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書迷正在閱讀:小師弟求你清醒一點、被巨龍們吸禿的奶貓、龍涎香沉之我家龍后有問題、小人魚白逃婚了、女配是妖孽、論渣男改造的一千種姿勢、所以我選綠茶、我竟然不是人了、渣女系統改造[快穿]、敵人為何都暗戀我
“它們是自由的,是朕所向往的,但朕卻不會放棄一切去融入,因為那只是向往而已,向往之所以會是向往,是因為付不起代價,或者不愿付出那樣的代價?!?/br> 頓了頓,衡明世道:“不知封將軍是怎么想的?” 封啟:“……回皇上,末將沒想過那么多,只是覺得,為狼不易,為人,更是不易?!?/br> 衡明世:“為人不易,為人皇者更是不易,仁慈柔軟難以策眾,獨斷專行有悖人心,為皇者需廣知天下,可皇宮卻成了囚籠壁壘?!?/br> “歷代皇者皆存雄心抱負,可大多心有余而力不足?!?/br> “但是朕不同,朕有朕的將軍?!焙饷魇滥樕蠐P起笑容,抬手輕撫著封啟的臉。 封啟垂眸,一手握住了衡明世的手腕,微微側過臉,輕吻了一下衡明世的掌心:“末將定然不負皇上期許?!?/br> 衡明世眼中笑意更深,手緩緩從封啟臉上撫過,落到封啟的頸側,勾住了封啟的脖子,迫使對方低下頭來。 “除此之外,朕還對封愛卿有其他的期許,不知道愛卿可愿奉陪?”衡明世雙手勾著封啟的脖子,一使勁,就跳到了封啟的身上,長t牢牢地勾住了封啟的腰。 封啟:“……”真是要了命了!這小皇帝昨晚還叫苦叫累的,才過了多久,又不長記性了! ———— 在衡明世和封啟所帶領的軍隊于邊城駐扎期間,天氣愈發的炎熱起來,而和炎熱一起到來的,還有干旱。 雨水越來越少,連著幾月都不見落下幾滴,田地日漸干涸,井水越發渾濁。 這場大旱不僅席卷了荒原之地,還蔓延到了垣國,讓垣國百姓這一年辛苦種植的莊稼顆粒無收。 不僅如此,伴隨著大旱而來的,還有蝗蟲。 饑餓的蝗蟲鋪天蓋地的飛來,遠遠看去,仿若沙塵風暴,帶著陣陣嗡鳴聲,將本就少之又少的田地糧食席卷一空,百姓苦不堪言。 食不果腹,加上賦稅徭役,貪官污吏當道,很多百姓為了謀求生路,最終加入了起義軍。 起義軍勢力漸漸擴大,讓安太后沒法再忽視。 但是安太后沒有下令絞殺起義軍,而是在想辦法詔安他們,想讓他們為她所用。 可惜,旱災讓數不盡的百姓淪為流民,在這樣的情況下,不作為的朝廷,自然成了群起攻之的目標。 接受詔安? 簡直就是笑話! 畫大餅誰不會呢? 在食不果腹在災民面前,畫下的大餅明顯不如一塊能給到手上的硬饃饃來得實在。 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安太后病倒了。 近幾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而且都不是簡單對付就能處理的小事。 外敵sao擾,內亂不休,朝堂分庭抗禮,朝下拉幫結派。 戰爭本來就已經消耗了垣國大量的物資國力,朝內的權勢動蕩也大大的消耗了安太后的心力。 縱使安太后攻于心計,卻也終究抵不過歲月的磋磨。 安太后到底是老了,有心卻無力。 而她所在的位置,又有那么多人在虎視眈眈著,時刻準備著撲上來搶奪分食。 按理說,安太后當權這么多年,手下的勢力應當也有不少。 事實上,要不是因為那些橫空出世的起義軍,安太后倒也不至于走到眼下這步田地。 或者說,不會這么快。 自從起義軍愈發壯大以來,安太后的手下為了和起義軍對抗,消減了大量的兵力,損失了不少精兵。 這才使得她現在落到如此被動的地步。 或許,當初她就不應該那么著急的宣布衡明世駕崩,然后再扶持一個路都沒能走穩的小兒上位。 死了一個傻子,又來了一個毛沒都沒長齊的孩子,前來上朝的大臣們看著,雖然面上不顯,可心里無一不是在暗諷。 這叫他們如何不去私下勾結,另謀出路? “…………安太后應該不是病了,而是受人所制了?!甭犞椥l傳來的一個個消息,衡明世大膽猜測道:“或許,從很早之前,安太后就已經受制于人了,你還記得那封命大軍撤軍的懿旨嗎?” 封啟點頭:“那確實不像是太后的旨意?!?/br> 衡明世:“當時我們猜測是懿旨被人調換,現在想來,若是安太后能控得住朝堂內外,又怎么會被人調換懿旨?想必是從那時開始,她就已經成了籠中之鳥,或許連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她的手已經伸不出皇宮了?!?/br> 衡明世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串聯到一起,“后來宮里傳出朕駕崩的消息,那應該不是安太后的授意,因為于情于理,朕都是她的兒子,只有朕活著,她才是大垣名正言順的太后,而要是朕死了,太后之位,可就落到了華妃的頭上,而她……” 衡明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封啟也能理解衡明世的言下之意。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原本衡明世的后宮沒有立皇后,只有一些嬪妃,那么太后就是后宮名正言順的主人。 可若是衡明世“駕崩”,那唯一的“皇子”就成了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而生下了這個皇子的華妃,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太后,一躍從一個嬪妃,成為高貴的太后,越過了“皇后”這個名分,直接成為了后宮的新主人。 這樣的事情,安太后又怎么可能允許它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