乏技術與合作渠道。然而平臺本身不可能憑空創造出這么多有信用,能將計劃執行完畢的人。眼前的這些人里,又有多少能成為這樣的執行者呢? “霍爺,你是不是看不起俺們?”一位兄弟很爽快的表達了觀點。 “這位兄弟,俺相信你和在場的,都知道怎么使用自己的力氣。既然知道怎么用力氣,都知道得悠著點。身體用壞了,往后可用不成啦。所以,俺要是看不起你們,俺才不會費這番力氣請大伙來。俺不是說你說的不對,俺要說,俺很看得大伙。俺是真的看得起大伙!” 霍崇表達完自己的立場,繼續看著這位漢子。他身材并不特別壯碩,但是充滿了生氣。那種眼神看著就靠譜。 漢子稍微停頓了一下,想了想才繼續說道:“霍爺,俺知道你的名聲。你不肯占大伙便宜??赡阏f的種地的法子,俺們不吃虧就能大賺,可俺們要是吃虧,只怕要賠完吧?” “這位兄弟,你說得對。要是俺做不到說的那些,你們的力氣花下去,差不多跟白花一樣。凡事都得串成串,連成鏈。一個事過不去,前面干的都荒廢了。俺一直以來都沒有騙過人,俺只能說,俺的東西要么備好了,要么已經在備。剩下,就是看兄弟你愿意不愿意信俺?!?/br> 這幾十萬畝土地上的佃戶們大部分都選擇了繼續佃。不過還是有一部分不敢和霍崇在一起混。畢竟霍崇造反了。所以空出來的土地其實不少?;舫缡菦]有足夠人手種這些地,所以請來的這幫人,一人起碼要種幾十畝地。 這就意味著,霍崇這邊也得提供大量農業服務。種子、農具、肥料,甚至是一部分水利工程。人家對霍崇有疑慮并不意外。 眾人又低聲商議片刻,最后一位比較年長的起身問道:“霍爺,你愿意不愿意先發個誓言?!?/br> “俺!霍崇,若是想了有這件事之外的盤算,天誅地滅。俺!霍崇,若是能做不做,故意不給大伙許下的東西,天誅地滅!”霍崇爽快的舉手向天,發下誓言,不就是動動嘴么?霍崇才不信什么天誅地滅,要是發個誓就管用,投身p2p的人只怕得死9成以上吧。 然而見到霍崇如此鄭重發誓, 便是霍崇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最終肯參加這個大項目的也只有不到一千兩百。距離滿員一千五,還有三百的空缺。 時間就這么過去了,在霍崇得知錢清擊破了登州鎮總兵謝賜履率領的四千清軍,俘虜重傷的謝賜履的第二天,來自南邊的敵情消息也傳到霍崇這里。李樹德率領兩千清軍,殺向了臨淄縣。 從參謀部的計算來看,李樹德或許三天內就能抵達臨淄縣邊境。 這是個很簡單的計算題,就是先跑,后跑,再提供兩者之間的速度差,最后算出一個理論上的數據?;舫缟晕Ⅱ炈懔艘幌?,對于參謀部的整體水平表示了一定認可。 之后就是如何迎戰的問題?;舫缡掷镎嬲艽虻牟贿^三百,三百人里面還包括新招收的六七十號。這幫人出身也沒啥問題,但是他們投奔的理由貌似不那么正經。 活不下去,想當兵。 這時代有如此想法就比較意外。這可不是新中國,軍人本身就代表著道德、榮譽、進步、紀律。滿清時代,八旗兵代表著壓迫者。綠營也不是啥好鳥。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捻釘。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觀念。帶著這么一點人去對付2000人,真的不太合適。 正在想,參謀部拿出了一個防御計劃?;舫缬X得不行,想了想,索性答道:“部隊得出去,拖延住李樹德一陣。錢清他們大概還要五天才能回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