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飾演反派續命[穿書] 第98節
她初入江湖,未殺一人,不僅刀口無血,整個人也缺乏一個殺手該有的煞氣。 她所在的刺殺團全軍覆沒,因此除了她的主人之外,這世上已再無他人知道她是一個殺手。 但最重要的是,挽風有完美的能近身小女皇的身世。 她原本是書香門第之女,只因當年家中無辜卷入朝堂爭斗被發配流放。新皇登基,便有人舊事重提為她家翻了案。 雖已翻案,但她家滿門一百五十幾口,如今只剩她一人。 她本就對那廟堂心存怨恨,復得榮光,也難以抵消常年盤踞于心頭的怨恨。 所以,她是那些想要推翻荀溯想要推翻小女皇之人最好的刀。她無所顧慮,滿心怨憤,刀尖向前,絕不回頭。 挽風很順利的通過了篩選,進入了皇城。 她進入皇城之后,成為了最低等的負責灑掃的宮女。 她負責灑掃,連灑掃的地方都是離小女皇最遠的地方。每日晨鼓鐘響,她便跟著小姐妹們在各處太妃處打掃。 按照規矩,這些服侍過先帝的老人是不應該留在這宮里的,能留在宮里榮養的唯一一個人只能是現在的皇太后。 按照規矩,這些太妃們有一多半應該追隨先帝而去,而另一小半將會送去佛寺,青燈禮佛一輩子。 小女皇卻似乎十分的寬宥,不僅允許人留在宮里,一應吃穿用度都還是好的。 這事情荀相也沒管。 荀相一向不管這些個小事。 挽風認真努力的做著自己的工作,等待著屬于她的機會。 很快,她便得到了機會。 與小女皇一母同胞的小皇子生了怪病,連日高燒不退,御醫們束手無策。 挽風便在皇太后的大殿外磕頭求見,等頭終于磕破了,她也終于得到了面見皇太后的機會。 這是她第一次看見這個國度權力頂端的所有人。 有荀溯,有小女皇,有皇太后,還有皇太后的母家,戶部尚書左思源左大人,她的主人。 她確實有辦法醫治小皇子的怪病,因為這場怪病本來就是左大人給她的機會。 她謊稱當年流放途中,家中數口人曾染上過怪病,她也是染病者之一。那怪病的情況跟小皇子一般,初時只覺得四肢酸痛,到后來便開始每夜每夜的高燒不退。 被稱為怪病,是因為那高燒只在半夜發作,到了旭日東升之時,人便頃刻間無事。待至半夜又開始循環往復。 這么過了半個月后,便開始整日整日的高燒不退,而后她的家人們便開始一個一個的死去。 她是幸運的,因為她最終走到了流放地,碰見了當地的巫醫。 巫醫給她配了一副極其簡單的藥,一劑下肚,藥到病除。 左思源左大人沉眉肅目道:“要是你一劑下肚不能藥到病除,你今天便只能交待在這里了??蛇€敢試?” 挽風五體投地道:“敢試?!?/br> 一劑下肚,藥到病除,她便成為了小皇子身邊伺候的貼身宮人。 小皇子不過兩歲的年齡,正是調皮的時候,她便跟著小皇子上上下下的跑,將這皇城跑了個遍。 因為皇太后總臉色肅穆,規矩又太多,小皇子一般不往她那處跑,他一般都會往小女皇那兒去。 他雖然小,但非常會看臉色,跑去之前先會著挽風去瞧瞧荀相在不在,皇姐是不是在忙,此刻去皇姐能否有閑暇搭理他一二。 因為小皇子的關系,挽風便開始有了很多的機會接近小女皇。 很多很多的機會,包括夜半小女皇哄睡小皇子后,招招手讓她近身過來將小皇子抱走時。 挽風步步上前,挽手捏住了藏在袖中的那把刀。 小女皇恍然不覺,仍輕輕拍撫著躺在她膝上的小皇子。小皇子咂咂嘴,轉了個身,輕輕的笑著咧開了嘴,小女皇便就著那角度去拍她這小弟弟的背。 同樣是孩子,小女皇也不過是八九歲的孩子,此刻慈和的目光仿佛為她鍍上了一層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慈愛。 這是與她年齡格格不入的氣質,不太像是長姐,更像是一位母親。 挽風愣了一秒。 她想起了她久未想起的親人們。她的長姐,她的哥哥,她的母親,還有她那須發皆白的太奶奶。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因此就算是流配之路千難萬苦,她依然得到了家人力所能及的最好對待。 新皇的寢宮里,薄紗簾隨著窗外的涼風輕輕的飄揚,她看著面前那撫慰著弟弟的小女孩發了呆。 一個合格的刺客,接下任務便當不問因由,盡全力執行。 但此刻,她忽然有了一些疑惑,一些不應當屬于刺客挽風的疑惑。 為什么她需要刺殺小女皇?為什么? 她只是一個孩子,繼位時日雖短,但并無錯處。 她雖是一個孩子,但她每日都在努力的學習如何勤政愛民,努力的學習著明君應該有的樣子。 即使很忙很忙,她仍會笑瞇瞇的對待來找自己的小皇子,仍會在睡前騰出時間來輕輕的撫慰著這個雖然一母同胞但卻是她最大敵人的弟弟。 小女皇其實很清楚,有許多許多的人認為她那兩歲的弟弟如果能繼承大業,一定會比她更正統,更合理,更能受百官敬仰天下愛戴。 但她仍然心無芥蒂的疼愛著她的小弟弟。 挽風微微的抖了抖手,便將那匕首收了起來。 她錯失了一次大好機會,可她實在需要想一想這任務的意義。 挽風抱起小皇子,輕輕的朝著小女皇鞠了個身子后,緩緩的退了下去。 殿外夜空蒙蒙,無星無月,像是挽風此刻混亂的心。 她的任務,是刺殺女皇。 因為接近荀相刺殺荀相的難度太高,所以他們便讓她殺掉荀相手中的那位傀儡。 可是,傀儡有什么錯呢? 殺了一個傀儡,還會有下一個傀儡。 荀相不死,廟堂的問題根本不會得到徹底的解決。錯不在這個小女皇,從頭到尾,錯的都是那權傾朝野獨斷專橫血腥暴戾的荀相。 挽風覺得,她應該做更正確的選擇。 中秋夜宴。 小皇子有些鬧肚子,離宴數次又歸來,但他依然不肯走,他要等著她的皇姐一起。 挽風便只能隨著固執的小皇子來回來去的離開又歸來。 也是這樣,她碰到了第一次近身荀相的機會。 荀相醉眼微醺,袍服微散,行走在長廊上與匆匆往回跑的小皇子狹路相逢。 荀相伸出手,擋住了小皇子的去路,然后他用清冷的音調道:“回去?!?/br> 小皇子無法無天,卻最怕荀相不過,更何況此時荀相還用了最清最冷的音調來命令他回他的宮殿去。 小孩蔫頭耷腦,小眼睛卻溜來溜去,看起來正在想什么別得能夠曲線救國的主意。但荀相說:“回去!” 語氣更冷,冷得小皇子一瞬間放棄了所有的主意。 他乖乖站在那里,嘴巴一撇一撇,委屈又難過。本來今夜就不太舒服,忍了這么久其實只為跟皇姐一道回宮的,卻現在要被荀相給轟回去了。 小孩很難過,雖然害怕面前的男人,但小眼淚比他還不爭氣,搶先吧嗒吧嗒的流了出來。 挽風便借著這個時機上前,邊哄小皇子離開邊為小皇子拭淚。 她一只手擦著淚,另一只手牽著小皇子微微的抖了抖。就在她想要轉身的時候,一個小小的身影擋住了她的路。 小女皇不知道什么時候走了出來,并按住了她的兩只手。 取過了她一只手中拭淚用的絹帕,又將她另一只捏著小皇子的手拂開去。 拂開她手的時候,小女皇輕輕的點了點她那藏在袖中的刀柄,挽風突地一怔,如臨雷擊。 這是小女皇對她的提醒。 她知道她的目的,便點了點那匕首的柄提醒她,不可以。 小女皇與荀溯告罪,帶著抽噎的小皇弟揚長而去,暫時離席。 等終于哄睡了小皇弟后,女皇便將挽風喚了進來。 挽風默默跪下,叩首向塌上坐著的那個小小的身影。 她已經俯首叩拜過無數次小小的女皇,而唯有這一次她滿懷敬意,滿懷感恩,滿懷著對女皇寬宥的崇敬。 她俯在地上時,便聽見塌上那還未長成人的小姑娘輕輕的嘆了一聲道:“起來吧?!?/br> 音色還是孩童的音色,但語氣里已經有了許多屬于大人的悵惘。 挽風便站了起來。 小女皇不欲吵醒她那小皇弟,便輕輕扶起小小的頭顱,將他安放在了塌上。 她緩緩爬到床邊坐下,對不遠處的挽風疑惑道:“你不是來殺我的嗎?” 挽風霍然抬頭,望向面前那小小的身影。 褪去華冠華服的小女皇沒有了被裝點出的氣勢,此時只著中衣坐在床沿,看起來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姑娘。 小姑娘沖著挽風艱澀的笑了笑:“舅公跟你說第一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了,你是派來殺我的?!?/br> 皇弟病危,太后六神無主泣不成聲。荀相對小皇子從不掛心,活著或死了他都沒什么所謂。清裕雖然心中著急,但因為自己還需端著女皇的體面,所以她眸子里的淚潤出又被忍進去,再潤出又再被忍了進去。 她雖然沒有哭,但她的心情跟太后是一樣的。 舅公卻跟他們不一樣。 小小的孩子,最天真也最敏感,往往能夠直覺出人們的虛情和假意。 清裕不懷疑舅公對她皇弟的疼愛之情,畢竟,她清楚知道像她舅公那樣的老臣是將王朝所有的希望放在她皇弟身上的。 所以,當舅公愿意讓這個名叫挽風的宮女冒險一試時,她便已經知道了,這個宮女是舅公他們的人。以近身伺候小皇子為幌子,其實目的只是為了接近自己。 清裕笑了笑,對挽風道:“其實你是第四個?!?/br> 這不是清裕第一次面對刺殺,挽風是第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