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沙雕穿成炮灰女配、我成了全星際嬌寵小幼崽、敗者暖床、七零反派他jiejie三歲半、還好這個世界有你、同花順、隱婚虐愛:冷爺傲嬌妻、冒牌公主:將軍駙馬很難追、穿成豪門惡毒炮灰后[穿書]、諸天書館
說著,她就將織機往地上一推。 織機倒在地毯上,沉悶的一聲響,紡輪轉了幾圈,停了下來。 中宮娘娘命左右宮女把織機扶起,而后,她又把織機推倒了。 重復了三四次,中宮娘娘看向安錦,道:“你可有什么靈感?” 安錦一臉茫然,小心翼翼的問:“臣……該有哪方面的靈感呢?” 第65章 事實證明, 靈感也不是隨時可以復刻的,倘若牛頓還沒有開始思考地心引力這回事,就是往他腦袋上砸一籮筐蘋果也無用。 張羨齡最終讓安錦等人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 以后不用她們每日完成紡織的任務, 而是專注于紡紗機與織機的改造提升。 她特地從坤寧宮私庫里先劃了二百兩白銀,作為研究小組的經費,以后倘若有別的需要,再往上加就是。 周姑姑撥錢的時候, 還有猶豫:“未必要另外撥錢罷?她們的月俸照領, 做事是應當的?!?/br> “非也?!睆埩w齡倒很堅持, “她們若要深入研究,必定得花錢的?!?/br> 既要馬兒跑, 總得馬兒吃草不是。再說, 科研本就是用錢與時間澆灌出來的花朵, 這錢必須得花。 研究小組才成立的時候, 張羨齡便把自己記得的, 關于改進紡紗機與織機的所有碎片知識都寫了下來,譬如說飛梭、用紡輪帶動豎直紗錠、由水利驅動紡紗機之類的,希望能給安錦等人一個研究方向。 至于她們什么時候能研究出成果,這個問題張羨齡心里也沒底。 反正嘗試了總比沒試要好。 中秋之后,宮里的頭一件大事便是周太皇太后的千秋節。 雖然不是什么大生日,但作為宮中輩分最高的老祖宗, 周太皇太后的千秋節排場絕不會小。命婦進宮朝賀自然是要有的, 皇親國戚領宴也必不可少。 千秋節當日,周家主母慶云侯夫人備下厚禮進宮領宴。 作為周太皇太后的弟媳,朝賀結束之后,慶云侯夫人自然無需與其他命婦一樣在外頭等候, 而是直接進了清寧宮。 周太皇太后才換下大禮服,正在鏡臺前坐著梳頭,慶云侯夫人便在一旁陪侍,不時與周太皇太后閑聊幾句。 “姑奶奶今日容光煥發,和您站在一起,倒顯得妾身老了幾歲?!?/br> “是嗎?”周太皇太后撫了撫頭發,“大約是染了黑發的緣故,這也是中宮想出來的法子,弄出了什么染發膏,哀家便試了試?!?/br> 慶云侯夫人笑道:“中宮娘娘孝順,萬歲爺也孝順,放眼天下,也就只有姑奶奶有這樣的好福氣,什么煩心事都沒有?!?/br> 周太皇太后笑著搖了搖頭:“人活一世,怎么可能沒有煩心事,眼下我正煩著一事呢?!?/br> 慶云侯夫人將近來前朝后宮的事都在腦子里過了一遍,沒什么大事啊,她試探著問:“中宮娘娘還沒有好消息嗎?” 這話正切中了周太皇太后的心事,她抱怨道:“要有,會不讓你們知道?帝后成婚都三年了,三年多了,迄今無子嗣,像個什么樣子?!?/br> “姑奶奶可曾提醒過中宮娘娘?!?/br> “怎么沒有,可哀家才跟中宮說兩句話,隔天長哥兒就跑來清寧宮靜坐,哀家能怎么辦?”周太皇太后越說越來氣,“要哀家說,還是后宮里沒人的緣故。要不是前朝那些大臣多管閑事,用守孝三年之制攔著長哥兒納妃,這時候哀家的重孫都能說話了?!?/br> 她甚至有些后悔,當年選太子妃之時,就應當依照“一后以二貴人陪升”的規矩,把太子嬪與太子良娣一并選了。偏偏那時候聽了長哥兒的話,說什么東宮地位不穩,還是不要進太多人,易生事端,于是只選了一位太子妃。 慶云侯夫人勸道:“現如今三年之期正好過去了,想必前朝大臣也不會再攔著選妃之事,倒是可以籌備起來了?!?/br> 周太皇太后點點頭:“是這個理兒,改日我就尋個機會同中宮說一說?!?/br> 沒過兩日,張羨齡來清寧宮請安時,周太皇太后就把她單獨留了下來。 周太皇太后原本就忍了許久,此時更是懶得兜圈子,徑直說:“就是按民間三年守孝之期來算,今日孝期也滿了。不是我說你,六宮空置了這么久,長哥兒更是天天歇在坤寧宮,結果到如今呢?連喜訊都沒聽說過?!?/br> 她上下打量了張羨齡一眼,道:“依哀家看,選秀之事可以準備起來了?!?/br> 張羨齡垂下眼簾,臉色微微有些發白,久久不言。 周太皇太后想著她年輕,便提點了幾句:“你放心,就算有新的妃嬪進宮,你依然是中宮娘娘。等到妃嬪誕下子嗣,孩子照樣要喊你一聲母后。何況長哥兒對你情深義重,想來也不會有人越到你頭上去。你如今主動提出來,還能博一個賢德之名。哀家說這話,是為你好,你可明白?” 應該說幾句糊弄的話,張羨齡心想,她從前都是這么做的。只是話到嘴邊,卻開不了口,只是沉默。 周太皇太后一向養尊處優慣了,如今見中宮竟然是這么一副態度,不由得心里冒火忽地伸手往桌上一拍,茶盞都震了震。 “你這是什么態度?” 周太皇太后生氣,張羨齡卻比她更氣。自己又不是不能生,只是時候還未到而已,朱祐樘都沒說什么,怎么周太皇太后就這般性子急? 念在她是長輩,張羨齡忍了又忍,起身行禮道:“孫媳知道了,會同萬歲爺說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