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英靈物語、狂烈(SC,1V1,黑道強?。?/a>、宿主每天只想跟我談戀愛[快穿]、偏要繼承家產、偽裝好人那些年快穿、游戲人物也要選秀出道、男主的病弱長子[快穿]、我靠飾演反派續命[穿書]、風禾盡起(古言 1v1)、離婚后我被迫和前夫秀恩愛[娛樂圈]
那根柱子上幾道重要的水位警戒線刻度早已被腐蝕得不成樣子。 這種情況下,水文站的官員怎么可能不發現異樣? 除非他們都是瞎子。 發現異樣之后,秦鶴洲當下就命名手下可調動的四十多個暗衛去全面搜查, 這一查,就查出了個驚天漏洞,涉事人員前前后后高達百余人。 其中,首輔謝鈞以及在內閣擔任高職的幾位大臣赫然在列。 這幾年間,他們貪污了地方知府上貢的銀兩數百萬金,足足有半個國庫之多,這是多么駭人聽聞的一個數字? 原來三年前,治水大臣被調換之后,兩位新派去治水的大臣都是從內閣調用的人,他們與謝鈞私下交好,再加之恒江洪災有前人栽樹,被治理得很好,已有七年沒再泛濫過,所以他們做出了一個膽大包天的決定,那就是, 將預治洪水的那波公款中飽私囊,結果導致了這三年間治洪物資供給不濟、前后斷層,而地方知府迫于謝鈞以及內閣的壓迫也不敢有異議。 所以洪災真正爆發的時候,治洪大臣擔心朝廷怪罪下來,這才瞞上不報,最后使得數以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萬畝田地被淹沒。 從鋪線到收網,秦鶴洲前前后后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最后他將當地的知府、水監官與幾位作為證人的漁民百姓一道帶回了京城。 在人證物證確鑿的情況下,皇帝當場龍顏大怒,給了秦鶴洲御賜的令牌,將他任命為朝廷的特使,擁有抓捕犯官以及搜查私邸的特權。 于是秦鶴洲當下就聯合司禮監的人將謝鈞位于京城的府邸給抄了,其中發現書畫名跡、侍女美婢、珠玉好玩不計其數,大多來自地方知府的上貢和貪污的朝廷公款。 另在京城郊外以及江南各地發現謝鈞私邸,大大小小,共計二十余間。 當秦鶴洲在陸府緝拿謝鈞的同時,那張名單上涉及的所有內閣大臣也被一網打盡,在將他們押往大理寺的同時,司禮監手下的暗衛全盤出動,將他們的私邸抄了個干凈。 與謝鈞有私交的朝廷命官皆被革職查辦,其中自然也包括都察院御史傅文和以及他手下的一百名監察御史。 而秦鶴洲因糾察有功,被皇帝任命為了新的都御史,他將徐子陵任命為僉都御史,又重新招募了百余名監察御史,在皇帝的授命下,徹查、整治朝廷官員。 那段時間是大魏自建朝以來最為腥風血雨的一段時間,數百名官員被革職查辦,內閣勢力被連番修整,朝廷經歷了一次大換血。 自此,謝鈞與內閣獨大的時代徹底過去了。 許多老臣因經不起折騰而選擇主動請辭,太傅陸鴻朗雖然在貪污風波中把自己摘了出來,但是因和謝家聯姻一事仍被歸于謝鈞同黨,后皇帝因顧念他先祖的功勛保留了他的官職與爵位。 但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大魏的天已經徹底變了,內閣被削之后,皇帝又重掌大權,而他手下的兩大監察部門讓所有官員都望而生畏。 其中最怕的便是秦鶴洲和他手下的十三道監察御史。 而這位出身寒門,卻高中狀元,結果在三個月內將大魏王朝攪得天翻地覆的都御史也成了街坊傳聞中最傳奇的一位人物。 只是,關于他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 在謝鈞被流放邊疆的前一天, 刑部關押高官的昭獄中,“噠,噠,噠”,極有規律的腳步聲在潮濕的牢房過道中響起, “秦大人,就在前面?!豹z吏提著一盞燈在前方為秦鶴洲帶路。 在走廊的盡頭處,獄吏停了下來,用鑰匙打開了有些腐朽的鐵鎖,發出一陣“叮鈴哐啷”的碰撞聲。 透過銹跡斑斑的欄桿依稀可見鋪滿甘草的地坐著一滿頭白發、佝僂不堪的老人,沒有人會認出來他曾經是權勢滔天的內閣首輔。 在打開了牢房后,幾個獄吏將他帶了出來,他在秦鶴洲與司禮監暗衛的看管下登上了押往邊島的馬車。 而謝鈞在登上馬車的那一刻,卻突然回過頭來,一時間與秦鶴洲四目相對,只是如今謝鈞那雙已經老朽混濁的眼睛里蘊含了太多復雜的情緒, 秦鶴洲朝他笑了笑,“你這是還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嗎?” 謝鈞的那雙眼睛在他身上來回打量,片刻后,發出了如老樹般干枯腐朽的聲音,“你現在一朝得意......” “這可真是冤枉我了,”秦鶴洲忽然出聲道,只是未等他說完,謝鈞又打斷了他, “我經歷了三代帝王,祖上世代為官,從進士二甲考入翰林院,散館后成為了翰林編修,幾年后進入了內閣,作過太子輔弼,最終走上內閣首輔的位置,當了近十年的首輔,這么長一段時間內,我在宦海沉浮,步步為營,” 說到這他忽然笑了起來,笑聲中透著一股凄涼, “......可還不是落得如今這個下場,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我的今天未必不是你的明天?!?/br> 說完這句話時,謝鈞回過了頭,伸手撩下了馬車的簾幕。 秦鶴洲沉默地望著他的馬車逐漸遠去,那是他與謝鈞最后一次會面。 文昌十年,首輔謝鈞被貶去官職,流放邊島。 文昌十一年,謝鈞于前往邊島的途中病逝...... 謝鈞被流放的那一天晚上,有一位“貴客”登門拜訪了陸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