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歷史]衣被天下 第157節
高調到什么程度呢? 大明如今話本熱銷榜第二的大作,就是基于事實改編的《洪武微服出訪記》。 在小說中,白龍魚服的先皇陛下帶著溫柔慈愛的皇后殿下、并雖然是宦官出身但非常有正義感的內侍以及能干威武的忠心侍衛二三,化身成為了正義的使者游走于民間。 他們在暢游大明大好山河的同時遇到了很多案件,在破案的過程中斬殺貪官,為民伸冤,糾察公正,懲jian除惡,總之,就很蘇爽。 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故事永遠都能戳中老百姓的痛點,受到冤屈之后有人發聲有人仗義執言,然后打臉惡人為自己證明清白的事情,只要想象一下那種從絕望走向希望的感受就能夠讓人覺得爽到飛起。 更何況這是真人真事??!他們大明的先皇陛下就真的在做這件事,這豈不是話本就在我身邊? 對于普通的良民而言,洪武帝簡直成了正義的化名,若是在生活中遇上些什么不公欺壓之事,便紛紛啐道:“你等著,說不定哪天陛下就來咱們這兒微服私訪了!到時候讓他用狗頭鍘砍了你?!?/br> 而每當這時,干了壞事之人總會覺得心尖微微發抖,雖然一邊想著這不可能,但想到話本里頭的各種離奇故事,又難免覺得心虛,最后往往認慫。 于是,沿著洪武帝的步伐,被太上皇陛下拿下的貪官污吏和不義富商數不其數,在給地方官員增加公務的同時,也讓民間漸有的浮夸跡象為之一清,順便提供了眾多小說素材,大明人的生活環境前所未有的和諧。 不過現實和話本還是有差別的,比如皇帝和皇后身邊帶著的不是什么忠心的侍衛,而是開國功勛一二三、比如鞍前馬后伺候著的也不是普通宦官,而是被大哥點名留在國內不允許出去的朱棣和朱橚,哥倆正試圖圍魏救趙,從老爹這兒入手好說動大哥讓他們出海。 不過就目前的效果來看,洪武帝是把兩兄弟當做了免費的打手,在挖掘兒子利用價值的道路上毫不猶豫,但在給兒子們說情的事件上出工不出力。 咳咳,他老人家可是深諳家族和睦的知識點,就像兒媳婦教孫子時候一樣,老大在教導弟弟的時候他這個當爹的也一定不能插手,否則會傷到長子在其余兒子心中的地位,而且坦白說洪武帝也想要出海去看看,目前正處于和兒子的感情培養期,為了兩個臭小子得罪老大,這事他可不會干。 尚且不知道即將受到來自老爹背刺的兩兄弟還在勤懇干活,見縫插針得向老爹訴說自己的理想和理由以爭取和新認識的小伙伴一起回到美洲大陸。 之前那次是誤打誤撞,在得知美洲大陸距離大明有多遙遠之后,朱標說什么都不允許弟弟再踏上前往彼岸的船。 即便有邦交需要,也可以由臣子代勞,要去也得等航線情況基本被摸清了才能上,否則萬一弟弟再一去兩年或者是多年,他這個當大哥的怎么和老爹交代。 但朱棣兩兄弟則是不愿意,他們是親自走過海上航程的,心知航行的時間和距離這東西完全看天氣,以如今的情況,要摸清楚航線起碼得過個十來年,到時候他們都是天命之年了,就算大哥不拒絕他們也浪不動了。 海上冒險本就刺激,加上兩人還當真發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大陸,并與之建立了溝通,新大陸的資源和土地多到讓見多識廣的朱棣都眼珠子發紅,就算他和老爹一樣在經濟上不敏感,也知道發現一塊新大陸對大明來說意味著多大的利益。 現在讓他們停就像是在刮出一張大獎后讓人停手一樣,根本就不可能嘛! 但是于公,朱標是大明皇帝,船隊航行都靠他撥款,于私朱標是家中老大哥,長兄如父,爹不在的情況下,大哥就是最權威的。 所以朱標開口那就是一票否決,兩兄弟再不滿,也只能像其余被出??荚嚁r在國內的藩王是皇嗣們一樣,只能不甘不愿得聽從老大哥的指示。 順帶說一句,為了攔住弟弟和侄子一個個往海上跑,大明的出??荚嚹强烧媸蔷揠y無比,不光文武全能,還帶上天文地理詩詞歌賦神佛宗教各種知識都要考,否則能夠一眼辨認出不同植物不同功效,目測將一整本黃帝內經都記下的朱橚也不至于要走后門了。 當時大明宗室不少年輕一輩都被考題打擊到了,掀桌表示這題根本就不是人能做出來,陛下就是故意在為難人!抗議,嚴正抗議。 在抗議的過程中宗室們還接受到了百官微妙的小眼神,被看學渣眼神刺激到的宗室們當下炸毛,紛紛揪著國子監的監生以及通過科舉出來的榜眼探花等人過來答題,成功get了同款痛苦面具,頓時滿意。 不是他們自夸,在教育上,大明的皇嗣們擁有最好的資源和最強的壓力,畢竟他們面對的可是世界上最內卷的環境。 洪武帝吃過煢煢孑立的苦,因此下令只要是朱家子嗣不管血緣單薄程度都能領到俸祿,基本能保證后代吃喝不愁生活樂悠悠,除了不能離開自家封地缺少自由外,生活質量高于80%的大明民眾。 但人活著就是要向上看的,世界那么大,游記那么多,有錢有閑的誰不想出去看看?所以這時候大明為了國家穩定定下的政策就要了卿命了。 當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自然會有別的精神娛樂需求,不能怪大明宗室到了后期就開始走喝酒看戲找女人、欺男霸女搞宗教的歪路子,實在是有錢有閑沒處花的日子也不好過。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從他們家太子還是太孫的時候,大明宗室就悄悄加了個規定,只要愿意放棄自己宗室子的政治地位,那么就可以通過科考進入大明官場做一個領俸祿的公務員,這也就意味著皇嗣們年紀輕輕就要面對一項抉擇。 自由or身份。 原本這樣的政策在推舉之初得到了官員的一致反對,這不光光是宗室參與科考會占據到民眾考試名額的問題,還可能會和李唐一樣,發生宗室子奪權的情況,不過政策運行至今總體來看還是比較和諧的,尤其在海運和外交需求漸多之后。 這個故事有效證明了只要市場夠大,就不用擔心內卷引來社會問題。 所以對于宗室子來說,他們是就是那種:“如果我不好好學習,就只能一輩子被困在封地靠領零用錢和老婆嫁妝過日子了!”(震聲)從小到大受到的灌輸也是:“你好好學習是為了將來能多一條路”“世界那么大,你不想去看看嗎?”等等。 在念書上,老朱家的孩子們表示我們三歲開蒙五歲習字八歲在外集體求學,每天早出晚歸還要面對挑剔的先生以及自己卷起來的親戚還有天才前輩的打壓,就算生活條件好一些,但也是寒冬酷暑勤學不綴走出來的,在學習質量上自認不會輸給任何人! 所以他們答不出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題目太變態!以他們的身份出了海就是領航,指引個大方向就成,專業技術可以招募專業人才,何必要知道那么多,術業有專攻啊陛下! 對于侄子們和弟弟們的哀嚎,朱標完全不為所動。 誠然,以弟弟們和侄子們的身份出海,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都是承擔政治乃至于精神領袖的地位,他們出行的目的是代表大明進行行政工作,將他們安全的送到則有旁人負責。 但道理是這個道理沒錯,可是當皇帝表示我不要講道理,我就是下令你們通過考試才能出海,你能怎么辦? 只能苦哈哈得繼續參加考試,偶爾抽空到大家長這兒來哭訴??! 可惡,自打有了這政策之后,迄今為止就沒有一個大明宗室能夠通過考試啊啊??!這合理嗎?這肯定不合理??! 朱元璋這些年一到考試結束就要接待一堆委屈巴巴的兒子孫子,在這點上他也試圖說過情,但在小輩的安全問題上朱標半步不退,若是和他說這題目太難了孩子們做不到,朱標就一臉虛假的茫然,然后摸摸頭表示“做不到嗎?可是這些題目是英兒抽空出的啊,批卷也是英兒批的,很難嗎?” 言下之意是我那個‘經常要處理政務沒太多時間學習’的‘才二十出頭的兒子’就能回答這些問題,而且他不光能答卷還能出卷,你們不過是‘區區’答個卷,怎么就做不出來呢?怎么還好意思找您來要求降低難度呢? 洪武帝:“……” 嘶,可惡,好熟悉的炫耀味道! 所以說大孫子一天到晚忙公務為什么會知道這些奇奇怪怪的知識? “因為當年我也想出海啊,所以就稍微了解了下?!北粻敔斦賳镜哪景资蛛S意得用手刀劈開剛從井水里拉上來的西瓜,指尖略一用力,就將西瓜分成四大塊,他將一塊最小的一塊在爺爺怒目中遞給他,又讓人給奶奶送過去一塊,剩下的則是和弟弟以及身邊的狗子們分享。 洪武帝聽到這個答案后驚得都顧不上孫子給他的瓜只有一點點了,他瞪圓眼睛不可思議道:“你為什么會想出海的事?” 于是木白便和爺爺分享了一下自己年少時的野望,當聽到孫子說當年覺得弟弟比較博愛,為了防止他在感情上翻車,于是想要潛入日本搞掉當地政權占島為王順便給弟弟打下一片江山供他揮霍的時候,朱元璋驚得連瓜都掉了,這一刻他都顧不上剛落地的瓜立刻就被一直蠢蠢欲動的狗崽子搶了過去,不敢置信得重復道:“什,什么?你那個時候才多大?” 洪武帝此刻內心滿是槽點,先不說孫子當年才多大,就說說為什么會覺得至今還是單身的弟弟很博愛啊,而且你比你弟弟也沒大多少,為什么就開始思考要怎么給弟弟留下老婆本的事了,最重要的是,想給弟弟留個老婆本也就算了,但一般人會想法子跑到別人地方去占島為王嗎? 他孫子的邏輯是不是有哪里有點問題?或者該說不愧是他孫子,瞧瞧他大孫子這行動力和執行力,哎喲喲…… 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對,想想他孫子這些年的一舉一動,想想他當年的愿望,再想想那個微妙的“也”字。 洪武帝的眼神頓時犀利了起來,以他對孫子的了解,大孫子可不是那種會輕易更改目標的人啊,糟糕,要是孫子有一天告訴他“爺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該怎么回復?拒絕吧孫子也怪可憐,答應吧到時候國家又要生亂子,哎,兒孫都是債??! 木白沒有察覺老人家內心的糾結,十分淡定且熟練得在吃瓜同時倒出一碗又一碗來自原副隊燉好的雞湯:“人總是要提早做準備嘛,實現了呢,再說知識是永遠不會辜負人的,多學點不會有錯,看,現在不也用上了?!?/br> 他當年也沒想到自己還有這個身份吶,這個任務世界可是3s級別的難度,所以木白一進來發現初始環境如此艱苦,自然以為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奮斗故事,哪知道這是一個富三代的奮斗史呢? 不過想想也是,看看這任務吧,宣傳漢服,一看就是偏向于文化科的,就他們文化科那些五谷不分四體不勤下個地都會被磨破手的體質,如果真給個白手起家打打殺殺才能完成任務的身份哪里吃得消。 這個任務的正確通關方法應該就是像他這樣想法子回老家做社畜吧? 哎,其實別看他走的挺容易,完全是因為他是個武斗派啦,若是碰到普通的任務er估計單單一個走出云南都得費老大勁,更別說后續一路險象環生了。 只能說這是恰逢其會啦!沒想到他的第一個3s任務居然這么陰差陽錯,想想也是怪唏噓的。 “嗯咳,英兒啊?!弊杂X發現了孫子危險想法的洪武帝干咳一聲,拉著大孫子開始談心,力圖打破孫子小小年紀就想要出去探索世界的想法。 他從責任談到義務,從天降大任說到家族興旺和個人理想,又從勤懇的皇祖父、慈愛溫柔的老父親說到可愛粘人的弟弟們,總之,絮絮叨叨了大半個時辰,直到最后木白才沒聽明白他爺爺到底要說什么,合著就是讓他悠著點,別浪去了海外。 這個木小白倒是可以答應,就目前的任務境況來看,他覺得還是挺順利的,這點從大明成衣和布料的出口量就能看出。 盡管在任務世界內看不到具體的進程,不過木小白覺得他的任務指標肯定在刷刷刷得上漲,所以對現在的他來說倒沒太大對于出海的執著。 嗯~能出去看看最好,不行的話也無所謂,反正等他結束了任務想要出海只要報個旅行團就行了,現代的海船航行速度要快多了,船上娛樂設施也多,所以他很無所謂的就答應了爺爺,洪武帝頓時被大孫子的犧牲給感動了,當下發了孫子一大筆零花錢。 木小文也感動壞了,他完全不知道兄長以前還有過這個想法,但他比誰都清楚他們當年有多困難,在那樣找本書都難的情況下他阿兄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得多辛苦??! 少年磨磨蹭蹭得牽住了兄長的手,又扭扭捏捏得化身成了攪攪糖黏在了長兄身上,糖度滿分得開始撒嬌。 “阿兄最棒了,文兒最喜歡阿兄了~就是,就是,阿兄有些太辛苦了,其實也可以不用給他們補課的,他們一點都不像文兒,文兒才不在乎成績,文兒只是心疼阿兄~” “木文……” “嗯嗯嗯~” “謝謝你的體貼,但是,少看話本,也別學奇怪的語氣,否則扣你零花錢哦?!?/br> “……哥,你好殘忍的?!?/br> 不過讓眾人意外的是,這一年的又一次出海測試中,有一個人以近乎滿分的成績通過了考試。 按照規定,此人此后就可以放下原本的職責,快樂得領著船隊出航了。但問題就在于,當擔任考官的木白揭開被糊住的那個名字時,那上頭大剌剌得寫著三個字——朱富貴。 木白,瞳孔地震。 作者有話要說:大明話本熱銷榜第一,永遠的三國演義 熱銷榜第二《洪武微服出訪記》 熱銷榜第三《我成為航海之王的那些年》 熱銷榜第四《我的哥哥》 熱銷榜第五…… 民眾:等等,總覺得哪里有點怪怪的。這些作者的id是不是有些……(被捂嘴) 第176章 在大明的出??荚囉幸粭l金閃閃,充滿誘惑力的規則。 ——只要通過了出??荚?,那過去的一切職務、處罰、都可無償取消,其中產生的損失,由國家承擔。 這條寫滿了特權味道的條令誕生其實還真不是為了給誰脫罪,它單純就是用來吸引那些因為家族犯錯被貶的宗室子參與到考試中來,從而成為出海的中堅力量而已。 別看大明的皇叔們一個個都支棱著腦袋想要出海玩耍,那是人家藝高膽大,就算是以大明如今的航海技術,也常有船只出航后沒有再能回來的。 大明周圍的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是受到季風影響頻繁的區域,強大的風力給航行帶來動力的同時,也提高了翻船的風險。 而更糟糕的是,大明的航海區域大多都是處在歐亞版塊和太平洋、印度洋版塊的交界處。 三大版塊互相擠壓的結果就是這塊區域的水下礁石林立,且海下地貌是動態發展,因此,就算是相對安全的近洋航運都常有事故發生,更不必提遠洋航線。 在過去,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不會讓孩子去海上討生活,民間如此,在皇室中也不例外。 就算無所畏懼的宗室青年們紛紛表示要征服大海,但他們都會先被母親的眼淚所征服,因此雖然每年考試熱熱鬧鬧,但真心實意來參加的人卻并不多。 但國家卻著實需要皇室成員參與到遠洋活動之中。 大明如今的遠洋活動主要目的并非是商業活動,更多的是政治需要。 現如今,這個年輕的政權需要管理的國土之寬廣可謂前所未有,或許單純就面積來看,大明的地圖面積并不如唐朝最鼎盛時,但事實上唐朝的不少周邊面積都是由地方自治,部分地區甚至沒有派遣一兵一卒,只是形勢占有,并無實際的政治管理。 而如今的大明,哪怕是在以前任何朝代都只是形式服從的藏地,都派遣的軍隊和官吏駐守,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可以說大明地圖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實實在在握在明朝廷手中并且可以進行行政干涉的。 但要管理這么寬廣的土地,即便是現代的華夏在沒有天眼沒有北斗定位之前都不是件容易事,更不必提記錄靠毛筆,運輸靠騾馬的大明了。 所以問題來了,要怎么讓這些和漢民族文化存在壁壘的地區聽從漢民族的皇權管理呢?最簡單的路子就是靠武力鎮壓,先把刺頭壓平了,讓對方愿意好好聽人說話了,再用文化和經濟手段緩和彼此間的矛盾。 但如果在每個地方都派遣大量的駐軍,那光軍費開支就足夠讓大明走上兩宋那被軍費拖垮財政的老路了,此前洪武帝意圖用軍隊自給自足的“軍屯制”來避免這一問題,而就目前大明那運轉良好的財政情況來看,這一方法著實有效,但這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大明還有個十分麻煩的戶籍制度,叫做軍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