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
書迷正在閱讀:極道六十秒、驚蟄、昆侖殿、圣手花醫、郭宏傳奇、妙手小仙醫、媽咪最大,爹地好好寵、史上最強小白臉、血脈戰尊、喪氣少女尹茉莉(大叔 高h)
承恩侯世子明日既然來提親,寧國公老夫人再是不喜顧珞,也只能急急差了人往靜華寺去,趕在關城門前接了顧珞回府。 可這人打發出去了,寧國公老夫人的臉色,卻是委實難看的很。 壽春堂里,各房太太和姑娘們聽到消息相繼趕了過來。 顧錦寧臉上更是掩飾不住的嫉妒和不甘,還是大太太紀氏不著痕跡瞪了她一眼,她才稍微收斂了些。 見她還知道輕重,大太太這才放下心來,上前一步,對著老夫人道:“老夫人,這承恩侯府也真是的,若真有心思,幾日前的滿月宴就該透出些許提親的意思來,沒得還鬧出那些個流言蜚語,叫下頭的人嚼舌根,看了咱們國公府的笑話?!?/br> 老夫人怎會聽不出紀氏的言外之意,聞言,她只看了紀氏一眼,只拿起桌上的茶盞輕抿一口。 一旁,二太太孟氏眉眼微不可見的露出幾分奚落道:“大嫂,這不管承恩侯府打的什么心思,要我說啊,日后咱們可不能小看咱這小姑奶奶了?!?/br> 二太太的話音剛落,三太太也附和道:“可不是,這別的不論,承恩侯府這個時候急著提親,怕是顧及宮里太后娘娘的態度。只因著這層關系,珞丫頭嫁過去之后也受不了委屈?!?/br> “再者,珞丫頭自幼便生的極好,想來無需用多久,就能籠絡住世子了。指不定日后有什么前程呢,早知這樣,也不該讓珞丫頭受了那般委屈?!?/br> 二太太三太太素來妒忌大太太的掌家之權,此番言語自是有幾分在老太太面前給紀氏上眼藥的意思。 這闔府上下,這些年是怎么對待這丫頭的,大太太掌家,她自然難逃其咎。至于她們二房和三房,不過是看長房臉色行事罷了,即便怠慢了幾分,也不是故意為之。 她們若是紀氏,怕是晚上也擔心的睡不著覺,后悔過往不留余地。畢竟人家眼瞅著就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了,還有宮里太后娘娘和淳王妃的照拂,日后等她回娘家來,誰還敢再小覷她,給她委屈受呢。 不等二太太和三太太拐彎抹角再諷刺大太太幾句,只聽砰的一聲,寧國公老夫人拿起案桌上的茶杯,一把就摔在了地上。 眾人心下一緊,忙止住了話語。 大家都知道老夫人這般必是又想到了那明氏。她們在老太太面前說珞丫頭如何好前程,老太太哪能不動怒。 而且這半年來,珞丫頭出落的越發和明氏相似,老夫人看著,如何能不戳她的心窩子。 如今,又要眼睜睜的看著她嫁到承恩侯府,受眾人恭維,老夫人的怒火自然更甚。 眾人怎能不知老夫人的心結,正欲勸老夫人息怒,可還沒開口,卻見老夫人臉色一沉,道:“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我也有些乏了?!?/br> 老夫人這態度,眾人也只能緩步退了出去。 等眾人離開,侍奉寧國公老夫人多年的董嬤嬤低聲勸著她道:“老夫人,奴婢說句不當說的,當年的事情已經過去那么些年,您又何須這樣為難自己?!?/br> “如今承恩侯府擺脫頹勢,承恩侯世子爺近來也頗得皇上青睞,小姑奶奶又生的絕色,等小姑奶奶嫁過去之后,這承恩侯府肯定是支持二殿下的。自來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等小姑奶奶嫁到承恩侯府,站穩了腳,咱們國公府也未見得沒有用得著小姑奶奶的時候?!?/br> 這道理,老夫人豈會不懂,不過是因著那明氏遷怒罷了。她也知,承恩侯府上門提親,結了這門姻親,對國公府來說是件好事。 可想到這門婚事是老國公爺精心替那孽障挑選,再想到那明氏,寧國公老夫人心里如何能不恨。 她有時候都覺得,連老天爺都在捉弄自己。 畢竟,處置一個外室還有她肚子里的孽種,本不是難事??善?,明氏當年救了淳王世子爺,因著這因緣,她動不得那孽障分毫。 這樣的憋屈,寧國公老夫人每每夜深人靜時,便會越發強烈。 主仆兩人正說著話,卻在這時,有丫鬟在門口低聲回稟:“老夫人,小姑奶奶過來給您請安了?!?/br> 顧珞從靜華寺回來,依著規矩,當然得往老夫人院里來一趟。 她雖也知道,老夫人如今該在氣頭上,定不會見她,可一個孝字壓在頭上,她也不敢偷懶半分。 果然,寧國公老夫人聽著她來了,瞬間就冷了臉。 還是身旁的董嬤嬤暗暗嘆息一聲,親自撩開簾子出去,低聲對著顧珞道:“小姑奶奶,老夫人今個兒睡得早,就無需您進去請安了?!?/br> 董嬤嬤是寧國公老夫人身邊的得力嬤嬤,往日里,遇到這樣的事情,最多也只是大丫鬟過來懶懶回她一句。 可今個兒,董嬤嬤竟然親自出來了。 顧珞面上乖巧的笑著,可心中卻不由一陣諷刺。 上一世,她被徐家退婚,往老夫人院里求老夫人允她往庵堂時,董嬤嬤可沒這樣的殷勤。 可見,人都是勢利的。 以往大家怎么怠慢她羞辱她,如今知道承恩侯府明日要來提親,她日后便是承恩侯世子夫人,她們自然不可能再拿往日的態度對她。 何況,還有宮里的二殿下,承恩侯府近年來已從早年的頹敗中轉而成為京城人人都想要攀附的世家。 雖不比京城這幾家國公府,可在侯府中,確實也不可小覷。 尤其徐遣年少有為,近來更是得皇上的青睞。 老夫人如今便是打了主意,想著她嫁到承恩侯府之后,承恩侯府日后可以支持二殿下吧。 想著這些,顧珞心中不由冷哼一聲。 董嬤嬤瞧著眼前的顧珞,雖人還是之前那個人,可也不知道為什么,今日的顧珞給她的感覺,目光雖溫和,可眸子深處卻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東西。 她不由朝顧珞望去,只見她一身月白描金花襦裙,明眸皓齒,烏黑的頭發只拿一支碧玉簪挽起,雖還是尚未出閣的姑娘,可身上卻少了以往的怯懦和小心翼翼。 可董嬤嬤也沒多想,只當她知道明日承恩侯府來提親,所以才有此變化。 可這樣的變化,是好是壞呢? 這么想著,董嬤嬤忙暗中搖搖頭,覺得是自己多心了。 這小姑奶奶,即便是嫁到承恩侯府,即便這些年在國公府受了不少的委屈,可寧國公府畢竟是她的娘家,她該不會愚蠢到不把娘家人放在眼中吧。 不會的,她不會有這樣的底氣的。 董嬤嬤這般想著,看著顧珞的身影出了院門,才徑自回了屋里。 這邊,顧珞也回了自己所住的臨楓院。 今日老夫人連夜差人接了她回府,她自是知道是何緣由。 可想到明日徐遣來提親,她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原本她打定主意這輩子和徐遣再無瓜葛的,可出了這樣的波折,徐遣竟轉而上門提親,她心中如何能不感慨。 當然,即便她不計前嫌,有心嫁到徐家,她并不認為自己這婚事會平安無虞,畢竟,不還有德昭公主在嗎? 上一世,德昭公主是在徐遣退婚的同一日,往皇上面前請旨賜婚。 德昭公主既然鐵了心要嫁給徐遣,可見,她早就心儀徐遣。 而且,上一世,等顧珞嫁到承恩侯府,其實是聽說過德昭公主和徐遣的舊緣的。 似乎,是在德昭公主九歲那會兒,上元節出宮來賞燈,不巧走失了,若不是遇到徐遣,被徐遣牽著手回來,指不定就流落民間了。 上一世,聽著這些傳聞,顧珞只感慨老天爺在故意捉弄自己。 可這一世,顧珞卻不要這樣自怨自艾了。 若這一世德昭公主再請旨嫁給徐遣,自己斷不要被人那樣欺負,避居妾室之位了。 即便自己和徐遣有這孽緣,不得不再次牽扯在一起,她都不會讓自己淪落到那樣卑賤的地步。 一旁,拙心的心緒卻愈發亂了。 這一路回府的路上,她瞧著自家姑娘,并不開心的樣子。 可怎么會呢? 承恩侯府明日來提親,姑娘難不成還有別的什么心思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