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沙雕穿成炮灰女配、我成了全星際嬌寵小幼崽、敗者暖床、七零反派他jiejie三歲半、還好這個世界有你、同花順、隱婚虐愛:冷爺傲嬌妻、冒牌公主:將軍駙馬很難追、穿成豪門惡毒炮灰后[穿書]、諸天書館
奏樂,鳴鞭,張羨齡在尚儀女官的指引下受皇后金冊,聽了好長一串封后的冊封詞。都是些很漂亮的話,不過全是文言文,張羨齡就放棄了去辨別其中的意思。 她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工具人,尚儀女官要她上前就上前,要她行禮就行禮。等到要向周太皇太后和王太后行禮時,張羨齡特別感謝自己做了護膝。 行禮畢,張羨齡起身,瞧見不遠處立著的朱祐樘。她向他笑著眨了眨眼。 冊封禮之后,是謁告禮。朱祐樘率張羨齡往奉先殿去,向一眾先祖告知,她乃是朕之元后。 穿過悠長悠長的奉先門門洞,便來到奉先殿小廣場,雕欄都是漢白玉砌成的,各雕龍鳳。 踏進奉先殿的門檻,光線一下子就黯淡下來。 這是張羨齡第一次來到奉先殿,她適應了一下昏暗的光線,這才看清了奉先殿里的擺設。烏黑發亮的金磚蔓延開來,黑沉沉的倒映著楠木龍柱。天花板盡是金箔,金光燦燦,給人一種輝煌肅穆之感。老式的宮殿,窗很少,也很冷清,她立在金磚之上,有點發憷。好在身旁還站著朱祐樘,要是她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奉先殿之中,那才真是可怕。 眼前的宮殿被隔成許多小隔間,燃著一盞又一盞長明燈,燭火昏昏。 一切都是老舊的,除了貢案之上的貢品,每一樣都是時令之物,很新鮮。每一月宮里收到新貢品,譬如荔枝之類的時新果子,第一個送到的不是乾清宮或者坤寧宮,而是奉先殿,宮里人稱之為“薦新”。 櫻桃老了,換新熟的枇杷。枇杷老了,換西瓜。一年四季貢桌上的食物都是新的,唯獨墻上高懸的帝后遺像,一年比一年舊。 她跪在大明歷代帝后的畫像與神牌之前,一個個拜過去,從洪武到成化,大明一百多年的歷史,都藏在這一幅幅的畫像里。 拜完之后,張羨齡凝眸憲廟老爺畫像旁的空白之地,心里覺得很神奇,隱隱生出一種“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 幾十年后,朱祐樘和她的畫像也會掛在這里。不知那時候的大明,會是什么模樣? 結束了謁告禮,緊接著就是謝恩禮,即叩謝君恩之意。 她向朱祐樘行禮,膝蓋一屈,還沒落地,就聽見他道:“平身?!?/br> 這一聲猶如天籟之音,張羨齡起身,眉開眼笑。 最后一個環節是皇后受賀儀。 張羨齡端坐在寶座之上,俯瞰一眾身穿品級盛裝的朝廷命婦。 奏樂聲起,一眾命婦在典儀的指引下,齊齊跪下行禮。 能進宮朝賀的,都是有品級的命婦,有些誥命夫人的年紀足夠做張羨齡的祖母,被她們這樣拜著,張羨齡頗有些不自在,恨不得一人給發一個“跪得容易”。 一眾命婦的群拜禮畢,她們又分作若班人,五六個人一批,上前來進賀箋,再行贊拜禮。 張羨齡早在憲廟老爺喪禮之時,就已經將命婦的名字都背過了,此番正好對著賀箋上的姓名認認人。 第三班命婦進箋行禮之時,其中有一個大美人,即使是平平無奇的命婦禮服,卻被她穿出了一種豐姿綽約,艷光四射之感。 張羨齡不由得再看了一眼大美人的賀箋,原來是禮部尚書施純之妻,名曰宋持盈。 一瞧見“宋持盈”這名字,張羨齡便想起來了沈瓊蓮女官同她說過的一則八卦。說是成化末年有一回命婦朝賀,周太后見一命婦生得極美,便與左右之人感嘆,怎么當時選妃竟然漏掉了此女。初聽到這故事時,張羨齡還納悶,就周太后那一貫眼高于頂的性子,能這樣夸人? 如今見了宋持盈,張羨齡便全明白了。 她全神貫注欣賞美人風采,竟一時忘了喊起。直到周姑姑輕咳了一聲,張羨齡才如夢初醒,忙讓她們起來。 等到宋持盈回到一眾命婦之間,張羨齡仍時不時地看她一眼。越看,心里越喜歡,想著等會兒一定要尋個機會,好好的同大美人說說話。 第27章 宋持盈立在一眾命婦之中,始終低垂著頭,目不暇視。 她盯著坤寧宮的白地串枝勾蓮栽絨地毯,微微出神。她已經很久沒有進宮朝賀了,上一回來,還是七年前的事。 第一次進宮朝賀,她在臨行前將眉毛畫了一遍又一遍,惟恐妝容有哪里不妥帖。 可是進了宮,卻還是惹出了事。因為她的這一張臉,朝賀之后,周太后特意讓貼身宮女來尋她,告誡她以后不用進宮朝賀。 宋持盈誠惶誠恐:“妾身有哪里做得不妥當?” 那大宮女盯著她的臉,搖了搖頭:“你生成這個樣子,倘若給皇爺瞧見,怕惹出禍事?!?/br> 宋持盈差點哭了出來,覺得自己做錯了事。 自此以后,每年命婦正旦朝賀,宋持瑩都稱病不來。 時光如流水,一晃眼,憲廟老爺駕崩,新君登基,她添了年歲,方才敢進宮賀中宮娘娘冊封儀。 只愿這次不要再出什么差錯才好。 命婦朝賀完畢,皇后賜宴。 宮女內侍忙著擺桌安席,傳膳的內侍一隊隊進殿,送來珍饈百味,美酒千盅。 御窯燒就的霽紅果盤,堆放著福州橘與洞庭柑,裝盤的各色素菜,亦是用蘿卜雕花,十分玲瓏小巧。 冬日,樣樣菜肴都冒著熱氣,這令宋持瑩有些驚訝。那一年她進宮時,光祿寺準備了酒飯,雖不算很糟糕,到也著實不敢恭維。怎么這么多年過去,宮里宴席的味道還好剩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