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從宮里出去的時候路上遇到高荀,沈嘉停下腳步與他打招呼:“高郎中進宮面圣嗎?” 高荀朝他行禮,客氣地說:“是有件公務要匯報給皇上?!?/br> 沈嘉眼里閃過了然,自從得知高荀對趙璋有心思后,他就發現高荀總會找各種理由進宮,他是長公主的小叔子,進宮有特權。 沈嘉打趣道:“高郎中有事應該先找周尚書,越級匯報恐怕周尚書不會高興?!?/br> “沈大人多慮了,下官已經與尚書大人稟報過了,就是周尚書讓我進宮的,倒是沈大人,您昨日可真威風,行事利落,不給對方留后路,下官要向您學習才是?!?/br> 沈嘉知道他在內涵自己,不過無所謂,在這件事里,他并沒有違法亂紀,無非是辦事效率高了點而已。 回到工部,沈嘉發現一夜之間,沈府的事情已經傳遍了京城,光是工部的官員就聽到了不下五種版本。 有說沈侍郎的jiejie紅杏出墻,結果弟弟仗著權勢強勢和離,還帶走了兩個孩子。 有說沈侍郎的jiejie嫉妒成性,不準丈夫納妾,可耐不住丈夫已經找了一名外室,等懷了孩子才提出要進門,結果妻子不同意,回娘家哭訴一番,弟弟仗著權勢把人打了一頓不說,還把休妻改成了和離,連帶兩個孩子也被搶走了。 也有的說,沈大人早就不滿這個妹夫官職低微,想讓jiejie和離再嫁,為了安撫住jiejie,把兩個外甥也搶回來了,一年之內必定會把jiejie另嫁。 這些流言幾乎一面倒的站在張家那邊,有些親眼目睹過事情真相的群眾臨時改了口,顛倒黑白,都說是沈嘉仗勢欺人,沈嘉的jiejie嫉妒成性,對懷了孕的女子也痛下殺手,那些不知真相的百姓,一聽一方是朝廷高官,一方是剛打勝仗歸來的軍中小將領,自然以為是高官以勢壓人,傳著傳著,就成了沈嘉的錯。 沈嘉聽完這些,知道是有人惡意散布謠言,可能是張家想出的主意,想利用輿論讓他放棄孩子的撫養權,但張家有這個能耐嗎? 對著同僚,沈嘉一言難盡地說出了真相,當然,隱去了他臨時找人給姐夫納妾的事情,只說自己這位姐夫寵妾滅妻,當時許多人在場都聽到他要休妻,他只是把休妻改成和離而已。 大家對沈嘉還不太了解,有的信他,有的不信,不過面上肯定都是支持他的,而且他們私心以為,沈嘉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把別人家的孩子搶過來都是不對的。 沈嘉不管這些,孩子是一定要跟著母親的,否則留他們在張家,不僅三姐惦記著,就他也擔心張家人不會善待他們。 雖然這件事可以有更體面的解決方式,但沈嘉沒用,當時覺得對付一個張家沒必要那么麻煩,沒想到還是疏忽了。 沈嘉命潘辰去查一查消息的來源,如果只是張家興風作浪,那不必理會,他們也只敢躲在人后嚼舌根而已,如果有外人推波助瀾的痕跡,那必定是沖著他來的,不得不防。 市井的消息最難查,潘辰最后只查到有人收了銀子做偽證,對方很狡猾,面都沒露,讓一個不相干的人出面辦的。 沈嘉不意外,這樣也證明有人參與了此事,但只是搞臭他的名聲而已嗎?而且他沒殺人沒放火,名聲能壞到哪去? 百姓們最初不知道流言里的朝廷高官是沈嘉,肆無忌憚的編排,等知道了,就有人猶豫了。 “這位沈大人就是給西北軍送棉衣棉褲的那位吧,難得的好官啊,應該做不出這樣的事情?!?/br> “是報紙上那位閑居散人吧,他都能寫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怎么可能仗勢欺人?肯定是假的?!?/br> “沒憑沒據,大家不要錯怪好人,我有個親戚是張家的鄰居,人家說了,是那小將軍瞞著妻子從邊關帶了個小妾回來,剛回來就有身孕了,嘖嘖,無媒茍合??!” 高府里,高荀聽到自己讓人傳的輿論很快就被撥亂反正了,氣的半天沒說話。 “那就再加把火吧?!?/br> 第一百二十八章 算計 沈嘉發現自己還是有點人氣的,走在路上居然還有百姓特意跑來跟他說,相信他是無辜的。 甚至他還收到了不少閨閣女子傳的情詩,自愿給他做妾的女子還不少,說是就欣賞他這樣尊重女性的男人。 張家在第得知市井之中多了許多對沈嘉不利的流言時,就抬著張祿去沈府要孩子,可惜沈嘉早早就把宇哥兒送進宮里,留下一個女孩子也藏在閨閣中,張家自然是要不走的。 他們揚言要去官府告沈府搶孩子,被沈芃一張和離書堵住了嘴,“白紙黑字紅手印,有什么可說的?” “那……那手印是沈嘉強壓著我按的,怎么能算數?當時可是有許多人瞧見的,我可以找他們作證?!?/br> 沈芃憐憫地看著他,時到今日,他居然還是如此天真,不知道三品侍郎與普通人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在和離這件事上,她是有底氣的,孩子她肯定是不會放棄的,她也相信沈嘉能護住她和兩個孩子。 “如果你覺得你能告的贏,盡管去報官吧,我沈芃不怕上公堂!說起來,自從張家搬到長安城后,家用一直是用我的嫁妝貼補的,這部分的錢我都還沒問你們要回來呢,你們哪來的臉問我要孩子?就算孩子跟著你們,你們能給他們什么樣的生活?” 張家的錢大半都花在買宅子上了,雖然心疼,可也是沒法子的是,好在兒媳婦是個大方的,里里外外都是她在cao持,張家人也從沒覺得生活水平下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