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可他去上學了狗子就沒人帶了?!?/br> “不怕,以后我去哪背著他去,不會耽誤干活的?!?/br> “那就去吧,我得去問問這入學得準備些什么,總覺得朝廷沒這么好心,說不定只是不收束脩,改成其他明目收費呢?!?/br> “那你趕緊去問問,街頭的安秀才懂得多,問他肯定知道?!?/br> 孩子他爹背著手走出門,然后發現街上都是出門打探消息的鄰居,誰家都心動,可誰都不敢輕易去填那個報名表,就怕里頭有陷阱。 “哐哐哐……”一陣急促的敲鑼聲傳來,大家駐足,見到兩名順天府衙役沿街走來,高聲唱喏:“想送娃子上學堂的就快去報名,這條街隸屬第四學堂,今年只招收一百個名額,名額滿了就不收了,先到先得……” 眾人互相對望,然后有人高聲問道:“大人,真的不用交束脩費?” “是啊,夫子的束脩朝廷會發,不用咱們出,不過買課本的錢得自己出,我家老爺說了,也可以自己去書鋪抄課本,只需要出紙張的錢就行?!?/br> 大家又問:“這得上多久???” “凡是報了名入學的,一年內不許退學,否則整個宗族以后都不享受子女免費入學的政策,要我說,這還有啥好猶豫的,咱們以前想學還沒機會呢,如今免費教學,孩子學了字,學了算數,以后出來怎么也能當個賬房先生吧?不比地里刨食強?” “大人開玩笑呢,那么多孩子去學,哪能個個出來都當賬房先生,也沒那么多賬房給他們當啊?!?/br> “嘿,那只是比喻,比喻懂不懂?不當賬房你不能當其他的?而且憑什么別人家的孩子能你家的孩子就不能?學不好說明不夠用功唄?!?/br> 另外一個衙役笑著打趣道:“你們也別妄自菲薄,說不定孩子爭氣,能成為下一個沈狀元呢,人家沈狀元八歲開始學,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了,去試試總沒錯,記得帶上戶籍本,沒有戶籍的孩子是不能上學的,誰家里要是還有藏著沒入籍的,趕緊去衙門補辦,過了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br> 虎子他爹聽到狀元郎三個字眼睛都亮了,自家的孩子有多聰明他知道,萬一真的能一路讀下去呢?那以后可就是官老爺了。 他急忙往回跑,推開門沖進屋里,翻找出藏在箱子底的戶籍本,緊緊地護在懷里,跑去給孩子報名。 學堂的選址并沒有很大的講究,就是找了幾間廢棄的瓦房修葺出來的,不大,四面還透風,可能在寸土寸金的長安城拿出一塊地皮做學堂,順天府也是出了血本的。 真正富豪權貴家里的孩子當然不會來這里上學,他們自家請得起先生,會來這里的都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虎子他爹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門口排隊了,有衙役在現場維持秩序不允許插隊,他焦心地站在隊伍后頭,往前數,可他算數不好,怎么也數不清前面有多少人。 外頭風冷,排隊的人都瑟瑟發抖,好不容易輪到他了,虎子他爹雙手都凍麻木了。 “姓名,年紀,性別,住址……” 虎子他爹一一報去,聽到性別還多問了一句:“不都是收男娃么?難道女娃還能來上學?” 那登基的小吏抬頭瞪了他一眼,“告示上可有說不收女娃?幾歲的小娃娃而已,你們還怕有損清名?怕就別送來?!?/br> 虎子他爹糾結了一下,虎子上頭還有個八歲的jiejie,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家里家外都幫得上忙了,如果送來上學,家里可就一下子少了一個半的勞動力了。 “快點,后頭的人還等著呢?!?/br> 虎子他爹咬咬牙,把戶籍本遞過去,“俺家有個閨女八歲,一個男娃五歲,都報名?!?/br> 那小吏詫異地問:“你想清楚了?前頭可沒有女娃報名的,說不定到時候就你家一個,你可別后悔啊,你可知道要是最后沒來可是要影響整個家族的?!?/br> “是,想清楚了,女孩子學點東西也好?!?/br> “那成,都給你登記上,拿著這個入學證明十日后帶孩子過來入學就可以了,吃的也帶上,中午就在學堂吃了,申時二刻就能回家?!?/br> “好嘞!”虎子他爹高高興興地回家,把消息告訴家里人的時候,大閨女花兒直接驚呆了,然后突然哭了出來,跪在她爹面前磕頭,“謝謝爹爹!” “快起來,多大點事兒……”虎子他爹有些感動,摟著閨女說:“到時候也許就你一個女娃子去上學,你把爹的舊衣改一改,做套男裝,別太出頭,默默學就是了?!?/br> 沒兩天,沈嘉就在御書房里看到了第一批新生的名單,名字五花八門,許多百姓家的孩子連正經大名都沒有,叫狗子的一大片,叫阿貴的也許多,他批了一條建議說:“可以幫孩子取個大名,讓他們知道名字的意義?!?/br> 趙璋感慨道:“無所學堂都招滿了,倒是出乎朕的意料,不過你看見沒,大多數都是五六歲的孩子,八歲以上的基本不會送去學堂了?!?/br> “是,咦,竟然還有幾個女生?!鄙蚣窝劬α亮似饋?,將那幾個女生的家庭背景看了一遍,都是最普通的民戶,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家長真的很睿智了。 趙璋頭疼地看著他,同意女生入學是沈嘉提出來的,曹瑞文不同意,兩人吵了一架,最后他折中了一下,在公告上不寫性別,正常人也不會去問學堂收不收女生,都默認是男孩子才去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