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的病弱長子(快穿) 第4節
而且……他還真知道上輩子衛瑄是怎么死的。 上輩子他四十出頭才得中進士,自然沒有奉旨迎娶瑞城公主這一出。 而瑞城公主也一直寡居。他在外做地方官的時候,聽說瑞城公主拿到人證物證,確信駙馬謝淳風之死與衛瑄有關,便單槍匹馬直接闖入衛家,一劍把衛瑄扎了個透心涼。 上輩子他便很欣賞這位敢愛敢恨的女中豪杰。 這輩子承蒙老天爺恩典,他重生后便一直致力于補足學問上的短板,果然三十出頭便中了探花,又剛好趕上瑞城公主被衛瑄煩得不行,兩人你情我愿約法三章之后,就這樣做了半路夫妻。 他看了看明艷動人偏生氣質高不可攀的瑞城 公主:看在夫妻一場且相談甚歡的份兒上,這次盡量讓瑞城公主早些知道真相。 瑞城公主琢磨了好一會兒才又開口,“是我太寵她……她順風順水,事事如意……她想要什么,我若不答應,便也成了我的錯。是時候讓她吃虧長點教訓了。說起來我又何嘗不是順風順水地長大?直到和風哥成婚之前我才知道什么叫捧殺,什么叫殺人誅心?!?/br> 葉絳星終于開口勸慰道:“吃一塹長一智。道理都懂,但不疼在自己身……都不知道改?!?/br> 這話正說到了公主心坎里。 瑞城公主語氣幽幽,“我娘是貴妃,當年圣寵到皇后都被壓得踹不過氣……母妃過世后,父皇就把我交給皇后撫養,我當年都沒覺察出皇后沒安好心,而且風哥出事,或多或少和皇后和承恩公家都有干系,可惜太子在……父皇許多事情都睜一眼閉一眼?!?/br> 葉絳星繼續笑而不語:你心里不是都明白嘛。 果然瑞城公主話鋒一轉,“我暫時對付不來皇后,也不好把衛瑄如何……不是我想放過這個昔日心上人,而是在查清必要的真相之前不能打草驚蛇!女兒我總管得了,教養得了吧?!?/br> 葉絳星點了點頭,“當然?!?/br> 話說宗親貴胄有幾個能真正親手撫養兒女的?每天見個面說幾句話彼此問候一下,也就這樣了。 而瑞城公主決心好好教養女兒,也不過是要讓女兒天天當著她的面兒讀書學規矩。然而就這點要求,郡主聽說當場跟瑞城公主翻臉了。 而衛瑄不知怎么回事又來火上澆油。 瑞城公主正和郡主僵持的時候,衛瑄不請自來。 公主門房其實并不想放衛瑄進門,無奈小郡主命令身邊伺候的mama親自來傳來,片刻后她更是親自前來接人:拉著衛瑄的手,把人領進了公主府的大門。 瑞城公主得到消息后,親自來到大門處見到手牽手的女兒和衛瑄,當即氣到身子一晃——得虧管事機靈,提前關上了大門,不然瑞城公主府的笑話能頃刻傳遍內城…… 公主此時是真的傷心。 她不信女兒真不知道衛瑄不懷好意,然而女兒就是能為了自己開心自己得意,不惜一切刺傷她這個老母親……想到這里,她又驚 又怒,感覺自己……隨時都要發病。 不能再拖了。于是她上前幾步,先給了女兒一耳光,轉手又給了自己一下。 吃了親娘一耳光的郡主惱羞成怒,“你居然打我!”說著便甩開衛瑄的手,指著得到消息匆匆趕來的葉絳星大罵,“都是因為這個狐媚子!” 說完就跑沒影兒了。 這個時候誰都看得出瑞城公主臉色很不對勁。 葉絳星和衛瑄都湊過去查看公主的情況,而瑞城公主理智仍在,她指著衛瑄道,“滾!” 衛瑄作了個揖,行云流水滿是風姿,“告辭?!?/br> 真就旁若無人地走人了。 專程來送下馬威的衛瑄安然離去,瑞城公主氣得手都在抖,她一把扯住葉絳星的手腕,“星弟,借你兒女一用?!?/br> 明知公主要用自己兒女給郡主做磨刀石,但葉絳星覺得讓公主欠個人情總不是壞事,于是他點了頭,“好?!?/br> 第4章 、傲天爹娘道娘4 公主和葉絳星達成協議,這次公主便派了得力的管事親去葉絳星老家接人。 張家和葉家住得挺近,京城來人奔著葉家而去,張家人得到消息一點不猶豫,直接把在家干了好幾天活兒的張氏送了回去。 張老太太盤算得很精。 她上次還能胡攪蠻纏,來一出以退為進,這次她手里可沒了籌碼。 大女兒要婚書沒婚書,要妾書沒妾書,又沒有簽什么身契——因為她的孫子們往后都要讀書,不能有個為奴為婢的親姑母,地位尷尬得不得了! 若是兩個孩子進京,直接讓公主認下,大女兒這顆棋子也就徹底廢了!所以她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得讓女兒跟著一道去京城! 張老太太都拉著張氏跪下了,立下重誓,什么斷子絕孫天打五雷轟都說了出口,保證了一大堆,總算讓葉老太太點了頭。 其實葉絳星的家信里寫得清清楚楚:讓張氏跟著兒女一同進京。 張老太太心滿意足地走了,讓親娘摁在地上又跪又磕頭的張氏平生頭一次懷疑:我對于娘來說,究竟算什么? 終于開始懷疑人生的張氏接下來的幾天整個人都蔫了下來。 只不過忙著收拾行李的葉家人沒人在乎她狀態對不對,連曾經在乎她的葉淑敏小姑娘都懶得搭理她。 話說進京投奔生父,著實在嵇東珩的預料之中:葉家有錢,又因為出了個探花郎,所以一直很重視教育。原主就不說了,十四歲的童生到哪里都被稱呼一聲“小天才”,葉淑敏小姑娘不僅長得好,更知書達理,明顯將來能說上一門好親事。 所以一雙兒女對葉絳星而言都有利用價值,嵇東珩覺得葉絳星遲早會把兒女叫到身邊,只是這次進京的契機居然是瑞城公主的女兒給的,他就有些意外了。 接下來又出了件讓嵇東珩始料未及的事情:他不過半路下車解個手,就被冷風吹感冒,來了出原地病倒…… 原主這個病弱的身子骨,嵇東珩也沒什么脾氣……只能按時喝藥,好好休養。為了一場感冒,浪費每個世界僅有三支的修復液,他可舍不得。 兒子再次病倒,張氏也是真的心急 。 這會兒她終于意識到進京后要更仰仗兒女……起碼在和星郎再生出孩子之前她只能指望一雙兒女,她對兒女可就上心多了。 不再像以前那樣,略略看顧兒子一會兒就心不在焉,還在心里抱怨兒子體弱病得太多。她現在只能心里默念:兒子快好起來,兒子怎么還不好…… 話說嵇東珩在半路上病倒,吃了點成藥先撐著,等來到縣城有請大夫來看的時候,他都斷斷續續燒了一天了。 感覺馬車再走慢一點,他都要痊愈了呢。 即使他快好了,大家依舊在縣城的客棧里住了三天,直到嵇東珩基本痊愈。 護送侄子侄女進京的葉二不放心,在距離京城二百里的府城帶著大侄子求醫問藥。 老大夫瞧過,也說并無大礙,只是小郎君天生體弱,得好生將養才得長壽,然后把方子略改了改,著力固本培元,不讓小郎君再動不動染上風寒就是。 葉二滿意地帶著侄子和買好的藥材回到客棧。 張氏問過兒子的身體情況,便自告奮勇地去熬藥。 半個多時辰過后,嵇東珩正坐在窗邊教meimei認字讀詩,張氏笑盈盈地捧著碗熱氣氤氳的湯藥走進門來。 她語氣溫柔極了,“大郎別累著了,先喝藥?!?/br> 大郎喝藥,想起這個梗嵇東珩都笑了。 他接過藥碗,本想“噸噸噸”一飲而盡——他一直覺得影視劇里用小勺子喂人喝湯藥,那是故意折磨人。 然而近在咫尺的湯藥藥味兒直沖鼻腔,他眉頭立時皺了起來。 補益湯藥大致什么味兒,久病成醫的人一定心里有數。他用指尖沾了點藥汁,小心翼翼地嘗了嘗味道,便立把藥碗放下,讓大妹去叫葉二叔。 大妹知機,一溜煙兒地跑了。 張氏直覺不妙,“怎么回事?” 片刻后葉二叔便趕了過來,嵇東珩當著葉二叔和公主府的管事問,“娘,這藥里你加了什么嗎?”見張氏一臉迷茫,他只好繼續對葉二叔道,“勞煩二叔給父親寫信,問問他該怎么辦?!?/br> 葉二叔臉色驟變,“有毒?” 嵇東珩意有所指,“這是想把我和我娘一鍋端啊?!?/br> 張氏這會兒終于明白了點什么,臉上血色盡去,“我……”話沒說完,就暈 頭轉向。 嵇東珩反應極快,連忙捧著藥碗站了起來。保護好證物,他就眼睜睜地看著張氏栽倒,同時撞歪了桌子。 話說古代讓人立斃的毒物大多數都是無機物,味道很重,不是普通的滋補湯藥能輕易掩蓋住的。 張氏是個耳根很軟沒有主意的文盲,人家說什么她都敢信,想算計葉家人,必然從她身上著手。 嵇東珩看得很清楚,想害他的八成不是衛瑄。 如果他是衛瑄,巴不得瑞城公主與葉絳星矛盾重重,直到勞燕分飛的那一天,而不是弄死葉絳星的兒女,讓瑞城公主與葉絳星之間再無阻礙。 之前葉絳星要他們進京的家信寫得語焉不詳,他可以肯定公主肯定是歡迎他們兄妹過去,但公主之女小郡主就未必了。 在劇情里,這位小郡主鮮衣怒馬恣意飛揚,比她母親當年有過之無不及,可惜天不假年,急病去世。 仔細品品,這個“急病去世”就蠻精髓的。 不多時大夫趕來,給張氏仔細看過,就直言道,“是讓人藥暈的?!?/br> 張氏被灌了藥又施了針,再睜開眼睛,便毫不猶豫地都說了,“就和一個mama聊了幾句,吃了一小把瓜子?!?/br> 好了,基本破案,就是這mama趁張氏不備往藥鍋里加了料。 嵇東珩搖了搖頭,“這會兒再去找人,也肯定找不到了。再說抓到人又怎么樣?哪位貴人手底下沒有幾個忠心的?” 葉二有些不甘心,還是帶人去問了一遍,果然一無所獲。 葉二頗為沮喪,回到客房時就見大侄子依舊在耐心地教大侄女識字:大侄女明明臉色很不好看,但因為大侄子過于鎮定,大侄女也能慢慢把心思放回面前的書本上。 還沒進京就吃了這么個下馬威,說實話葉二不是不忐忑??梢娏随偠◤娜菀琅f的大侄子,葉二真是不得不服,在心里比了個大拇指:不愧是大哥的兒子! 他就不想打攪到侄子侄女,自行回房休息去了。 然而人一閑下來,也是越想越不對勁兒:大哥不過是個翰林,縱然前程遠大那也是以后的事情。大侄子會讓人算計,還不是背后那些人盯上了公主以及大哥的駙馬之位,不好對公主和大哥下手,便退而求其次…… 葉二叔想透這一點,臉色就更難看了:所以大哥他知道嗎?即使知道,也要大侄子大侄女以身犯險?雖說無毒不丈夫,可也……虎毒不食子??! 他那個光風霽月的大哥真的要用兒女來鋪路嗎? 葉二叔有點想不下去了,他趕緊坐到案前迅速寫了封信,連著那碗藥一起打包交給隨從,讓隨從快馬加鞭送進瑞城公主府。 接下來的二百多里地再沒出什么幺蛾子,嵇東珩他們一行人順利地來到了京城……城門外。 瑞城公主的長史已經等在這里,打過招呼后就把兄妹倆迎到了公主府。 而葉二叔就不住公主府了,而是去客棧落腳。 這幾日葉二叔的反常嵇東珩都看在眼里,他心如明鏡:看清親哥哥的真面目,于是頗受打擊……葉二叔居然是個實在人。 就是不知道對外一直走“謙謙君子”路線的葉絳星得知弟弟為件小事和自己生分,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