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他初中的時候就被盧清華嘲諷過,這下逮住了機會還不得還回去? 盧清華臉色僵硬,心中郁悶,扯了扯嘴角回敬:“你連第二都考不到,是不是也是不想考?” “呵呵?!蹦峭瑢W臉色一變,“反正我也挺滿足了,倒是你啊,以前不是說不考到第一都是差生嗎?不知道你什么時候能考回去哦!” 緊緊捏住筆,盧清華勉強說:“這次沒發揮好而已,下次發揮好了考第一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那行,下次一定要發揮好哦~” 盧清華:“……”可惡! 一班班主任并不是非常高興,別的老師都覺得很奇怪,全年級第一第二都在班上,這還不值得高興嗎? 易老師最近也太裝了吧? 但她并不是在裝,她現在的心情是喜憂交加,對這個第二名心懷憂慮。 站在窗戶外看著里面的學生,她著重看向了盧清華,見對方似乎沒有之前那么傲氣了,暗自點頭的同時,也不知道華鋒語這道藥有沒有用。 軍訓時那通電話之后,她專程托了人打聽到盧清華初中班主任的電話,向對方詳細了解了下這個學生。 兩個老師在電話里聊了在足足一個多小時,易老師對盧清華也有了個大概了解。 這是個天才,但眼中除了學習什么都沒有。 這可能跟他家里的教育有關系,因為從小就展現出不同尋常的聰明,他的父親對他格外嚴厲。 幾歲的時候,鄰居家的孩子找他出去玩兒,他父親就不允許他去。 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一,外面很危險,小孩子不要出去亂跑,親戚家那誰誰的孩子就被拐子給拐走了,現在都還沒找回來。 二,那些只知道玩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可不能被他們帶壞了,要知道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基于這個理由,盧清華的父親還特別喜歡拿《傷仲永》的事跡來警告(嚇唬)他,讓他千萬別成為仲永那樣的人。 盧清華甚至將《傷仲永》全文背誦,并默寫了一百遍,也不知這么個小孩兒是哪來的定力。 寒暑假的時候,父親會把他反鎖在家里,不準他出去玩兒;父親下班回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快步走到電視機旁,摸一摸機身有沒有發熱。 如果機身發熱,說明在父親回來之前,盧清華都在看電視,然后他就會受到責罰。 每天吃晚飯之前,盧清華必須背誦一篇課文才允許動筷,錯了就會被筷子打手心。 他的母親因為受不了父親的做法,兩人爭吵過多次未果后,感情徹底破滅,最后只能協議離婚,盧清華跟著父親,他的母親另外改嫁了。 父母離婚后,盧父似乎是為了向前妻證明他才是正確的,對兒子的教育越發嚴厲,本就聰明過人的盧清華還比同齡人更刻苦,導致他的成績越來越好,小學的時候就在全國性的競賽中得到過很好的名次。 見兒子這么爭氣,盧父感到很欣慰,為了更加專心地培養孩子,他甚至辭去了工作,全職在家照顧督促孩子讀書,除了讀書之外,其他一概事務都不讓孩子沾手。 如果盧清華看到地上掉了垃圾而去撿,盧父看到了還會責怪他浪費時間:“你除了讀書,不應該把時間花費在其他事情上面?!?/br> 后來,盧清華牢牢記住了這一條。 但他家也不是什么富豪之家,盧父辭職后失去了穩定的收入,存款并不夠坐吃山空。 但是盧父找了條新路子——募捐! 沒有看錯,就是募捐。 因為盧清華優秀,本地媒體都對他有所報道,后來盧父便把家里的困難跟媒體溝通,面對這種事媒體當然愿意幫忙,于是天才學生家境貧寒讀不起書的節目就播了出來,真有不少善心人士踴躍捐款。 后來網絡普及,盧父學會了發博客,便“真情實感”地炮制了一篇篇聲情并茂的文章發到了上面,表示他們有多不容易,孩子又有多刻苦。 刻苦向上的學霸總是能得到更多的同情,隨著盧父博客的影響力擴大,愿意資助盧清華上學的人也越發多了。 家里的條件漸漸好了起來,為了感謝那些資助者,盧父還常常把人們都請到家里來吃飯,讓盧清華挨個道謝。 一邊接受著孩子的感謝,那些人一邊夸贊盧清華又聰明又乖巧,真是品學兼優的代表。 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盧清華漸漸變成了現在這樣。 學習好就能得到夸獎,學習好就是好孩子,其他孩子成績不好,都不是好孩子,不應該跟他們接觸。 他讀書都是好心人贊助的,他必須要用盡全力好好學習,才能報答那些好心人。除了學習好之外,他也沒什么其他的優點,如果連學習都不好了,他就連唯一的優點都沒了。 了解到這一點后,班主任易老師感覺有些棘手。 盧父不愿孩子變成傷仲永所以嚴厲逼迫孩子學習,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老師擔心這種教育,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易老師也不知道,華鋒語的優秀能不能讓盧清華明白,并不只是死讀書才能取得好成績。 世界上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他的學習成績已經夠好了,有資格稍微緩一緩了。 換成別的孩子,易老師肯定不會有讓人緩緩讀書的想法,但盧清華……他實在太特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