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苻暉這人做事有點腐儒的味道,總想按著書本上的東西去遵行,看似正確,實則愚蠢。 而且他的性子中帶著些女性,總是文弱多了些。 “那好,暉兒,既然決心跟著我一起學習,住進府來也好?!?/br> 這樣,苻暉的事情是完完全全的安排妥當了。 正月十四的時候,離上元節還有一日,苻宏修建新太學的任務也開始了,苻睿征調兵力五百協助,兄弟二人做起事實來有模有樣的。 太學的規模已經初顯來了,苻堅便正式下詔,在長安城大力推行儒學,征召儒學名士來太學任教,不論年齡高低,只要經過了三輪面試合格者便可正式在太學教學了。 苻堅是最后一輪的考官,他似乎很享受儒家的這套東西,王勐說過的他都一絲一毫的延續了下來。 萱城是第二輪的面試官,他考的很簡單,只要四書五經的內容熟記于心,并有教學經驗者皆可通過。 初論的面試是篩選儒家之眾,要求面試者必須是儒家人物,認可儒家學說,認可儒家的代表學術。 道家和墨家法家的那些理論此次都不在征召之中,有些人明明是一套一套的道家理論卻也來面試,有些人講著韓非子的法術勢也來應詔。 萱城沒淘汰掉的,苻堅在最后一輪的面試中也淘汰了法家和道家之人。 事后,萱城與苻堅討論起這次征召太學老師的事,萱城其實是認可法家和道家的理論的,諸子百家,皆有道理。 而且其實在苻堅這個年代,法家的學說更加合適,只是王勐推廣了儒學那么久,好不容易秦國國內是一派儒學景象,苻堅那么的崇拜士族,萱城怎可去阻礙。 儒家思想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從游牧民族到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學習儒家的學說,這是必不可少的。 苻堅是一個深謀大略的帝王,他知道想要的是什么。 上元節過后,擴建后的太學便正式進入了修建期間,長安城內已有的太學已經在大力招生了,只要是年滿七歲的世族男子都可入太學讀書。 萱城覺得如果只限制在世家大族之中,那擴建太學似乎就顯得沒那么必要了。 于是他提議,除去世家大族,庶人子弟年滿八歲也可入太學讀書。 苻堅是驚訝的。 孔夫子興起的私學招收的都是一些世族子弟,庶民也可入學讀書,那似乎一切就變得沒有禮儀綱常了。 萱城道,“我們興儒學的目的在于教化百姓,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以后我們國內的每一項政令的推行都要經過儒學人士的傳播,皇兄,你不是想要向晉朝學習嗎?晉朝如今是門閥制度,可晉朝的庶民也是入了私塾的,我們既然推行了儒學,又這么費盡心思的擴建了太學,那理當做的比晉朝好,我們的儒學推行好了,謝安還不得過來看看?!?/br> 苻堅和謝安,互相吸引互相崇拜。 苻堅同意了。 于是,這推行儒學之事就這么推展開來了,無論世族還是庶民皆可入太學讀書。 到了建元十年三月份時候,擴建太學的任務正式完成。 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的就是你 苻堅在朝會上嘉賞了苻宏和苻睿,兩個人喜形于色,萱城也露出笑容。 “皇兄,我有一事要奏請?!陛娉穷D了頓,朗朗發聲。 苻堅笑著說,“好啊,皇弟,你說吧?!?/br> “臣弟奏請,調回我苻氏嫡系將領回長安?!?/br> 此語落地,殿上跪拜之人皆面露異色,苻堅曾經明令過的,所有氐族嫡系將領皆守邊疆,這道政策也延續了十多年了,如今所有的嫡系將領都鎮守在邊疆之地上,大秦遂有這十多年的安寧。 苻堅臉色亦怔怔而驚。 “皇弟,你這話、、似乎不妥啊?!?/br> “皇兄,這是臣弟深思熟慮之后才想奏上的,如今我苻氏嫡系都鎮守邊疆,兵法有云,嫡系守疆在亂,異性守畿多為亂時,大秦平定北國,如今只剩一彈丸之地,只需十萬兵馬足矣,亂世將結,我們必須調回我嫡系兵馬回京畿?!?/br> “陽平公言之有理啊?!?/br> 殿上數位老臣交頭接耳,低聲討論,“是該把那些異性人流放到邊境上去了,這些人留在長安沒好處?!?/br> “是呀,是呀,你看那慕容家的人,受了多少圣恩,卻無半分功績?!?/br> “我氐族嫡系將領皆在邊疆,這不是長治久安之兆啊,該召回了?!?/br> ………… 萱城都一一聽了進去這些微弱的討論聲,他嘴角噙著笑,內心一如既往堅定如斯。 “這?!避迗匝灾徽Z。 “皇兄,別的不說,遼東郡,昌黎郡,玄菟郡,漁陽郡,雁門郡,朔方郡,上郡,安定郡,隴西郡,陰平郡,這十郡必須撤回嫡系將領,如今我秦國與代國交戰在際,不可再有嫡系鎮守,先前降服的異族人有些必須外調至邊境,他們整日在長安城中無所事事,耗盡糧財,這對我國未來作戰極為不利,臣弟奏請,外放異族人,將鎮守邊境的嫡系將領各調回一人,這樣既確保我秦之邊境無屬異姓,又有降服之人效力,皇兄,這不是臣弟一時興起,請您明鑒?!?/br> 情理不偏,萱城這般恭敬的說。 “若是調回一人,那我長安嫡系之重,若是邊疆出事,我們豈非兩頭受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