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 沒完沒了,苻暉笑吟吟的瞇著眼。 兄弟情果然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傍晚,鄧羌進了軍帳邀請苻堅和萱城去檢閱新軍。 萱城微微瞇眼,欣慰的笑道,“鎮軍將軍辛苦了,這大秦的軍隊沒有你的訓練,怕是如同一盤散沙?!?/br> 苻堅身姿挺拔的站在一旁,點頭,“皇弟說的對,鎮軍將軍這些年來的確辛勞?!?/br> 鄧羌再次抱拳請命,“辛勞不敢當,鄧某為國為民,不足談辛,還請陛下,陽平公移步校場?!?/br> 苻暉過來拉了一下萱城的手腕,小聲道,“皇叔,走吧,去瞧瞧?!?/br> 苻堅眼尖,酸熘熘的哼了一聲,撇下二人徑先去了校場。 萱城和苻暉二人相識一笑,隨即卻仰頭大笑起來。 鄧羌和張蠔訓練軍隊的確稱得上是高手,治軍嚴謹有章法,新軍營的士兵個個士氣高漲,精氣神十足,尤其是在面對他們的一國之君和一軍之主的時候。 苻堅和萱城都忍不住的贊賞,“有此等健兒,何愁大秦不強盛?!?/br> 回去的時候,很不幸,苻堅邀請萱城與他的車輦同行,萱城怎么也拒絕不了,最后只好上了他的車輦。 二人共處,萱城靜靜不語。 而后他微微低著頭。 他的臉微微發燙,因為他的第六感告訴他,一雙火熱的眼睛一直釘在他的身上。 半響,那溫柔的笑聲終于在耳邊響起了。 “皇弟,你不看著朕,怎么知道朕也在看著你了?你看著朕了,怎么知道朕沒有在看你?看看吧,你是朕的弟弟,躲著朕作甚?” ……… 萱城愕然。 下一刻,他便聽話的盯著苻堅的眼睛。 一如既往的溫柔如水。 苻堅又像以往多次那樣握住了他的手放在懷里。 萱城的肌膚微微一顫抖,隨后卻趨于平靜。 轉眼間建元十年過去了。 時光飛逝。 建元十一年剛剛邁入了一個開頭。 皇子們的學業也漸漸的完成了,太子苻宏依舊協助苻堅處理國事,苻睿雖說在太學學的還不錯,可總比不上他那舞槍弄棒來的充實,唯有苻暉,一邊在新軍營跟著鄧羌學習兵法,一邊在太學學習儒家的微言大義。 新年剛過,苻堅就頒下了一個詔令,這項詔令僅僅是針對幾位皇子的。 太子苻宏和苻睿多了一項任務,就是除了學習儒學之外,要到農間去耕作,要跟著農學家深入田野,指導百姓們耕作。 苻暉亦多了一項任務。 出乎眾人意料的卻又在萱城的意料之中,苻暉被任命為了太學老師。 年僅十七歲就當上了太學之師,可以說是大秦建國以來絕無僅有的,當然了,因為他是皇子。 萱城曾經在苻堅面前說過的,苻暉文雅謙和,整日習儒,性情柔和雅量,若是教書自然是可以的,只要再學得了武功之道,便是一個可用之才,所以等到太學擴大規模之后,就讓苻暉去長安的太學中任教。 萱城站在明樓中遠望,陽光一片明媚,蒼茫大地,明光灑滿人間。 他的眼里含著誰都打不動的堅毅,微微上揚的嘴角噙著一抹笑意。 明月手里拖著一件長袍站在身后,許久,他都不忍心去打破這一片畫面。 因為,這一日長安落了雪,一片冰天雪地,冰冷徹骨。 可就在萱城佇立的明樓周圍卻冉冉升了太陽的光輝,跟這白茫茫的大地倒是出乎尋常的搭配。 “皇弟?!?/br> …… 耳畔響起了一個聲音。 “萱城?!?/br> 萱城的心微微一抖,瞬間,明樓周邊的雪慢慢融化開來。 萱城回過頭,一片白茫茫的天地中,一人靜靜走來。 ———————— 第一百九十章 一地二治 “陛下,益州之事不等再拖了?!?/br> “益州上書,流寇橫生,燒殺搶掠,惡行不斷,百姓生活一片水深火熱,若是再任由這些流寇縱橫下去,那益州必將會成為大秦法外之地,益州流失,對我大秦損失重大,陛下,請思量?!?/br> 未央宮,承明殿。 清明節剛過去的第三天,苻堅召開朝議,著重討論益州方面蜀郡太守的上書。 下面大臣的議論苻堅都聽了進去,雖然他沒發表什么看法,可他的臉色已經說明了一切,深沉凝重,一片灰色。 梁熙稟道,“陛下,益州之事,臣建議朝廷派出一個節度使者前往益州,先與流寇群體商議,若是流寇不同意歸順朝廷,那屆時再派兵前往亦不遲?!?/br> 有人發出了反駁的聲音。 “流寇,盜賊群體,怎可與朝廷議和?!?/br> 梁熙文雅有余,膽量不足,這是歷史上的評價,果不其然。 太尉呂婆樓抱拳,語氣凜然,“陛下,臣建議由朝廷出兵剿匪,區區流寇,盡是匪徒盜賊所為,為禍一方久亦,益州百姓受苦久也,朝廷不能再縱容了?!?/br> 有人即刻贊成,也有人依舊沉默。 益州是一個重要的地方,可也是一個敏感的地方。 因為如今的益州可謂是一個共治之地,既有大秦設置的益州刺史和蜀郡太守,治所在成都,亦有南面晉朝設置的益州刺史,治所亦在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