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小樣,會的本領還真是多。萬柳也暗自感嘆,他對所有的阿哥們都采用精英教育,從生出來,就配備一大堆人伺候,到了年紀全部拉去讀書,走文武皆修的路線。 康熙缺乏的,是父子之間普通的親情。萬柳也稍微能理解,他兒子那么多,想要表達慈愛關心,估計每個表達一下,一天都忙不過來,其他的事都不用做了。 前湖有阿哥們讀書,游船準備在后湖。兩人快到湖邊時,聽到旁邊西廠上傳來一陣吆喝擾攘聲。 康熙停住腳,皺起了眉頭,“梁九功,去看看怎么回事?!?/br> 梁九功領命前去,很快便回來稟報:“回皇上,太子與大阿哥在比賽射箭,還有幾位小阿哥們也在旁邊助威,三阿哥與九阿哥之間,好似發生了些口舌之爭?!?/br> 康熙的眉心擰得更緊,臉色也沉下來,說道:“去把他們都給我叫過來!” 萬柳挑了挑眉,說道:“皇上忙,奴才就先行告退?!?/br> 康熙說道:“不用,你就在旁邊的亭子里歇一歇,我很快就能處理好?!?/br> 萬柳見他不避諱,她也沒有什么好避開的,正好可以在旁邊看八卦。 她走去小亭子里坐下,隔著一道小小的溪流,她看到太子在最前,身后跟著幾個阿哥們。 除了腿腳不方便的七阿哥,已經去世的六阿哥,八個已經開始讀書的阿哥們全在,在伺候奴才的簇擁下,浩浩蕩蕩走了過來。 萬柳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阿哥,她看得直咋舌。年紀最長的大阿哥,身形高大,府里的妾室已經有了幾個月身孕,再過幾個月就會生了。 不過萬柳覺著挺有意思的。 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表現出來的悲痛絕對做不得假,甚至不惜與祖制抗衡,將習俗全部拋在了腦后。 現在太皇太后都沒有下葬,還停靈在暫安奉殿,他怕太皇太后下葬后離開熟悉的地方,一個人太孤單。 可是大阿哥小妾肚子里的孩子,卻是在太皇太后剛剛去世時懷上的,還不是孝期產子,而是孝期有子。 康熙最終也沒有罰大阿哥,萬柳只能說,康熙的孝道,彈性非常大。 阿哥奴才們齊齊向康熙請安,聲勢浩大,萬柳恍然覺著有種在閱兵的錯覺。 康熙也沒有叫起,黑著臉道:“老三,你來說說,為什么跟老九吵架?!?/br> 三阿哥忙磕了個頭,說道:“回汗阿瑪,我正在拉弓,老九不知道發了什么瘋,突然就朝我撞了過來。我憐著他小,沒有跟他計較,只說了他幾句,他還不服氣,跟我頂嘴?!?/br> 九阿哥急著搶白道:“汗阿瑪,三哥在胡說,他跟我計較了,他還推了我,要不是八哥幫我擋了一下,我就摔倒了?!?/br> 康熙臉色更加難看,厲聲道:“那你為何要先去撞老三?” 五阿哥這時候磕了個頭,說道:“汗阿瑪,九弟都是為了替我出頭。三哥見我滿語說得不好,笑話了我幾句。 九弟看不過去,他還小,脾氣急躁,就上前去要跟三哥吵架。汗阿瑪,九弟動手在先,九弟有錯,一切錯都是因我而起,我甘愿替九弟受罰?!?/br> 九阿哥更急了,連珠炮似的道:“五哥你沒有錯,每次三哥都會嘲笑你。你滿語說得不好怎么啦,他的蒙語也照樣比不過你,他就是在欺負你老實?!?/br> 五阿哥自小養在太皇太后身邊,到了九歲就還只能說一口蒙語。他性情敦厚,不會與人爭吵,每次其他阿哥嘲笑他,也只是笑笑便過去了。 九阿哥與他是一母同胞兄弟,回去在宜妃面前說了,以著宜妃要強的性子,哪會忍氣吞聲。她數落了一翻五阿哥,又叮囑九阿哥下次一定要幫著哥哥出頭。 于是三阿哥再嘲笑五阿哥時,九阿哥就謹遵宜妃的話,直接要與三阿哥干架。 萬柳看著三阿哥,他長得與榮妃有幾分相似,當年見他時,還被奶嬤嬤抱在手里,如今都長成了半大少年。 光陰真是眨眼間而過,萬柳有些晃神,她來到這個世上已近十年,這么多年過去,她好似做了一場夢,只夢里的一切太過清晰,一直沒有醒來。 三阿哥聽五阿哥說完,急赤白臉辯解道:“汗阿瑪,我只是跟老五打趣,沒有要嘲笑他的意思,還請汗阿瑪明察?!?/br> 康熙眼神冰冷看著三阿哥,他讀書上還算有點天分,就是人太浮躁,與兄弟們的關系處得都不好。 如今聽他還狡辯,氣更不打一處來,冷冷地道:“我不用明察,我早就了然于心!老三你不友愛兄弟,只管逞口舌之利,嘲笑老五不會說滿語。板子就先給你留著,罰你兩個月內得說好蒙語,若是說不好,到時候一并跟你算賬!” 他又看向先動手的九阿哥,繼續道:“老九你既然能打架,渾身力氣使不完,就給我寫大字拉弓去,不寫滿一百篇大字,拉不滿五十個弓,不許吃飯睡覺?!?/br> “還有太子老大,你們都是哥哥,見到弟弟們鬧起來,不知道勸解,還干站在旁邊看熱鬧,真是令我失望。你們給我回去好好反省,面壁思過,什么時候想通了,什么時候再出來?!?/br> 康熙最后看向五阿哥,聲音緩和了些,說道:“老五,你的滿語漢話進步得很快,不過也不能松懈,要繼續好好學習?!?/br> 眾阿哥面色各異,見康熙發怒,都趴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沒人敢多說一個字,齊齊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