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氏
趙嬤嬤不愧是宮中出來的,沒過一會兒便將那公子的身份打聽得一清二楚。 磨墨的少年郎喚作蔚自閑,是昭平蔚氏的小公子,今年將將弱冠。謝珣咬了咬嘴唇,問:“既是弱冠,也該去國子監了吧,為何還在洪都書院?” “郡主不知,蔚氏世代從商,這一代才出了個一心向仕的小輩,可在京都里無人脈,哪里進得去國子監呢?!?/br> 謝珣點點頭,瞇著眼笑:“那便把我排進書院,再找個與他離得近的住處?!?/br> 趙嬤嬤低頭應是,忽覺小郡主當是動了春心,離京也有一段時日了,自己也當傳個信給陛下了。 本朝以賢能為重,并不分性別,男女皆可入朝為官。因此天下書院皆可男女共讀,學習氛圍也異常濃厚。 叁月十九,是謝珣入書院的第一日,她坐在馬車上,氣定神閑地喝著茶。趙嬤嬤有些疑惑,道:“郡主不進去?” 謝珣彎彎眼:“不急?!?/br> 正說著,拐角處便出現了蔚自閑的身影。他背著書袋,頭發全部束起,身上穿著淡色的儒衫,一步一步走得穩當,當真是書生味十足。 謝珣算準了時機,瞧見他走到馬車邊便向下跳,好巧不巧,一頭栽向了他。 但許是蔚氏的小公子太過瘦弱,郡主的這一番動作竟使兩人通通摔倒在地。 “……”謝珣有些無言,昭平郡油水太過豐厚,她變得豐腴了些也無可厚非。 她趴在他身上,掌下傳來蔚自閑胸膛的溫度,她輕輕摩挲了一下,感受到輕薄衣衫下的肌rou紋理,心弦一動:這公子瞧著弱不禁風,但身子摸著卻硬朗。 正想著,頭頂卻傳來了悶哼聲,想來是被她壓得久了。謝珣被侍女扶起來,又使小廝拉起蔚自閑。她平日最是自傲,這一次想要同小公子來一場撲進懷里的邂逅,哪成想變成了撲倒柔弱少年的猛虎。她有些臉紅,當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正想著,蔚自閑開了口:“草民謝過郡主?!?/br> 少年聲音如同潺潺流水,謝珣抬眼望他,正看進一汪透徹的清泉,還帶著絲絲春風,直吹進人的心里。她紅了臉,擺了擺手:“無礙?!?/br> 謝珣輕輕咳了聲,想到了什么似的,問他:“書院都曉得我要來?” “是,昨日院長吩咐下去的?!敝x珣此人說話做事都帶了些氣勢,蔚自閑不但沒被她壓住,反而還有些不卑不亢,倒是讓人心生好感。 謝珣依舊昂著頭,想同他多說幾句話,一時口不擇言:“公子可習武么?身上摸著十分硬?!?/br> 一旁的趙嬤嬤臉黑了一半,有些氣郁。昭平郡主大大咧咧,向來隨心所欲,只是這一回說的話,也太不雅了。 蔚自閑身子僵硬了一瞬,想這郡主屬實不大自重,他眸色淡淡:“家里請了習武先生來強身健體?!?/br> 謝珣自然也知曉自己說錯話了,但看著他冷傲自持的模樣愈發歡喜,不愿輕易放過他。她又裝作無意一般道:“公子可愿帶我一同去找先生?” 她一副十分苦惱的樣子:“我方才來書院,想找個熟悉點的人?!?/br> 若說熟悉,她同院長也聊了幾日,總比跟蔚自閑熟悉。然而謝珣臉皮厚,就想著要同他多接觸。 少年郎微垂眼眸,面龐沉靜:“郡主請?!?/br> 謝珣有把握,她身份尊貴,對蔚氏有益,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拒絕。 她勾起唇角,十分矜持地略領先一步,朝書院里頭走去。 她早已安排好了和蔚自閑同一個先生,此時不過是拜訪院長一番,她同院長寥寥幾句便急匆匆地出來,她怕蔚自閑先走了。 蔚自閑立在樹蔭下,遙望遠處。 謝珣走過來,有些好奇:“蔚公子,你在瞧什么?” 他淡淡開口:“回郡主,劉先生向來重禮,而此時已過了上課時間?!?/br> 她十分義氣,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你放心,有我在?!?/br> 蔚自閑微微點頭,同她一道扣響了門。劉先生一縷山羊須在下巴上,眸中透露出厲色,見了兩人只是擺手:“去后頭站著?!?/br> 謝珣睜大眼睛,在國子監都沒人敢這樣對她,更何況是在這里。她要同劉先生理論,卻冷不防被身旁的少年扯了扯衣袖,他搖搖頭,率先向后方墻壁走去。 謝珣雖沒了同美少年共坐一桌學習詩書的樂趣,但想到兩人罰站在一起也是一樣,便也樂呵呵地過去了。 少女一身華裳,面若桃李,引得周邊的人紛紛回頭。眾人不由竊竊私語:“那邊是昭平郡主?真是好顏色!” “她可是和陛下……” “呀,她也被蔚自閑迷了么?” 劉先生拍了拍桌子,沉下臉:“安靜?!?/br> 謝珣在一片寂靜中拉了拉蔚自閑的衣袖,見他望過來,便彎著眼睛笑。 蔚自閑疑惑,不曉得她在作弄什么。但他向來不愿在課堂上言語,便微微撇過臉。 哪知謝珣愈發過分,竟順著他的衣袖,悄悄勾了勾他的手掌心。 酥麻的觸感在掌心中溢開,他猛地緊握成拳,眼睛分毫不斜視,只是輕聲問道:“郡主?” 他已是覺得謝珣不自重,在這等場合也可對男子動手動腳,心里又添了絲對她的不喜。 謝珣不知心中的少年郎對她的感覺,仍是眨著眼睛調皮地笑:“還回來了,方才你也拉我了?!?/br> 她指的是蔚自閑勸她不要同先生爭論。 他應聲,見謝珣確實放開了她的手,便不愿再說話。 先生開始講解起《春秋》,他確實是大儒,所講內容便是比之國子監,也要小勝一些,難怪近年來榜上進士多來自洪都書院。 歇了會沒說話,謝珣又開始作妖:“蔚公子,我沒有書?!?/br> 若是趙嬤嬤在此必定驚得瞪大眼睛,謝珣自小養在宮中,女帝親自教她讀書,《春秋》便是沒有倒背如流,也早熟悉了。 少女懷春,她就是想多和他說說話。 然而她選錯了地方,劉先生一枚書簽投擲過來,語氣不掩怒氣:“煩請郡主出去?!?/br> 謝珣扁了扁嘴唇,瞥見少年唇角彎起,心中反倒沒什么氣性,只顧感嘆他的好顏色,又見先生實在生氣,只得轉身乖乖地出去了。 蔚自閑看著她裊娜的背影,瞇了瞇眼睛:郡主雖不大自重,但到底是尊師重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