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夜間沐浴之后,他便會將其摘下放置一旁,很少帶在身上。 我先走了慕襄沒有回頭,國師早點歇息。 殿下也是。 離開之后慕襄才反應過來師禾又是怎么知道玉佩有奇效,且還知道他夜間會摘下玉佩入眠之事的? 13、第 13 章 御書房的燭火一直亮到深夜都未熄滅,尚喜聽著陣陣蟬鳴打了個哈欠,他看了眼夜色朝殿內走去:陛下,夜色已深,該歇息了。 慕襄頭都沒抬,借著燭火的光繼續批改折子,還指揮著尚喜:把左邊那些也拿過來。 尚喜無奈,只得照辦。 要不是怕陛下生氣,他甚至想把國師大人叫過來,陛下總歸是會聽話的。 不聽話的慕襄一直批折子批到四更時分,再睡一兩個時辰就可以起來上早朝了。 慕襄起身的時候肩膀四肢都是酸痛無比,困得不行的尚喜連忙走過來:奴才幫您揉揉? 不用。慕襄皺了皺眉,不是讓你先去歇著嗎? 尚喜搖搖頭:陛下還未歇息奴才哪里睡得著? 慕襄懶得聽這些客套話,自己輕揉兩下肩膀便上了床。 平心而論,慕襄其實繼承了慕淮河一部分嬌奢的秉性,多少是好享受的,例如如今的吃食,柔軟的床榻,矜貴的衣裳 可在其它方面卻又不太在意,比如他的身體。 太醫院呈上來的名貴補藥他是一點沒碰,平日也不喜有人跟在身邊什么都伺候,特別是不喜別人碰他,哪怕是一直跟著他的尚喜也一樣。 如今唯一碰他他卻能坦然不排斥的人,大概就只有師禾了。 尚喜吹滅了燭火,夜色很快吞噬了慕襄眼前的些許光明。 他不由自主地握住胸口玉佩,想起了當初被困于幽室的場景。 常青雖為下人,但心智卻沒他的堅韌,當初被困那么多次,他也只是從一開始的恐慌到最后漸漸的麻木甚至于平靜。 直到后來他被人遺忘險些死在了幽室中,才因為饑餓與干渴在黑暗中產生了幻覺險些崩潰。 過往的這些并沒有給他留下太多陰影,只是讓他的心更狠了而已。 如今的他能夠直面黑暗,更能夠直面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自身所作所為也不過是圖一個將來不悔。 或許真是玉佩帶有奇效,又或許是太累了,慕襄很快會了周公。 翌日 早朝耗費了一個多時辰,因著要處理的事太多,眾人皆是爭論不休,首先江城因病暫時停職之事便引來有心之人的擔憂,畢竟工部如今所掌之事都與國之未來息息相關,其尚書久不在位,怕掀起動蕩。 孤深以為然。慕襄悠悠道,可江卿病重,不宜勞累,在和國師大人與丞相的商議下,孤決定先找一位人才暫替工部尚書之職。 殿下一片嘩然,眾人面面相覷,都沒想到慕襄真敢罷免江城。 說是暫替其職,但真要上去了哪里還能那么輕易下來? 可眾臣卻又都不約而同地沒有反駁,保持了緘默,也無人敢反駁。 沒聽陛下話中意思嗎,這是受了丞相和國師大人首肯的決策。 即便是和江城走得近的那幾位,也都沒有提出異議。國師大人今日沒來早朝,屏風后空蕩蕩一片,但是丞相就站在臺下沉默不語,像是默認了新皇的說辭。 慕襄輕輕敲著純金的扶手,望著殿下朝臣:孤以為,孤剛繼任,對大襄人才還不夠了解,諸位可有舉薦? 此話一出瞬間轉移了問題焦點,眾人都不再糾結江城被罷免的問題,反而都想要自己的人暫替對方之職,要知道,當年江家籍籍無名,全靠工部尚書這一職帶成了京城大家,且連續兩代都是子承父業。 殿下的人自然也有不少想把江城、把江家拉下馬的人,個個都是爭得面紅耳赤。 慕襄望著殿下的鬧?。杭热槐娗湟庖姴煌?,那不妨回去多加思忖,明日再定人選也無妨。 見他們漸漸安靜,無人反駁,慕襄又道:諸位愛卿還有別的事嗎? 見無人說話,身側的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退朝! 退朝并不意味著安寧,溫英卓和禮部尚書陳絡同時來到御書房求見,只不過此時慕襄先去了未央宮,畢竟早膳還沒用。 御書房里。 陳絡朝溫英卓頷首:你先來。 溫英卓:你要不先出去? 陳絡詫異道:本官為什么要先出去? 溫英卓咬牙:本官有要事啟稟。 陳絡嘖了聲:都是國事,同為朝臣,本官有什么不能聽的? 溫英卓氣炸了:陳絡,你休要得寸進尺! 陳絡嘆了口氣:溫大人莫氣,不就是令妹看中家弟了嗎,家弟也算是學才淵博,令妹更是知書達理,兩人也算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 溫英卓氣得直抖:無恥! 慕襄恰好進來,聞言問道: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