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吃晚飯的時候,沈父沈母見兒子一臉笑容,好奇地問他發生了什么好事,怎么心情如此好。 沈嘉賣了個關子,“一會兒你們就知道了?!?/br> 果然,很快何彥就帶著地契回來了,沈嘉把地契擺在父母面前,得意地說:“這是西山溫泉莊子的地契,位置在哪我也不清楚,改明兒讓管家帶人過去交接,順便把莊子理一理,等冬天了,我們就去莊子上泡溫泉?!?/br> 沈母一臉驚訝地問:“這是哪來的?” 沈嘉看了柳嬿婉一樣,摸了摸鼻子,尷尬地說:“別人送的,您放心,就是等價交換來的?!?/br> “我的乖乖,這樣的莊子得多少錢啊,你拿什么換的?不會是賣了家里的傳家寶吧?” 沈嘉早忘了什么傳家寶了,搖頭說:“這您就別管了,反正不是貪污也不是受賄,您二老就放心收著吧?!?/br> 柳嬿婉比他們更懂得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他們家里可是還住著一位帝王呢,既然沈嘉說這莊子能收,那就肯定能收。 其實要她說,就算沈嘉真做了什么作jian犯科的勾當,有那位罩著也是安全無虞的,沈嘉能扛得住誘惑沒大肆斂財,這在柳嬿婉看來已經是非常高潔的品德了。 夜里,趙璋過來了,跟沈嘉說了今天內閣商議的結果,“大部分都同意在長安做試點,看看效果再決定是否要推行到全國,這件事既然是馮郎中提出來的,那就交給他做,你覺得還應該派誰一起去?”來。你家放包。 沈嘉一臉壞笑地說:“王郎中啊,雖然兩人負責的事情不同,但也涉及了稅務,這么大的項目一個五品郎中負責肯定是不夠的,兩個就差不多了?!?/br> 趙璋捏了捏他的臉,笑罵道:“你這個心機鬼,這樣兩個人一起共事,還不得打起來?” 沈嘉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雖然王郎中平時對他愛答不理,也沒怎么得罪過他,但沈嘉真心覺得他辦事能力欠缺了些,有些占著茅坑不拉屎,但他的身份擺在那,讓他去應付那些商戶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這兩人平時都是以王郎中為主,如今角色調換,不知道王郎中是否還能維持平和的心態,也不知道馮丘貴能否還像以前那樣以王鶴馬首是瞻。 沈嘉又告訴他,自己今天得了一座溫泉莊子,連來龍去脈也告訴了趙璋,一副等待夸獎的模樣。 “你這算是受賄了吧?一個點子換一座溫泉莊子虧了,以后天下商人只知馮丘貴不知你沈嘉,你覺得這得失平衡嗎?” “你想的是最理想的情況,這商稅的事情本來就不歸我管,我貿然出頭就要得罪人了,到時候別說是好名聲了,說不定連官位都保不住?!?/br> “有朕在,誰敢動你?”趙璋虎著臉問。 “我也不能一直靠你啊,人家如果擺出證據來,皇上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執意維護我,那于昏君無異?!?/br> 趙璋沒想到他會這么想,心里高興又有些心酸,沈嘉的人品他是信得過的,雖然有些小聰明,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從來不含煳,這樣的人如果被朝廷的爾虞我詐斗沒了,那他真得哭死。 “對了,吳大人已經刊印出第一期的報紙了,先給我拿了一份,讓我審閱一番,沒問題才會送到皇上案前,你要先看看嗎?” 趙璋點頭,他好奇的很,不知道吳海清會把報紙做成什么模樣,沈嘉之前做出的模板他也看過,說實話,他也不是很喜歡,但又覺得沈嘉做的是對的。 沈嘉去把報紙拿給他看,一共八頁紙,每一頁都有A4紙大小,因為達不到雙面印刷的技術,所以都是印的單面。 因為是要給皇上過目的,所以這首次印刷的幾份報紙用的都是上好的宣紙,用線裝訂成一個薄薄的小本子,至少一眼看上去比沈嘉當初給他的美觀多了。 再看內容,每一頁就一個專題,第一頁是朝廷新頒布的政令,包括解讀,第二頁是文人隨筆,寫的是關于四書的注解,雖然內容不多,但都是普通學子學不到的精華,第三頁是一則故事……最后一頁就是沈嘉說過的常用字學習,一共十個漢字,每個字的解釋和組詞組句,看得出來,設計的人非常用心了。 “不知印這樣的一份報紙成本幾何?!壁w璋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有些愛不釋手,其實每一塊的內容都沒什么新意,都是他看過的,但把這些不同內容的東西拼湊在一個本子里,看著就有意思多了,看第一頁的時候會想快點看完,好看看第二頁是什么內容。 “按我之前的做法,一份報紙的成本只要一文錢,銷售定價可以定在兩文,如果官府準備給點補貼,也可以定一文,吳大人這個肯定不止,估計成本就要兩文到三文錢了?!?/br> 兩三個銅板在趙璋看來都不算錢,可是他也知道民間百姓要拿出兩枚銅板買幾幾張紙都未必樂意,學子們肯定是愿意的,但整張報紙里對他們有用的也就是第一二頁,如果是生活拮據的學子,也未必會去買報紙。 “你覺得你之前設計的更好?” “那當然,光是內容就比吳大人這個多了一倍?!?/br> 趙璋小聲說:“但那字也太小了,看著太費眼了?!?/br> 沈嘉白了他一眼,“一般百姓的視力都是很好的,難道你看不清那樣大小的字?”他之前還真沒注意過趙璋有沒有近視的問題,他前些年寒窗苦讀的時候都格外注意保護眼睛,就怕近視了配不到眼鏡以后要當睜眼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