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且孩子已經到了上學的年紀,這年頭不比二十年前,義務教育都開始了,不讀書將來當個文盲多丟人啊。 張真人看出他的猶豫,勸道:“你放心,這山腳下就有小學,鎮上也有初中,等他讀完初中,十五六歲的年紀,憑他的資質足以下山歷練了,到時候你再接他回去,我龍虎山弟子并不需要守著這座破道觀?!?/br> 富商一想,覺得有道理,初中畢業還是未成年,到時候學有所成帶回家教導下禮儀,對外只說孩子身體弱要留在下鄉靜養,這生意不虧。 等十年后,二師兄果然以驚人的天資學會了天一道現有的所有道術,張真人喜滋滋的和大徒弟商量,想把掌門之位傳給二徒弟,大徒弟資質普通,只有符篆一道還算出色,對換繼承人一點意見也沒有。 畢竟這龍虎山的掌門之位其實也沒多大的含金量,道觀里除了他們師徒三人只有幾個厭世的老道士。 就在他準備告訴二徒弟這個好消息的時候,這小子突然留下一封信離開了龍虎山,信中說,他算出家中有難,要回家孝順父母,繼承家業,就不再做個小道士了。 張真人以為他開玩笑,半大的孩子玩離家出走,趕緊下山追人,等追到那富商家一看,滿目的花圈和烏壓壓的人頭,仔細一問,原來富商家的兩個兒子出海游玩,結果不幸遇到風暴,船沉大海,尸骨無存,富商夫妻二人尋找一個多月也沒找到兩個兒子的尸體,總算接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實,曾經意氣風發的大富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不止。 因為忙著找人,富商也忘了通知遠在龍虎山的小兒子,此時見到他更是老淚縱橫,那一刻,張真人就知道,這個二徒弟是不可能繼續留在山上了。 果然,等辦完了喪失,富商就提出了要把兒子留在家里的事情,張真人抱著一線希望問二徒弟:“你可愿意跟為師回山?師父打算把這掌門之位交給你?!?/br> 結果二徒弟一臉鄙夷地說:“我有萬貫家業要繼承,誰要回山上繼續吃土???再說了,該學的我都學會了,你這老頭對我無用了!”一句話險些把張真人氣吐血來,差點就要將他逐出師門,到底是舍不得這樣資質的徒弟,只叮囑他不許用道術害人,然后就孤零零地回山上去了。 在這十年間,張真人還收了個徒弟,就是張繹的三師兄,三師兄家庭背景深厚,祖父是中央政要,父親也是個地方一把手的官,可惜娶了后媽生了小兒子后,大兒子就有些多余了。 按理,這樣的人家,就算多個兒子也不影響什么,反正大兒子一直和爺爺一起生活,可突然有一年,小兒子生了重病,迷信的父親聽信了云游道士的話,說兩個兒子天生相克,最好送走一個,然后張真人就多了個徒弟。 三徒弟崔東泰性子安靜又冷酷,一整年都說不到十句話,平時不是呆在房間里就是跑到山里獨居,如同隱形人一般。 張真人問他想學什么,三徒弟說想學相面術,張真人滿頭黑線地問:“你這不愛與人接觸的性子學相面術有何用?” 對方冷酷地回答他:“學會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仇人哪天死??!” 很好,很有個性,人也足夠善良,至少沒有害人之心,否則如二徒弟那樣學會各種道術,要害個人還是很簡單的。 張真人試探著問:“既然想報仇,不如我教你厲害的咒術吧?” 三徒弟冷笑道:“別,我怕控制不住自己連你都殺!” “……”張真人不懷疑他在開玩笑,因為這三徒弟同樣是天資卓越的苗子。 之后幾年,三徒弟一直乖巧地呆在山上,相面術學的怎樣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他家里來人了,本意是代表家長來慰問一下這個多年不見的孩子的,結果第二天,三徒弟來告訴張真人,他可以下山了,因為仇人快要死了。 張真人表示懷疑,二徒弟剛下山,他原本是想好好培養一樣三徒弟的,結果三徒弟也走了,一個月后,他得到消息,三徒弟的父親病逝,后母帶著小兒子改嫁了,簡直像是特意給崔東泰讓位似的。 兩個徒弟都離開后,張真人日日面對著一個蠢笨沒天賦的大徒弟,雖然大徒弟孝心有加,但這也彌補不了龍虎山傳承要斷絕的憂傷,于是張真人又下山找徒弟去了。 這一去就是三年,等他再次回山,果然又帶回來了兩個孩子,都是六七歲的年紀,一個殘一個愣,像是孤兒院領回來的。 四徒弟莫問是張真人從人販子手里救下來的,這孩子很小的時候被拐走,雙腿弄殘了沿街乞討,張真人救了他后就等把這孩子送回家。 父母一看他那畸形的雙腿以及比同齡孩子呆滯的目光,心里就犯了難,心痛是肯定心痛的,可是這些年他們已經接受了大兒子不在的事實,還生了個健康的小兒子,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再多個拖累,這日子沒法過了,夫妻倆爭吵時被大兒子聽到了,大兒子與父母沒有感情,于是求了張真人,請他收留,只要給他一口飯吃就行,他也許報答不了什么,但絕不給他添麻煩。 張真人想著帶回去給大徒弟當養子也不錯,大徒弟都快四十了還沒結婚生孩子,這輩子估計也不會有孩子了,于是把人帶走了,還收了孩子父母給的一千塊撫養費。 五徒弟夏守杰也是張真人救的,他父親是個罪犯,母親丟下他跑了,大冬天的一個孩子被一群少年圍在巷子里打,張真人順手救了他,把人交到派出所就離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