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沈奕想了一會兒,便說道:“這樣,啟世居給你,你去好好研究罷?!?/br> “……謝陛下?!?/br> 啟世居是之前陳雍在京郊的莊園,已經被朝廷查抄充公了。整個莊園擁有房屋樓廂500多間,占地150畝,規?;趾?,古樸壯觀,莊園外更是擁有土地三千畝,每次去時呂承澤都會感嘆陳雍的驕奢yin逸,如今這莊園竟然成了自己的。 不多時,去傳信的小太監回來了,給了沈奕一張單子,沈奕看過后就說道:“朕這里只有四十斤玉米種子,給你二十五斤?!?/br> 每畝田大約需要四五斤玉米種子,二十五斤總共能種五畝,這時候播種,種好了畝產會有300斤。足夠了,不需要再去問朝中官員要。 于是呂承澤又回了自己的三衙署,戶部尚書之前跑了,種玉米的事也沒商量,不過倒也先不用提這件事,自己先種下這點,等再攢了一回玉米種子再說。 下午,江若淇便擬定好了前往各處催繳賦稅的官員名單,送到呂承澤處。呂承澤畫批之后,江若淇便立刻將折子發往尚書省,文書調發完畢后便讓他們即刻啟行。 于是,幾位戶部官員揣著各自的文書,收拾好行李便齊齊出發,前往汴河的碼頭出城。汴河為通濟渠,昔年隋帝所開鑿的大運河其中的一段,北連黃河,南通江淮。在這條河流上,舟船如織,日夜不停,兩岸也因汴河之貫通而變得富庶繁華。 江若淇親自送幾個下屬到了碼頭,雖然已近申時末,兩岸依然喧囂異常,人聲鼎沸,船只往來劃過,一派熱鬧景象。昔時京城被圍的時候,漕運是斷了的,不過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汴河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幾個官員正在等船時,忽然見到人群里轉出一個身著常服,但仍掩不住英武之氣的身影,都紛紛一怔,連忙拱手。 “少保怎么來了?”幾個人行禮畢,江若淇問道。 “我來送送幾位,此是大事,近日京中缺糧,米糧價錢暴漲,百姓多有怨言。民生大事,權賴眾位同僚了?!眳纬袧烧f道。 “卑職等必不負朝廷囑托?!睅讉€戶部官員齊齊拱手道,不由得覺得呂少保禮賢下士,心懷庶民,果然比昔日的陳太尉好很多。 “好,勉之?!眳纬袧晌⑿?。 不多時,官船就來了,幾個人便與呂承澤和江若淇告別,上了不同的船。除了去杭州的官員可一路沿大運河到達杭州,始終走水路外,其他官員都需要水陸兼程。 呂承澤與江若淇站在岸邊,看著船只駛遠,皆百感交集。勤王軍圍城日久,京城的糧食壓力巨大,一個多月后,糧價問題終于能解決了。 秦公達處的賦稅會比其他地方更快回來,但因為要整治jian商和與之勾結的官員,卻要暫時隱瞞糧食到來的消息。等到其他地方的賦稅也都交上來后,才能給官商勾結,囤居奇貨的人以致命一擊。 “江相公,你這幾天,和許中丞好好研究一下和韋氏與鄭氏相勾結的官員?!眳纬袧烧f道。 “是?!苯翡窟B忙應了,又問道:“下官家里還有一些事,這便回府了,呂少??梢惨厝??” “我先不回,江相公請?!?/br> 江若淇一拱手,便轉身離開。呂承澤繼續站在碼頭,看著煙波浩渺的江面,川流不息的船只,細細思考。 本朝商業發達,商人不再像以前一樣地位低下,長久下來商人便會發展成為龐大的家族,勢力盤根錯節,與世家的影響力一般無二,更與官員相勾結。而常年來盤踞在京畿一帶的大商戶,便是韋家和鄭家。 他們的老家在京兆河中一帶,后來搬入京城,在京城有無數鋪子,在京西北路、京東的東西兩路、河東以及河北也有不少產業。而且京城的人自己種地者少,買米糧的很多,財力也超出其他的地方,京城便成了這段日子以來炒高糧價布價的重災區。 這些明明有糧,卻囤積不發,高價出賣,給原本就緊張的市場火上澆油的家伙,呂承澤對他們是一點好印象都沒有。這次雖然說是準備整治他們,但也是愿者上鉤,貪婪者才會掉進坑里。 “呂相公,賞景呢啊?!边@個時候,一道熟悉的聲音將呂承澤從思索中拉回,他轉過身,笑了:“二師兄怎么出來了?!?/br> 沈奕身邊跟著懷恩和好幾個侍衛,聽到這稱呼雖然覺得奇怪,但覺得恐怕是前些日子出征的時候給陛下取的稱呼,正好陛下排行第二。 然而,沈奕卻似笑非笑道:“不是好話吧?” 呂承澤也笑:“是不是好話,你還不清楚么?!?/br> “嗯,你那一臉占便宜的神色,我還是看得出來的,我叫你大哥的時候,你也是這個表情?!?/br> “……”于是一個首領太監和幾個侍衛偷偷交流臉色,覺得這兩人一見面就掐起來,實在太危險了,容易殃及池魚。 “兩位公子,此地太過喧鬧,不如找個安靜的地方上個游船,汴河泛舟如何?”懷恩一臉狗腿的笑道,這邊人來人往,也有些危險,上了船就好護衛了,周邊的幾艘船都可以安排上侍衛。 汴河除了漕運,也有的河道是可以供游玩的,那里的環境便不會太過嘈雜。沈奕蹙著的眉頭舒展開來,點頭:“可以,呂大哥覺得怎樣?” “賢弟都說話了,大哥自然沒意見?!眳纬袧赡坏?。 ☆、泛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