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于是吳卓勃然大怒,揮師渡江,金陵守軍猝不及防,被吳卓的人馬強渡長江成功,以致金陵被圍城。秦公達與吳卓的勢力本來以長江為界,長江之南的金陵處于秦公達的管轄之下,然而吳卓一舉渡過了長江,兵臨城下。 淮南與江南路的人馬會戰于金陵這件事,很快遠遠的傳播開來,引起了軒然大波。 “打仗了,這次他們還真能忍?!被蕦m內,聽到消息的呂承澤嘆道。勤王軍跑到京城附近搶劫的時候,各自的地盤就處于休養生息期,他們回去的這幾年,各自的兵馬也早就休整好了,都在摩拳擦掌,準備一場大戰。 終究,戰爭沒有始于最好戰的游牧民族沙陀,而是在長江邊的花花世界爆發。 對于江南的動向,朝廷一小部分的人認為應當坐山觀虎斗,等雙方打得力竭之后再參戰。大部分人認為朝廷應該立刻出兵,以調停制止地方戰亂為名參戰,避免戰爭后期某一方兵敗如山倒后,另一方實力大增,不肯讓第三方占便宜。 想要即刻參戰的朝臣又為到底與哪一方合力打另一方而爭論不休,許多人認為從強弱上來看,應當聯合弱勢的吳卓一方對付強勢的秦公達一方。 然而,在朝堂上,當有人提出聯吳攻秦時,許文和立即出來反對。 “秦公達此人,不拘小節而顧惜大義,愿意做一名忠臣,倘若時勢允許,他會一直忠下去;一旦開了損害名節的頭,站到了道義的對立面,或者被迫陷入不忠的境地,便會不再顧惜名節,只為心中的野心而行事。且兩浙與江南東路富饒,又有長江天險,即便我們與吳卓合力,也難以擊潰秦公達?!?/br> “而吳家心中早已不念君上,只思偏安,必須除之。因此,朝廷這次不應該與秦制置作對,降詔指責吳卓開啟戰端,與秦制置使一同討伐兩淮方是正道?!痹S文和說了一大段后,方才沉默,靜等眾臣的爭論。 “爭鋒天下,忠jian豈能辨認,其他地方勢力都是要剿滅的,還是先合力擊潰強者才好。許中丞的意思是,秦制置使忠勇,知道他守衛的是天子國土,就算拱手獻出也不在話下么?”立刻有一位兵部官員出列反對道。 雖然許文和代表呂承澤的勢力,但這幾個月來也會有朝臣反對呂承澤的意見,與之展開爭論。尤其是這種大事,他們更是想陳述自己認為對的觀念,讓朝廷少走彎路。 在有官員反對后,立刻也有官員同意許文和的話:“許中丞說得有理。而且我們與兩浙,江南路隔著兩淮,打到后來與吳卓合力南下的話,朝廷軍敢放心借道兩淮,深入江南么?遠交近攻,不如先打了淮南,再圖江南?!?/br> 呂承澤聽了半晌群臣的議論,各自說得仿佛都有道理,不由得莞爾。如果不是前世多和秦公達打了許多年的交道,他也不會信秦公達是個心里有忠字的人。 很快,大殿里爭執的聲音多了起來,雙方各自都頗有道理,難以互相說服。這個時候,是最讓人頭疼的時刻,決策者要認真分辨出哪一種決策才最可靠。 不過,占了前世的便宜,今世倒可以只以看熱鬧的心情看著雙方的爭論。讓人很欣慰的是,現在朝堂上的官員都是頗有君子之風的人,沒有一個反對許文和觀點的人拿許文和曾經在秦公達麾下任職的過往說事,暗諷他偏袒舊主。 一片七嘴八舌的吵鬧聲里,呂承澤好整以暇的置身其中,最后不經意的一抬頭,發現上首的沈奕在含笑看著他,并不將注意力放在吵得熱鬧,很吸引視線的一眾朝臣身上。 “……”呂承澤收回視線,看了另一列的徐學義一眼,今天唯一的正相李元修又請假沒來上朝,徐學義就站在了最前面。 徐學義也側著身悠閑的看著快要變成了菜市場的早朝,不過雖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有些亂,但還是頗有風度,倒是有點好玩。徐學義見到呂承澤的眼神掃過來,便有些促狹的眨了眨眼,回應了一下呂承澤的視線。 “眾愛卿不要再吵了?!边@個時候,御座上的沈奕忽然發話了。 所有朝臣立刻噤聲,也有一兩個反應不及的官員不小心讓自己的聲音凸顯出來了一回,不過殿中很快安靜得落針可聞。 “呂少保以為如何?”沈奕問道,眼中帶著拳拳信任之意。 “臣以為,可以先打淮南。臣愿親自帶兵南下?!眳纬袧梢荒樀ǖ?。 一眾朝臣立刻眼觀鼻鼻觀心,呂少保竟然又要親自帶兵往外跑了,上次相州的小叛亂,他就親自出去了一回,后來皇帝也跑出京跟過去了。 不過,現在的戰爭比較棘手,皇帝肯定是不會走的。 “徐少宰以為如何?”沈奕又平靜的問。 “臣也認為,應先打淮南。呂元帥久經沙場,能征善戰,親率六軍出征,可行?!毙鞂W義說道。 實際掌握宰相權柄的副相和既有兵權又位同使相的呂承澤都這么說了,朝堂上也就暫時沒有人再提出異議。不過下了朝后,肯定有還想來勸呂承澤的人。 商議完打誰的問題后,方應時又出列說道:“淮南的吳卓敢不和我們通氣,就直接率先發動戰爭,除了不想泄露戰機,又認為我們不會插手,或者會選擇對秦制置使下手外,恐怕也有其他后手?;茨弦恢焙颓伉P路的劉越聯系密切,朝廷亦要小心關陜的動作?!?/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