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第138節
書迷正在閱讀:誤惹高冷大佬:寶貝兒,小心撩、一品太醫、東風第一枝 [1V1]、《模范生》、從魔尊開始統治世界、我也想當毛茸茸、[綜歷史]衣被天下、和老公的爸爸拍激情戲(高h)、重生之我變成了火星、鄉野小村醫
“妖婦——” “妖婦?”安皇后不怒反笑,“是啊,臣妾可是妖婦,妖婦自然就要做妖婦的事情,臣妾絕不會辱沒了陛下這份恩賜!哈哈哈哈——” 皇帝渾身顫抖,臉色更差了。 安皇后大笑著走出去,也沒讓人進來收拾,任憑著九五之尊癱在了地上,在恐懼與憤怒中煎熬,她的確想到了一個更好玩的游戲了,這十幾年來還真的是白白過了,她聽那男人的做什么?瞻前顧后什么?什么尊榮什么天下,豈有恣意妄為來的痛快?豈有一手將所有人都拉入地獄痛快?! 馮殃! 連辛! 你們等著! 等著! …… 安國公中風了,雖然撿回來了一條命,可整個人都已經癱了,連話都說不了,全身上下只有眼珠子能動,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候一家之主又倒下了,安國公府上上下下惶恐不安,甚至有些妾室、下人已經暗中收拾好行囊準備大皇子大軍一旦殺來便逃出去,安國公府的旁支也殺了過來,圍著安國公世子,你一言我一嘴的硬是要他拿出個章程來,還說要進宮去見皇后娘娘,咄咄逼人,興師問罪,恨不得將他送去大皇子面前好保住自己。 安國公世子本來就是個吃喝玩樂的,這輩子做的最厲害的事情便是為了軍功下令屠了一個村子,如何面對的了這樣的陣勢,最后還是宮里面來人,才將旁支的族人弄走,當然,這也證明了皇后娘娘還是顧及著娘家的,至于那什么不是安氏女,什么妖孽之類的,腦子清楚的誰不知道這里頭的貓膩? 安氏族人自然也絕不能承認出自安氏的皇后是妖孽! 當然,也不是所有族人都是一條心,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時候應該與國公府化清界限,你想啊,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哪一個不是手握重兵的?他們一旦來了,誰能擋得???京城的駐軍會聽皇后調遣嗎?別說京城駐軍了,便是城防軍至今為止都沒有執行皇后查封信國公府的命令! 可想而知他們有多危險! 而就在這當口,聶榮將軍趕回來了,就帶了近身的親衛,親自上了安國公府,見了安國公之后,便向留著口水呃呃呃嗚嗚嗚的安國公表明了忠心,至于為何要選擇安國公府,他也直言不諱,因為沒有選擇,世人皆知道他投靠了安國公府,大皇子又是睚眥必報的,必然不會饒了他,還有,他與崔溫的恩怨,寧死都不愿在屈居他之下,哪怕崔溫已經死了!鎮國將軍的名號是決計不會還給他的! 這些話也讓安國公府的人傳進了皇宮。 很快,宮中傳來了安皇后的話,殺了信國公滿門,她便信他。 聶榮聽完之后背脊都冒了冷汗了,想起臨行前二皇子的那些叮囑,更是覺得自己小覷了這位病懨懨的皇子了,在他回京之前他便已然預想到了安皇后必定會拿信國公府來試探他! “請回稟皇后娘娘,末將必定不會讓皇后娘娘失望!”說完,便帶著自己的親衛趕去信國公府,可撞開了朱紅大門,卻發現里頭早已經空無一人了,他一進京城便直接去了安國公府,然后便來了這里,自然是不能事先將人送走,也不能未卜先知安皇后要他來滅信國公府,所以,人走了不是他的過錯。 安皇后也沒為難他,下達了另一個命令,讓他將京城駐軍與城防軍控制住,然后,搜捕信國公府的人,再將皇族宗親全部控制住,當然,朝臣也一個都逃不掉! 聶榮領命。 很快,京城便亂了起來了。 安國公世子終于心安了,在他看來,聶榮大將軍可比那些乳臭未干的皇子厲害多了,有了他在,再掌控住京城駐軍和城防軍,挾持這皇族宗親還有朝臣,就不信那三個皇子能怎么樣!更別說皇帝還在他們手里呢! 京城的建造自然是固若金湯的,哪怕被大軍四面圍困也能夠守個一年半載! 可那幾個皇子能熬的了這么久嗎? “父親,父親,我們不會有事的!”安國公世子安撫著支支吾吾喊個不??谒蹨I橫流的父親,有些惡心但又不得不忍著,“父親你好好歇息,孩兒去看看聶將軍有什么能幫忙的!” 說完就走了,一刻也不想留。 安國公的心苦啊,苦的比吃了一肚子的黃連還要苦,什么聶榮投誠?什么有皇后在?全都是假的!假的??!中了風動不了的安國公此時此刻腦子卻比過去幾十年都還要清晰,那個妖孽是要讓安國公給她陪葬??!她是要害死安氏,害死安家啊——可他說不出來,所有的暗示沒有一個人明白,甚至所有人都躲著他,連他最為倚仗的兒子都不愿意理他! 他錯了! 錯了! 當初他就不該為了保住安國公府的榮耀讓那妖孽有機可趁! 老天爺啊,他錯了??!他知道錯了??! 求求你救救安家吧! 可不管他如何的哀求,老天爺似乎睡著了般,一點回應也沒有,那把懸在他們安家頭上的鍘刀還是一點一點地降落下來,很快,將會屠盡安氏九族! …… 葉晨曦還沒有逃出去便已然被抓到了,不管她救了二皇子幾次,在信國公等人的眼中她便是隱患,哪怕安氏不是安家女,但誰能保證就不是她母親了?還有,安氏就真的不是安氏女? 淑妃尚且疑惑。 更何況是對淑妃口中所講述的那個夜里見到的女子滿是疑竇的信國公。 若不是殷長佑及時得到消息的話,淑妃便已經下令將人弄死了。 “姑娘可是都聽說了?”殷長佑讓人將她帶到自己面前,語氣溫和而又憐惜,“葉姑娘是要回京確認嗎?” 葉晨曦冷著臉沒回答。 “如今叛軍四處作亂,你一個姑娘家在外面走動不安全?!币箝L佑也沒強迫她回答,“若是葉姑娘不介意的話,可與我們一并回京,你放心,葉姑娘多次救我于危難,我必定會為你徹查清楚安氏的來歷?!?/br> 葉晨曦盯著他,咬牙說道:“讓我走!” “葉姑娘……” “不管那個女人與我有沒有關系,如今我對于你們而言已經沒有用處了!”葉晨曦一字一字地說道,“二皇子殿下若是真的記掛著小女子那么一點恩惠,便放我離開!” 殷長佑眼露擔憂,“葉姑娘執意要走?” “你放心,哪怕沒有我,你也死不了?!比~晨曦冷笑道,“二皇子這樣的人物怕是閻王爺不舍得這么快就收了去!”字面上是稱贊,但任誰一聽都是在嘲諷。 殷長佑苦笑道:“葉姑娘是仍在介懷當日西北一事?” “不敢!”葉晨曦冷笑。 當日她抱著必死之心任由那些人帶走,本以為能夠在死之前見到那個女人,哪怕殺不了她至少也要親眼見她,親口告訴她,她沒有資格當她的母親,更要告訴她,她爹已經另外娶了別人,她爹墓碑上刻著的妻子名諱不是她!可誰也沒想到,帶走她的人竟然不是那個女人的人! 殷承祉,還有那個大皇子,他們全都被蒙騙了! 那日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帶著人黃雀在后的是信國公府的少爺,是這位二皇子殿下派去的! 他也想奪皇位! 他也想殺了他的兄弟奪取皇位! 這樣心機深沉心狠手辣之人,如何會這般輕易就死了? 關心她? 擔心她? 可笑之極! “葉姑娘便不想親自弄清楚安皇后的身份?”殷長佑繼續勸說道,“此次回京勤王,人心所向,安皇后是必輸無疑?!痹掝D了頓,方才繼續道:“大皇子的生母崔皇后、外祖一家都是被安皇后所害,便是他這十年來也是屢屢受到安氏迫害,他必定不會放過安氏,若是葉姑娘不與我們一同回京,怕是連見安氏最后一面,當面問清楚的機會都沒有,葉姑娘,我雖不才,但向大皇兄求這么一個機會想來還是可以做到的,你若是與我們……” “你就甘心?”葉晨曦突然打斷了他的話,“你就不怕?” 殷長佑一愣。 “當日在西北,你要殺的可不只是殷承祉!”葉晨曦冷笑,“你在西北對他們下手,為的不就是……” “皇位嗎?”殷長佑笑了,隨后便劇烈咳嗽起來,咳的仿佛心肺都要咳出來一般,精神陡然差了許多,“我的身子情況如何,葉姑娘很清楚才是,別說我對皇位從未覬覦之心,便是真的有,我這么一副殘軀又如何能擔得起天子之責?沒錯,西北一事的確是信國公府所為,我也不想推卸什么責任,來日若是大皇兄要追究,我亦不會逃避半分,只是……葉姑娘,你能為了父親不畏生死,我也想為家中慈母全一全念想?!?/br> 第131章 攻破 “把自己親兄弟置之死地?”葉晨曦冷笑。 “是啊?!币箝L佑滿臉苦澀,自嘲說道:“皇家之中哪里有什么親兄弟?大皇兄與四皇弟同母所出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不過是異母兄弟?” 葉晨曦不再說話。 殷長佑看著她,“姑娘數次救我,我絕不能眼睜睜看著姑娘陷入危險之中,我知姑娘不信我,但姑娘此時離去百弊無一利?!?/br> “四皇子也回去京城?”葉晨曦忽然問道。 殷長佑愣了一下,“是的?!?/br> 葉晨曦看著他,“好,我隨你一起回京!” 殷長佑卻是沉默了數息,這才點頭說道,“如此便好?!彪S后,又問道:“葉姑娘著急離開,便是為了要見四皇弟嗎?” “不是!”葉晨曦否認的很快,“但是他若是去京城,她也會去!” 殷長佑并沒有問她口中的那個她到底指的是誰,“葉姑娘放心,你定能見到想要見的人?!?/br> 葉晨曦沒有與他多費口舌,轉身便離開。 見殷承祉? 不,她從來便不想見他,哪怕當日在西北因為她之顧讓他險些丟了性命!她從未愧疚,為何要內疚? 他們始終欠了他們父女的不是嗎? 崔溫死了,那就應該他殷承祉來還! 最多兩清了而已! 她有何好內疚的?! …… 淑妃娘娘沒能將囂張過頭的葉晨曦給弄死了心里很不痛快,可兒子的心意又是不忍逆的,只好想著她那一身醫術還算是有些作用,而且與那安皇后又是仇人,留著或許還有用,再聽聞滯留在京城的信國公府中人已經安全逃離,也便大人大量饒了她了。 至于安皇后命聶榮掌管京城駐軍以及城防軍,然后挾持宗親朝臣,封鎖京城一事,于她而言則是好事一樁。 這說明安氏狗急跳墻了,同時也能讓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殷長乾吃點苦頭,最好是同歸于盡! 一想到這里,淑妃娘娘心里的那團火又燒起來了。 世事變幻,不到最后誰知道誰是贏家? “佑兒,你一定要保重好自己!” 殷長佑像是看出了母親的心思,無奈又苦澀地點著頭,“母妃,兒臣會的?!?/br> 二皇子這邊回京不換不急的,南邊的大軍雖然有在回撤的跡象,但因為叛軍,所以并未撤的太厲害,可即便如此,那些被朝廷稱之為烏合之眾的叛軍還是嗅到了味道,氣焰更是囂張了,甚至打起了二皇子回京隊伍的主意,竟前來偷襲。 結果自然是失敗的,來偷襲的叛軍被砍殺的一個不留,信國公世子領著人以最為狠辣的手段砍殺了叛軍,震懾了蠢蠢欲動的叛軍,讓其后的形成變得安穩了不少,而信國公世子平援海之名也在南邊軍中開始顯赫起來。 信國公府平家與崔家祖上都是武將出身,是追隨太祖打江山的功臣,不同的是崔家鎮守錦東之后便一直從武,而信國公祖上自從南邊入京之后,許是怕皇帝忌憚武將,而又天下太平了,為了子孫后代計,便棄武從文,不過祖上在南邊軍中乃至民間積下的名望,至今為止仍有一絲作用。 如今朝綱不穩,大有天下大亂之勢,信國公府若要屹立于亂世之中,將祖上丟棄的武撿回來,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當日選擇陪同二皇子來南邊,除了是不得不來之外,未必沒有放手一搏的意思。 平援海這一戰,便打開了一個好局面。 而相對于二皇子回京途中的波折,大皇子殷長乾卻是一路順風,不說他打著回京救皇帝的旗號,就說他手里握著皇帝印璽,沿途駐軍只有跟隨效忠的,哪里會找死的攔截?從西北到京城,不過一月就兵臨城下了。 京城這座固若金湯的千年城池,又一次被重兵圍困,而上一次是太祖皇帝打下來的,這一次,同樣是大殷太祖的血脈,前一個是為了顛覆前朝,后一個……雖說是為了救皇子殺妖后,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一旦攻破了京城,下一件事便是皇位更迭!