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朕會讓他出征,只是絕非主將,也非前鋒,更非主力?!?/br> “因為朕這一次要的不是襄陽,不是益州,不是荊州,更不是揚州,京口,而是建康?!?/br> “為何?你不聽我的?” “因為他與朕毫無血緣,而你,只有你,與朕血緣相連?!?/br> ……… “只有你,我的親弟弟,我唯一的弟弟,陽平公苻融?!?/br> 萱城震住了。 他的心從來沒有像此刻這般激動過,突突的跳著,唿之欲出,苻堅唯一的親弟弟,這短短的幾個字太煽情了。 為什么,為什么他們苻氏不像鮮卑慕容氏那般子女眾多,枝繁葉茂呢?慕容廆有子11人,相當于慕容皝有10個同父兄弟,慕容皝有子20人,相當于慕容俊有兄弟19人,而慕容俊有子9人,相當于慕容韡有兄弟8人。為什么,為什么,上天是嫉妒苻氏一族嗎?明明同為少數民族,為什么鮮卑族可以子孫繁茂,而他們苻氏一族卻稀少呢? 為何苻堅只有一個弟弟。 可是他們的伯父苻鍵卻可以有12子,為何他們的父王苻雄只有3子呢?而他們的親娘卻害死了唯一的異母兄長苻法,一想到此處,萱城心頭忿忿不平,這就是他一直對他們的親娘荀太后沒有好感的原因。 不想了,不能再想了,越想下去,萱城怕是對那個死去的荀太后怨恨至深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再辯一場 “朕的心里,把一切的局都布好了,你,唯有你,我唯一的弟弟,可以擔任此次伐晉的主將,而朕,將與你同行南下建康,我們一起去建康,去秦淮河,去觀賞那十里牡丹,去東山,去雞籠山,去卻月樓,去聽那吳儂軟語,去品那江南煙雨,……” 萱城流淚了。 可是,他還能挖苦一句,“也許,不是建康,是長江,我們只能走到長江?!?/br> 他苦澀的笑了,淚笑結合,分外凄慘。 原來這歷史,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變的。 唯一能改變歷史的人,從來都不是他。 而是真正的主人,苻堅。 只有他成為苻堅,才能改變歷史。 可是很不幸,他前世研究的淝水之戰,他研究錯了對象,他同情的苻融,那個不該成為主角的主角,他無法因為一己之見去改變歷史。 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其兄。 歷史也沒有賦予他這樣的重任。 苻堅輕輕依上前來,抬起手來溫柔的替他擦拭掉眼淚,又用那溫柔的聲音說,“不要哭,我的好弟弟?!?/br> 他笑著吻掉萱城臉上的淚水,“我們過了長江,不就是建康嗎?你信我,我會帶你到建康去?!?/br> “也許是淮河呢?”萱城繼續自嘲。 苻堅道,“過了淮河,就是長江?!?/br> 萱城笑了,“好吧,我等著這么一天,我們越過淮河,渡過長江,到建康去?!?/br> 建康,那真是一個美好的地方。 那是萱城的家。 每個人都要為了回到自己的故鄉而奮斗一生。 “皇兄,也許我真的無法說動你,無論是你傾全國之力伐晉,還是任命慕容垂為主將的事,但是我還是想要憑著一己之力去為你做一些事,你和太子,張夫人,平原公,道安都辯論過了,這是你最完美的時刻,你勝過了所有人,但是我想說的是,那都毫無意義,因為他們與你辯駁只能代表他們不懂你,他們不想你去伐晉,他們不懂你有一顆怎樣堅決的心,既然我是你的弟弟,今日我也想與你辯上一辯?!?/br> 苻堅吃驚的看著他,“哦,你也要同朕辯駁?” 萱城道,“我知道,你是最佳辯手,無人能敵?!?/br> “你都說了,他們與朕辯駁,是不懂朕之心?” “我同你辯,卻是我懂你之心,正是因為我懂誰都阻止不了你發動這一場戰爭,所以今日我與你辯駁的主題很直接,也很現實,當然,也很殘忍,就是這場戰爭的成敗問題?!?/br> “成敗問題?” “是?!陛娉峭崎_了他的手,與他遠離了一些距離,端端正正的坐在地上,用無比堅定的目光回應道。 苻堅楞了楞,笑了,他正衣袍,端正坐姿,“好,朕與你辯?!?/br> 萱城拋出此次辯駁的主題,“成敗問題,一是成,二是敗,成功的原因,失敗的原因,成功的結果,失敗的結果,第一,如果此次戰爭成功了,你將如何,我族將如何?漢人將如何?” “此戰若成,朕君臨天下,在建康稱帝,北上泰山封禪,返回長安,我氐人一族將成為統治者,漢人、匈奴人、鮮卑人、羌人、碣人,包括西域各族百姓,和平共處,天下大同?!?/br> “如何成功?”萱城反問。 “朕舉國伐晉?!?/br> “不,你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舉國伐晉并不能代表著成功?!?/br> “你也沒有拋出正確的問題,朕說過,不論成敗?!?/br> “好,那么,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殘忍的誰都不愿意面對的結果吧,如果失敗呢?” “朕只想成功,不想失敗,也沒有失敗?!?/br> 萱城道,“你還是在逃避我的問題?你在怕什么?” 苻堅頓了一下道,“你知道的?!?/br>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br> 萱城被他如此鄭重的回應驚了一下,可是一下子他就平靜過來了,他曾經說過的,要萱城一起去跟他完成那些可能會死人的愿望,即便他知道有征無回,逆天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