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眾大臣忙答應下來,同時看向沈嘉,疑惑為何這種事情會找到沈嘉頭上,皇上可從未有過這樣小孩子脾氣的時候,昨日才下旨將沈嘉外放,今日就離不得他了?那沈嘉還走得了嗎? 之前諷刺沈嘉的官員默默退入人群中,暗惱自己心急嘴快,太沉不住氣了。 沈嘉懷疑趙璋是故意用這種方法來打破流言的,“那本官就去試試吧?!彼蟛阶叱鼋痂幍?,半路上飛奔起來,沒有去皇帝的寢宮而是去了御書房。 趙璋果然在這里,一身齊整的龍袍,容光煥發,哪里有賴床的樣子? 他打趣道:“你這鬧的是哪一出?難道怕我被他們欺負了?” “他們敢?”趙璋朝他招手,“過來給朕戴冠,朕這幾日心情不佳,你不多來哄哄,朕怕一會兒早朝上會忍不住讓人血濺當場?!?/br> “這么嚴重?”沈嘉只當他在開玩笑,走過去將他頭發散了重新梳起來,再戴好冠冕,手藝比宮女差了不是一點兩點。 “咳咳,還是讓人重新梳過吧?!?/br> “不必,就這樣,走吧?!壁w璋起身,帶著沈嘉一起上朝,兩人一前一后只差了半步,后面跟著一眾內侍,這樣的距離,普天之下也只有皇后才能享此殊榮。 不少官員都想呵斥沈嘉不守規矩,可是皇上都未曾說話,他們怎么敢提出來? 沈嘉在入殿前用力撤回自己的手,想等趙璋走遠了才進去,可是對方回頭瞥了他一眼,他只要硬著頭皮跟上了。 今日早朝一切如常,沒有大事發生,也少不了瑣事小事,難得是,南方一直沒有發大水的消息傳來,這讓大家輕松不少。 散朝后,沈嘉帶著陳勉以及其他工部的官員去了城北,這個地方除了他和下屬的幾位官員,其他人還是第一次來。 但凡第一次來這里的人第一眼都會被震撼到,隨著進度完成的越多,這里看起來真的與長安城其他地方很不一樣。 “真是建的太快了?!标惷愀锌?,這個地方沒用朝廷一文錢,居然能建的如此宏偉,他心里對沈嘉是佩服的,突然覺得自己這個尚書的位置也許真的做不好了。 “百姓的創造力是很強的,尤其是與他們自身利益相關時?!鄙蚣斡幸庖龑ш惷愣嚓P注老百姓的生活,朝廷的政策脫離了百姓的生活只會讓朝廷更加腐敗與無能,不管哪個部門都是一樣。 有官員發出疑問:“沈大人,為何下官瞧見女子與孩子都在忙活?建宅子難道誰都可以嗎?”匠人雖然地位低下,但都是要有手藝的,否則也算不上匠人,如果建房子誰都能行,那還要匠人做什么?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民間,百姓建自家的房子也是全家出動的,總不能讓工匠既要砌墻又要做飯吧?” “聽說沈大人在這邊弄了個免費的私塾,招收平民子弟,沈大人難道還自己慷慨解囊,聘請夫子來教學?” 沈嘉帶他們往后方走,學堂建在工地外,就是一棟很普通的民宅,暫時征用來做學校,目前只有三個老師十幾個學生,那十幾個學生還是父母無暇看顧才送來的,就跟送托管所似的。 沈嘉告訴他們,“夫子的束脩也是商會出的,但有個條件,以后從這私塾里走出去的孩子他們有優先選擇權,也就是說,只要他們看上了這里的學生,他們將來就得去鋪子里給東家打工?!?/br> 眾人覺得不可思議,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多少貧苦百姓想要進鋪子當賬房當掌柜,可不是普通人想去就去的了的。 沈嘉覺得他們的思想才有問題,“從私塾畢業,就算考不中秀才也是個能識字能明理的人了,這樣的人去鋪子里做事難道不夠格嗎?” 有官員忍不住反駁道:“非也,讀書人怎么能去經商?太掉身份了?!?/br> 沈嘉冷哼一聲:“多少讀書人考一輩子都中不了舉,當不了官,他們難道就不要吃飯不要生活了?人首先得有能力活下去才有資格去做別的,如果成了親有了孩子,他還應該承擔起養家糊口的責任,連這個都做不到,枉為男人,還提什么科舉?” 在場有些官員就是靠全族人供出來的,他們自從讀書開始就不曾關心過讀書以外的事情,所以許多官員愛錢的同時又嫌棄錢財的銅臭味,印證了那句既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 沈嘉不想與他們爭辯,老頑固的思想是很難改變的,他創辦報紙,讓百姓自學認字,也許短期內看不出成果,但只要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就是好的。 創辦學堂這件事畢竟只是小事,大家就算覺得沒必要也不會真的反對,至于這些貧民子弟將來是從商還是入伍,他們也不太關心。 階級社會里,官員看不起底下階層的百姓是真正常的,他們也有這個資本。 “已經走了一圈了,各位可有意見要提?”逛了一整圈下來,不少官員已經累的走不動了,他們沒想到這一片竟然這么大,而且商鋪與住宅分開,中間除了要修建寬敞的道路外還會建一片倉庫,將來會是個物流中轉站。 “沈大人,下官有句話不吐不快?!惫げ康囊幻麊T外郎站出來說。 沈嘉點點頭,示意他說。 “臣有些地方不太明白,大人您是收了商戶的銀子建了此處,雖說此舉英明,可收了錢就得辦事,您馬上就要出京赴任了,那這里該如何進展下去了?”這話里的潛臺詞是:您拍拍屁股走人了,這萬一是個爛攤子,他們這些人豈不是無辜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