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民宿通古代 第211節
棗花兒說:“我們是今年第一次自己正八經的過日子,沒有準備,明年我們夏天就多多撿柴,一定可以更好?!?/br> 他們今年光想著要攢吃的,都是挖菜,撿柴反而沒那么多,但是以后不會了。日子慢慢過去來,他們會摸索出來的。 宿寧看了這個懂事兒的小姑娘一眼,說:“你倆相依為命,要有商有量,雖然你弟弟是男孩,但是你也不能都聽他的,倆人商量著拿主意?!?/br> 狗蛋兒:“……我才不是那種是個男娃就覺得自己了不起的。我很好的,我都聽我姐的?!?/br> 棗花兒翹翹嘴角笑,說:“我知道的大哥?!?/br> 宿寧:“那行,我走了?!?/br> “大哥……”棗花兒猶豫著開口。 一般都是狗蛋兒跟宿寧交流,棗花兒不熟悉也不開口的,但是這次倒是認真的看著宿寧,紅著眼睛問:“大哥,你為什么對我們這么好啊?!?/br> 宿寧沉默一下,若有似無的笑了笑,就在兩個孩子以為他不會回答的時候,他開了口:“也許,小時候我也希望有人這么拉拔我一下吧?!?/br> 兩個小孩兒愣住。 “行了,這次是真的要走了,我再不回去,也有人該擔心了?!?/br> 倆人趕緊出來送宿寧,宿寧走的很快,不知道為什么,他有點想念甄明珠了,雖然才出來這么一會兒,但是就是想念了。 兩個孩子看著他的背影,都揉了揉眼睛,從來沒有人對他們這么好。 “大哥是個好人?!?/br> “我知道?!?/br> 兩個小孩兒默默的回到屋里,深吸一口氣,很快的把東西收起來,該鎖的鎖起來,不大的柜子竟然放不開。兩人拴著門,換上了新衣服,新的衣服好暖和啊。 宿寧給了這些東西和銀子,讓兩個小孩兒的生活一下子就有了大變化,心里也踏實起來。 其實之前,他們好擔心自己慢慢的花光了錢,又要跟以前一樣做小要飯的,甚至還想,要不要換個便宜的地方住,但是因為宿寧大哥的到來,這一切都解決了。 這些東西這些錢,一下子就讓他們的冬天不難過了。 而棉襖被褥又不是用一年,可以說一下子就讓他們緩過來了。 許多許多年以后,狗蛋兒有了出息,棗花兒也過上了順風順水的日子,那個時候他們想起自己幼時得到的幫助,都深深感慨自己的幸運。 同樣的,他們日子過得十分好之后,也樂意幫助別人,就像是,自己曾經得到的幫助那樣。 當然啦,那也是他們長大的事情了,現在兩個人還是感動的眼淚汪汪的兩個小孩兒,倆人在家試衣服,就聽到有人敲門,棗花兒問:“誰啊?!?/br> “是我,隔壁的李大娘?!?/br> 倆人趕緊出來開門,老大娘一看他們穿著新棉襖,呀了一聲,驚訝:“這是來給你們送衣服的?這衣服看著真好啊?!?/br> 兩個小孩兒點頭,棗花兒說:“大娘進來坐,我剛才試衣服呢?!?/br> “行,那啥,剛才他給我家一包糖……”其實她過來也是為了這個的,她說:“這東西太貴重了,他是你們啥人???親戚么?” 狗蛋兒搖頭:“不是的,其實我們當初是萍水相逢的,但是大哥是個好人。以前就幫過我的,看我們過得容易,偶爾會接濟一下我們?!?/br> 他又說:“大娘,這糖你拿著吧,大哥給了就是好心,您怎么可以不要?!?/br> 老太太猶豫了一下,說:“那行,我收著,以后你們有什么要幫忙的,就叫大娘?!?/br> “哎!” 第86章 都很好(一更) 因為宿寧的幫助,小姐弟倆整理了自己的東西,終于把心穩妥的放下了,其實即便是宿寧沒去看他們,他們也能扛過的,他們這花了一筆錢主要也是因為冬日里置辦了一點柴火和棉襖。 棉襖才是大頭兒,今年天冷,實在不能不添置。但其實,添置完了,雖然也不說多厚,但是剩下的沒什么花大錢的項目了,而棉衣也不用每年都添置,所以他們日子其實過得下去。 不過小孩子以前過一天活一天,根本沒過過日子,一下子買了棉衣,心里虛的不要不要的,這段日子他們兩個的心每天都是七上八下的,心里不踏實,生怕再有什么大事兒用錢。 不過他們沒遇到什么大事兒,倒是因為宿寧的到來而一下子緩解了心里的不安。 兩姐弟曉得,他們如果沒有十分急于用錢的地方,基本上,以后的日子還是很穩妥的,畢竟,他們都有二十多兩銀子的家當,而隨著他們的年紀漸漸長大,工錢在增加,而下個冬天,他們也不需要買棉衣棉被這樣的大件兒了。 再一個……宿寧拿過來這些東西,能頂不少開銷的,像是鹽就有好幾包,他們兩個用的省,這些能用一年了。這就不用買,還有那些吃的,他們一個月不買吃喝也是可以的,當然,他們也不舍得這么吃。不過這算下來,他們每個月的工錢的,能剩很多了。 等鄰居大娘走了,棗花兒又打開柜子,看了一會兒,開了口。 “弟?!?/br> “嗯?” 棗花兒認真說:“我有點事兒想跟你商量?!?/br> “你說?!?/br> 棗花兒:“這面條大米,咱留著,就隔三差五的改善一下生活,要不然,我們是一年都舍不得買一次吃的?!?/br> 這話不假,狗蛋兒點頭,繼續聽他jiejie接著說,棗花兒:“但是我看著白糖,咱家用不上,白糖是好,但是吃不吃其實也不影響啥,就是甜個嘴兒,還不像大米面條有營養,你說,我們賣掉好不好?” 她趕緊說:“姐知道這是大哥來看你才準備的,但是我想著,如果我們能多存點錢,也多點依仗,你大了之后娶媳婦兒都多點家當?!?/br> 狗蛋兒看著他姐,他姐從來都是為他著想,其實啊,他們明明是相依為命啊。 他認真:“那行,賣掉,我看著有三四斤了吧,我們給賣掉換了錢存著?!?/br> 棗花兒:“不止三四斤斤的,我們抓一把出來,留著過年的時候泡個糖水喝,甜甜嘴兒,剩下的拿去賣掉?!?/br> 兩人互相對視一眼,又翻看起來:“這鹽真好?!?/br> 這個好,但是他們不舍得買掉,這種東西不好買,那是不賣的。 “其他的……這個是臘rou,我們也自己留著吧?!?/br> 這樣的東西是他們不舍得買的,但是又能放住,所以倆人決定不賣了,看來看去,再就是幾塊點心沒必要留,倆人之前嘗過一次,這次不打算留了,撿出幾塊準備明天掉到鋪子給東家和少東家。剩下的也一并裝上,難得請假早點回來。倆人也不耽擱很快的鎖門去了鋪子。 棗花兒倒是沒預估錯,這不止三四斤,一上稱正好差一點是五斤。 姐弟倆互相一對眼兒就知道,差的肯定是他們抓出來那一小把,不過因著這白糖品質好,鋪子按照五斤收了,給了個十兩。一斤白糖足有二兩銀子,給姐弟倆震驚的眼睛都發直了。 剩下的點心,稱一下是正好三斤冒點頭,拿了個三兩。 點心壓了點價錢,不過白糖不夠數,所以姐弟倆還是高興的。 窮人家可能吃一塊點心就是一兩,但是這足夠窮人家一個月的嚼谷兒了。掌柜的按照這個價錢收了,也是合適的。兩姐弟在一回家,發現自家的存款飛速上漲到了將近三十七兩,這么多銀子,他們這一輩子還沒看過了呢。 兩個人哆哆嗦嗦的藏好錢,高興的笑了出來。 不過第二天去鋪子里,倆人倒是都換上了厚棉襖和皮靴子,這樣的衣服,可暖和了,跟他們之前買的棉襖完全不是一回事兒,那個還不是新的呢。 這個棉襖和棉鞋,真的好舒服啊。 倆人一過來,就被少東家盯住了:“哎……你們這衣服……” 他趕緊上前:“我看看?!?/br> 他們家開布坊,成衣也有,不算多,不過看這個倒是挺特別地,立刻湊了上來。 狗蛋兒笑嘻嘻,說:“少東家,東家呢?我給你們帶好吃的了?!?/br> 這時東家從里屋出來,視線倒是不在點心上,也是一樣看中了衣服:“哎你們這衣服讓我看看?!?/br> 果然是父子,說的都一樣。 “咱們這邊沒啥這種款式,爹,你看是不是京城那邊的?” “這看著倒是保暖?!?/br> “特殊是特殊,不過不耐看,上下水桶?!?/br> 父子倆就這么研究起來,老東家也問了起來:“這是你家昨日過來的親戚送來的?” 這兩個孩子什么家境,他是曉得的,不然也不會給一個合適的學徒工錢。旁人家可沒有他們家給的多,不過這兩個孩子干活兒仔細認真也是真的。 “不是親戚,是以前幫助過我們的一個大哥,他從外地過來看我們,給我們留了一些東西?!惫返皟航愕軅z還是有數兒的,有些話也沒說的那么詳細。 不過老東家倒是的詫異的看向了狗蛋兒,暗道這兩個孩子運道是真的不錯,能夠遇到好心人。 畢竟,這念頭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哪里會管別人。 但是這倒是能給他們送東西,想來家境也應當是極為不錯的。 “既然是恩人,就好好處著?!?/br> 狗蛋兒點頭:“大哥最好了?!?/br> 老東家笑了出來,他說:“嗯,你們在我這里,也得努力學,學成了手藝,攢錢開一間布行都行的?!?/br> 兩個小孩兒都雙雙搖頭:“那哪兒能啊,不敢想,這要好多好多錢把?” 老東家小,他半大小子的兒子少東家也跟著笑,說:“所以說你們要認真學啊?!?/br> 棗花兒:“會的!” 她揮舞拳頭,沒有女兒家的做派,說:“我們一定可以的?!?/br> 后來的后來,他們家還真是干上了這個行當,不過,倒不是因為他們開了一個布坊,而是因為……棗花兒嫁給了布坊的少東家。不過那都是五六年后的事兒了。 現在,少東家是個十三四的半大小子,棗花兒也才十歲冒頭兒。 那些話,都是后話。 兩姐弟還在兢兢業業攢錢呢。 而他們兩個雖然年紀不大自己住,但是因著掌柜的這邊人厚道,鄰居又處的可以,日子倒是越發的好了起來…… 棗花兒狗蛋兒兩姐弟的事情,宿寧回去之后簡單跟甄明珠說了一下,甄明珠記在心里,就沒太問的更多,不過第二日中午雪停了,甄明珠倒是找了大夫來給三個孩子看病。 這個大夫也不是旁人,是剛到驪山的于清寒。 他是今天剛到的,行李還沒放下就來春山客棧了,李桂花也是見過于清寒的,曉得于清寒是一位十分厲害的神醫,于清寒的幾個孩子做了詳細的檢查,最后甚至還化驗了血和尿。 他們這邊倒是不用等,當天晚上就出了結果。 這三個小孩兒,沒有太大的問題,他們一直肚子疼,跟甄明珠猜的沒有錯,那是因為肚子里有蟲。另外小朋友有一點點營養不良。這不意外,他們家吃的好,也不過就是這一年的好事兒,而且好與不好也分跟誰比,其實算不得頂頂出眾。 不過也因為這件事兒,于清寒倒是又安排送來了一批打蟲藥過來,除了分配給大山坳子村,也打算在周遭分一分。倒是宿寧攔住了于清寒。 “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你這樣貿然上門送藥,人家會覺得你不懷好意,甚至吃都不會吃。你別以為你去賣了幾次東西,人家就能信得過你。你沒發現,我們每次去賣東西,一些小媳婦兒都不在嗎?” 于清寒:“???” “村里也不是那么放心我們的,人家害怕我們不懷好意呢。雖說窮人家的孩子養的糙兒,但是也是自家娃兒,不會貿然吃別人的藥。你如果聽我的,咱們也不差這么幾個月,年后再去。就當做糖,正常分給孩子們。反正我們每次去都會分一點吃的,讓小孩子喊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