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如今大襄內心不齊,各國各有打算,本都想借機探明情況搞點事情,卻沒想到大襄當今圣上玩了一出讓他們措手不及的戲碼。 襄帝說是借群龍宴會廣而告之,前太子慕鈺謀逆之事已查明真相,非太子情之所愿,他本人也受逆臣挑撥,這才誤會兄長。 遂及,襄帝釋放前太子慕鈺,恢復其皇室之子名分,且封其為禹王。 這一招打蒙了所有人,包括丞相宋晉。 宋晉匆匆踏入皇城,要要覲見,但卻被告知陛下在和他臣商議國事,讓宋晉稍后再來。 宋晉也沒走,直接在御書房前等了半個時辰,才被慕襄召見。 陛下來這一出又是想做什么? 太傅來了正好。慕襄沒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讓尚喜給他展示桌上的女子畫像,大慶、屬國、邊羅都有和我大襄聯姻之想,孤曾言要為先帝戴孝三年 他撫著一位較為清秀的女子畫像:孤覺得,這位作為大襄未來的禹王正妃再合適不錯,太傅覺得呢? 禹王正妃,等于是給慕鈺選的正妃。 可慕襄剛宣其無辜,為他洗清謀逆罪名,慕鈺這會兒估計還在牢房里,粗重的鐵鏈都未必被解開了。 恕臣不明,陛下所行為何? 慕襄視線從女子畫像上收回:自然是履行當初孤和太傅之約。 宋晉一怔,他自然記得剛宮變的第二日,慕襄前來找他,他們密談的約定。 可當初陛下所說,是兩年之內若無功績,便交出王權 可孤這些日子覺著,孤毫無天賦,皇兄比孤更能做好這個位置。慕襄淡道,太傅該高興才是,孤會盡快結束手上國事,將這玉璽 他頓了頓道:交于皇兄手上。 胡鬧!宋晉氣得胡子都吹了起來,陛下當這皇位是兒戲嗎?想坐就坐,想 他對上慕襄的眼神,突然又噤了聲,好久后才說:荒唐陛下比太/祖還要荒唐 他突然佝僂了身體,像是累了,口中慢慢說起了過往秘事:當初蔣將軍功高正主,受到無數有心之人彈劾,他為新朝安寧迫于無奈假死,卻被太/祖借勢強禁宮中,最終郁郁寡歡而亡 你們一個個,都在拿皇位當作兒戲。 陛下如今卻要為一天外之人,放棄這已穩坐的皇位,陷大襄于動蕩之中宋晉深吸一口氣,恕臣接受不能。 慕襄聽到前半段,眼中錯愕難掩。 雅帝在位時,后宮只有蔣將軍的meimei一人蔣執瀟??烧肇┫嗟恼f法,這蔣執瀟竟然就是蔣將軍? 堂堂一代名將,男作女身,委于帝王身下 國師知道慕襄下意識地問出了口,可說到一半卻覺得沒有必要,師禾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知男兒與男兒糾纏前例,自然也看懂了他的所言所行明了他的妄念。 可師禾卻選擇了離開,并言說再難相見 而瞧宋晉后半句話中意思,顯然也是看破了他慕襄對師禾的心許。 慕襄扶了下書案,他閉了閉眼睛良久后道:太傅不必憂心,孤相信皇兄會處理好一切。 短時間內再次更朝換代,表面上看雖然無利于大襄國情,但慕鈺若上位,只會做得比慕襄出色,長久來看,自然是慕鈺能讓大襄走得更穩、更遠。 遑論慕襄用師禾走的這些時日才看明白,他當初要這皇位,約莫也只是想要得到師禾的溫存罷了。 否則當初又何必許下兩年之約,不過是明了自己身體病弱,命不久矣,想要最后搏一搏 可宋晉老了,他只想保持暫時還算安穩的現下,不想再生突變。 這些時日,慕襄所做的一切也都證明了他還算一個合格的帝王,長久下去未嘗不可。 宋晉長嘆一聲:陛下,切不可執著虛無之人,國師大人絕非良配。 所謂虛無,便是摸不透,抓不著。 孤心意已決,太傅不必再言。慕襄背過身,咽回喉中酸澀,皇兄今日便會出獄,太傅這會兒前去,還來得及為皇兄接風洗塵。 宋晉: 慕襄道:孤提前履約,也非為了國師 他頓了頓又道:孤倦了。 宋晉無可奈何地退下,要不是知道雅帝從未臨幸過蔣將軍以外之人,他都要以為慕襄便是其血脈了。 一樣固執,對待私情一樣如此荒誕。 當初他勸過無數次,可雅帝就是不聽,強行將本該翱翔高空的大雁囚于高墻中,兩人雖心心相印,可卻一生都未坦誠公布,外加政見不合摩擦不斷,終是不得好果。 而慕襄則更過,直接念上一位不知來路不明歸途之人。 宋晉走后,慕襄才讓人收走了三位他國公主的畫像,露出了下面的一張書信。 這是七日前,他從和一見聯絡的信鴿上取下來的,可上面卻是師禾的筆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