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沙雕穿成炮灰女配、我成了全星際嬌寵小幼崽、敗者暖床、七零反派他jiejie三歲半、還好這個世界有你、同花順、隱婚虐愛:冷爺傲嬌妻、冒牌公主:將軍駙馬很難追、穿成豪門惡毒炮灰后[穿書]、諸天書館
張羨齡聽完點點頭,叫人傳膳。 因皇貴妃出殯,皇爺下令這三日乾清宮不食葷腥。老子不吃rou,兒子也只能吃草,所以清寧宮小廚房今日送上來的,是純正的素齋,像素三鮮、豆腐雞蛋羹、熗香菇之類的,賣相很不錯。 折騰了一日,張羨齡也是餓狠了,就著素菜也吃了兩碗米飯。 第二日一早,張羨齡才醒來沒多久,正殿就傳來一個壞消息,太子病了。 太子身體一向不好,淋了一場雨,又穿著濕衣裳在乾清宮守了半日,回來就覺得頭有些昏。 睡到卯時,他破天荒的沒起來。覃吉頓時有些慌了,一面命人去請太醫,一面讓人去后殿傳話。 朱祐樘臥在榻上,昏昏沉沉的,半夢半醒間覺得一只手輕柔地貼在他額頭上,讓他在燥熱之中有了些許清涼。 他睜開眼一看,是太子妃坐在榻邊,正用手背試著他的體溫。她的眉頭緊鎖,一向笑盈盈的臉沒了半點笑意,很嚴肅的樣子。 朱祐樘想勸她回后殿歇著,別過了病氣,然而一開口就是一串咳嗽。 張羨齡嚇了一跳,輕輕撫著他的背,替他順氣:“很難受是不是?太醫馬上就來了?!?/br> 正說著話,外間的內侍高聲稟告,說太醫已經到了。 梅香見太子妃仍坐在榻前一動不動,為難道:“娘娘要不往屏風后避一避?” 洪武年間就定下的宮規,后宮嬪妃,尤其是像張羨齡這般年輕的,即使患病都不能輕易傳太醫診治,尋常小病都是請女醫來瞧,實在沒法子要傳太醫,那也得隔著簾子,多位宮人在場方可。 張羨齡想起背過的宮規,知道她守在榻前,太醫是不敢進來的。她抿了抿唇,起身往屏風后去。有機靈的內侍搬來一個繡墩,讓張羨齡坐下。 太醫這才進到內殿來,請安之后,細細替太子診脈開藥。 朱祐樘的嗓音啞得厲害:“皇爺身體可安?” 太醫忙回道:“龍體安康,請小爺放心,只管安心養病?!?/br> 診斷的結果無非是風寒,開了藥方,張羨齡立刻吩咐人去煎。待太醫退下之后,她三兩步從屏風后轉出來,仍坐在太子榻前。 朱祐樘輕輕咳嗽,斷斷續續道:“沒什么大事,一年總有這么幾回,吃了藥便好了?!?/br> 張羨齡點點頭,從宮女手中接過溫水浸過的帕子,輕輕敷在朱祐樘額上:“小爺安心歇息吧,我在呢?!?/br> 太子這一病就是七八日,張羨齡日日夜夜守在正殿侍疾。 滿滿一碗黑漆漆的藥,一日三餐的喝。張羨齡看著都覺得苦,朱祐樘卻面不改色的喝下去了。 張羨齡見過他喝藥之后,立刻叫梅香把后殿的冰糖罐子帶了過來。吃完藥后,就纏著要他含一粒冰糖。 朱祐樘凝視著太子妃掌中小小一粒冰糖,愣了一愣,才拾起吃了。 冰糖入口,絲絲的甜味立刻驅散了藥的苦澀。 上一回吃藥后再吃糖是什么時候,他已記不清,大約是還住在西內的時候。小孩子怕苦,娘親總要拿著糖哄著,他才肯吃藥。沒想到時隔多年,竟然還有人拿著糖粒子哄他。 他是習慣生病的,從前養病的時候,只覺無聊。因為除了皇后皇帝來探望的那短短的時間,他的寢宮里總是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 可是太子妃來侍疾,總要鬧出點動靜來。他倚在枕上,聽見太子妃與覃吉據理力爭。 “生病了是要吃得清淡些沒錯,可也不能天天吃清粥呀!” “我知道是規矩,可這規矩也沒明說,養病時除了清粥就不能吃旁的了呀!這樣,我叫小廚房做些好克化的點心食物,偷偷的送過來,不大張旗鼓,也不叫其他人知道?!?/br> 覃吉哪里能犟得過太子妃,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太子妃送來豆漿山藥粥,五百糕等吃食。 除此之外,太子妃還弄了一堆果盤,將榻邊的案幾擺的滿滿當當,沒事的時候就削個蘋果給朱祐橖吃。 幾日下來,朱祐樘甚至冒出一個念頭。有她這樣陪著,病一場似乎也不錯。 第11章 四月的宮后苑,牡丹與芍藥次第開。 張羨齡立在花叢之中,挑選了一會兒,折了兩枝嫣紅牡丹花。一枝養在清寧宮后殿,一枝命宮人安放在正殿的白瓷瓶里。 正殿原本是沒有這白瓷瓶的,事實上,偌大的皇太子寢宮,除卻必要的床帳屏幾、琴書筆硯之外,竟然別無裝修,雪洞一樣干凈。 簡簡單單的,倒很有簡約大氣的美感,只是養病的時候住在這樣的屋子里,未免太過冷清。問過太子的意思,張羨齡在正殿東暖閣添了一只白瓷瓶,宮后苑里開什么花,她便折一枝過來,用清水養著?;ㄆ烤o挨著錦簾,一進門,第一眼就可以瞧見花開得熱熱鬧鬧。 雖然如今太子身體已大安,恢復了文華殿的日講,但白瓷瓶卻在東暖閣里安了家。張羨齡折花的時候,也習慣往正殿送一枝一模一樣的花。 她欲往回走時,忽然瞧見湛藍的天空里有兩三只風箏,飄得又高又遠,很好看。 轉過去一瞧,三個小女孩正在放風箏,一大兩小,又笑又鬧。 周姑姑在她耳旁提醒道:“是仁和公主、永康公主和德清公主” 說話間,那三個小女孩也注意到了張羨齡。仁和公主將風箏線塞到乳母手里,領著兩個meimei向太子妃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