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康熙笑著說道:“宮里恰有些事,我就先回來了。我先陪皇瑪嬤吃午飯,等吃完我再仔細說給皇瑪嬤聽?!?/br> 太皇太后瞇縫著眼,上下打量著康熙,說道:“還跟我賣起關子來了,究竟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仁憲好不容易出一次宮,你都沒有功夫陪著她?” 康熙忙請罪,“都是我不好,等十二洗三之后,我再親陪皇額涅出去看一次?!?/br> 太皇太后沒再多說,轉而問道:“十二可還好?我這身子不好,他生下來后,也沒能去看看他?!?/br> 康熙握住太皇太后的手,笑著說道:“十二能吃能睡,一切都好著呢,皇瑪嬤無需擔心?!?/br> 太皇太后點點頭,“十二好就好,昨日我還聽有人抱怨,說是內務府的細棉,一匹都沒了,全部被你下令拿去送到了萬壽宮。 十二是你的兒子,可你也不能厚此薄彼,十一老十都還小,以后也給他們留一些,省得人說你這個汗阿瑪偏心?!?/br> 康熙臉色變了變,不過是幾匹布,這些人也眼紅,在背后說三道四。 “老十十一那邊,他們一直都用的綢布,十二不過是用了棉布,倒讓人說起了嘴。這等長舌心胸狹窄之人,我定會查個一清二楚,嚴懲不貸?!?/br> 太皇太后也不動怒,仍舊溫和地道:“都快過年了,總得圖個喜氣,別動不動就打啊殺的。先用飯吧,天氣冷,一會子飯菜都涼了?!?/br> 康熙只得按下怒氣,陪著太皇太后用了午飯。吃了碗茶消了食,喚梁九功拿來脈案,仔細講給太皇太后聽。 “我只想起早夭的兒女們,心慘痛不能言。這天下百姓都是我的子民,也不忍看到他們不好。不如就從十二開始做起,如果能因此多挽救幾條人命,也算是大功德一件?!?/br> 太皇太后沉吟之后,然后看著康熙,和藹地道:“你能以身作則,從十二開始做起,也是好事,別人見你的親兒子都這么做,也能堵上一些說閑話的嘴。 十二洗三是了不得的大事,你被萬氏叫回宮,倒也是你愛子心切,留下仁憲,她也不會怪罪于你?!?/br> 康熙聽太皇太后提及萬柳,心微微一沉,果真聽到她繼續道:“唉,我以前就覺著對不起的仁憲,對不起孟古青,對不起悼妃,早逝的慧妃,對不起太多太多從科爾沁來到紫禁城的娘家姑娘。 我也沒有幾年可以活,人老了就未免想得多了些,想贖輕一些罪孽,已經沒了的,我也沒有什么辦法。不如趁著我還活著,幫著些還活著受苦的人。 咸福宮的那個丫頭,性情孤僻,一直關在宮里,連宮門都不想踏出一步。這些年你也看在眼里,她從沒有多要多求過什么,我也沒有讓你去多寵著她。 這宮里雖有娘家親人,也幫不了她什么,我實在不忍見到她孤零零一人??茽柷呷艘矠榇笄遄隽撕眯┦?,咱們不能太不講良心,十二就抱到咸福宮去養吧,給她點子盼頭念想,死了我也能安心些?!?/br> 康熙的心霎時沉到了谷底,莫名的憤怒從心底升起。 他雖然籠絡蒙古,卻也防著他們,絕不能讓他們壯大,太皇太后也深深明白,她也沒有偏向娘家。 如今沙俄又重新跑回了雅克薩,他還得籠絡蒙古各部落,防止邊關亂起來。他不喜歡這種被人牽制的感覺,若是其他兒子,他捏著鼻子也就答應了。 不過太皇太后要的是十二,他親眼見到萬柳有多辛苦才生了他,他怎么對她開得了口? 康熙語氣凝澀,勉強笑了笑道:“皇瑪嬤,十二還小,還沒有出月子呢?!?/br> 太皇太后神色平靜,溫和地道:“也是,萬氏還在坐月子,這時候跟她說,倒讓她睡不安穩,月子里落下病,可不是小事。 就像我現在這樣,好多病根,都是月子沒有坐好,當年吃的苦......,唉,過去的,就不再提了。 算了,等萬氏出了月子再跟她說吧,也不要等太久,這一旦相處久了,分開時更舍不得,受苦的還是她自己?!?/br> 康熙垂下頭,無力自嘲地笑了笑,然后抬起眼,直直看著太皇太后,說道:“皇瑪嬤,十二還是算了吧,等到烏雅氏生產之后,她的孩子抱到咸福宮去養,反正都是要個人陪她,誰陪不是陪?!?/br> 太皇太后的臉也沉了下來,眼神銳利至極,盯著他道:“十二為什么能算了,其他的阿哥們,照樣自小被抱了出去。 我也知道,五指有長有短,人安能事事公道,可你也不能偏心得太過。 除了太子,自小一直長在你身邊,你看重他,別人也沒話說。如今看你這幅模樣,莫非是你要再立一個太子!” 康熙神色大變,看著太皇太后蒼老的臉,她鬢邊的白發,將到嘴邊的話又忍了回去,哀哀地道:“皇瑪嬤,天地良心,我從來沒有這么想過。萬氏生了兒子,我也沒有給她提份位,她更沒有非分之想。 我承認萬氏在我心中不一樣,可也就如此。我更不是昏君,拿江山社稷當作兒戲。 自從八歲登基,二十幾年我來,我如履薄冰,每天都戰戰兢兢,生怕江山毀在我手上。前朝大事一件接一件,我亦從未停下來過,如老黃牛般辛苦。 皇瑪嬤,我也是人吶,也盼著能能歇一歇,能松快松快,喘上幾口氣。就萬壽宮這么點地方,皇瑪嬤也不給我留下,非得全部奪去不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